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致 橡 树 舒 婷.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致 橡 树 舒 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致 橡 树 舒 婷

2 朦 胧 诗 人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诗坛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打破了现实主义诗歌一统天下的局面,给文坛带来了新的气息,它就是“朦胧诗”。其带有鲜明的“异类”色彩和新的美学原则,向诗坛发起了强烈的冲击。 “朦胧诗”在诗歌内涵上追求自我价值,以现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在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往往具有批判意识和忧患意识,表现出冷色调。注重主题的创造和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表现自我意识的闪念和幻觉,诗歌意象往往带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 代表诗人:舒婷、北岛和顾城

3 舒婷:当代著名女诗人,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于福建,初中未毕业便下乡插队,回城后做过多种临时工。1969年开始写作,1979年开始在民间刊物《今天》发表诗作。其诗歌构思独特,情调婉约,复活了中国新诗中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那一线索,拓展了崭新的审美视野,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代表诗作有《致橡树》《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4 舒 婷 近 影

5 观点提出 否 定 肯 定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凌霄花 鸟儿 泉源 险峰 日光 春雨 根,紧握在地下
否 定 肯 定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凌霄花 鸟儿 泉源 险峰 日光 春雨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体现慰藉与依附的意象群 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6 象征的运用 ※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 ※橡树、木棉、铜枝铁干、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以作为慰藉、依附的意象出现,象征着传统婚恋观中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和顺从。 ※橡树、木棉、铜枝铁干、红硕的花朵 以铜枝铁干的橡树象征男性的阳刚之气,以开满红硕的花朵的木棉象征女性的阴柔之美。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象征着女性既表现出脆弱的一面,同样也拥有坚强独立的内心。

7 总结 爱情诗的内容,非常容易流于一般。但舒婷的这首诗却抛开了一般爱情诗直抒胸臆,表达或热烈或悲伤的感情的老套,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独特的爱情观。诗歌第一层以一组意象否定了传统婚恋中女性总是依附、顺从于男性而丧失自己的尊严和地位的观念,激昂强烈的感情如大江之水一泻行千里,不可阻挡,仿佛吐尽千年以来积压在女性心中愤恨不平的块垒。表现了诗人对旧观念的反抗。第二层感情趋于平缓,表达了自己理想的爱情是建立在男女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关怀的基础上,在漫长的岁月中相依相伴,只有这样爱情才能更加具有生命力。而这样的爱情才是作者追求的。舒婷以她的敏感、清醒和深刻喊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她不被世俗所羁绊,表达了一个成熟的知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憧憬。

8 错 误 郑愁予

9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亲辗转大江南北。抗战胜利后到北京,曾就读于崇德中学。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8年大学毕业后,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多年。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研究,获艺术硕士学位。现旅居美国,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郑愁予比较有名的诗作,比如《错误》《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出版的诗集有《梦土上》(1955)、《衣钵》(1966)、《燕人行》(1980)、《寂寞的人坐着看花》(1993)。

10 讨论一:阅读诗歌并思考,“错误”是谁的“错误”,是“我”的还是“你”的?
讨论二:“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意味着什么?

11 “错误”的多义性 1、“错误”因女子而起。我“打江南走过”,遇见一个女子在那里等了一个“季节”,又一个“季节”,容颜一如“莲花”般老去。但女子心中另有所盼,她的心扉紧掩,我的到来给她一丝惊喜,但我不是她等的“归人”,只是个“过客”,我只是她擦肩而过的一个“美丽”的误会。 2、“错误”因我而起。我打马走过女子身边,我早已洞悉了女子内心长久的寂寞与等待,我便是女子日夜期盼的“归人”。但是我只是“路过”,并不准备停留,对她来说我“达达的蹄声”是“美丽”的,但转而我却又使她伤心失望。“错误”是我一手造成的,我捉弄了她的感情。

12 1、本诗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传统的“闺怨”题材。将女性思念离人的之情含蓄不露,温柔敦厚地表现出来,不违古典“闺怨诗”的创作之旨。同时,诗人所选用的一系列意象都是极为“中国化的”,比如“莲花”、“柳絮”、“青石街道”等,具有浓厚的传统韵味。 2、运用鲜活的比喻,以“莲花的开落”喻红颜的消退,以“小小的寂寞的城”喻女子封闭的内心,同时运用一系列表现愁绪的意象委婉刻画出女子的哀怨形象。

13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海子

14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主要作品有: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

15

16 结构 尘世幸福 “从明天起” “从明天起” 精神沟通 转折: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尘世祝福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粮食和蔬菜
有一所房子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从明天起” 精神沟通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转折: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尘世祝福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17 深化 1、第一节,诗人描绘了尘世生活的图景,这一图景可以让人达到“做一个幸福的人”的理想,但是这一切都将“从明天起”,所以今天仍然孤独,仍然徘徊在尘世之外。诗句所表现的清新外表之下却透出隐含的悲凉。 2、第二节,诗人要把这种幸福告诉每一个亲人,每一个人,希望能把祝福与问候的温暖传递个每一个人。他并不希望永远沉默,他也希望能够和人们进行精神上的沟通,这是诗人向外部世界的敞开的刹那。 3、第三节,诗人给予人们最世俗的三个祝福,也恰是最质朴,最真诚的三个祝福。但是诗人却“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愿一个人留在尘世之外,这份遗世独立的情怀不完全是来自社会,更是来自一种与生俱来的悲剧情怀。

18 海子的抒情短诗大多带有浪漫、梦幻的色彩。他总是将自己童年与少年在乡村生活的经验,凝结成单纯、质朴的世界,所以麦地、村庄、天空等意象经常出现在海子的诗中。海子深沉地热爱着土地,一定程度上海子的生命是原始而野性的,他热烈的追求他自己心目中的诗歌帝国,成为自己的国王,而同时却偏离现实社会,与现实社会保持着距离。所以海子的诗歌总是透出一种“凉入骨髓的温馨”,一如夕阳下的麦地温暖而苍凉。他的灵魂是痛苦而孤独的,但是他拥有坚定的信仰,他是一匹扑向太阳的豹子,拥有最初的夸父追日的勇气:为理想,宁可牺牲,决不后退。他是为数不多的真正以生命为诗的诗人。

19 【佛外缘】 郑愁予 她走进来说: 我停留 只能亥时到子时 你来赠我一百零八颗舍利子 说是前生火花的相思骨 又用菩提树年轮的心线 串成时间绵替的念珠 莫是今生邀我共同坐化 在一险峰清寂的洞府 一阴一阳两尊肉身 默数着念珠对坐千古 而我的心魔日归夜遁你如何知道 当我拈花是那心魔在微笑 每朝手写一百零八个痴字 恐怕情孽如九牛而修持如一毛 而你来只要停留一个时辰 那舍利子已化入我脏腑心魂 菩提树同我的性命合一 我看不见我 也看不见你 只觉得 唇上印了一记凉如清露的吻


Download ppt "致 橡 树 舒 婷."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