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森森寒芒动星斗,光射龙穴龙为愁。 蛮烟一扫海如镜,清气长此留炎州。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森森寒芒动星斗,光射龙穴龙为愁。 蛮烟一扫海如镜,清气长此留炎州。"—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森森寒芒动星斗,光射龙穴龙为愁。 蛮烟一扫海如镜,清气长此留炎州。
一代伟人----- 林则徐 森森寒芒动星斗,光射龙穴龙为愁。 蛮烟一扫海如镜,清气长此留炎州。

2 简介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赐进士。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

3 此间年少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祖籍福建省莆田县,清代初期迁至福州。林则徐出生在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的家庭。这个家庭最突出的特点是贫困和苦读。 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号旸谷,29岁中秀才,37岁有了第二个儿子林则徐.他也是林则徐入学后启蒙的第一人。 林则徐的母亲是当时有名的儒生陈时庵的第五个女儿,名轶。工于女红,尤善剪裁手工艺品。 林则徐幼年、少年时代,首先接受了母亲的影响。这种影响并非惊天动地的行为和多莫高深的学问,而是以平凡但高尚的一举一动,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无形中确立了子女高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林则徐从母亲那里接受了节俭、勤劳、仁义、待人温厚克己的品德,使其一生受用不尽

4 1804年秋天,刚满19岁的林则徐考中举人,可谓一帆风顺。林则徐从父母致之命成婚,一事双喜临门。夫人郑氏,就是后来林则徐深处逆境时给他以莫大支持和安慰的夫人郑淑卿。林则徐第一次在北京参加会试,结果落榜,经历人生路上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同年6月回到家乡,当了私塾先生。但是林则徐在挫折面前并没有灰心失望。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1806年,林则徐应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邀请,到厦门担任文书,这段经历使林则徐对19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有了新的、更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当时的厦门已是一个向外省、外国敞开门户的商业贸易集散地。鸦片在此时就已经输入到厦门。 当一名文书绝不是林则徐的理想。此时此刻的林则徐,虽然在阅历和生活知识的积累上获得了很多有意的知识,但仍然处在彷徨的道路上。客观上有时代的需要,主观上具备了良好的素质,林则徐的幸运在于偶然的机会,使他遇上了伯乐---张师诚

5 嘉庆11年除夕,就任福建巡抚不久的张师诚翻阅本省送来的贺禀,发现其中有一份极富文采,决定派人连夜去请这位执笔这前来会晤。林则徐随差人赶到省城已近黄昏。张师诚见来客既然是一位20岁左右的青年,心中暗暗吃惊。要他拟办了一份紧急的奏折,连夜赶出。此时张师诚全然没有高官大吏的盛气,以轻松、和蔼诚恳的态度与林则徐侃侃而谈。 林则徐自嘉庆12年到16年( )在张师诚的幕府4年之久。它的身份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师生关系的随员。林则徐目睹并且参与了一个省级最高长官的政务活动和军事活动,并有机会熟悉朝廷的典章制度,这对其后来担任总督、钦差,都是重要的知识积累。1811年2月林则徐第三次上京应试,考中进士,开始了独立的官宦生涯。 张师诚( ),浙江归安人,乾隆年间进士,是一位熟知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的专家。嘉庆年间,张师诚离开北京到山西、河南、江苏、江西等地担任知府、道台、按察使、布政使。1806年由江西巡抚上调任福建巡抚,使他有机会发现了林则徐这样一位出类拔萃的人才。作为一名福建社会管辖一省的封建大吏,忠君有其时代的必然性,但张师诚求贤若渴,识才、爱才、倾全力提携人才,特别是发现、培植了林则徐这样一位品学具佳的人才。

6 道光18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已经来临的1839是使禁烟史上最重要的翌年,对林则徐一生来说是最辉煌的岁月。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第二天便在辕门外贴出的两张告示《收呈示稿》宣明钦差大臣到广州的目的是查办海口事件。 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 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 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 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他到达当天,林则徐下令停泊在黄浦江上的一切外国船只封舱,当天晚上封锁商馆,并且撤走一切差役和中国雇员。但是义律是一个十足的大流氓,面对林则徐的命令,出尔反尔,采取无赖、讹诈、欺骗、撒谎的卑鄙手法交替使用。义律狡猾多端,但不是林则徐的对手,3月28日,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 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邓亲赴虎门检查收缴前各项准备工作。 4月11日开始收缴,林则徐亲自监督收缴全过程。 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 公斤。

7

8 1840年6月,英军舰队开到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鸦片战争正式开始。英军见林则徐戒备严密,就沿海北上,攻陷浙江定海,再北上直逼天津。
清道光皇帝惊恐万分,立即派直隶总督琦善和英军谈判。琦善向英国侵略者保证只要英军退回广东,清政府一定惩办林则徐。于是英国侵略者撤兵南下。道光皇帝把林则徐撤职承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到广东和英军谈判。 英军以武力相威胁,在英军的枪炮下,1841年1月,英国侵略者派兵占领香港岛。1842年8月,英舰到达南京江面。中英代表在南京议和。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的代表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9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辉煌的一页,在世界历史上也是足以称道的。道光为了屈从英国侵略者的威逼,不惜拿林则徐、邓廷桢作为牺牲品, 9月28日,道光下令将林则徐、邓廷桢撤职查办,卖国贼琦善出任两广总督。 林则徐被革职的消息传出后,卖国贼当然弹冠相庆,但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对林则徐蒙冤寄予了极大的同情,他们敢于蔑视皇权,看望林则徐的人每日不断。林则徐因功获罪,在中国腐朽的封建社会中,皇上为了平衡某些关系而拿忠臣良将做牺牲品,虽然屡见不鲜,但没有哪一次比这一次更加无耻。 1842年12月10日林则徐到达遣戍的重点伊犁惠远

10 伟人才情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力微任重久神疲,   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   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   试吟断送老头皮。 林则徐生平爱好诗词、书法,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和《林文忠公政书》等著作。所遗奏稿、日记、公牍、书札、诗文等,建国后辑为《林则徐集》。

11 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为了探求富国强兵的道理,深解“知己知彼”和“师夷长技”的重要性,称为清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诸多优秀品德集中于一身,是在他的全部生命中,特别是身居高位以后,燃烧着对中华民族高度的责任感及爱国热情。这种强烈的至死不渝的责任感,结合时代特征派生出具体的业绩,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严禁鸦片,发展生产……林则徐的品德和业绩,还有深刻的道德伦理方面的意义,林则徐虽然是封建社会的历史人物,但他属于整个中华民族和权人来看,他英勇无畏的精神突破了时代的羁绊,被称为一代伟人!


Download ppt "森森寒芒动星斗,光射龙穴龙为愁。 蛮烟一扫海如镜,清气长此留炎州。"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