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专题4 地表变化及影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专题4 地表变化及影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专题4 地表变化及影响

2 考查点一 内外力作用与地貌 考查点二 地形特征描述 考查点三 地形与自然地理环境 考查点四 地形与人类活动 专题提升练
内容索引 考查点一 内外力作用与地貌 考查点二 地形特征描述 考查点三 地形与自然地理环境 考查点四 地形与人类活动 专题提升练

3 悟真题 考向1 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运动 (2015·天津文综)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4 1.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5 解析 该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岩层断裂,岩浆沿裂隙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使该矿物存在于岩浆岩中;岩浆岩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使该矿物到达河滩泥沙中,故C项正确。

6 A 2.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 A.变陡了 B.变缓了 C.无变化 D.无法判断
2.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 A.变陡了 B.变缓了 C.无变化 D.无法判断 A 解析 为更直观地反映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绘制剖面图时,要适当放大垂直比例尺;图中垂直比例尺远大于水平比例尺,使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比实际的火山坡度大,变陡。

7 考向2 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2015·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3~4题。

8 3.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 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 A 解析 由于从a河谷向b、c河谷岩层由老到新,所以该地质构造为背斜构造,C、D项错误; X处发育了河流,该区域属于山谷,所以A正确。

9 4.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B 解析 c河流地势较高,如果a、c支流相连,流量显著增多的是②河段。

10 (2015·山东文综)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下题。

11 地层新老关系 地层代号 观测点坐标 C (31°38′13″N,117°50′12″E) (31°37′54″N,117°50′59″E) D (31°38′10″N,117°50′19″E) (31°37′57″N,117°50′52″E) S (31°38′05″N,117°50′32″E) (31°38′01″N,117°50′43″E)

12 5.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

13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以判断C-D-S-S-C-D岩层年龄由新到老,然后由老到新,即中间老、两翼新,地质构造为背斜,选C。
其中A只是岩层倾斜,不能判断地质构造; B岩层年龄顺序与题意不符,不正确; D为向斜,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14 考向3 外力作用与地貌 (2015·安徽文综)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题。

15 6.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 C 解析 甲地地处湄公河三角洲,河流入海口处流速变缓,从上、中游携带来的泥沙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故C项正确。

16 (2015·浙江文综)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7~8题。

17 7.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18 解析 图中显示了岩层的新老关系和岩层运动的方向。第7题,首先根据图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地质构造名称,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A选项错误;
向斜槽部因受挤压比较坚实,不容易被外力侵蚀而保留下来,成为山地,B项错误; 乙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故D选项错误; 背斜顶部因为受到张力的影响比较容易被外力侵蚀掉,成为谷地,故C选项正确。 答案 C

19 8.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
A.石灰岩 砂岩 B.花岗岩 流纹岩 C.大理岩 石英岩 D.安山岩 玄武岩 解析 图示地质构造剖面图中,岩层层次结构明显,虽然地壳水平运动产生了断裂带,但没有岩浆出露,故没有岩浆岩,流纹岩、花岗岩、安山岩和玄武岩均属于岩浆岩,故B、D选项错误;

20 而石英岩是一种主要由石英组成的变质岩,大理岩也是变质岩,而此处没有高温高压而发生变质作用的条件,也就不能形成变质岩,故C选项错误;
“飞来峰”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故岩石是沉积岩,石灰岩、砂岩均属于沉积岩,故A选项正确。 答案 A

21 9.(2015·广东文综)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  )
A.岩石性质 B.通航里程 C.地质构造 D.降水多少 解析 河流的河床形态主要受流水的侵蚀和堆积等作用的影响,因此水量多少、流速快慢、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等都可能影响河床形态。而轮船主要在水中及水面航行,故通航里程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 B

22 明考向 1.板块构造理论的实践意义。 2.地质构造及应用。 (1)褶皱和断层的判断及形成的地貌。
(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找矿、找水、工程建设。

23 3.外力作用类型及形成的地貌特征;会解释典型地貌的形成原因,如沙丘、冲积扇、北美五大湖、东欧平原的波状起伏等。
4.河流堆积地貌及形成过程。 5.地壳物质循环。 6.常见地质灾害的形成、危害和减灾措施。

24 析考点 1.知识关联 (1)岩石圈→板块→运动→解释几种常见的地貌形成。 (2)内力作用及对地形的影响
①地质剖面图→地壳运动(挤压、拉伸过程)→地质构造(类型、形成地貌、应用)。 ②区域图→地形地貌→成因解释(内力作用)。

25 (3)外力作用及对地形的影响 ①地质剖面图→地貌类型(山、谷)→形成原因(侵蚀、堆积等)。 ②地貌景观图→类型(流水、风力、海浪等)→形成原因(侵蚀、堆积等)。 ③区域图→空间定位→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流水侵蚀或堆积、风力侵蚀或堆积等)。

26 (4)常见的几种地质灾害 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的形成→危害→减灾措施。 2.易错点 (1)六大板块中,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属于亚欧板块,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而落基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安第斯山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撞形成的。

27 (2)“背斜谷”从地形上讲是山岭被侵蚀成了山谷,但从地质构造上讲还是背斜。
(3)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形成的,但黄土高原表面的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4)注意断裂与断层的区别:断裂是指岩层沿裂隙断开,但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断层是指断裂面两侧岩层发生明显位移的地质构造。

28 (5)地震的震级与烈度不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一般而言,同一地区相同条件下,烈度与震级成正比。
(6)火山和地震并非百害而无一利:火山灰和火山喷发物往往能形成肥沃的土壤,地震波可以用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 (7)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地质灾害,但泥石流需要大量水分条件,而滑坡则不需要大量的水分,过多的水分会加剧滑坡的发生。

29 (8)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通常发生在地壳运动活跃的板块交界处。
(9)并非所有的平原都很平坦。冰碛平原是冰川搬运的碎屑物发生堆积形成的,堆积物大小混杂,棱角明显,没有层理,与河流堆积物不同,多呈波状起伏。

30 (10)地质构造和地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地质构造类型有褶皱、断层,地形则指的是平原、盆地、丘陵、高原、山地等类型。
(11)并不是所有的背斜中都蕴藏有石油、天然气。 (12)山地不一定是背斜,向斜不一定是谷地。 (13)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根本方法是岩层的新老关系,而不是外观的弯曲形态。

31 (14)海沟是板块消亡边界的构造带,海岭是板块生长边界的构造带。
(15)我国山脉的迎风坡并不都是山地的东南坡,东南坡只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内夏季风的迎风坡。给天山带来降水的迎风坡是北坡,由北冰洋和大西洋带来水汽。 (16)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的区别:相对来说,风化作用是静态的破坏作用,主要破坏因素有地面温度变化、水、大气和生物因素等;侵蚀作用是动态的破坏作用,主要破坏因素有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

32 3.方法技巧 (1)地质构造图的解读技巧

33 ①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看比例尺可以知道其缩小的程度。
②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还是背斜,地层有无缺失,各层是否含有化石;有无断层,断层部位在什么地方;有无侵入岩,是什么时代侵入的;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有什么关系等。

34 a.判断岩层新老关系的方法 根据地层位置确定 受沉积作用影响,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根据生物化石确定 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5 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 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 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大洋中脊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大洋中脊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

36 b.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如图)

37 c.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如图)

38 d.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如图)

39 e.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如图)

40 f.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图)

41 ③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若没有等高线,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一般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42 (2)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不同 区域 特点 主导外力 干旱、半干旱地区 昼夜温差大、降水少 风力作用 湿润、半湿润地区 降水丰富、地表径流大 流水作用 高山地区 气温低、冰川发育 冰川作用 沿海地区 海水运动 海浪作用

43 (3)河流堆积地貌 类型 在流域中的 空间位置 形成 洪积—冲积平原 发育于山前 山区河流流出谷口,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开阔,水流速度缓慢,泥沙逐渐堆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44 河漫滩平原 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被淹没,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 三角洲平原 形成于河流入海口和海滨地区 河流入海口处,河水流速缓慢,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45 (4)应用外力地貌判断风向的方法

46 (5)应用外力地貌判断河流流向的方法

47 对点练 题组1 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运动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下图1),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1~2题。

48 1.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B 解析 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岩浆岩只能通过岩浆喷发形成,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才是岩浆岩。

49 2.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B 解析 波浪岩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被侵蚀形成的,所以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然后地壳上升遭受风化和侵蚀。

50 题组2 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读图,完成3~4题。

51 3.图示(  )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B.乙山为断块山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D.地形主要为山地 C 解析 结合图示信息知,花岗岩侵入到石灰岩内部,说明花岗岩的形成晚于石灰岩。乙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山。甲地处于向斜核心且向下凹陷,为向斜槽部。该区域大部分海拔低于500米,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形。

52 4.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 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 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D 解析 丙处地势较平坦,主要依据岩石破碎程度和岩层错开情况判断断层发育。

53 题组3 外力作用与地貌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图”。读图完成5~6题。

54 5.甲地目前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冰川堆积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 C 解析 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西藏,甲地海拔高,位于雪线以上,地表有冰雪覆盖,主要的外力只能是冰川积雪,不会是风力、流水作用,C对,A、B、D错。

55 6.以下自然带在图示乙河流谷地出现的有(  ) ①热带草原带 ②常绿硬叶林带 ③常绿阔叶林带 ④针叶林带 ⑤冰川带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56 解析 读图,图中乙河谷的海拔指的是1 000~3 000米之间的河段,虽然乙河谷位于青藏高原上,但河谷处海拔低;从图中纬度判断,该地位于亚热带、热带地区,河谷中有亚热带常绿林分布,南部有热带植被分布,①③对; 常绿硬叶林是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下的植被,所以没有,②错; 河谷中海拔低,没有针叶林带和冰川带,④⑤错,所以B对,A、C、D错。 答案 B

57 技能与模板 地貌成因类题目答题模板 在高考命题中,多以地貌景观图或区域等高线图等形式为载体,考查地貌类型及成因,在回答时首先要判断出地貌类型,其次要分析地貌的形成原因,再次要描述地貌的形成过程。

58 1.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要点 板块交界处、挤压、张裂、隆起、凹陷、背斜山、向斜谷、火山、断块山、裂谷等。 模板 (1)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受两大板块的挤压作用,岩层弯曲隆起(凹陷)形成背斜山(向斜谷或褶皱山)。

59 (2)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受张裂作用,岩层断裂,并沿断裂面产生位移,形成裂谷或海洋;上升的岩块形成断块山,下降的岩块形成断层谷或谷地。
(3)地下炽热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火山。

60 2.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要点 风力、流水、海浪、冰川、侵蚀、堆积。 模板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侵蚀地貌 流水侵蚀地貌 河谷、沟谷、峡谷 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对河床及两岸的冲蚀作用形成的地貌 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石灰岩在流水中含有的CO2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解而形成的地貌 风力侵蚀地貌 风携带的大量沙石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形成的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等

61 沉积地貌 流水沉积地貌 冲积扇 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三角洲 河流携来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

62 沉积地貌 风力沉 积地貌 风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受到阻挡等作用下,风速降低,大量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地貌,如沙丘等 冰川堆 冰川携带的大量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大量物质在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碛地貌,如东欧平原等

63 例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宁夏平原及周围地区地形和地质构造剖面图。 材料二 贺兰山位于内蒙古高原与宁夏平原之间,海拔大多为2 000~3 000 m,最高峰海拔3 556 m。降水量由山麓向山顶逐渐增加,山中森林资源丰富。

64 (1)根据图示信息,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述宁夏平原的形成原因。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宁夏平原先是经岩层断裂下陷,之后由黄河携带的泥沙及贺兰山的洪积物沉积形成。 答案 岩层断裂下陷;黄河携带的泥沙及贺兰山的洪积物沉积而成。

65 (2)分析贺兰山对宁夏平原自然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解析 贺兰山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对冷空气的阻挡,形成地形雨,阻挡沙漠东移,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 答案 削弱了来自西北的寒冷空气的侵袭,抬升了东南季风(夏季风),在该地区形成较多的地形雨;阻挡了沙漠的东移;山中植被有效地减弱了水土流失和山洪暴发,起到了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

66 悟真题 1.(2015·全国文综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考向1 地势特征的描述 1.(2015·全国文综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67 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 解析 根据黄河的流向以及引水口和出水口位置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 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

68 考向2 地形特征的描述 2.(2015·福建文综)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69 材料二 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70 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
解析 由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渭河以北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势相对平坦,渭河以南地区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由等高线的数值以及数值变化可知:渭河以北地区以高原为主,以南地区以山地为主。 答案 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大。北侧: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

71 3.(2015·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海岸红杉,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材质优良,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海岸红杉树苗栽种在杭州。现在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引种海岸红杉,有的地区已初具规模。下图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

72 描述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

73 解析 根据材料,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东部是山地,西部沿海是平原,地势东高西低。
答案 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74 明考向 高考命题中,地形、地势特征类的题目多以等高线图或者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内地形、地势特征,要求学生对常见地形在等高线图中的表现形式能够熟练掌握,并能掌握对描述等值线特征的思路。

75 析考点 1.知识关联 (1)描述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地势特征:等高值数值分布或河流流向→地势起伏大或小;×高×低;山河相间分布。

76 (2)描述地形特征 等高线分布

77 2.易错点 (1)对地势特征的描述答题模式掌握不全,丢失要点。 (2)回答判断理由时,答成地形形成的原因。 (3)对地形特征描述的思路掌握不全,丢失地势的要点描述。 (4)不同地区的地貌类型不同,如干旱地区的地貌多是风力作用形成的,湿润地区多流水地貌。需要记住重要地区的特有地貌形态。

78 3.方法技巧 回答地形、地势特征类题目时,可套用以下的几个模板: (1)地形类型及分布方面 要点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模板 地形以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为主,主要分布在×××。 常见失误 ①注意地形与地形区的区别。如平原是地形,华北平原为地形区等。

79 ②注意地形与地形部位的区别。地形部位包括山峰、陡崖、鞍部、山谷、山脊,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

80 (2)地势特征方面 要点 高低、起伏、倾斜 模板 地势××高××低;地势由××向××倾斜;地势平坦(崎岖)等。 常见失误 回答不全面。 特别对于比较复杂的区域要分区回答,如东部地区南高北低,西部地区北高南低等。

81 (3)海岸线特征方面 要点 海岸线曲折、平直等。 模板 海岸线平直(曲折)等。 常见失误 对于海岸线比较复杂的区域,注意分段描述。 (4)特殊地形区方面 要点 喀斯特地貌,风力地貌,流水地貌等。 模板 喀斯特(风力、流水等)地貌发育。

82 对点练 题组1 地势特征的描述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3 说出甲河流域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
答案 特点: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依据:河流干流主要由(西)北流向(东)南。

84 题组2 地形特征的描述 2.图1为“湖南省地形图”,图2为“湖南省土地利用效率类型区分布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85 描述湖南省的地形特征。 答案 东部、南部和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部和北部多平原;地势东、南和西部高,中部和北部低。

86 3.读“南美洲部分地区图”,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87 解析 先总说再分说:地形起伏大,东北和西北高,中部低;西部为山脉(安第斯山脉),东北为高原(巴西高原);中部为平原(拉普拉塔平原)。
答案 地形起伏较大;东北部和西部地势高,中部地势低;西部为高大山地(安第斯山),东北部为高原(巴西高原)或丘陵;中部为平原。

88 悟真题 考向1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2013·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89 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解析 冷害使农业减产,并对农业基础设施产生破坏。原因是在冷空气南向过程中,受地形阻挡在山前堆积,产生冷害;地势高,气温低加剧了冷害程度。 答案 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 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

90 考向2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2015·江苏地理)右图为“安第斯山 脉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列地理现象 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91 解析 巴西高原铁、锰、金刚石等矿藏丰富,煤炭相对较少;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主要与秘鲁上升流有关;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主要与地形、信风和暖流有关,A、C、D项错误;
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主要原因是安第斯山脉位于大陆西部,且地势高导致大多河流向东流入大西洋,B项正确。 答案 B

92 考向3 地形对生物的影响 3.(2014·重庆文综)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咖啡是世界主要饮品之一。世界某咖啡连锁企业的原料实行全球化采购,我国云南的小粒种咖啡也是其原料之一。小粒种咖啡树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 800 m、年均温19~20℃、土壤排水良好等环境中。下图是云南某区域示意图。

93

94 分析图示区域地形起伏、地势高低及变化对咖啡树生长的有利影响。
解析 从文字材料中可知,咖啡树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 800 m、年均温19~20℃、土壤排水良好等环境中。另外,题干要求从地形起伏、地势高低及变化方面分析,因此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咖啡主产区的范围分析其适宜咖啡树生长的有利条件。

95 答案 地形起伏大,土壤排水良好;地势总体较高(海拔较高),满足咖啡树生长的温度(海拔)要求;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山地高),阻挡寒冷气流南下,使咖啡树少受低温冻害。

96 考向4  地形对自然带的影响 (2014·浙江文综)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第4题。

97 4.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 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 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不断 上升

98 解析 图中显示了我国西北和中亚局部地区的城市、铁路、河湖等的分布及地形地势。咸海地处中亚腹地,属于荒漠带;乌鲁木齐纬度较高,地势也较高,南北有高山,海拔达到雪线高度,B正确;
锡尔河属于内流河,中下游支流少,由于蒸发和沿途灌溉引水,下游水量减少;根据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基本规律,纬度越高,同一种植被分布的海拔越低。 答案 B

99 明考向 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通过影响气温、降水两个基本气候要素来影响气候。对气候的影响是高考考查最受青睐的内容,也是地理的核心知识之一。
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主要影响了河流的流向和水文特征。多在综合题中以一个小问题的方式呈现。

100 3.地形对生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土壤、水分、气温等条件,间接地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4.地形对自然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海拔的不同产生垂直地带性,二是对周边地区产生非地带性影响。

101 析考点 1.知识关联 (1)地形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①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②地势高→远离热源地面→气温低(0.6℃/100米)

102 ⑤谷地、盆地→阻挡与外界的热量交换→高温或低温中心
⑥高原、高大山脉→与周围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高原季风 ⑦局部山脉→山谷风

103 ⑧山脉背风坡→焚风 ⑨峡谷山口→狭管效应,风力加大 ⑩山地迎风坡→地形雨,随海拔升高,降水量先增后减;山地背风坡→气流下沉,形成雨影区 ⑪高大山脉→垂直差异→山地气候 ⑫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冷暖气流→北寒南暖加剧;南北走向(与海岸线一致)→阻挡湿润气流→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旱

104 ⑬高耸绵延的山脉→多种气候区域的分界线 (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①地势→河流流向,通过河流流向可以反推地势高低。 ②地形→水文、水系特征。 ③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成为河流的分水岭;山谷中常有河流发育。

105 ④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中水流速度快,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
(3)地形→自然带分布:相对高度大的山地→垂直地带性;对周边地区→非地带性。 (4)地形→灾害:山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平原→洪涝灾害。

106 2.易错点 (1)山地的迎风坡降水量比背风坡降水量大。( × ) 解析 相同海拔上迎风坡降水量较多。不同高度不可比。 (2)距海越近,降水量越大。( × ) 解析 海岸线附近地势较低,没有抬升海洋吹来的湿润气流,沿海向内陆方向如果有高山阻挡,则可能产生丰沛的降水。

107 (3)平原地区只适合发展种植业,而不适宜植树种草。( × )
解析 平原地形的适应性最强,农林牧均适宜发展。但是,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平原地区如果发展了林业、牧业,则没有了更理想的地区发展种植业,所以平原最好发展种植业,林牧业则退而求其次,到不适宜发展种植业的山地、坡地进行。

108 3.方法技巧 山地垂直地域分布图的判读 (1)判定南北半球: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 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如右图中 的山地就位于北半球。 (2)判定热量带: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 山地所处的热量带。如右图中的山地所处的热量带为热带。

109 (3)判断纬度高低:通常,自然带谱数量越多,山体所在纬度位置越低。如上图中的山地位于低纬度(赤道)地区。山体所在纬度越低,同一自然带海拔越高;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海拔越低。
(4)判断迎风坡:迎风坡降水丰富,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如上图中南坡为迎风坡。

110 (5)判断阴坡、阳坡:一般情况下,山地阳坡自然带多于阴坡自然带的数量,同一自然带阳坡海拔高,阴坡海拔低。如上图中南坡为阳坡。
(6)山地雪线的高度与坡向和降水量有关:阳坡、背风坡雪线高,阴坡、迎风坡雪线低。

111 对点练 题组1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锋在移动过程中,受到地形的影
题组1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锋在移动过程中,受到地形的影 响,其性质和锋面附近的天气状况均会发 生改变。右图为庐山对锋的阻滞示意图。

112 材料二 1967~1970年间庐山附近两地各月降水量(mm)表。
站名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年总量 星子县 37.7 64.1 131.4 176.9 224.7 271.5 163.6 85.5 49.4 34 66.8 38.6 九江市 47.6 75.3 133.3 166.3 202.9 218.6 140.1 84.2 62.6 47.7 73.6 47.8

113 (1)结合材料一,分析庐山云雾的形成过程。
解析 图中显示庐山东北部和西南部有冷锋向东南移动,而庐山西北部出现了准静止锋,可推知该静止锋就是冷锋受庐山阻挡形成的;气流受山地阻挡后,必然出现上升运动,而使水汽降温凝结,多云雾。 答案 冷锋在往东南移动过程中,受山地阻挡,前进受阻,并被迫停留在山前地带,转变为准静止锋。同时气流遇山地抬升,温度降低,有利于水汽凝结,因而多云雾。

114 (2)依据材料二,分析庐山附近两地6~8月降水量变化的共同特点及其成因。
解析 注意问的是降水量变化,从表中数据可看出6~8月降水量逐渐下降;长江中下游6月出现梅雨天气而降水多,8月受副高控制出现伏旱天气而降水少。 答案 降水量逐月减少。 6月份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出现梅雨天气,降水丰富。8月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115 题组2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2014·北京文综)读下图,回答下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116 解析 明确“修建水库”“新开入海河道”的目的是减少“旱涝灾害”,既要说明旱涝频发的原因,又要说明“修建水库”“新开入海河道”的作用。该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流域内降水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枯水期旱,丰水期涝。地形的影响分中上游和下游地区进行说明。中上游以山地、高原为主,在此应修建水库,调节水位,缓解旱涝灾害。下游以平原为主,主要是排水不畅引起洪涝灾害,可开挖入海河道。

117 答案 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118 题组3 地形对生物的影响 下图为“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读图完成3~4题。

119 3.影响该山地西坡山麓自然带分布复杂的主导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B 解析 结合纬度跨度达60°、主要位于南半球等信息,可判断该山脉是安第斯山脉;图中显示西坡比东坡多了③④两个自然带,可判断这两个自然带对应的气候分别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成因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120 4.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坡③处低山地区适宜发展茶树种植业 B.西坡④所处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以游牧业为主 C.自然带⑥的分布上限西坡均高于东坡 D.东坡⑦处气候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B 解析 西坡④所处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地区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以游牧业为主;东坡⑦处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是位于西风的山地背风坡而降水稀少。

121 题组4 地形对自然带的影响 地球表面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图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

122 5.①地所处自然带是(  ) A.热带草原带 B.热带荒漠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6.②处自然带中的树木大多没有年轮,其成因主要是(  ) A.年降水量变化小 B.气温年际变化小 C.盛行风向变化小 D.一年四季变化小 D

123 7.图示①~⑥地自然景观形成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最大的是(  )
A.①②两地 B.①③两地 C.③④两地 D.⑤⑥两地 B

124 解析 ①处虽然纬度偏高,但因处于东南信风带迎风一侧,在沿海地区形成地形雨,且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形成了非地带性的热带雨林带。②处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没有季节性变化,所以树木生长没有季节性的变化,年年如此,所以没有年轮形成。③处位于安第斯山东侧,西风带的背风坡,受地形阻挡,降水量很少,形成温带荒漠,和①处一样,是非地带性的产物。

125 悟真题 考向1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1.(2015·广东文综)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  ) 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 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 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 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

126 解析 该区域冬季漫长,受到冻融作用的强烈影响,阳坡冬季白天受到的太阳辐射比阴坡多,昼夜温差比阴坡大,导致冻融作用比阴坡大,而冻融作用越强对建筑物地基的破坏越大,因此居民点阴坡多于阳坡。阴坡为北坡,为西北风的迎风坡,气候寒冷,不利于牲畜越冬;采光条件差。故选A。 答案 A

127 2.(2015·天津文综)读图,回答问题。

128 自古以来,“南方丝绸之路”就是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贸易通道。
说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基本沿山间谷地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原因。请各答一条。 解析 山区河谷地带地势起伏相对较小,水源充足,是人口、聚落相对集中的地区,交通线也因此沿河谷修建。 答案 自然:地形起伏相对较小(自然屏障较少;水源充足);人文:聚落较多(人口较多;利于商贸和补给)。

129 考向2 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3.(2015·天津文综)读图,回答问题。

130 目前我国正在沿此路建设高标准公路、铁路,与缅甸境内的公路、铁路相接,以实现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连通。
高标准公路、铁路的建成,将给我国西南地区对外联系带来哪些好处?请列举两条。

131 解析 题干中“对外联系”限定了答题角度,对外联系一般要求方便快捷,联系区域广。从图文材料中提取相关的信息,我国与缅甸陆上公路、铁路相接,实现与海上丝绸之路联通,可使我国通往印度洋的通道更加快捷,并且扩大了对外联系区域,有利于加强与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国家的经济、文化往来。 答案 增加了一条通向印度洋的便捷通道(使对外联系更加快捷);有利于加强与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国家的贸易、文化往来(有利于扩大对外联系的区域)。

132 考向3 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2013·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 mm 左右但蒸发量达1 600 mm 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1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133

134 (1)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解析 农业分为农(种植业)、林、牧、渔等类型,农业生产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山区山麓地带、冲积扇和冲积平原地带、池塘水域应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答案 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发展畜牧业;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湖发展渔业。

135 (2)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
解析 审清题干考查方向是回答本题的关键。“打造枸杞特色产业带”的依据,即是考查宁夏平原发展枸杞种植业的区位优势,该优势从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主要是光照、温差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基础、劳动力等)两大方面来思考。 答案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答出两点即可)

136 考向4 地形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5.(2015·天津文综)读图,回答问题。

137 上图所示甲、乙两地2014年先后发生了地震,相关情况见下表。
地点 地震时间 震级 震源深度 地形状况 植被状况 人员财产损失 8月6日16:30 6.5级 12 km 高山峡谷 稀疏 10月17日21:49 6.6级 5 km 丘陵为主 茂密

138 甲地损失比乙地大,主要是由于甲地的地震引发了________灾害,此灾害是如何形成的?请利用表中两条信息加以说明。
解析 据表分析,甲地地震震级小于乙地,震源深度大于乙地,而地震损失大于乙地,说明甲地地震引发了次生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滑坡、崩塌的发生不一定要有水的参与,而泥石流的发生必须有水的参与,表格中的地震时间可用于判断降水状况。滑坡发生的机制是不稳定的山坡形态、软弱面的存在、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泥石流发生机制是充足的水、足够多的堆积物、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崩塌发生则要求有一定坡度和凌空面的存在。本题中关于次生灾害的形成原因,可根据三种次生灾害的发生机制,提取甲地地震时间、地形状况、植被状况加以分析说明。

139 答案 滑坡(崩塌、泥石流)。 A信息:高山峡谷地区;说明:山体坡度大,岩体不稳定。 B信息:植被稀疏;说明:地表松散物质裸露,容易滑落。 C信息:地震发生时间为8月;说明:正值雨季,降水多。 若答滑坡,则ABC任答两条。 若答崩塌,则AB必答。 若答泥石流,则C必答,AB任答一条。

140 明考向 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不同的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主要考虑对交通线路修筑过程中的工程量、难度、造价等方面以及筑路之后行车的安全性等。 3.地形对农业的影响主要看平原、山地丘陵、河谷等对农作物、林草等的生长、种植、管理等带来的影响。

141 4.地形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一是地形导致了气候要素的明显改变,从而产生自然灾害;二是地形直接阻碍了自然灾害行进的路径,导致当地灾害加剧。

142 析考点 1.知识关联 (1)地形影响农业生产 平原、低缓的高原和低缓的丘陵→容易开垦成耕地; 陡峭的山坡地,水土容易流失→林业;
缓坡地→牧草生长良好→畜牧业; 山麓地带的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耕作业; 河湖等水域→渔业

143 (2)地形影响交通运输 ①地形影响运输方式 山区→修建交通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优先发展公路(公路对自然条件的要求低、成本低) 河网密集的平原→天然河道多,开挖运河方便 →重点发展水运(水运运输量大、成本低 )

144 ②地形影响交通运输点的区位 飞机场→地势较高,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水,地形平坦开阔,地质条件稳定的地区 港口→地势平坦、近海岸线、河水较深的地方→便于建设船舶的航线和停靠

145 ③地形影响交通线路的走向

146 ④地形影响线网密度

147 (3)地形影响人口与聚落 ①地形影响人口 a.温带地区,地势平坦的地区通常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b.山区和高原的人口和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如:青藏地区)。 c.热带地区人口和聚落主要分布在高原(如: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

148 ②地形影响聚落 a.地形影响聚落的区位

149 b.地形影响聚落的形态 广阔的平原→自然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制约作用小→聚落以某种功能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聚落多呈团状。 山区河谷地带→受河谷地形制约大→聚落多呈条带状。 河网密度大的平原→河流分割严重→地形破碎→城市呈组团式。

150 2.易错点 (1)山区应针对不同坡度、高度,确定农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地发展立体农业。 (2)修筑梯田是有条件的。坡度<18°的缓坡,一般就不再适宜直接发展种植业,可以通过修筑梯田的方式改变地形坡度较大的不利条件;坡度>25°已经不再适宜修梯田了,只能发展林牧业。

151 (3)选择交通线路时,要尽量少地穿越等高线。
(4)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是深刻的,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才是决定性因素。 (5)随着科技的发展,“之”字形弯曲的公路主要分布于山高坡陡的地区。一般的山区多通过开凿隧道的方式修筑公路。

152 3.方法技巧 地形对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不能仅仅考虑地形因素,还要考虑地质条件。交通建设的地形、地质条件影响评价思路如下:

153 自然条件 具体评价 地质条件 地壳构造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频繁发生,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应尽量避开 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地下水的运动等方面来考虑,在背斜和向斜两种地质构造中应选择背斜,避开向斜

154 地形条件 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注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对交通线路的限制很大,工程造价高,应尽量避开沼泽地、陡坡,无法避开陡坡、山地的地方可修建盘山公路或隧道

155 对点练 题组1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1.下图是我国半坡原始村落复原模型,我们的祖先将半坡村落布局在河谷阶地上。该地形具有什么特征?半坡人为什么将村落建立在这样的地形上?

156 答案 平地易于建筑房屋;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条件好(土地平整、土壤肥沃等);生活方便(取水),既接近水源,便于灌溉,又不会被洪水淹没,同时河流有防御作用。

157 题组2 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2.下图为“某地区城市与交通线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8 (1)从地形条件来分析,A城市到B城市之间公路没有修建成直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山地地形的限制 解析 图中可见A、B之间有山脉,因而交通线要选择有利地形。

159 (2)图示区域山地东、西两侧交通线路密度较大的是______,导致这种分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侧 东侧地形平坦,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而西侧沙漠广布,且有山脉阻隔。 解析 影响交通线路密度主要的自然条件是地形、河流。

160 题组3 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烟台市某乡镇的李明在家乡创办了苹果园。李明的老家李庄是某乡镇中地势最高的村庄。右图是李明办园前绘制的“某乡镇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问题。

161 李明在创办苹果园时,他想选择甲区,但得到的答复是甲区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只允许种粮不允许种苹果。试分析甲区适宜种粮的有利条件。(至少两条)
解析 根据等高线可以看出,甲地等高线稀疏,处于山麓地带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而林果业最好在等高线比较密集的山地、陡坡发展。结合图例可以看出,甲地附近有河流、公路经过,为发展种植业提供了足够的水源、交通条件;烟台属于暖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各种条件优越。

162 答案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河流,有灌溉水源;靠近公路,交通便利;夏季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

163 题组4 地形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4.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64 (1)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分析A地洪水灾害多发原因。
答案 山地地形坡度大,强降水后汇流速度快,引发山洪暴发;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进入雨季后,降水量大,多暴雨。

165 (2)指出A、B两地洪涝灾害发生后灾情大小的差异。

166 (3)简述B地防洪应该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
答案 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167 河南省的碴岈山风景区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区。读“碴岈山‘石猴’景观图”(左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右图),回答1~2题。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河南省的碴岈山风景区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区。读“碴岈山‘石猴’景观图”(左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右图),回答1~2题。

168 解析 根据材料,形成“石猴”的岩石是花岗岩。读右图,①是岩浆经火山作用形成,是玄武岩,A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形成“石猴”的岩石类型是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B 解析 根据材料,形成“石猴”的岩石是花岗岩。读右图,①是岩浆经火山作用形成,是玄武岩,A错。 ②是岩浆经侵入作用形成,是侵入岩,B对。 ③是外力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是沉积岩,C错。 ④是变质作用形成,是变质岩,D错。

169 ①岩浆活动 ②变质作用 ③地壳运动 ④固结成岩 ⑤风化、侵蚀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 ①岩浆活动 ②变质作用 ③地壳运动 ④固结成岩 ⑤风化、侵蚀作用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170 解析 该地貌形成先是岩浆活动,侵入形成花岗岩,①对。 然后经地壳运动,隆起抬升,③对。 再受风化、侵蚀作用,形成酷似地貌,⑤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该地貌形成先是岩浆活动,侵入形成花岗岩,①对。 然后经地壳运动,隆起抬升,③对。 再受风化、侵蚀作用,形成酷似地貌,⑤对。 地貌形成没有变质作用,②错。 也无固结成岩作用,④错。A对。 答案 A

171 读岩层相互关系图(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完成3~4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读岩层相互关系图(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完成3~4题。

172 解析 一般情况下,岩石埋藏越深,大范围的保存越完整,其形成年代越久远。按照先下后上,先完整后断续的原理,A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 A.④③②①⑥⑤ B.④③②①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⑤⑥④③②① A 解析 一般情况下,岩石埋藏越深,大范围的保存越完整,其形成年代越久远。按照先下后上,先完整后断续的原理,A项正确。

173 4.若①为石灰岩,则在①与⑥之间的结合部位容易形成(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若①为石灰岩,则在①与⑥之间的结合部位容易形成(  ) A.花岗岩 B.页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C 解析 ⑥为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型岩浆岩,与之相接触的石灰岩在岩浆活动所提供的高温、高压环境下,易变质形成大理岩。

17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5~6题。

175 5.图中甲谷地的成因是( ) C A.岩层受张力易侵蚀 B.岩层挤压凹陷 C.岩性松软易侵蚀 D.岩层断裂下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图中甲谷地的成因是(  ) A.岩层受张力易侵蚀 B.岩层挤压凹陷 C.岩性松软易侵蚀 D.岩层断裂下陷 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背斜处特殊地貌的成因分析。从图中可以读出,甲地位于背斜的一翼处。由所学的知识可知,背斜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但从图中可以读出,甲处侵蚀较背斜顶部更为严重,可知最可能的原因是因为该地岩石松软,易被侵蚀。

176 6.图中能体会到“危壁斧削”意境地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图中能体会到“危壁斧削”意境地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断层地貌的特点。要体会“危壁斧削”的意境,说明此地有陡崖存在,读图可知只有④满足。

17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埋藏条件与常规天然气不同,主要沉积在密闭性较好的页岩层底部。读右面“各钻井某页岩层顶部高程(海拔)分布图”(单位:米),回答7~8题。

17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下列最能体现上图页岩气分布状况的是(  ) 解析 从该次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照片可以看出,选手刚刚从地势较高;由题干可知页岩气主要沉积在“密闭性较好”的页岩层“底部”,在选项A、B中,页岩层距地面近,

179 其上部只有疏松的沉积物覆盖,密闭性差,故排除; 选项D图中钻井位于页岩层的顶部,与题干材料页岩气位于页岩层“底部”相反,故排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其上部只有疏松的沉积物覆盖,密闭性差,故排除; 选项D图中钻井位于页岩层的顶部,与题干材料页岩气位于页岩层“底部”相反,故排除; C图中页岩层“底部”距地面较深,上部有多层岩石覆盖,密闭性好,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

180 8.页岩气大量开发使用对环境产生的可能影响是( ) A.酸雨增多 B.大气污染加重 C.热岛效应减弱 D.雾霾天气减少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页岩气大量开发使用对环境产生的可能影响是(  ) A.酸雨增多 B.大气污染加重 C.热岛效应减弱 D.雾霾天气减少 D 解析 页岩气属于矿物能源,大量开发使用会使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热岛效应不会减弱;但是页岩气是一种天然气资源,属于清洁能源,大量开发使用有利于缓解酸雨、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空气中的颗粒物会减少,雾霾天气减少;故选项D正确。

18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读“某区域图”,完成9~10题。

182 9.图示地区( ) A.河湖稀少 B.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 C.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图示地区(  ) A.河湖稀少 B.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 C.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18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结合图示区域轮廓和农作物类型知,图示区域为青藏地区。结合图例可看出该地区河湖较多;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根据河流流向可看出该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答案 C

184 10.青稞是该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青稞是该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 A.热量更充足 B.降水量更大 C.光照更充足 D.土壤更肥沃 A 解析 高原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热量较为充足,可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温度条件。

185 11.岩层的空间方位通常用倾角和倾向来描述。如图1中“50°┤”表示岩层与水平面成50°夹角且向东倾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岩层的空间方位通常用倾角和倾向来描述。如图1中“50°┤”表示岩层与水平面成50°夹角且向东倾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6 (1)在图2中画出A—B一线的地形剖面图,并在垂直剖面图上画出岩层分布情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在图2中画出A—B一线的地形剖面图,并在垂直剖面图上画出岩层分布情况。 (要求:用粗实线表示岩层分界;用符号标示岩层名称;先用铅笔作图再用黑色水笔描黑)

187 解析 读图中等高线值及倾角倾向可画出AB间的地质剖面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读图中等高线值及倾角倾向可画出AB间的地质剖面图。 答案 

188 (2)从地形形态看,年轻的褶皱地区,向斜往往形成________________,背斜往往形成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从地形形态看,年轻的褶皱地区,向斜往往形成________________,背斜往往形成____________。 谷地或盆地 山岭 解析 受地质构造运动影响形成向斜,初期外力作用小,形成谷地或盆地地形,后受外力作用影响,形成山岭;背斜初期外力作用小,形成山岭,后受外力作用影响,形成谷地。

189 (3)从地表形态看,甲处为________。从地质构造看,甲处为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山脊 (3)从地表形态看,甲处为________。从地质构造看,甲处为________。 向斜 解析 读图中甲处岩层倾向可知,甲处岩层向下凹,为向斜,但海拔高于周边地区,故地形为山脊。

190 解析 由上题可知,甲处为向斜,形成地形为山脊,向斜槽部的岩石受到挤压,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形成突起的山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简析甲处地表形态的成因。 解析 由上题可知,甲处为向斜,形成地形为山脊,向斜槽部的岩石受到挤压,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形成突起的山地。 答案 向斜槽部的岩石受到挤压,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形成突起的山地。

191 12.图1为“华北地区简图”,图2为“我国汉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图1为“华北地区简图”,图2为“我国汉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9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93 (1)判断图2中心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判断图2中心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解析 图2中等值线数值中部小,四周大,说明该地是盆地地形;河流自四周向中心流,也同样说明该地为盆地地形。 答案 盆地。地形四周高,中部低;向心状水系。

194 (2)比较图2中南河与图1中黄河下游段河床差异。图2中P河段河床沙洲、卵石滩陈列,但宽窄不定,分析其形成原因。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比较图2中南河与图1中黄河下游段河床差异。图2中P河段河床沙洲、卵石滩陈列,但宽窄不定,分析其形成原因。 解析 图2中南河流经地区地势陡峻,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河床呈“V”型;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图2中P河段河道弯曲,地势平坦,水流较缓,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因此多沙洲、卵石滩;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降水变率大,河流流量变化大,沉积速度存在差异,沉积物质多少存在差异,宽窄不一。

19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南河:呈“V”型;黄河下游:地上河。地势平坦、水流缓,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所以多沙洲、卵石滩;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径流量变化大,沉积速度变化大,故宽窄不一。


Download ppt "专题4 地表变化及影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