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呂明蓁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呂明蓁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呂明蓁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系

2 拿一張紙, 在上面畫一隻豬 畫完了,請把筆放下來

3 教室/教學觀察 部分資料感謝潘慧玲老師團隊及張德銳老師團隊提供資料

4 大綱 壹、教學觀察之概念 貳、教學觀察之流程與實施 參、教學觀察之工具 肆、教學觀察之實作與練習 伍、會談技術

5 Ws: How, Why, What, Which, When 有性別意識的教學、課程設計 性別議題「融入」「套入」教學 師生之間的性別互動
Keep in Mind…… Ws: How, Why, What, Which, When 有性別意識的教學、課程設計 性別議題「融入」「套入」教學 師生之間的性別互動

6 教師知識:進行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程與教學知識
教學觀察:觀察那些項目?觀察的規準?觀察的紀錄? 會談技術:檢視和協助?如何對談?

7 有關「融入」的疑惑和思考 什麼是進行性別融入教學的基礎? 融入課程還是融入教學? 如何瞭解能力指標在說什麼?
性別議題會在學校生活的哪些面向出現? 學生和教師的生活經驗如何影響性別教育的進行? 在職進修對於提昇老師的性別意識和進行性別教育的能力有何幫助? 哪些新的議題需要被開發?

8 進行融入教學,要考量的有… 融入教學的途徑是隨機或是計畫性的?內容是外加或是轉化? 融入∕統整∕主題式教學的關連性為何?
性別融入教學的時間有多少? 性別平等教育與不同學習領域的融入困難程度(對課程而言?對教師而言?) 教師是否有足夠的敏感度?如何發展需要的知識?如何應用可用的教學資源?行政體制的支持?

9 教學觀察之概念

10 觀察之意義 觀察的過程:描述、解釋、預測 觀察包含:看→紀錄→判斷 觀察的正確性和完整性端賴個人的知識、經驗和專業背景

11 如何作觀察?(觀察的種類) (1) 非正式觀察:無結構或探究性的觀察 (2) 正式觀察:結構性或系統性觀察
This is usually done when the research group has little knowledge of a population and its behaviour. The main purpose of informal observation is to create hypotheses to be tested later, in a survey or using formal observation. (2) 正式觀察:結構性或系統性觀察 This is more like a survey, where every respondent is asked the same set of questions. But in this case, questions are not asked. Instead, particular types of behaviour are looked for, and counted.

12 教學觀察之意義 對教師在教室裡的各種教學行為,進行系統化的觀察、記錄及分析的歷程
teaching observation / classroom observation 對教師在教室裡的各種教學行為,進行系統化的觀察、記錄及分析的歷程

13 教學觀察與會談的目的 提供教師教學現況的客觀回饋 協助教師診斷和解決教學問題 提升教師教學省思及教學決定的能力
幫助教師發展對持續專業成長的態度

14 為什麼要進行教室/學觀察 變動快速 立即回饋 經常中斷 社會互動/團體歷程
教室具有多樣的組成要素(如教師、學生、環境、教材等) ,其特性大致包括四部分: 變動快速 立即回饋 經常中斷 社會互動/團體歷程

15 為什麼要進行教室/學觀察 另一雙善意的眼睛 能學到同理心(to achieve empathy)
建立合作的關係:建立同儕觀察的觀念,瞭解教學的優缺點 能較務實:提升教學的效能 能建立方向 能獲得自信 能相互影響或散發熱情 能較有彈性 (G. D. Borich, 1999) 促進教學的專業成長

16 觀察者效應 觀察者的出現,容易對教室互動產生的影響: 局內人vs.局外人 主觀性vs.客觀性 霍桑效應 人來瘋效應

17 國外重要的教學觀察系統 佛蘭德斯(Flanders)的互動分析類別系統 Exeter大學的國小教室管理記錄表
(the 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Categories, 簡稱FIAC) Exeter大學的國小教室管理記錄表 (the Exeter Primary Class Management Schedule, 簡稱Exeter紀錄表) ~參考周玉真譯(1999)。如何進行教室觀察(頁39-57)。臺北市:五南。

18 貳、教學觀察之流程與實施

19 教學觀察的先決條件一 觀察者與被觀察者互相討論「要觀察什麼」、「想要達到什麼目的」 藉以獲得信賴感並去除防衛心。

20 教學觀察的先決條件二 觀察--教師與學生的行為及經驗 教師:講解能力/發問技巧/教學溝通/媒體運用/學生行為管理/教學準備等。
學生:學生行為性與非行為性的表現。 環境:教室內外的情境脈絡。 教材:教材的使用狀況。

21 教學觀察之流程圖 觀察前 觀察中 觀察後

22 教學觀察前的重點準備工作 召開觀察前的會談會議 被觀察者及學生特性之背景資料說明 觀察者資格說明 觀察工具之各項指標內容說明
確認教學計畫(含單元名稱、教學目標、授課內容、教學流程、教學方法及評量等) 填寫教師自評表

23 教學觀察中的資料蒐集工作 觀察時間:一節課 進入教室並選定適當的觀察位置 檢查教學觀察工具及視聽設備 開始進行觀察及記錄
蒐集學生學習的相關資料(如作業、學習單等) 必要時可視情形增加觀察次數

24 教學觀察後的分析與省思 召開觀察後的晤談會議。 引導被觀察者瞭解教學優勢與分析改進方向。 協助被觀察者規劃專業成長活動,並提供持續的協助。

25 觀察前會談 觀察前會談的目的: 觀察前會談的技術 確認教師所關注的,並轉換成要觀察的行為 決定在教室觀察中,要紀錄何種教學資料
提供機會給教師和其他教師溝通,瞭解他的獨特班級情境和教學型態 觀察前會談的技術

26 何謂「會談」 為達某目標,以清楚的順序,圍繞著相關 主題組織而成,以搜集資料的談話過程。

27 觀察前會談的技術 確認教師所關注的教學重點 轉換教師的關注重點為要觀察的行為 確認改進教師教學的可能程序 協助教師設定自我改進目標
安排教室觀察時間 選擇觀察工具和要觀察的行為 澄清所要記錄的教學內涵 (Acheson, Gall, 2003)

28 教室觀察技術與內容 廣角鏡觀察技術 選擇性逐字紀錄 以座位表的觀察紀錄 檢核表或評定量表 其他教室觀察內容 班級學習氣氛 教學清晰度
教學多樣化 教師的任務偏向 學生高層次思考和學習結果表現

29 廣角鏡觀察技術 沒有特定焦點或目的 用於捕捉與紀錄大量的教學現象 優點: 方法 可看見原先未預期之教學現象
為尚未決定如何改進教學技巧的教師提供了良好的起點 方法 軼事紀錄與錄音紀錄(anecdotal records and script taping):即簡要紀錄教室內所發生的重要事件 影音紀錄(video and audio recordings)

30 軼事紀錄 時間性:依時間順序,簡要的將教室中所發生的事件紀錄下來 使用時機與技巧: 紙筆紀錄:所需工具只需紙筆,易於呈現、瀏覽、紀錄與保存。
記錄的順序可以確定教師行為如何影響學生 使用時機與技巧: 使用在教師不確定自己要被觀察何種行為時 由教師和視導者決定廣角鏡頭視野大小 觀察時記下觀察時間 記錄的句子要客觀具體,不具評斷性 除了紀錄觀察對象外,還可描述觀察之情境脈絡

31 影音紀錄(1/2) 優點: 缺點: 客觀的觀察技巧 可大量捕捉教室互動感覺的良好紀錄品 可幫助教師改進口語教學技巧 可提供教師自我學習的經驗
容易使教師及學生分心 容易有攝影機焦慮感 容易干擾師生上課情緒

32 影音紀錄(2/2) 使用技巧 良好的設備儀器 需使用角架固定,再由操作者調整焦距與方向 時間短較適合(少於30分鐘)
在回饋會議中,共同觀賞每一教學片段並作深入分析 微型教學

33 教師日誌 由教師定期對教學經驗與教學問題做日記式的記錄,可促進教師反省與成長 教師有決定記錄內容的自由 教師日誌的優點
可揭露教師關注的焦點,引導視導人員做教室觀察 教室觀察後的回饋會議可刺激教師對所作日誌做進一步的檢討改進

34 教師日誌的技巧 清楚教導教師如何持續記錄日誌 告知教師將每日教學所發生的問題與困難寫下來,以及記下如何解決以及解決的成效
讓教師的注意力集中在一個特定的教學策略或課程上,例如同儕合作學習 記錄時不一定要強調客觀性,教師可記下自己主觀的信念、感覺、見解等 鼓勵教師對視導人員在日誌上所作的評註,做仔細的思考

35 選擇性逐字紀錄 教室觀察者在觀察教學前,事先與教師協商,共同決定所要觀察、紀錄的口語事件,在教學中將其紀錄下來,在紀錄中強調語言內容的正確性。進而分析教師之語言行為、以及顯現的教學行為(口語)問題,提供教師改進之參考。 五大觀察內涵: 紀錄教師發問 紀錄建構式對話(概念建構) 紀錄教師回饋 紀錄教師結構性的陳述:如教師如何陳述以引導、協助學生能專注於單元目標、組織及重點 紀錄紀錄教室管理的陳述

36 以座位表的觀察紀錄

37 SCORE 優缺點 seating chart observation records & Evaluation 優點:
班級座位表,容易解釋紀錄 簡單易行 將焦點集中在班級某些學生身上,同時也可觀察全班之活動

38 SCORE 優缺點 缺點 易流於片段及簡化的結論:將教學中某些行為獨立出來作觀察,容易對資料做過度簡化的結論
易標籤化學生:可能選擇太瑣碎的行為來觀察,容易被老師的行為影響,而標籤化學生 班級行為偶而會失控,可能需要修正或暫停資料的蒐集

39 座位表觀察重點 投入行為v.s. 非投入行為觀察 語言流動 移動型態

40 語言流動 語言流動是記錄「誰對誰說話」的基本技巧 語言流動強調發訊者與收訊者的語言溝通及其類型;選擇性逐字記錄強調語言內容的正確性
語言流動可以確定教師語言的偏差及學生的參與程度 實施程序 先畫一張班級座位表 將學生的姓名及基本資料填在空格內 用箭號表示語言互動的流動 記錄教師對個別學生語言流動情形

41

42

43 T 講台 S

44

45 在工作中 在工作中可瞭解學生是否專注於學習活動
教師須先界定在工作中的行為內涵;典型的在工作中,包括閱讀、傾聽、回答問題、在座位上做作業、合作完成小組工作等 實施程序 觀察者在教室中某一位置就定位 畫出座次圖 註明學生性別等基本資料 確定行為的符號系統 有系統記錄學生行為 循環重複前一步驟 標出每循環觀察時間

46

47 計畫會談示例-在工作中 教師:您願意來班上觀察學生在工作中的情形嗎?Randall和Ronald上課時總是在說話,我想知道到底他們有多少時間是真正在工作中。 校長:您只想我觀察Randall和Ronald兩人嗎? 教師:不,我今年有一個不成熟的班級,您可以觀察所有的學生。 校長:您所謂不成熟是甚麼意思? 教師:喔,他們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很短,沒有學會安靜下來,而且總是未經允許就說話。換句話說,這些一年級的學生並未真正了解如何安靜下來做些事。

48 計畫會談示例-在工作中 校長:那麼學生能否了解你對他們安排的一些事情呢?
教師:是的,但是他們很少會安靜地做工作,而且Ronald還會發出怪聲音。 校長:我該觀察哪些行為呢?我該如何分類? 教師:在我忘記之前,我想起一些學生在上課時,聽到一些聲音而跑到外面去。 校長:對了,我要將這些記在檢核表上以免忘記了。 教師:看看他們有無離開座位、講話、玩耍,或是在工作中。另外,他們也會跟著我的助理或我一起閱讀。 校長:我會將這些記下,明天見!

49

50

51 回饋會談示例-在工作中 教師:讓我們看看, Randall在工作中一次, Ronald也是。令人驚訝的是Liz, Laura 和Sharon大部份時間都在說話,看來我應該在他們的位置上做一番調整。 校長:這樣可能會解決一些說話的問題。 教師:喔!從9點20分到9點36分,有5個學生聽到聲音而跑出教室,只留下7個學生在教室中,天哪!只有2位學生和我一起唸課文,和助理一起唸課文的也只有一位而已。 校長:看來你的學生似乎都在同一時間離開了!

52 回饋會談示例-在工作中 教師:是的,我應該看看試著在他們聽到聲音跑出教室之前和他們一起進行活動。
校長:這是個好主意,這樣你可以時常要求他們跟著你閱讀。 教師:也許我可以要求助理讓Kathy只唸其中幾頁,然後聽聽看其他同學唸課文。 校長:這似乎是個好辦法。 教師:但是這並沒有解決Randall和Ronald的問題,由於Brain和Rick也跑出去,所以我可以將Ronald的位置調到Rick旁邊,這樣我可以看到他,也可以讓這兩人的位置分開。 校長:這聽起來似乎是一個很好的步驟,也許你會想讓這兩位學生在班級中永遠分開。

53 回饋會談示例-在工作中 教師:我當然這樣想,如果沒有,我會想其他的辦法。 校長:我想你會的,你似乎已經有些好主意了。
教師:我甚至可以讓助理與Randall和Ronald一起工作,這樣也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 校長:你已經有一些好主意了,看看他們如何工作將是很有趣的,也許我可以再回來觀察他們是否在工作中。 教師:是的,我也想看看新方法會不會使學生安靜下來,特別是Randall和Ronald。

54 移動方式 移動方式係記錄教師與學生在教室中的移動情形 教師移動的方式會影響班級控制及學生注意力以及顯示教師的偏好
學生移動方式會反應他們是否專注於學習 實施程序 畫出教室簡圖 觀察師生移動情形並以連續的線記錄教師或學生從教室的一端移動到另一端 不同的時間可用不同顏色的筆做記錄

55

56

57

58

59 以檢核表或或評定量表 教師評鑑評定量表 教室觀察表

60 參、教學觀察之工具 ~教室觀察表

61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壹、基本資料 教師姓名:__ 任教學校:_ 任教年級:_ 任教領域/科目:____ 單元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級任/導師或科任/專任:____ 觀察時間:_年_月_日_時_分

62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貳、說明 1.本表每位教師至少實施一次,可視情形增加次數。 2.表中各項指標之順序,可視實際教學現場需要作調整。 3.表中參考檢核重點後標示(檔)者,表示可能在教室觀察中無法獲得所需資訊,須藉助教學檔案資料進行評鑑,故評鑑者僅就其餘參考檢核重點之表現情形作判斷。 4.評鑑者就各項評鑑指標之表現情形,勾選適當欄位之表現水準(分為「優異」、「良好」、「尚可」、「待改進」四等級),如有評鑑指標未在觀察中呈現,則於表中勾選「未呈現」一欄。

63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評鑑內容 評鑑向度 評鑑指標 參考檢核重點 教師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表現水準 未呈現 優異 良好 尚可 待改進 一、課程設計與教學 3教材呈現 3-1適切呈現教材內容 3-1-1正確清楚呈現教材 3-1-2完整呈現教學內容 3-1-3由淺入深、具邏輯性呈現教材

64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評鑑內容 評鑑向度 評鑑指標 參考檢核重點 教師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表現水準 未呈現 優異 良好 尚可 待改進 一、課程設計與教學 3教材呈現 3-2善用教科用書 3-2-1依學生學習表現適切調整教學內容 3-2-2依學生學習表現提供必要的補充教材(檔)

65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評鑑內容 評鑑向度 評鑑指標 參考檢核重點 教師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表現水準 未呈現 優異 良好 尚可 待改進 一、課程設計與教學 3教材呈現 3-3清楚講解教學內容 3-3-1音量足夠、發音咬字清楚、清晰生動 3-3-2適當運用肢體語言表達教學內容 3-3-3適時歸納教學重點

66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評鑑內容 評鑑向度 評鑑指標 參考檢核重點 教師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表現水準 未呈現 優異 良好 尚可 待改進 一、課程設計與教學 4教學方法 4-1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 4-1-1教學進程允當適中 4-1-2善用問答技巧(檔) 4-1-3依教材性質選擇適切的教學方法 4-1-4依學生學習特性選擇適切的教學方法(檔)

67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評鑑內容 評鑑向度 評鑑指標 參考檢核重點 教師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表現水準 未呈現 優異 良好 尚可 待改進 一、課程設計與教學 4教學方法 4-2掌握學習原則進行教學 4-2-1教學活動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2-2教學活動能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 4-2-3提供學生適切的練習 4-2-4依學生不同的需求實施補救或充實教學(檔)

68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評鑑內容 評鑑向度 評鑑指標 參考檢核重點 教師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表現水準 未呈現 優異 良好 尚可 待改進 一、課程設計與教學 4教學方法 4-3善用教學資源輔助教學 4-3-1善用校內圖書館及軟硬體教學設施(檔) 4-3-2善用各種網路及媒體教學資源(檔) 4-3-3善用家長及社區資源(檔)

69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評鑑內容 評鑑向度 評鑑指標 參考檢核重點 教師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表現水準 未呈現 優異 良好 尚可 待改進 一、課程設計與教學 5學習評量 5-2適切實施學習評量 5-2-2依實際需要選擇適切的評量方式(檔) 5-2-6適時檢視學生的學習情形(檔)

70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評鑑內容 評鑑向度 評鑑指標 參考檢核重點 教師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表現水準 未呈現 優異 良好 尚可 待改進 一、課程設計與教學 5學習評量 5-3善用學習評量結果 5-3-2對學生學習的表現提供適時的回饋建議

71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評鑑內容 評鑑向度 評鑑指標 參考檢核重點 教師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表現水準 未呈現 優異 良好 尚可 待改進 二、班級經營與輔導 6班級經營 6-1營造良好互動的 班級氣氛 6-1-2激發任教班級榮譽感與凝聚力 6-1-3建立任教班級良好的溝通方式

72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評鑑內容 評鑑向度 評鑑指標 參考檢核重點 教師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表現水準 未呈現 優異 良好 尚可 待改進 二、班級經營與輔導 6班級經營 6-2營造安全且有助於學習的情境 6-2-1布置適當的學習環境 6-2-3營造適當的學習情境 6-2-5尊重學生感受與想法 6-2-6依學生不同學習條件給予學生期望

73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教室觀察表~ 評鑑指標及供參考檢核重點解讀 評鑑內容 評鑑向度 評鑑指標 參考檢核重點 教師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表現水準 未呈現 優異 良好 尚可 待改進 二、班級經營與輔導 6班級經營 6-3建立有助於學生學習的班級常規 6-3-2明訂合理的任教班級自治公約,並公平執行(檔) 6-3-3有效輔導學生偏差行為 6-3-4適時養成學生基本禮貌與生活規範

74 教室觀察表~ 教室觀察各項重點說明 評鑑內容與評鑑向度的重點 各項評鑑指標須觀察的重點 參考檢核重點的使用

75 教室觀察表~ 表現水準的判斷原則 評鑑重點在於指標,參考檢核重點可幫助瞭解指標的達成 評鑑須建立評分者觀點的一致性
教室觀察表~ 表現水準的判斷原則 評鑑重點在於指標,參考檢核重點可幫助瞭解指標的達成 評鑑須建立評分者觀點的一致性 評鑑應就教學表現(或行為)事實進行判斷,而非觀察者自己的推論 表現水準的判斷原則: 完整性、有效性、全面性

76 教室觀察表~ 表現水準的判斷原則(續) 完整性:教學行為是否展現評鑑指標內容 涵蓋所有面向。 有效性:教學行為是否有效達成評鑑指標。
教室觀察表~ 表現水準的判斷原則(續) 完整性:教學行為是否展現評鑑指標內容 涵蓋所有面向。 有效性:教學行為是否有效達成評鑑指標。 全面性:教學行為是否關照到每位學生。

77 肆、教學觀察之 實作與練習 王儷靜老師提供之範例

78 性別融入教學的實作策略 內容知識:性別教育的內容知識指教師的性別意識以及所持有和性別議題相關的知識,例如性別社會建構、多元的性別特質、身體自主權、身體政治、同志人權、媒體的性別識讀、具性別平等意識的性教育、性別區隔的就業市場結構等。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是一個知識來源) 教學知識:關於教學方法、班級經營和教學評量的知識。

79 性別平等教育的學科教學知識 學科教學知識指進行性別教育有效教學的知識體系,包括對教材內容的檢視、使用適當的教學表徵、教學方式的選擇、對學生特質和發展階段的瞭解,經由這些工作分析,將教師的知識轉化成學生可以理解的知識。 批判性地分析教材內涵所傳遞的訊息,以具性別意識的例子做說明,審慎地檢視類比的合理性,在考量學生特質、課室文化、時間運用後,選取適切的教學方式(如訪談、調查、閱讀報告、表演、演講)協助學習,都是學科教學知識的展現。

80 以排灣族的性別文化為例 教師不能只知道排灣族的文化,或是當今社會不同性別的社會角色、行為特徵與互動狀況,教師需要知道排灣族的性別文化,並以性別平等的觀點解讀(內容知識),在進行教學時,教師不但要能善用各種教學策略(一般教學知識),而且要慎思如何將教師對於排灣族性別文化的瞭解,透過教學表徵和教學活動轉化為學生對排灣族性別文化的瞭解(學科教學知識)。

81 進行教學前,可以… 檢視自己看待性別議題的取向是什麼?教學的進行可否協助學生認知文化的多樣性、去除性別歧視、偏見與刻板印象?如何從性別平等的觀點重新詮釋教學內容? 教材所傳遞的性別訊息是什麼?是否某一性別(尤其是女性)隱而不現或扭曲再現?文意是否偷渡性別∕種族∕階級∕性取向等歧視?如何鋪設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途徑,邀請她∕他們從性別的視角思索學習內容?

82 進行教學和隨後的反省,可以… 如何帶領討論、如何掌握問題的適當脈絡、如何營造教室中的互動、面對學生的質疑時,如何將之轉化為具有教育意義的情境? 經由學習,我們是否更願意思辯生活中與教育中的性別議題?面對性別歧視的情境,是否發展集體勇氣和適合的因應策略,以具性別平等意涵的行動對抗?

83 Final thought 一個具性別平權意識的教師,教學會有哪些特殊性? 一個受過良好性別平等教育的學生,在適當的場合會表現出什麼樣子?
一個性別敏感度高的學校,其文化和氛圍有哪些特色?

84 練習 社6-2-4「說明不同的個人、群體(如性別、種族、階層等)與文化為何應受到尊重與保護,以及如何避免偏見與歧視」
性1-2-3「重視團隊中不同性別的貢獻」、性1-2-4「瞭解並尊重不同族群文化中兩性互動的模式」、性2-2-3「認知當今社會文化中兩性角色地位與處境」、性3-2-1「學習尊重兩性的行為」

85 教室觀察表~ 實作與練習 教學示範帶(15分鐘) 引導與討論

86 教室觀察表~ 實作與練習(續) 評鑑內容 評鑑向度 評鑑指標 參考檢核重點 (可觀察到的) 教師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表現水準 未呈現 優異 良好 尚可 待改進 一、課程設計與教學 3教材呈現 3-1適切呈現教材內容 3-1-1正確清楚呈現教材 3-1-2完整呈現教學內容 3-1-3由淺入深、具邏輯性呈現教材 教師能正確清楚呈現教材;教師在呈現教學內容時未臻完整,且從有效性來看略嫌不足,例如背對學生寫板書,未能善加利用字卡或ppt來提升教學效率 V

87 教室觀察表~ 實作與練習(續) V 教師能善用肢體動作清楚地講解教學內容,促進授課的生動;教師音量足夠且清晰;能適時歸納上課的重點
教室觀察表~ 實作與練習(續) 評鑑內容 評鑑向度 評鑑指標 參考檢核重點 (可觀察到的) 教師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表現水準 未呈現 優異 良好 尚可 待改進 一、課程設計與教學 3教材呈現 3-3清楚講解教學內容 3-3-1音量足夠、發音咬字清楚、清晰生動 3-3-2適當運用肢體語言表達教學內容 3-3-3適時歸納教學重點 教師能善用肢體動作清楚地講解教學內容,促進授課的生動;教師音量足夠且清晰;能適時歸納上課的重點 V

88 教室觀察表~ 實作與練習(續) V (可觀察到的) 一、課程設計與教學 4教學方法 4-1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
教室觀察表~ 實作與練習(續) 評鑑內容 評鑑向度 評鑑指標 參考檢核重點 (可觀察到的) 教師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表現水準 未呈現 優異 良好 尚可 待改進 一、課程設計與教學 4教學方法 4-1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 4-1-1教學進程允當適中 4-1-2善用問答技巧(檔) 4-1-4依學生學習特性選擇適切的教學方法(檔)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採一對一及一對多兩種問答方式進行 ;教師能清楚提問問題、講解題意並與學生互動;教師未能提供每位學生「花片」教具,未能讓每位學生均具體操作。 V

89 教室觀察表~ 實作與練習(續) V (可觀察到的) 一、課程設計與教學 4教學方法 4-2掌握學習原則進行教學
教室觀察表~ 實作與練習(續) 評鑑內容 評鑑向度 評鑑指標 參考檢核重點 (可觀察到的) 教師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表現水準 未呈現 優異 良好 尚可 待改進 一、課程設計與教學 4教學方法 4-2掌握學習原則進行教學 4-2-1教學活動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2-2教學活動能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 4-2-3提供學生適切的練習 學生均能專注學習;教師提問能結合學生生活經驗,例如:「老師有6個花瓣,送給凱翔3個…」;教師能提供學習充分的練習時間及機會 V

90 教室觀察表~ 實作與練習(續) V (可觀察到的) 一、課程設計與教學 5學習評量 5-2適切實施學習評量
教室觀察表~ 實作與練習(續) 評鑑內容 評鑑向度 評鑑指標 參考檢核重點 (可觀察到的) 教師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表現水準 未呈現 優異 良好 尚可 待改進 一、課程設計與教學 5學習評量 5-2適切實施學習評量 5-2-2依實際需要選擇適切的評量方式(檔) 5-2-6適時檢視學生的學習情形(檔) 教師能運用口頭回饋方式評量學生的學習,但不是很明顯;教師僅讓一位學生上台練習作答,未能兼顧多數學生或分組進行評量;教師能讓學生使用小白板做練習;教師能巡視行間,隨時檢視學生學習情形 ,且教師姿勢能蹲低,顯見尊重學生。 V

91 教室觀察表~ 實作與練習(續) V 對於學生的回答,教師均能予以立即且適當的回饋;教師對於學生學習表現均能給予正向與肯定的回饋。
教室觀察表~ 實作與練習(續) 評鑑內容 評鑑向度 評鑑指標 參考檢核重點 (可觀察到的) 教師表現事實摘要敘述 表現水準 未呈現 優異 良好 尚可 待改進 一、課程設計與教學 5學習評量 5-3善用學習評量結果 5-3-2對學生學習的表現提供適時的回饋建議 對於學生的回答,教師均能予以立即且適當的回饋;教師對於學生學習表現均能給予正向與肯定的回饋。 V

92 練習 步驟 以下午的課程(國中/國小)及講師為課室觀察對象

93 觀察後會談 原則: 依據觀察前設定目標所觀察資料,提供教師回饋 肯定教師表現良好之教學行為
誘發教師之推論、選擇、及情感(elicit the teacher’s inferences, options, and emotions) 鼓勵教師思考替代方法和解釋 提供教師練習和比較的機會

94 教學觀察中的溝通技巧(六要一不) 讚美:為教師之表現和成長給予特別的讚美 聆聽:聽的要比說的多 摘要及簡述語意:認知、改述及運用教師所說的話
澄清:提出澄清問題 支持:提供語言支持 自我表露:認知並運用個人的感受 不指導:避免給予直接指導 (K. A. Acheson & M.D. Gall, 2003)

95 性別融入教學的實作策略 內容知識:性別教育的內容知識指教師的性別意識以及所持有和性別議題相關的知識,例如性別社會建構、多元的性別特質、身體自主權、身體政治、同志人權、媒體的性別識讀、具性別平等意識的性教育、性別區隔的就業市場結構等。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是一個知識來源) 教學知識:關於教學方法、班級經營和教學評量的知識。

96 性別平等教育的學科教學知識 學科教學知識指進行性別教育有效教學的知識體系,包括對教材內容的檢視、使用適當的教學表徵、教學方式的選擇、對學生特質和發展階段的瞭解,經由這些工作分析,將教師的知識轉化成學生可以理解的知識。 批判性地分析教材內涵所傳遞的訊息,以具性別意識的例子做說明,審慎地檢視類比的合理性,在考量學生特質、課室文化、時間運用後,選取適切的教學方式(如訪談、調查、閱讀報告、表演、演講)協助學習,都是學科教學知識的展現。

97 結語 任何人都有優勢及應改進之處 教學觀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一大步 互動才能提升專業層次

98 What keeps teachers going?

99 好老師的省思-1 Carl D. Glickman, 2002
我經常使用過去的教學方法呈現相同的課程內容嗎? 我會觀摩其他老師的教學活動? 我會由學生那裏獲得教學上的回饋? 我會透過學生作業的分析評估,改善自己教學時的重點、教學方法和時間的掌控? 我會和同事分享我的學生的作品,以進一步尋求他們的回饋、建議和批判? 我會到其他學校觀摩他們的優點,或參與特定的工作坊或研討會,也會閱讀專業的文獻以改善自己的教學實務工作?

100 好老師的省思-2 我歡迎具有經驗和專業的參觀者到我的教室實地觀察,並且針對我的教學實務提供回饋的意見?
我會為了改善孩子的學習而規劃一個年度個人專業發展計畫? 我會針對自己、學習領域、或整個學校的目標,發展出一個評量系統,以進一步檢視我的教學活動?

101 問題與討論

102 呂明蓁 mlu@mail.nutn.edu.tw
謝謝大家,請指教 呂明蓁

103


Download ppt "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 呂明蓁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