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语句仿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语句仿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语句仿用

2 教学内容 1、明确仿用题的特征 2、学会解答仿用题

3 1、请在下面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1994年)要求:①另举一个事例;②句式与标有“ ”的一句相同。
1、请在下面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1994年)要求:①另举一个事例;②句式与标有“ ”的一句相同。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如果没有司马迁实地考察,搜集史料,没有他忍辱负重,发愤著述,又哪会有不朽之作史记的流传! (如果没有了陈景润身居斗室,痴心硬干,没有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运算推理,钻研不止,哪里会有数学王子陈氏定理的发现!)

4 2、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2001年全国)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______, , 。 ② 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 , 。 启明星 即使摘不到 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 浪的帮凶 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5 3、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2002年)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 浪花是部首, , 涛声是音序, ,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 天空是万物的一个舞台 阳光是灯光 彩云是背景 飞鸟、蝴蝶是天空的主角

6 附2002年仿用题评分细则: ①第一句的比喻须有下面三个比喻,给2分; ②四个比喻构成在个完整的意思,给2分; ③四个比喻合理贴切,给2分;每答对两 个给1分,答对一个不给分。

7 天空是大气的一部字典: 白天是部首, 鸟声是音序, 蜜蜂、花蜂是天空的文字。 (0分) 雨水是云的结晶: 松树是哨兵, 星星是文字, 小草、花朵是大地的孩子。 (1分)

8 失败是人生的一段旅途: 骄傲是启程, 痛苦是路途, 感受、经验是旅途的收获。 (4分) 春天是绿色的一曲赞歌: 树木是歌词, 鸟鸣、虫叫是音符, 鲜花是春天的掌声。 (5分)

9 人生是生命的交响曲: 诞生是前奏, 死亡是尾声, 喜怒哀乐是人生的音符。 (6分)

10 解答仿用题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1、修辞知识:八种常见修辞格的运用 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夸张、对偶、排比。 2、语法知识: ①句子结构
单句:主谓句与非主谓 , 把字句与被字句 兼语句、连动句 ②词组结构 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 3、联想与想像能力 相似联想、相对联想 4、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语段语意把握能力

11 语句仿写题的解法 1、审清题意,明了要求 2、读懂文段,钻研例句
’94第一点“要求”告诉考生“写什么”――写事例,第二点“要求”告诉考生“怎样表达”――依照例句形式表达。 审清题意,既可以弄清仿句“形式”的要求,又明确“内容”的走向。 2、读懂文段,钻研例句 ’94议论语段,我们应抓住其观点句,做到观点与材料统一,例句的形式特征是:用上一个假设关系的双重复句,有两个并列的否定句,结尾的反问句,其内部又含有几个整齐的短句。 分析例句,既能明了例句中意义的内在关系,又能明了例句形式上的特点。只有细致研究文段与例句,才能求得仿句的形似与神似。 读懂文段,需从不同文体出发;钻研例句,应区分单复句。

12 3、展开联想、想像,寻找最佳话题和最佳内容
一般说来,仿句与例句的话题应有某种联系,一般属于同一范畴。如’94例句写李时珍(医学家)经过努力写成《本草纲目》那么仿句可写“曹雪芹”(文学家)写《红楼梦》,也可写“司马迁”(史学家)写《史记》,“陈景润”解“歌德巴赫猜想”等等。由医学家想到文学家、史学家、数学家、政治家,顺理成章。 寻找话题是难点,还可在不同空间去寻找,如例句是海中的,可找天上的,陆上的……如“你是严冬里的炭火,______,你是湍流中的踏脚石,_______,你是看不见的空气,你是捉不到的阳光,啊,友情,你在哪里?” 如果不注意语段内在的限制性,无目的的想像将劳而无功,如’99高考中有考生答为“五十年像一轮红日,有阴也有晴……太阳已经升起”,如果孤立地看,本句能自圆其说,且与文段意义相吻合,但把它放入语境中,就会发现“画卷、红日、史诗”几个概念组合起来显得思维混乱。

13 4、斟字酌句,表述成文 所仿句子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⑴表述语句必须与例句形式相同、相似。 ⑵意义自圆其说,且与整个语段相吻合,这是仿句的必需,也是验证答案正确的主要依据。

14 欢迎专家批评指导! 谢谢!


Download ppt "语句仿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