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7章 供暖与通风系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7章 供暖与通风系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7章 供暖与通风系统

2 汽车供暖系统 桑塔纳3000暖风装置的结构1-除霜风口 2-暖风和新鲜空气调节装置 3-侧除霜风口 4-出风口 5-右侧脚向出风口
6-新鲜空气风箱 7-热交换器 8-右侧风道 9-中央风道 10-左侧风道 11-控制面板饰罩 12-通风拉索 13-左侧脚向出风口 14-风机 15-风机调速电阻 16-进风罩

3 1.汽车供暖系统的分类 (1)根据热源不同分类 ①水暖式暖风系统 ②独立燃烧式暖风系统 ③综合预热式暖风系统 ④气暖式暖风系统
不论是利用何种热源,热量都是通过热交换装置传递给空气,并通过风机把热空气送入驾驶室内的。 (2)根据空气循环方式不同分类 ①内循环式 ②外循环式 ③内外混合式

4 2.水暖式供暖系统结构 供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 1-热水阀 2-热交换器总成 3-暖风风道 4-再循环控制电机 5-风机总成 6-风机电阻器
7-空调过滤器 8-暖风控制面板 9-风机开关 10-空气混合控制伺服电机 11-蒸发器温度传感器 12-出风模式控制伺服电机

5 热水阀安装在发动机冷却液通道中,用于控制进入热交换器的发动机冷却液流量。
(1)热水阀 热水阀安装在发动机冷却液通道中,用于控制进入热交换器的发动机冷却液流量。 热水阀 1-拉索 2-装配支架 3-阀门 4-来自发动机 5-去热交换器 6-保护层

6 (2)热交换器 热交换器由管子和散热器片等构成。新式的热交换器的管道上有凹坑,可改善热量输出性能。热交换器的形状与散热器相似。当热水阀打开时,加热后的发动机冷却液部分流经热交换器芯,以便为车厢内乘员提供所需的热量。

7 水暖式供暖系统可以看作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组成部分,其又可分为热水循环回路和通风装置。
3.水暖式供暖系统工作原理 水暖式供暖系统可以看作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组成部分,其又可分为热水循环回路和通风装置。 水暖式供暖系统工作原理图 1-热交换器软管 2-热水阀 3-节温器 4-散热器软管 5-膨胀水箱 6-热交换器芯 7-发动机 8-水泵 9-风扇 10-散热器

8 在通风装置中,由风机强制使空气循环运动。空气经由进风口被吸入,流经热交换器时被加热,并由出风口导出,进入车厢内实现取暖或为风挡除霜。
暖风形成示意图 1-新鲜空气进口 2-再循环空气进口 3-热交换器芯 4-除霜空气出口 5-侧除霜空气出口 6-通风口 7-地板暖风出口

9 汽车通风与空气净化装置 清洁空气是空气调节的重要内容之一,汽车的空气清洁主要通过汽车通风装置来实现。

10 1.配气系统 汽车通风装置将外部新鲜空气引入到车内,将车内空气排出,实现车辆通风,一般装备有自然通风装置和强制通风装置两种通风装置

11 自然通风装置的作用是: 车辆运动所产生的空气压力使车厢外部的空气进入车内。车辆行驶时,某些部位产生正压力,另一些部位产生负压力,因此,进气口一般安装于产生正压力的部位,而排气口则安装在产生负压力的部位。 强制通风装置的作用是: 利用风扇装置迫使空气进入车厢内部。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安装位置与自然通风装置相同。强制通风装置一般与汽车供暖系统或制冷装置一起装备和使用。

12 汽车空调已由单一的制冷和采暖方式发展 到冷暖一体化形式 配气系统气流示意图 1-仪表板出风口 2-脚部出风口 3-除霜出风口 4-热交换器
5-气流风门 6-新鲜空气/再循环空气风门 7-风机 8-蒸发器

13 第一部分为空气进入段,主要由气源门和伺服电机组成,用来控制新鲜空气和车内再循环空气的进入;
配气系统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空气进入段,主要由气源门和伺服电机组成,用来控制新鲜空气和车内再循环空气的进入; 配气系统的空气进入段 及各种电机 1-脚部/除霜风门位置电机 2-新鲜空气进气温度传感器 3-气源门位置电机/再循环空气风门 4-新鲜空气风机 5-新鲜空气风机控制单元 6-中间风门位置电机 7-调温门位置电机 8-脚部通风温度传感器

14 第二部分为空气混合段, 主要由蒸发器、热交换器和调温门组成, 用来调节所需温度的空气; 空气混合段 1-调温门 2-蒸发器
3-空气混合段 4-热交换器

15 第三部分为空气分配段, 主要由各种风门和风道组成,分别使空气吹向面部、 脚部和挡风玻璃上。

16 2.挡风玻璃除霜 在冬天时,可使用暖气吹向挡风玻璃来除霜。 暖气流通除霜管路 1-除霜出口 2-热交换器 3-风机 4-仪表板 5-外部空气
6-温度控制门 7-空气门 8-除霜门 9-暖气出口

17 (1)汽车应该有一定的换气设备,以保证车内既能有新鲜空气的补充,又能防止车外噪声的传入。
3.汽车内的空气净化 (1)汽车应该有一定的换气设备,以保证车内既能有新鲜空气的补充,又能防止车外噪声的传入。 汽车上的空气净化主要有两种方式: ①采用空气净化器。 ②利用光电传感器测出空气中的污染程度,通过与设定值的比较,自动控制新风门的开启,让烟气及受污染空气排出车外,达到净化车内空气的目的

18 常见的空气净化器是静电式空气清洁器 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的动作原理模式图 1-放电极 2-正电极(接地电极) 3-负电极 4-电离部 5-集尘部
6-微粉尘

19 空气中气溶胶在电过滤器中的过滤过 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①悬浮微粒的带电。 ②带电微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电极移动。 ③运动着的带电微粒的沉积。

20 3.汽车内的空气净化 (2)用改变空气内外循环的方式实现车内空气净化
这是用断绝有过量污染(主要指烟气和粉尘)的空气进入空调车内以实现净化车内空气的目的。

21 二、通风系统组成 ①空气混合系统、 ②风管系统、 ③真空回路系统、 ④控制装置。

22 一节、 空气混合系统 作用: 将冷风、热风,新鲜空气有机地进行配合,形成冷暖适宜的气流吹出 组成: 加热器芯,蒸发器,芯风机风门

23 一、空气混合系统常见混合方式

24 1、冷暖风独立式 ①.冷风 夏季:车内空气在风机输送下,通过蒸发器冷却后由出口吹向车厢降温。 ②.暖风
冬季或雨季,车内空气经空气调节门在风机输送下,经加热器芯,升温后从中风门和下风门送到车内,前挡风玻璃有霜和雾时,打开除霜门,外来空气通过加热器芯后从上风门(除霜口)吹向挡风玻璃

25 冷风、暖风独立式空气混合系统

26 2、冷风和暖风转换式空气混合系统 车内循环空气和外界新鲜空气经空气门由同一风机送向风门调节。 ①.冷风:
送入的空气通过蒸发器芯由冷风出口吹出 ②.热风、除霜: 地板风口 取暖 送入的空气 通过加热器芯 取暖/除霜 除霜 风门 风口

27 冷风和暖风转换式空气混合系统 DEF(除霜) 外 风 风 风 加热 风 门 机 门 器芯 门 ROOM (室内 ) 内 蒸发 COOLER
外 风 风 风 加热 风 门 机 门 器芯 门 ROOM (室内 ) 内 蒸发 COOLER 器芯 (冷却装置)

28 注 意 加热器不用时,送入的是纯冷气; 蒸发器不用时,送入的是纯暖气; 若两者都不用,送入的是自然风。

29 3、半空调方式 新鲜空气和 风门 蒸发器 车内循环空气 调合 冷却 风 风门 部分空气 机 调节 进入加热器
新鲜空气和 风门 蒸发器 车内循环空气 调合 冷却 风 风门 部分空气 机 调节 进入加热器 冷气出口不再调节。且有除湿作用。

30 半空调方式工作方式 1.蒸发器不开:空气全部送到加热器,送出暖风。 2.加热器不开:送出全部是冷风。 3.两者均不开:送出的是自然风。
提问:空气经蒸发器冷却后又再经加热器加热,是否浪费?

31 半空调式空气混合系统 DEF COOLER 冷却装置 (除霜) 外 风 蒸发 风 风 加热 风 门 器 机 门 器芯 门 ROOM
外 风 蒸发 风 风 加热 风 门 器 机 门 器芯 门 ROOM (室内 ) COOLER 冷却装置

32 4、全空调式 鼓风机吸入 蒸发器降温除湿 调温 车外内空气, 过滤为清洁冷空气 风门 冷热 再次 部分冷气送入 空气 空气 加热 热交换器
鼓风机吸入 蒸发器降温除湿 调温 车外内空气, 过滤为清洁冷空气 风门 冷热 再次 部分冷气送入 空气 空气 加热 热交换器 重新 混合 混合室 直接 部分空气绕过 送车厢 进入 热交换器 改变进入热交换器的冷气量,达到调节送风温度的目的。混合空气的温度由风门来保证。

33 全空调式空气混合系统 DEF COOLER 冷却装置 (除霜) 外 风 风 蒸发 风 加热 风 门 机 器 门 器芯 门 ROOM
外 风 风 蒸发 风 加热 风 门 机 器 门 器芯 门 ROOM (室内 ) COOLER 冷却装置

34 全空调方式工作方式 1.加热器不开:吹出是冷气。 2.蒸发器不开:吹出是暖气。 3.两者均不开:吹出是自然风

35 通风与空气净化装置 现代汽车的通风系统保证车内每分钟换气三次。

36 一、通风和空气净化作用 使空气清洁度达一定要求。 1.通风要求: (衡量空气清洁度两个指标) ①空气中的气溶胶和有害气体是否超标;
②空气中的含氧量是否正常。 开窗 密封 影响车内温度、带进灰尘 无新鲜 废气传入噪声。 空气补充

37 二、 CO2对人体的影响 ①车厢内通风以CO2 浓度为依据, ②空气中CO2 的浓度(%)对人体的影响:
1.5-2% : 呼吸急促、轻度头痛、 2----3% : 头痛加剧、呼吸困难、气喘, 不能体力劳动 4% :精神沮丧、思维知觉减退 5% :危险含量、有昏迷危险

38 三、通风措施 ①自然通风—通过风窗或天窗;或车身结构。利用行驶时气流压力差进行换气。进风口开在正压区,有过滤措施;出风口开在负压区。
②空调通风—利用空调装置的外循环设施,根据需要开闭新风口。 ③强制通风—利用车顶的换气扇或顶围的抽风机。

39 四、空气净化 作用: 排除车厢内循环空气中的烟味、微小粉尘、臭味、有毒气体成分。 方式:空气净化器;排出受污染空气。

40 空气净化类型 空气净化器—静电空气过滤器、负离子发生器、活性碳吸附器、空气滤清器、有害气体催化器。
排出受污染空气—利用光电传感器测出空气中污染程度,与设定值比较,自动控制新风门开启,排出烟气和受污染空气。

41 五、通风措施: ①自然通风—通过风窗或天窗;或车身结构。利用行驶时气流压力差进行换气。进风口开在正压区,有过滤措施;出风口开在负压区。
②空调通风—利用空调装置的外循环设施,根据需要开闭新风口。 ③强制通风—利用车顶的换气扇或顶围的抽风机。

42 二节、风管系统

43 一、风管系统工作原理 车外进气(外循环) 车内车外 车内进气(内循环) 同时进气。 作用: 地板风口 被冷却或 送至 空调面板风口
车外进气(外循环) 车内车外 车内进气(内循环) 同时进气。 作用: 地板风口 被冷却或 送至 空调面板风口 加热后空气 除霜风口。 组成: 蒸发器芯、加热器芯、风道、风门和出风口。

44 二、风管系统组成 ①蒸发器芯、加热器芯、风道、风门和出风口,一般有4个风门、3个风口 ②风管系统控制: 手动系统由钢索来控制,
自动系统则由真空伺服马达来控制(操纵)。

45 风管系统组成示意图 除霜风口 侧风 A/C 风口 冷风 地板风口 加热风口

46 三、汽车空调的各风门和风口

47 1、汽车空调的4风门和3风口 ①、气源门、(内外循环气门) ②、混合风门 ③、加热/冷却气门 ④、加热/除霜风门 ⑤、冷气出口(仪表板出口)
⑥、热风出口(地板出口) ⑦、除霜风口

48 2、混合风门 两个极限位置控制: 1、控制进入的是全部经过加热器的空气 2、控制进入全部不经过加热器的空气。 中间不同位置:
控制加热器的冷空气流量。 混合气室: 调制各种温度的空气

49 汽车空调的各风门和风口之二 3、加热/冷却气门: 制冷、制热选择 4、加热/除霜风门: 5、冷气出口(仪表板出口): 制冷
3、加热/冷却气门: 制冷、制热选择 4、加热/除霜风门: 5、冷气出口(仪表板出口): 制冷 6、热风出口(地板出口): 制热 7、除霜风口: 挡风玻璃除霜

50 三节、真空回路 作用: 控制各风门的开闭。 单向阀 组成 真空罐 真空电机 电-真空转换器

51 一、真空的来源 汽油机的真空来自发动机进气管, 柴油机没有节气门,进气管不能形成真空,采用发动机驱动的真空泵。

52 二、真空伺服电机 (真空电机) ①作用: 将真空信号变为机械动作,控制风门开度 ②构造: 带膜片的真空盒。 ③工作:
真空吸力与弹簧力相平衡,控制操纵臂的位置。

53 真空电机工作原理 真空 真空 度小 度大 弹簧 膜片 顶 压 膜片 弹簧 左移 右移 拉杆 拉杆 外伸 内伸

54 三、真空罐 思考:进气歧管的真空度是如何形成的? 什么时候最大和最小? 加速时节气门开度大 真空最小 怠速时,节门开度小 真空最大
加速时节气门开度大 真空最小 怠速时,节门开度小 真空最大 发动机 进气管产生 转速不同 真空度也不同 设立一个真空罐储存真空,向系统提供稳定的真空源。

55 四、真空保持器 思考: 当进气管的真空度低于真空罐的真空时,有什么现象? 1、作用:
当发动机真空度下降时,关闭发动机真空源气路,防止真空流失。 2、构成: 单向阀(止回阀)或止回继动器。

56 真空保持器工作过程 2来自转换器的真空信号到 弹簧使膜片上抬, 达真空电机;图A: 真空电机保持一定真空度
1发动机真空度打开单向阀 图B:1发动机真空度下降 2来自转换器的真空信号到 弹簧使膜片上抬, 达真空电机;图A: 真空电机保持一定真空度 真空机 真空换能器 发动机 止回阀

57 3、真空保持器工作 ①、进气管真空度高于真空罐真空度时,发动机真空将止回阀打开、此时,止回阀与真空罐连通。
②、正常的发动机真空也打开了真空膜盒,使控制系统的真空到达真空电机; ③、进气管真空度低于真空罐真空度时,止回罐关,真空膜盒也关,控制器到真空电机的回路中断,真空罐的真空不会下降。

58 真空管路

59 四节、 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60 四节、温度自动控制系统作用 当设定了所需的温度后,不论车外的温度如何变化,都会保持车内预设的温度,无须人为进行控制操作。
检测车外温度、车内温度、太阳辐射强度等信号,依据驾驶员所定的温度,自动进行温度控制、鼓风机控制、进气控制、风口气流方式(分配)控制、压缩机控制,使车内温度保持在设定范围、风口气流方式及速度满足预设。

61 2、汽车空调基本控制方式 ①、离合器循环控制:通过恒温器等装置控制: 离合器: 通 断 通 不同工作 压缩机: 工作 停止 工作 循环状态
离合器: 通 断 通 不同工作 压缩机: 工作 停止 工作 循环状态 ②、蒸发器压力控制: 控制蒸发器在0 0C时制冷剂压力不再降低,使压缩机仍在工作,保持制冷量表面不结冰,输出的冷仍能维持车内热负荷要求。

62 一、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组成 1、温度检测电路: 温度选择器(驾驶员设定)、车内温度传感器、车外温度传感器、日光辐射传感器、 2、控制装置:
计算机、电磁阀、真空伺服机构(放大器和转换器)组成

63 3、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控制、调节的对象 ①真空伺服器与空气混合调节风门,风机转换开关,电位器、热水阀开关相连,使其同时动作,实现自动控制
3、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控制、调节的对象 ①真空伺服器与空气混合调节风门,风机转换开关,电位器、热水阀开关相连,使其同时动作,实现自动控制 ②对象: 压缩机(开、停)、加热器(水流量大小)、风机转速、风门开度、新风门的开闭等。

64 1).温度传感器 ①是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电阻值与温度式反比变化 ②各传感器间并联.与温度选择盘(杆)也并联,提供各自所处温度电信号输入电脑。

65 ③.温度传感器分类 车内温度传感器 — 在车内感受到车内平均 温度的地方; 风道温度传感器 — 在能感受蒸发器或加热
车内温度传感器 — 在车内感受到车内平均 温度的地方; 风道温度传感器 — 在能感受蒸发器或加热 (进、出风口) 器出风的地方; 大气温度传感器 — 在新风进口能感受室外 气温的地方; 日光辐射传感器 — 在仪表板前能感受太阳 辐射的地方;

66 一、传感器 1.车内温度传感器 常见安装于控制板上,采用吸进式,确定车内平均温度,采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如图7
一、传感器 车内温度传感器 常见安装于控制板上,采用吸进式,确定车内平均温度,采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如图7 图7 车内温度传感器

67 2. 车外温度传感器 常安装于前冷凝器之前, 并包在一个注塑料树脂壳内, 准确地检测车外平均温度。采 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如图 8。 3
2.车外温度传感器 常安装于前冷凝器之前, 并包在一个注塑料树脂壳内, 准确地检测车外平均温度。采 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如图 8。 阳光传感器 常安装于仪表台上,日照 最强的位置,检测太阳照射强 度。采用光电二极管,将太阳 能辐射变化变为电流变化输入 至电脑。如图9。 图9 阳光传感器

68 4.蒸发器温度传感器 常安装于蒸发器翅片里,检测蒸发器的表面温度。按作用分:作为压缩机电磁离合器工作时间的主要信号;作为蒸发器的除霜主要信号两类。采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如图10。
图10 蒸发器温度传感器

69 5. 水温传感器 安装于加热器芯底部的水道上,检测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该信号用于低温时的鼓风机转速控制或可变排量压缩机控制。 6
5.水温传感器 安装于加热器芯底部的水道上,检测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该信号用于低温时的鼓风机转速控制或可变排量压缩机控制。 压缩机转速传感器 安装于压缩机内,检测压缩机转速,该信号用于压缩机电磁离合器工作时间控制。

70 二、开关信号及其他信号 压力开关 低压端压力开关,安装在低压管道上。当低压端压力低于规定值,使压缩机控制电路断开。高压端压力开关,安装在高压管道上,常见有高压开关、二重开关、三重开关,作用是: 高压开关:当高压端压力高于规定值,使压缩机控制电路断开。 二重开关:当高压端压力高于规定值或高压端压力低于规定值,都使压缩机控制电路断开。 三重开关:具有二重开关作用,并能冷凝风扇转速转换。

71 2.控制面板上的开关及旋钮(如图11) A/C开关:开启空调系统。 OFF开关:关闭空调系统。 AUTO开关:启动空调系统自动模式。 鼓风机转速开关或上、下开关:调节鼓风机转速。设置有LO、MED、HI三种开关。 车内(REC)外循环开关:调节鼓风机进气源。 温度(TEMP)设定旋钮或上、下开关:调节车内目标温度。 送风方式开关:打开指定风口。设置有吹脸、脚,除霜风口。 图11 典型自动空调面板

72

73 3. 点火信号:读取发动机转速信号。该信号取转速表触发 信号或点火初级点火触发信号。 4. 电源电压信号:用电负荷信号。 5
3.点火信号:读取发动机转速信号。该信号取转速表触发 信号或点火初级点火触发信号。 电源电压信号:用电负荷信号。 节气门位置信号:发动机负荷信号。 三、反馈信号 鼓风机工作信号; 进气风门开度信号; 混合风门开度信号; 送风方式风门开度信号;

74 2).电位器 R po 形式:可变电阻 作用: 告知计算机真空电机操纵杆工作位置的信号。 工作:
真空电机的操纵杆控制,其阻值随操纵杆位置而变化。电阻值的改变连同温度传感器与刻度盘电阻的信息传给放大器。

75 3).温度刻度盘 (温度选择器) 形式: 可变电阻器, 选定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作用: 提供驾驶员输入的温度信息

76 四、电子控制单元 工作过程:接受工况信号→处理、比较内指令工况信号→存储新生成的指令、可存储某些动态信号→核查、输出指令。 备用模式:电控系统输入信号有误时,内存指令提供该信号正常值,并提示系统有故障。 自适用模式:当丢失电源、更换或断开电控系统的某个元件,安装后,电子控制单元要学习该信号。时间一般为5秒。 电子控制单元作用: 从传感器和温度选择盘(杆)接收电压信号,经计算比较后,提供输出电压给两个电磁阀。

77 电子控制单元—放大器 ②放大器 作用: 将传感器送来的输入电压信号按一定比例放大成输出电压。 组成: 二极管、三极管、电容器、电阻等

78 ③电磁阀 作用: 将来自放大器的电信号转为真空信号,利用该信号去控制动力伺服机构 工作:
由来自放大器的电压的高低变化,改变铁柱的上下位置,从而调节通向伺服机构的真空信号的大小。 把来自电脑的电信号转为真空信号,用以控制动力伺服机构的动作。 电磁阀MVH—控制真空通路。 电磁阀MVC—控制大气通路。

79 5).动力伺服机构 作用: 根据传感器输入信号对空调部件进行控制,即把各种调温门拨到所要求的位置。 组成:
真空动力装置、鼓风机的电路板、旋转真空阀、补偿门的连接机构等。 真空伺服器连接与空气混合调节风门、风机转换开关、电位器、热水阀开关相连。 并同动作,进行自动控制。

80 五、执行器 1.进气风门伺服电动机 改变进气气流,实现车内或车外气流循环。如图13。
五、执行器 进气风门伺服电动机 改变进气气流,实现车内或车外气流循环。如图13。 图13 进气风门

81 2.混合风门伺服电动机 混合风门可实现鼓风 机送进的空气全加热或降 温,或是按一定比例进行 加热和降温。如图14。
2.混合风门伺服电动机 混合风门可实现鼓风 机送进的空气全加热或降 温,或是按一定比例进行 加热和降温。如图14。

82 3.送风方式风门伺服电动机 送风风门可实现风 口吹脸面、吹脚、除霜 的方式转换。如图15。
3.送风方式风门伺服电动机 送风风门可实现风 口吹脸面、吹脚、除霜 的方式转换。如图15。

83 4. 鼓风机继电器及晶体管 在电子控制单元指令下,鼓风机实现连续变速、最高转速的转换。 5
4.鼓风机继电器及晶体管 在电子控制单元指令下,鼓风机实现连续变速、最高转速的转换。 压缩机继电器 在电子控制单元指令下,控制压缩机工作时间。 暖水阀伺服电动机 在电子控制单元指令下,控制暖水阀的开度。暖水阀也可受控混合风门伺服电动机。

84 空调系统与计算机联系图 风速 电磁离合器 控制器 至风机电机 车内温度 计 反馈 混合风门 传感器 真空风机 混合风门
风速 电磁离合器 控制器 至风机电机 车内温度 计 反馈 混合风门 传感器 真空风机 混合风门 环境温度 反馈 加热/冷却空 加热/冷 传感器 算 气门真空电机 却风门 发动机 反馈 加热/除霜风 加热/除 温度 门真空电机 霜风门 设定车 机 反馈 气源门 内温度 真空电机 气源门

85 自动空调系统的控制功能 一、自动空调系统控制模式 自动空调系统控制操作有:人工模式和自动模式。 人工模式时,驾驶员可改变控制面板的功能键,实现单一功能。 自动(AUTO)模式时,驾驶员仅需设定车内温度,电子控制单元按空调系统优化的工作目标,调节空调系统工作,使车内环境处于一定舒适目标参数下,与车外气候无关。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空调控制:温度自动控制、风量控制、运转方式给定的自动控制、换气量控制等,满足车内对舒适性的要求。 节能控制:压缩机运转控制、换气量的最适量以及随温度变化的换气切换、经济运行、根据车内外温差控制压缩机的工作时间等。

86 3. 故障、安全报警:有制冷剂不足报警、制冷压力异常报警、电磁离合器打滑报警、各种控制器件的故障判断报警等。 4
3.故障、安全报警:有制冷剂不足报警、制冷压力异常报警、电磁离合器打滑报警、各种控制器件的故障判断报警等。 故障诊断存储: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电子控制单元将故障部位用代码的形式存储起来,便于修理。 显示:显示给定的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方式、运转方式的状态。 二、常见的控制功能 出风口温度TAO 的计算:(如图16) TAO=A×TSET-B×TR - C×TAM - D×TS+E TSET:设定温度 TR:车内温度 TAM:车外温度 TS:太阳辐射强度 A、B、C、D、E:修正系数 当设定温度处于MAX COOL(最低温度)或MAX WARM(最高温度),TAO各采用固定值,而忽略上式子计算。

87

88 2.温度控制 依据式子:SW=TAO+A-(TE+B)×100% C-(TE+B) A、B、C为修正常数。TE为蒸发器温度。SW为混合风门计算开度。控制如图17 。

89 设定TAO与TE几乎相等时,SW接近0 ,对混合风门的位置而言,指定某一位置。这一位置随传感器信号的重新学习而改变。 当TAO小于TE时,即式子SW小于0,表明需要降低蒸发器温度。电子控制单元接通TR1,关断TR2,使混合风门冷气开度加大。当混合风门的实际开度与式子SW相等时,电子控制单元关断TR1 ,混合风门伺服电动机停止工作。 当TAO大于TE时,即式子SW大于0,表明需要提高蒸发器温度。电子控制单元接通TR2,关断TR1,使混合风门暖气开度加大。当混合风门的实际开度与式子SW相等时,电子控制单元关断TR2 ,混合风门伺服电动机停止工作。 2.温度控制

90 3.鼓风机转速控制 改变鼓风机转速有二种操作:1)直接操纵风量开关;2)接通自动开关(AUTO)。 直接操纵风量开关时,风量信号输入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按低速时,接通TR1;中速时,控制BLW的电位;高速时,接通TR2。 接通自动开关(AUTO)时,电子控制单元依据TAO与TE或暖水温度比较,自动切换风量大小。规律是:(制冷)TAO比TE高出越多,鼓风机转速越高。(取暖)TAO比暖水温度低越多,鼓风机转速越高。如图18、19、20、21。

91

92

93

94 鼓风机转速的时滞气流控制和启动控制: 汽车在炎热天气长时间停留时,满足以下条件,启动时滞气流控制。 压缩机启动; AUTO开关接通; 气流方式处于FACE或BI-LEVEL; TE高于30oC; 鼓风机关断4秒,使蒸发器冷却,再以低速工作5秒。当TE低于30oC,鼓风机以低速工作5秒。电子控制单元按时间间隔控制TR1通断。如图21。 鼓风机启动时,开关信号接通2秒后,电子控制单元BLW端子才向功率晶体管提供控制信号。这2秒内,鼓风机工作电流通过鼓风机电阻,以低速转动。 鼓风机转速的预热控制:当AUTO开关接通,气流方式设置在FOOT或BI-LEVEL时,发动机水温低于30oC 或40oC ,鼓风机停止工作。如图22。

95

96 4.气流方式控制(出风方式) 电子控制单元依据TAO的变化设定: 当温度旋钮从冷向暖改变时,不管压缩机是否运转,若AUTO(自动)开关接通,气流方式都从FACE方式变为FOOT方式。如图23。

97 当温度旋钮从暖向冷改变时,若压缩机运转, AUTO(自动)开关接通,气流方式有:如图24, FOOT方式变为BI-LEVEL方式;如图25, BI-LEVEL方式变为FACE方式,若压缩机不运转,仍为FOOT方式。 图 TAO值从高变至中的气流方式控制过程

98

99 DEF(除霜)-FOOT方式控制:当鼓风机处于预热控制时, 气流方式由FOOT 或BI-LEVEL变为DEF。预热控制停止时,气流方式由DEF 变为FOOT 或BI-LEVEL。 如图26、27,以FOOT为例说明控制过程。 图 预热控制时DEF-FOOT方式的控制

100 图27 预热控制不工作时DEF-FOOT方式的控制

101 5.进气控制 根据TAO来确定RECIRC(循环空气)或FRESH(新鲜空气)是否为当时工作方式,从而使进气控制伺服电动机。 当气流方式为DEF时,进气处于FRESH(新鲜空气),清除挡风玻璃内侧上的雾气。 根据TAO改变循环空气与新鲜空气的比例。 压缩机控制 决定压缩机的工作时间,有车外温度信号和蒸发器温度信号。 当高压压力异常(低于197KPa或高于3100KPa)时,电子控制单元使压缩机停止工作。 电子扇控制 有水温控制和压力控制,如图28。水温开关、压力开关为常闭。 高温时; 常温高压时;

102 图 电子扇控制电路

103 7.控制装置--电脑、电磁阀、真空伺服机构
电脑计算温度 输出电流 电磁阀转换 检测电路信息 值信号 真空信号 指挥真空 控制杆控制温度门开度 伺服电机 控制风机转速和热水阀 使车内温度 电位器作用下车内温度 保持恒温 修正系统输出的信号

104 二、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1、产生输入信号Vi : 与温度设定杆直接连接的可变电阻R2 外气传感器的测温电阻Ram、
电位传感器的可变电阻Rpo的 各电阻值变化转为信号电压Vi输入计算机

105 温度控制系统工作过程 2、随Vi 的变化程度,使两个电磁阀(双真空阀-DVV)MVH热侧,MVC冷侧中的一个阀进行短时间接通,使真空伺服电机膜片的负压发生变化, ①使空气混合调节风门、风机转换开关以及电位器都有一个相应的动作。 ②采暖(加热器)用水阀也由真空控制

106 温度控制回路

107 1).设定温度≈车内温度 (R2≈R1) (VO输出电压) Vi≈(1/2)Vo。 计算机由Vi≈(1/2)Vo。判断为合适温度,
电磁阀MVH和MVC均保持关闭。 不需进行调节温度

108 2).设定温度﹥车内温度 即各传感器的总电阻R1>设定温度电阻R2。 计算机由Vi>(1/2)Vo。 (调升车内温度)
开关放大器使电磁阀MVH打开真空气路,真空电机的真空度增大,膜片克服弹簧力,操纵臂内缩,空气混合调节风门打开加热器芯空气通路,让部分冷空气加热混合送至车内,车内温度上升 随操纵臂内缩,电位器电阻不断减小,R2≈R1时,MVH关闭,真空电机保持原工作状态。在设定温度范围内输送冷气

109 3).设定温度﹤车内温度 R2﹥R1,计算机由Vi<(1/2)Vo (调降温)。
通过开关放大器使MVC打开大气通路,使真空伺服电机的真空度减小,膜片在气压增大作用下,操纵臂外伸,空气混合调节风门通往加热器芯的气体通道减小,车内温度下降, 与空气混合调节风门同步的电位器电阻Rpo变大,逐渐R2≈R1,电磁阀MVC关闭。

110 5)、最大制冷和最大制热 思考:启动带调速器的风扇时,应先开最大档还是最小档。
答:自动空调在使用初期的多数场合,车内温度与设定温度都有很大的偏差。 因此,输入计算机的信号电压Vi非常高或非常低。MVH或MVC连续打开,以最大能力制冷或制热从而迅速接近设定温度。 所以,开始使用空调时,一定要将制冷或制热设定在最大冷却或制热档。

111 6).室外气温补偿 思考:制冷剂吸热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① 要吸热,首先要能散热。 ②当室外气温变动时,散热条件就会变化,
如仍按原相同的吹出温度进行制冷,则因散热改变影响制冷而室温将发生变化。

112 室外气温补偿传感器 ①在内气传感电阻Rr中串联接入外气传感器Ram(阻值随外气温度变)。如DVV控制使(设定温度阻值)R2为定值
则Rr+Rpo=定值- Ram。 ②因- Ram与定值的变化量相等,即使室外温度发生变化也可将室温控制在一定值上。

113 7 ).日照补偿传感器 作用: 对因日照导致温度上升部分进行修正 位置: 日照传感器设在受日照影响的地方。 工作原理:
是一种光电二极管,与室外气温补偿原理相同。

114 8).热水开关(加热回路) 工作过程: 在加热功能当风机开关为自动(Aoto)时 ①在冷却水温达到30 0C之前将风机关闭
②在 C时,将风速固定在低档位(LO), ③在50 0C以上时,则自动转换。

115 三、课堂小结 1.温度设定的自动调节。 2.室外温度补偿与日照补偿工作原理 四、课外作业 1.当设定温度与车内温度不同时,如何自动调节?
2.为什么要进行室外温度补偿与日照补偿?

116 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续) 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①作用: 从传感器和温度选择盘(杆)接收电压信号,经计算比较后,提供输出电流值给两个电磁阀MVH和MVC。 ②工作原理: 由差动放大器IC1和IC2,两个开关放大器回路(Tr1、Tr2、Tr3、Tr4)回路组成。 两个电磁阀MVH和MVC。随输入电压Vi的变化,各自进行独立的通-断动作。

117 1).DVV回路 车内温度降低后,R1的电阻值增大,如将设定温度调高,R2的阻值减小、在这两种情况下,Vi均增大。
①设定温度﹥车内温度; ②设定温度﹤车内温度。

118 2).日照传感器 日照量变多后,电流经日照传感器(光电二极管)输出给IC3的V3电位,Tr7导通,Vi电位下降,
把因日照引起的车内温度上升部分降下去。

119 3.通风方式补偿回路(VENT) ①通风时,空调开关A/C关闭,(压缩机不运行,加热器水阀关闭)情况下
Tr5截止,Tr6导通,补偿电阻通过Tr6接地,使设定温度下降2-4 0C。 ②在A/C开关打开情况下, Tr5导通,Tr6截止,补偿电阻不被接地。

120 五节、微机控制的汽车空调系统 由同一个计算机承担空调的控制,构成微机控制的空调系统。

121 一、微机控制的空调系统工作 ①根据设置在车内外的各种温度传感器(车内温度、大气温度、日照温度、蒸发器温度、发动机水温)输入的信号,由微机进行平衡温度演算, ②对进气转换风扇、送气转换风门、混合风门、水阀、加热继电器、压缩机、鼓风机等进行控制, ③按乘客要求,保持车内的温度、湿度等小气候处于最佳值。

122 微机控制汽车空调系统示意图

123 二、主要控制:空气温度和送风量 思考:为什么室内开空调时,最好同时也开风扇
①送风量是决定车内温度的重要因素.微机可由车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对送风量进行无级调节.(运行方式和自动切换风口) ②夏季, 蒸发器的冷却温度变化时,风量随之改变,送风温度低.减少送风量,送风温度高,增大送风量 ③冬季.发动机水温低不能充分供暖时.自动中断送风.温度上升后.才开始送风(防冷风控制)

124 ①最大(MAX).②正常(NORM) 三、微机控制运行方式的6个等级 ③双通道(混合)(BI-LEVEL)、
④化霜(DEF) .⑤通风(VRNT) ⑥加热/冷却(HEAT/COOL)。 送风温度—进入的空气有从车外进气(外循环)、车内进气(内循环)、 车内车外同时进气。

125 四、微机控制运行的工作过程 ①鼓风机将车外或车内空气吸入,先送蒸发器,降温除湿并过滤为清洁空气。
②该泠气通过调温风门时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冷气送入热交换器再次加热后进入空气混合室,另一部分绕过热交换器直接进入空气混合室,重新混合再送入车内。 ④改变进入热交换器的冷气量,可达到调节关风温度的目的

126 改变进入热交换器的冷气量,达到调节送风温度的目的。混合空气的温度由风门来保证。
全空调式 鼓风机吸入 蒸发器降温除湿 调温 车外内空气, 过滤为清洁冷空气 风门 冷热 再次 部分冷气送入 空气 空气 加热 热交换器 重新 混合 混合室 直接 部分空气绕过 送车厢 进入 热交换器 改变进入热交换器的冷气量,达到调节送风温度的目的。混合空气的温度由风门来保证。

127 控制面板-----位置:仪表板 作用:为驾驶员提供空调和加热系统的输入控制

128 一、各控制位置的名称和功能 OFF—关闭。点火开关断开,空调系统关闭。 ECONOMY—经济运行方式。风机低速,车外新风进入。
LO-AUTO—低速自动调温。风机低速。 AUTO—自动调温。可在三种风速中任选一档。 HI-AUTO—高速自动调温。风机高速运转。 BI-LEVEL—双通道。风机按任一种运转。受调空气从冷气、暖气风口吹出。 DEF—化霜。如外界气温低于10 0C,则压缩机运行,以调节湿度控制。

129 汽车空调系统 汽车暖气系统 --供风系统构造 吹风模式 开关 仪表台出风口 内、外循环 开关 室外空气吸取处 空调开关 冷、暖风转换开关
风速开关 空调供系统

130 汽车空调控制面板 HI OFF MAX NORM BI-LEVEL VEATER DEF 高 关 强冷 正常 混合 暖气 经济运行 除霜
高 关 强冷 正常 混合 暖气 经济运行 除霜 速 闭 AIR COND ECONOMY HI OFF MAX NORM BI-LEVEL VEATER DEF F ME A N LO COLD HOT 冷 热 中 低 速 速

131 汽车空调控制面板 VENT自热风 除霜DEF ME 中 低 LO 取暖/除霜 MLX HI 高 关 OFF MAX 强冷 暖气 HEAT
混合 (FLOOR) B/L COOL WARM REC FRESH 冷 暖 室内 室外

132 控制面板

133 控制面板 二、实例:某轿车空调控制面板(汽电-184或汽构-340) 进气形式:外循环、内循环、外内同时循环。

134 二、实例:某轿车空调控制面板 进气形式:外循环.内循环.外内同时循环。 (汽电-184或汽构-340) 送风口选择杆 空气进口选择杆
送风口选择杆 空气进口选择杆 OFF A/C 空调A/C开关 温度调节推杆 鼓风机档位开关

135 1.控制组成 ①A/C开关—控制制冷系统的工作。 ②调温推杆—控制热水阀并与调温风门联动
③进(送)风口选择推杆—五档.面部(冷气),面部和脚部(多用通风),脚部(多用暖气),脚部和除霜器送风,除霜器送风。 ④空气进口选择推杆—控制进风口选择风门.内循环(最左边);外循环(最右边);内外同时循环(中间)。 ⑤鼓风机档位开关

136 2.控制面板工作 ①夏季制冷—先接鼓风开关,适当速度运转送风时,按下A/C开关,制冷系统开始工作。
②工作时,鼓风机将车内外空气吸入送蒸发器,降温除湿并过滤为清洁空气。该泠气通过调温风门时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冷气送入热交换器再次加热后进入空气混合室,另一部分绕过热交换器直接进入空气混合室,在室内冷热空气重新混合后,由相应的送风口送入车内。

137 冬季使用 ①可不按下A/C开关,制冷系统不工作,调温推杆推到右侧可得暖气。送出的暖气温度也可由调温推杆调节。
②春秋两季—可作强制通风换气装置使用。空气进气口选择推杆最右侧,温度调节推杆最左侧以关闭热水阀,接通鼓风机开关,车外新鲜空气即强制送入车内。

138 调节送风温度 ①调节面板上的调温推杆可改变调温风门的位置,
②改变进入暖气芯的冷气量,使进入混合室内冷暖空气的比例改变可达到调节送风温度的目的。

139 三、课堂小结 1.外循环、内循环、外内同时循环。 2.控制面板上的各种开关。 四、课外作业 1.什么是外循环、内循环、外内同时循环?
2.空调工作时,应先开鼓风机开关还是先开A/C开关?

140 暖风装置(有的叫供暖系统)是汽车空调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功能是将冷空气送入热交换器,吸收某种热源的热量,提高空气的温度,并将热空气送入车内用于取暖及风窗除霜。
供暖系统常见的故障有:热交换器漏水、热水阀损坏、管路破裂等。出现上述故障后需对供暖系统进行拆卸更换。

141 桑塔纳3000暖风装置的结构1-除霜风口 2-暖风和新鲜空气调节装置 3-侧除霜风口 4-出风口 5-右侧脚向出风口 6-新鲜空气风箱 7-热交换器 8-右侧风道 9-中央风道 10-左侧风道 11-控制面板饰罩 12-通风拉索 13-左侧脚向出风口 14-风机 15-风机调速电阻 16-进风罩

142 1.汽车供暖系统的分类 (1)根据热源不同分类 ①水暖式暖风系统 ②独立燃烧式暖风系统 ③综合预热式暖风系统 ④气暖式暖风系统 不论是利用何种热源,热量都是通过热交换装置传递给空气,并通过风机把热空气送入驾驶室内的。

143 (2)根据空气循环方式不同分类 ①内循环式 ②外循环式 ③内外混合式

144 2.水暖式供暖系统结构 供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 1-热水阀 2-热交换器总成 3-暖风风道 4-再循环控制电机 5-风机总成 6-风机电阻器
7-空调过滤器 8-暖风控制面板 9-风机开关 10-空气混合控制伺服电机 11-蒸发器温度传感器 12-出风模式控制伺服电机

145 热水阀安装在发动机冷却液通道中,用于控制进入热交换器的发动机冷却液流量。
(1)热水阀 热水阀安装在发动机冷却液通道中,用于控制进入热交换器的发动机冷却液流量。 热水阀 1-拉索 2-装配支架 3-阀门 4-来自发动机 5-去热交换器 6-保护层

146 (2)热交换器 热交换器由管子和散热器片等构成。新式的热交换器的管道上有凹坑,可改善热量输出性能。热交换器的形状与散热器相似。当热水阀打开时,加热后的发动机冷却液部分流经热交换器芯,以便为车厢内乘员提供所需的热量。

147 3.水暖式供暖系统工作原理 水暖式供暖系统可以看作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组成部分,其又可分为热水循环回路和通风装置。

148 水暖式供暖系统工作原理图 1-热交换器软管 2-热水阀 3-节温器 4-散热器软管 5-膨胀水箱 6-热交换器芯 7-发动机 8-水泵 9-风扇 10-散热器

149 在通风装置中,由风机强制使空气循环运动。空气经由进风口被吸入,流经热交换器时被加热,并由出风口导出,进入车厢内实现取暖或为风挡除霜。

150 暖风形成示意图 1-新鲜空气进口 2-再循环空气进口 3-热交换器芯 4-除霜空气出口 5-侧除霜空气出口 6-通风口 7-地板暖风出口


Download ppt "第7章 供暖与通风系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