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汉宫秋》 作者为元代的马致远,主要描写汉元帝和王昭君之间的故事,它是一部历史剧,在内容上与以往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不同,对主题的和历史人物都进行了改造,通过戏剧冲突,抒发自己无法主宰命运、只能任由播弄的悲哀,是一部抒情悲剧,具有典雅酣畅的语言特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汉宫秋》 作者为元代的马致远,主要描写汉元帝和王昭君之间的故事,它是一部历史剧,在内容上与以往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不同,对主题的和历史人物都进行了改造,通过戏剧冲突,抒发自己无法主宰命运、只能任由播弄的悲哀,是一部抒情悲剧,具有典雅酣畅的语言特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汉宫秋》 作者为元代的马致远,主要描写汉元帝和王昭君之间的故事,它是一部历史剧,在内容上与以往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不同,对主题的和历史人物都进行了改造,通过戏剧冲突,抒发自己无法主宰命运、只能任由播弄的悲哀,是一部抒情悲剧,具有典雅酣畅的语言特色。

2 高明与《琵琶记》

3 南戏(永嘉杂剧) 南戏最早产生于宋代(北宋宣和年间到南宋末期),用南曲演唱,形式自由灵活。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方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戏剧,因为它最早出现于浙江温州(旧名“永嘉”),故称为“永嘉戏曲”、“温州杂剧”。后人为有别于北曲杂剧,简称之为南戏。

4 南戏的起源

5 (明)祝允明《猥谈》: “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予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贞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

6 南戏与北杂剧在体制上的主要区别 北杂剧 1、题目正名 南戏 1、副末开场(又叫题目、标目,均在第一场) 2、一本四折 有楔子
北杂剧 、题目正名 2、一本四折 有楔子 3、以正末(正旦)一人主唱 4、遵《中原音韵》 、每折一韵到底 南戏 1、副末开场(又叫题目、标目,均在第一场) 2、长达数十出(齣) 无楔子 3、以生旦为主,各角色皆可以分唱 4、遵《洪武正韵》 5、一出中可以换韵

7 6、可用下场诗 7、衬字衬句多 、用北曲,多刚劲粗犷 9、每折用同一宫调的曲子组成套曲 10、动作提示叫“科” 6、每出均有下场诗,多“集唐” 7、衬字衬句少 8、用南曲,多柔婉缠绵 9、一出中可变宫调 10、曰“介”

8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1、《张协状元》 张协、王贫女 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南宋戏文 2、《宦门子弟错立身》完颜寿马、王金榜 3、《小孙屠》

9 《琵琶记》

10 高明:字则诚,号东嘉、菜根道人,瑞安(浙江瑞安县)人,元末明初著名的戏曲家,约生于1301年,卒于1371年 。作品有南戏《琵琶记》(为其晚年作品 )、《闵子骞单衣记》,另有诗文集《柔克斋集》。

11 题材来源: 早期南戏《赵贞女蔡二郎》

12 京剧《小上坟》 正走之间泪满腮,想起了古人蔡伯喈:他上京中去赶考,一去三载未回来。一双爹娘冻饿死,五娘抱土筑坟台。坟台筑起了三尺土,从空中降下一面琵琶来。身背琵琶描容相,一心心上京找夫来。找到京中不相认,哭坏了赵氏女裙钗。贤德的五娘遭马践,到后来五雷轰顶是那蔡伯喈。

13 陆游《小舟过近村舍舟步归》: 斜阳古柳赵家庄, 负鼓盲翁正作场。 死后是非谁管得, 满村听唱蔡中郎。

14 宋人彭乘在《墨客挥犀》:今人于榜下择婿,号“脔婿”,其语盖本诸袁松,尤无义理。其间或有意不愿,而为贵势豪族拥逼不得辞者。有一新后辈少年,有风姿,为贵族之有势力者所慕,命十数仆拥致其第。少年欣然而行,略不辞避。既至,观者如堵。须臾,有衣金紫者出曰:“某惟一女,亦不至丑陋,愿配君子,可乎 ”少年鞠躬谢曰:“寒微得托迹高门,固幸;将更归家,试与妻子商量看如何 ‘众皆大笑而散。”

15

16 《琵琶记》的内容 生:蔡伯喈。 旦:赵五娘。 外:蔡公。 净:蔡婆。 末:张大公 贴旦:牛小姐。 外:牛丞相。

17 《琵琶记》的主题思想 创作动机:宣扬封建道德,颂扬有贞有烈、全忠全孝。

18 王骥德《曲律》:有关世教文字。 毛声山评本《琵琶记·总论》: 为朝廷广教化,美风俗,功莫大焉。 朱元璋:五经、四书,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富贵家不可无。 ——徐渭《南词叙录》

19 第一出 副末开场 【水调歌头】〔副末上〕秋灯明翠幕,夜案览芸编。今来古往,其间故事几多般。少甚佳人才子,也有神仙幽怪,琐碎不堪观。正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知音君子,这般另作眼儿看。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共妻贤。  

20 【沁园春】赵女姿容,蔡邕文业,两月夫妻。奈朝廷黄榜,遍招贤士;高堂严命,强赴春闱。一举鳌头,再婚牛氏,利绾名牵竟不归。饥荒岁,双亲俱丧,此际实堪悲。堪悲赵女支持,剪下香云送舅姑。把麻裙包土,筑成坟墓;琵琶写怨,径往京畿。孝矣伯喈,贤哉牛氏,书馆相逢最惨凄。重庐墓,一夫二妇,旌表门闾。 

21 极富极贵牛丞相。 施仁施义张广才。 有贞有烈赵贞女。 全忠全孝蔡伯喈。

22 在作品中,客观上: 1、反映了统治者的专横(如牛丞相)和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 2、反映了人民的苦难。 3、反映了封建文人所受的压力。

23 《琵琶记》 人物形象

24 赵五娘

25

26 赵五娘:剧中最为突出的人物是赵五娘。她温顺,勤劳、善良、忍耐,她身上带有中国传统妇女的美好品质,在艰难困苦中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是在古代劳动妇女中具有人格光辉的典型形象。同时也是一个在封建制度下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剧女性。

27 第五出 南浦嘱别 【沈醉东风】〔旦〕你爹行见得好偏,只一子不留在身畔。官人,公婆如今在那里?〔生〕在堂上。〔旦〕既在堂上,我和你去说。〔生〕娘子,你怎的又不去了?〔旦〕罢罢罢,我和你去说时节呵,他又道我不贤,要将伊迷恋。苦!这其间教人怎不悲怨?〔合〕为爹泪涟,为娘泪涟,何曾为着夫妻上挂牵。

28 第九出 临妆感叹 【前腔】轻移莲步,堂前问舅姑。怕食缺须进,衣绽须补,要行时须与扶。奈西山暮景,奈西山暮景,教我倩着谁人,传语我的儿夫。你身上青云,只怕亲归黄土,我临别也曾多嘱付。嗏,那些个意孜孜,只怕十里红楼,贪恋着他人豪富。丈夫,你虽然是忘了奴,也须念父母。苦,无人说与,这凄凄冷冷怎生辜负?

29 第二十出 勉食姑嫜 【薄幸】〔旦上〕奴家自从丈夫去后,顿遭饥荒,衣衫首饰尽皆典卖,家计萧然。争奈公婆年老,死生难保,朝夕又无甘旨膺奉,如何是好?只得安排一口淡饭,与公婆充饥。奴家自把些谷膜米皮逼逻来吃,苟留残喘,吃时又怕公婆看见,只得回避,免致他烦恼。

30 【夜行船】〔外、净上〕苦,忍饥担饿何日了?孩儿一去,竟无音耗。〔净〕甘旨萧条,米粮缺少。〔合〕天那,真个死生难保。〔旦〕请公公婆婆早膳。〔净〕媳妇有果蔬么?〔旦〕没有。〔净〕有下饭么?〔旦〕也没有。〔净〕贱人,前日早膳还有些下饭,今日只得一口淡饭。再过几日,连淡饭也没有了?快抬去。〔外〕咳,这般时年,胡乱吃一口充饥,还要分什么好歹。

31 【锣鼓令】〔净〕我终朝受馁,贱人,你将来的饭教我怎吃?可疾忙便抬,非干是我有些馋态。 【前腔】〔外〕阿婆,你看他衣衫都解,好茶饭将甚去买?兀的是天灾,教媳妇每难布摆。 【前腔换头】〔旦〕婆婆息怒且休罪,待奴家霎时将去再安排。思量到此,珠泪满腮。看看做鬼,沟渠里埋。纵然不死也难捱,教人只恨蔡伯喈。

32 第二十一出 糟糠自餍 【前腔】这糠,我待不吃你呵,教奴怎忍饥?我待吃你呵,教奴怎生吃?思量起来,不如奴先死,图得不知他亲死时。〔合前〕奴家早上安排些饭与公婆吃,岂不欲买些鲑菜,争奈无钱可买。不想婆婆抵死埋怨,只道奴家背地自吃了什么东西。不知奴家吃的是米膜糠秕,又不敢教他知道。便做他埋怨杀我,我也不分说。苦!这糠秕怎的吃得下。〔吃吐介〕

33 【前腔】思量我生无益,死又值甚的!不如忍饥死了为怨鬼。只一件,公婆老年纪,靠奴家相依倚,只得苟活片时。片时苟活虽容易,到底日久也难相聚。谩把糠来相比,这糠呵,尚兀自有人吃,奴家的骨头,知他埋在何处?〔外、净上。净〕媳妇,你在这里吃什么?〔旦〕奴家不曾吃什么。〔净搜拿介。旦〕婆婆你吃不得。〔外〕咳,这是什么东西?

34 【前腔】〔旦〕这是谷中膜,米上皮,〔外〕呀,这便是糠,要他何用。〔旦〕将来逼逻堪疗饥。〔净〕咦,这糠只好将去喂猪狗,如何把来自吃?〔旦〕尝闻古贤书,狗彘食人食,也强如草根树皮。〔外净〕恁的苦涩东西,怕不噎坏了你。〔旦〕啮雪吞毡,苏卿犹健,餐松食柏,到做得神仙侣。这糠呵,纵然吃些何虑?〔净〕阿公,你休听他说谎,糠秕如何吃得?〔旦〕爹妈休疑,奴须是你孩儿的糟糠妻室。〔外、净看哭介〕媳妇,我元来错埋冤了你,兀的不痛杀我也。〔闷倒,旦叫哭介〕

35    第二十七出 感格坟成 【前腔】我只凭十爪,如何能够坟土高?苦,只见鲜血淋漓湿衣袄,天那,我形衰力倦,死也只这遭。休休,骨头葬处任他血流好,此唤做骨血之亲,也教人称道。教人道:赵五娘真行孝。苦!心穷力尽形枯槁,只有这鲜血,到如今也出尽了。这坟成后,只怕我的身难保。

36

37 蔡伯喈

38 受封建道德和权势双重挤压下的封建文人的代表,他喜新而不厌旧,富贵而不能心安理得,良心未泯而不敢行动,不能全忠亦不能全孝。没有独立人格。软弱、动摇(三被强,三不从)是元代受压迫、软弱的知识分子的典型。

39

40

41 三不从 辞试不从 辞官不从 辞婚不从

42 第四出 蔡公逼试 【一剪梅】蔡邕本欲甘守清贫,力行孝道。谁知朝廷黄榜招贤,郡中把我名字保申上司去了;一壁厢已有吏来辟召,自家力以亲老为辞。这吏人虽则去,只怕明日又来,我只得力辞便了。正是:人爵不如天爵贵,功名争似孝名高。 【宜春令】虽然读万卷书,论功名非吾意儿。只愁亲老,梦魂不到春闱里。便教我做到九棘三槐,怎撇得萱花椿树。天那!我这衷肠,一点孝心对谁语?

43 〔外〕孩儿,你听我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是以家贫亲老,不为禄仕,所以为不孝。你若是做得官时节,也显得父母好处,兀的不是大孝是什么?

44 【前腔】〔外〕萱室椿庭衰老矣,指望你改换门闾。孩儿,你道是无人供养我,若是你做得官来时节呵,三牲五鼎供朝夕,须胜似啜菽并饮水。你若锦衣归故里,我便死呵,一灵儿终是喜。

45 第十三出 官媒议婚 【前腔换头】鳌头可羡,须知富贵非吾愿。雁足难凭,没个音书寄子情。田园将芜,不知松菊犹存否?光景无多,怎奈椿萱老去何?自家为父母所强,来此赴选。谁知逗遛在此,竟不能归!今又复拜皇恩,除为议郎。虽则任居清要,争奈父母年老,安敢久留?天那!知我的父母安否如何?知我的妻室侍奉如何?欲待上表辞官,又未知圣意如何?苦!好似和针吞却线,刺人肠肚系人心。

46  第十六出 丹陛陈情 皇帝诏曰:孝道虽大,终于事君;王事多艰,岂遑报父! 大丈夫当万里封侯,肯守着故园空老?毕竟事君事亲一般道,人生怎全忠和孝?

47 第十九出 强就鸾凰 【滴溜子】〔生〕谩说道姻缘事,果谐凤卜。细思之,此事岂吾意欲?有人在高堂孤独。可惜新人笑语喧,不知我旧人哭。兀的东床,难教我坦腹。

48 第二十二出 琴诉荷池 【满江红】夫人待要听琴。弹什么曲好?我弹一曲《雉朝飞》何如?〔贴〕这是无妻的曲,不好。〔生〕呀,说错了,如今弹一曲《孤鸾寡鹄》何如?〔贴〕两个夫妻正团圆,说什么孤寡。〔生〕不然弹一曲《昭君怨》何如?〔贴〕两个夫妻正和美,说什么宫怨。相公,当此夏景,只弹一曲《风入松》好。〔生〕这个却好。〔弹介。贴〕相公,你弹错了。〔生〕呀,到弹出《思归引》来。待我再弹。〔贴〕相公,你又弹错了。〔生〕呀,又弹出个《别鹤怨》来。

49 〔贴〕相公,你如保恁的会差。莫不是故意卖弄,欺侮奴家。〔生〕岂有此心,只是这弦不中用。〔贴〕这弦怎的不中用。〔生〕俺只弹得旧弦惯,这是新弦,俺弹不惯。〔贴〕旧弦在那里?〔生〕旧弦撇下多时了。〔贴〕为甚撇了?〔生〕只为有了这新弦,便撇了那旧弦。〔贴〕相公何不撇了新弦,用那旧弦?〔生〕夫人,我心里岂不想那旧弦,只是新弦又撇不下。〔贴〕你新弦既撇不下,还思量那旧弦怎的?我想起来,只是你心不在焉,特地有许多说话。

50 第二十四出 宦邸忧思 【二犯渔家傲】思量,幼读文章,论事亲为子也须要成模样。真情未讲,怎知道吃尽多魔障?被亲强来赴选场,被君强官为议郎,被婚强效鸾凰。三被强,我衷肠事说与谁行?埋怨难禁这两厢:这壁厢道咱是个不撑达害羞乔相识,那壁厢道咱是个不睹事负心的薄幸郎。

51 第三十出 瞷询衷情 【红衲袄】你吃的是煮猩唇和烧豹胎。我待道你少穿的啊,你穿的是紫罗兰,系的是白玉带。你出入啊,我只见五花头踏在你马前摆,三檐伞儿在你头上盖。相公,休怪奴家说:你本是草庐中一秀才,如今做着汉朝中梁栋材。你有甚不足,只管锁了眉头也,唧唧哝哝不放怀?〔生〕夫人,你道我有穿的啊,

52 【前腔】我穿的是紫罗兰,倒拘束得我不自在;我穿的是皂朝靴,怎敢胡去踹?你道我有吃的啊,我口里吃几口慌张张要办事的忙茶饭,手里拿着个战兢兢怕犯法的愁酒杯。倒不如严子陵登钓台,怎做得扬子云阁上灾?似我这般样为官啊,只管待漏随朝,可不误了秋月春花也?干碌碌头又早白。

53 第三十三出 听女迎亲 【小桃红】〔生〕蔡邕不孝,把父母相抛。爹爹,我与你别时,岂知恁地!早知你形衰耄,怎留圣朝?娘子,你为我受烦恼,你为我受劬劳。谢你葬我爹,葬我娘,你的恩难报也!做不得养子能代老。 【余文】〔合〕几年间分别无音耗,奈千山万水迢遥。天那,只为三不从生出这祸苗。

54 第三十八出 张公遇使 【犯朝】〔末〕小哥,你如今疾忙便回,说我张老的道与蔡伯喈。〔丑〕道什么来?〔末〕道你拜别人的爹娘好美哉,亲爹娘死不值你一拜。〔丑〕公公,你休错埋冤了人。他要辞官,官里不从;他要辞婚,我太师不从。也只是没奈何了。〔末〕恁的啊,【风入松】原来他也是无奈,好似鬼使神差。他当初在家不肯赴选,他的爹爹不从他,这是三不从把他厮禁害。三不孝亦非其罪。

55 第四十二出 一门旌奖 【前腔】〔生〕儿不孝有甚德?蒙岳丈过主维。〔作悲介〕何如免丧亲,又何须名显贵?可惜二亲饥寒死,博得孩儿名利归。〔合前〕

56 《琵琶记》艺术特色

57 1、悲剧特色:善于塑造苦境,抒发苦情,以情动人。

58 〔孝顺歌〕呕得我肚肠痛,珠泪垂,喉咙尚兀自牢嘎住。糠,遭砻被舂杵,筛你簸扬你,吃尽控持。悄似奴家身狼狈,千辛百苦皆经历。苦人吃着苦味,两苦相逢,可知道欲吞不出。(吃吐介)

59  〔前腔〕糠和米,本是两倚依,谁人簸扬你作两处飞?一贱与一贵,好似奴家共夫婿,终无见期。丈夫,你便是米么,米在他方没寻处。奴便是糠么,怎的把糠救得人饥馁?好似儿夫出去,怎的教奴,供给得公婆甘旨?(不吃放碗介)

60 【前腔】思量我生无益,死又值甚的!不如忍饥死了为怨鬼。只一件,公婆老年纪,靠奴家相依倚,只得苟活片时。片时苟活虽容易,到底日久也难相聚。谩把糠来相比,这糠呵,尚兀自有人吃,奴家的骨头,知他埋在何处?〔外、净上。净〕媳妇,你在这里吃什么?〔旦〕奴家不曾吃什么。〔净搜拿介。旦〕婆婆你吃不得。〔外〕咳,这是什么东西?

61 王世贞《艺苑卮言》:其体贴人情,委曲必尽;描写物态,仿佛如生;问答之际,了不见扭造;所以佳耳。

62 2、结构上富于匠心:双线结构,用双线索交错发展。

63 《琵琶记》两条线索: 一条写蔡伯喈离家后的件件遭遇;一条写赵五娘在家中的种种苦难。 既集中笔力写蔡伯喈在荣华富贵的罗网中辗转无奈,又酣畅地写赵五娘饥寒交迫,陷入绝境,比较广阔展示出生活画面。在关目安排上,特别注意让两条线索交叉进行,让不同的生活场景对比衔接。

64 第一出:副末开场 第二出:高堂称寿 第三出:牛氏规奴 第四出:蔡公逼试 第五出:南浦嘱别

65 第六出: 丞相教女 第七出: 才俊登程 第八出: 文场选士 第九出: 临妆感叹 第十出: 杏园春宴 第十一出 蔡母嗟儿 第十二出 奉旨招婿 第十三出 官媒议婚 第十四出 激怒当朝 第十五出 金闺愁配 第十六出 丹陛陈情 第十七出 义仓赈济 第十八出 再报佳期 第十九出 强就鸾凰 第二十出 勉食姑嫜

66 第二十一出 糟糠自餍 第二十二出 琴诉荷池 第二十三出 代尝汤药 第二十四出 宦邸忧思 第二十五出 祝发买葬 第二十六出 拐儿绐误 第二十七出 感格坟成 第二十八出 中秋望月 第二十九出 乞丐寻夫 第三十出  瞷询衷情 第三十一出 几言谏父 第三十二出 路途劳顿 第三十三出 听女迎亲 第三十四出 寺中遗像

67 第三十五出 两贤相遘 第三十六出 孝妇题真 第三十七出 书馆悲逢 第三十八出 张公遇使 第三十九出 散发归林 第四十出 李旺回话 第四十一出 风木余恨 第四十二出 一门旌奖

68 3、语言特色:以质朴自然为主,兼有文采之美,兼顾不同人物的身份和具体环境。

69 第二十八出 中秋望月 〔生〕月色有甚好处?〔贴〕相公,怎的不好?〔酹江月〕你看:玉楼金气卷霞绡,云浪空光澄澈。丹桂飘香清思爽,人在瑶台银阙。〔生〕影透凤帏,光窥罗帐,露冷蛩声切。关山今夜,照人几处离别。

70 李笠翁《闲情偶记》卷一:“同一月也,出于牛氏之口者,言言欢悦;出于伯喈之口者,字字凄凉。一座两情,两情一事”,“所言之者,所寓者心”。

71 《琵琶记》之不足 李渔《闲情偶寄》: 若以针线论,元曲之最疏者,莫过于《琵琶》。无论大关节目,背谬甚多,如子中状元三载,而家人不知,身赘相府,享尽荣华,不能自遣一仆,而附家报于路人……

72 荆刘拜杀 “四大南戏” 柯丹丘《荆钗记》王十朋、钱玉莲 无名氏的《刘知远白兔记》刘知远、李三娘 施惠的《拜月亭记》蒋世隆、瑞兰、瑞莲(蒋妹)
无名氏的《杀狗记》孙华(哥)、孙荣(弟)

73

74

75

76

77 元代郭居敬编《二十四孝》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 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 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
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 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 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 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 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78 啮指痛心

79 埋儿奉母

80 涤亲溺器


Download ppt "《汉宫秋》 作者为元代的马致远,主要描写汉元帝和王昭君之间的故事,它是一部历史剧,在内容上与以往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不同,对主题的和历史人物都进行了改造,通过戏剧冲突,抒发自己无法主宰命运、只能任由播弄的悲哀,是一部抒情悲剧,具有典雅酣畅的语言特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