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談創用CC授權及 the Commons 林懿萱 中央研究院 資訊科學研究所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談創用CC授權及 the Commons 林懿萱 中央研究院 資訊科學研究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談創用CC授權及 the Commons 林懿萱 中央研究院 資訊科學研究所

2 今日重點 一 Creative Commons - 概述CC的動畫 - Creative Commons - 創用CC授權條款
- CC Party紀錄片 - 選擇授權條款 - 作品搜尋 - 著名採用實例

3 今日重點 二 The Commons - iCommons - Science Commons - ccLabs - ccMixter

4 一 Creative Commons

5 1. CC概述…請看澳洲CC製作的動畫

6 2. Creative Commons - iCommons計畫 - 台灣「創用CC」計畫

7 關於 Creative Commons (CC)

8 Creative Commons International計畫
緣由:CC授權條款於2002年底推出之後,迅速獲得許多國家的回響,以美國法律為基礎的授權條款已不敷各國使用。 成立:CC於2003年推出iCommons計畫(現稱CCi計畫) 。 目標:藉由世界各地支持者的參與,發展出配合各司法管轄領域法律的CC授權條款。 作法:將CC授權條款翻譯成各國語言,透過公開討論的方式,確認CC授權條款是否與該司法管轄領域法律相牴觸,並作最小限度的必要調整。

9 台灣「創用CC」計畫 緣起:中研院資訊所因進行自由軟體相關計畫,而接觸到CC 。
參與:在2003年11月成為CC在台灣的iCommons計畫的合作機構-Creative Commons Taiwan(即台灣「創用CC」計畫)。 伙伴:目前全球已有澳大利亞、奧地利、巴西、加拿大、中國大陸、法國、德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日本、荷蘭、西班牙、瑞典、台灣及英國等47個國家加入此項計畫。(最後瀏覽日期2007/7/20)

10 CCi

11 3. 創用CC授權條款 - 推出時間及適用客體 - 緣由 - CC的作法及目標 - 組成 - 共通特色

12 推出時間及適用客體 CC於2002年12月發佈一套著作權授權條款,提供公眾自由使用。
台灣於2004年9月推出本地化的授權條款2.0版,2.5版及取樣授權條款也已完成並釋出供大眾利用,3.0版則正進行本地化中。

13 推出的緣由 - 優點:依據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於完成時,便自動享有一系列著作權保護,不待創作人主張,亦不需任何著作權標識。
著作權隱含的預設值… - 優點:依據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於完成時,便自動享有一系列著作權保護,不待創作人主張,亦不需任何著作權標識。 - 缺點:當創作人允許他人對其作品進行某些利用時,這樣的規定卻造成不便利(ex: 創作人不知該如何向他人表示、使用者可能不知該找誰談授權)。

14 CC因應的作法及目標 - 作法:提供一套標準化的著作權授權條款,幫助創作人告訴大眾,遵守哪些特定條件,就能自由利用其著作。
保留所有權利© v.s. 保留部分權利(some rights reserved) 。 - 目標:豐富原始創作素材,創造一活絡的創作環境,使大眾接觸這些資料更為便宜且容易。(跳過中間人,降低交易成本)

15 CC授權條款的組成 四種授權要素搭配出六種授權條款 - 非商業性 - 禁止改作 相同方式分享 - 姓名標示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相同方式分享 創用CC授權條款自2.0版以下,「姓名標示」為必含的預設選值 著作人格權→專屬於著作人。x讓與或繼承 x拋棄,但可約定不行使 著作人的認定 著作人,即「創作著作之人」。 受雇人於職務上完成的著作 原則→受雇人。例外→依契約約定 以受雇人為著作人者,其著作財產權歸雇用人享有。但契約另有規定者從其約定。 出資聘人的情形 原則→受聘人。例外→依契約約定 以受聘人為著作人者,其著作財產權依契約約定。未約定的情形,其著作財產權歸受聘人享有。

16 姓名標示 (Attribution, by) 授權要素說明(一)
使用人可自由重製、散布、展示、演出或以其他方式利用採CC授權的著作(本著作),但前提是使用人必須按照作者或授權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 創用CC 授權條款 2.5版只針對2.0版中與姓名標示有關的條項,作細部 修 改。主要是考量到wikis創作特有的情況,依wiki內容的真實作者、授權 人 的意願,允許被授權人表彰「wiki」此名稱,而非wiki內容的真實作者 ; 或同時表彰wiki及一位或多位wiki內容的真實作者。另外,也考量開放 近 用期刊的需求,使學者能確保他們自己及其任教的大學或其贊助機構、 期刊的名稱能同時被保留

17 授權要素說明(二) 非商業性 (Non-Commercial, nc) 使用人可自由重製、散布、展示、演出或以其他方式利用採CC授權的著作(本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而使用本著作。

18 授權要素說明(三) 禁止改作 (No Derivative Works, nd) 使用人可自由重製、散布、展示、演出或以其他方式利用採CC授權的著作(本著作),但不得改變、轉變或改作本著作 (即不得產生衍生著作)。

19 授權要素說明(四) 相同方式分享 (Share Alike, sa) 使用人可自由重製、散布、展示、演出或以其他方式利用採CC授權的著作(本著作),但如果使用人改變、轉變或改作本著作,只有在採用與本著作相同、相似或相容的授權條款下,才能散布由本著作而生的衍生著作。 (授權條款不能同時包含「相同方式分享」及「禁止改作」此二要素,因為「相同方式分享」僅適用於衍生著作。)

20 六種授權條款組合 創用CC授權條款名稱 圖示 姓名標示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非商業性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21 三種呈現形式 授權標章 (Human-Readable : Commons Deed)       
法律條款(Lawyer-Readable : Legal Code) 數位標籤(Machine-Readable : Digital Code)

22 授權標章 (Commons Deed) 為一般人所設計,對授權 條款所做的簡易、白話摘要,並搭配相關授權要素的圖示。

23 法律條款 (Legal Code) 為法律人所設計的正式授權契約,是每一個授權標章實際代表的法律意涵,及創作人需要能確保授權條款在法庭上具有效力的完整版本。

24 數位標籤 (Digital Code) 為了協助搜尋引擎及其他應用程式,從創作人所使用的授權條款中辨認出其著作,數位標籤將授權條款轉譯為機器可辨讀的形式。

25 創用CC授權條款的共通特色 適用於全世界 有效期間持續至著作的著作權保護期間經過為止 不得撤銷 不影響使用人依著作權法所取得的合理使用權利
不影響著作人行使其未釋出的著作權 * 合理使用的概念規定於我著作權法第四十四條到第六十五條,利用人使用著作權人的著作符合條文規定之情況時,該利用行為雖未獲得著作權人之允許亦為合法。

26 4. CC Party紀錄片

27 5. 選擇授權條款 (從創作人角度出發)

28 選擇適合的創用CC授權條款 操作步驟: 1.在創用CC計畫首頁點選 「選擇授權條款」連結 2.依據「作品型態」或「授權方式」 來選擇授權條款
3.回答兩個問題: (1)是否允許您的著作被使用於商業目的? (2)是否允許他人改作您的著作?

29 6. 作品搜尋 (從使用人角度出發)

30 創用CC授權作品搜尋 Google Search CC Search:進階搜尋-英文介面 操作步驟: 1.輸入關鍵字 2.勾選想要搜尋作品
的利用條件 (如:商業利用) 3.按下「搜尋」鍵 CC Search:進階搜尋-英文介面 CC Garden是國內推廣CC授權的創作人組織:該組織特別強調透過輕鬆的方式,來達到提供台灣的創作人與消費者之間有更好互動環境的目標。

31 - 創用CC綜合藝廊 提供線上瀏覽、下載台灣「創用CC」計畫所參與的各項活動記錄,以及各種影音檔案及媒體素材。
- StreetVoice音樂區塊的嘻嘻樂園(CC樂園)專區,提供了1372首國內創作者採CC授權的音樂,供使用人線上收聽。(最後瀏覽日期2007/6/14) - 公視影片素材創意共享 自2006年7月起,開放給台灣本地大眾免費下載影音短片作非營利目的的使用。…BBC Creative Archive (類CC授權CC授權)

32 7. 著名採用實例

33 經濟部 智慧財產局

34 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

35

36 麻省理工學院的開放課程計畫 (MIT OpenCourseWare)
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網頁」是個大規模的電子出版計畫,旨在對全世界的教育家、學生和自學者提供免費、可搜尋的網路版麻省理工學院教材。 麻省理工學院的開放式課程網頁上所有內容都採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授權

37 國立台灣美術館-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交流平台
數位藝術有別於傳統的藝術表達形式,在於它相當程度上整合了藝術、創造與科技媒體的應用。我們指稱「以數位化媒材當作工具或者表達媒介所進行的藝術創作」為數位藝術創作,只要新的科技與工具還在不停的更新,數位藝術創作勢必出現更多樣化的性質與創作種類,並且將以結合更多領域的複合性型態呈現。 而藝術創作作為一個國家在文化基礎,與創新發展上的養分,角色是功不可沒的,特別是數位藝術創作,在歐美各國發展數十年之下,成為各領域創意的先驅也是顯著的事實。然而,在國內尚未有健全的環境提供給創作者時,從事藝術創作〈特別是數位藝術創作〉,是資源十分有限的。 本網站的目的,是為了使數位藝術創作人口,以及數位創意產業人口,能夠透過這個網站的介面,讓彼此的資訊相互流通。並且可藉由這個網站的內容,提供數位藝術創作者更多開放的資源,使數位藝術創作者能夠得到更多協助與支持,從而促進數位藝術能真成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一支生力軍。

38 朱頭皮的「搖滾主耶穌」 首張採CC授權的CD(200409)

39 李坤城的「秋天的孩子」 第二張採CC授權的CD(200511)

40 賴和音樂專輯--河

41 九把刀的風華絕代的正義—殺手 第一本採CC授權的書籍(200510)
本創作係依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進行授權。如欲瀏覽本授權條款之副本,請造訪hppt://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2.0/tw。

42 部落格

43 二 The Commons

44 1. iCommons

45 iCommons iCommons與CCi的關係…
各司法管轄領域授權條款本地化相關工作原本由CC底下的International Commons(簡稱iCommons)計畫進行,之後這部分的工作改由CC底下的CCi計畫來進行。 iCommons是獨立於Creative Commons之外,一於英國註冊的非營利組織。旨在建立全球社群的連結來共同推動開放教育、開放近用出版、自由軟體等運動。

46 2. Science Commons

47 Science Commons 成立:CC在2005年成立了Science Commons(科學眾用)計畫,以處理複雜的科學層面的著作權授權相關議題。 緣由:Science Commons承續和CC相同的理念,藉助CC授權機制於2002年底推出至今累積的寶貴經驗,進一步將CC處理的面向-音樂、文字、影音著作等,擴大至更複雜的科學層面。 目的:植基於學術著作及資料的開放近用理念,旨在去除加諸於資訊流通、分享上不必要的法律及科技限制,以加速科學研究的循環週期及促進科學的進步。 * Science Commons 承續著和CC相同的理念,藉助CC授權機制於2002年底推出至今累積的寶貴經驗,進一步將Creative Commons處理的面向——音樂、文字、影音著作等擴大至更複雜的科學層面

48 三大主題 出版(publishing)- 想解決學者與出版商間關於著作的著作權讓渡問題。
授權(licensing) - 想解決科學研究資料在不同機構或研究者間轉移的問題。 資料(data) 建構試驗性神經病學(neurological)研究的開放近用性質的語意網(semantic web)。

49 3. ccLabs

50 ccLabs - ccLabs (CC實驗室) 是CC展示新的技術計畫的地方。目前推出的幾項創新計畫包含:
- DHTML授權產生器 勾選想要設定的限制條件,(是否:允許重混、禁止商業利用、要求相同方式分享)及欲適用的網頁型態(一般網頁、MySpace、YouTube),就能產出一段程式碼。 - 其他開發中的計畫…。

51 4. ccMixter

52 ccMixter ccMixter是一個社群音樂網站,蒐集了以CC授權釋出的重混(remix)音樂作品。
在這裡你可以聆聽、取樣(sample)、混編(mash-up)或以任何你所想要的方式混用ccMixter網站上的音樂。也可以利用ccMixter上提供的音樂素材,創作出你自己的作品,再上傳回ccMixter,提供他人利用,形成一個善的循環。

53 謝謝聆聽 歡迎指教! 網址:creativecommons.org.tw 電子郵件:yihsuan@iis.sinica.edu.tw
電話:(02) ext. 1307


Download ppt "談創用CC授權及 the Commons 林懿萱 中央研究院 資訊科學研究所"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