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三四章 供給與需求.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三四章 供給與需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三四章 供給與需求

2 4.1 市場需求 個別需求 替代品、互補品、正常財與劣等財 需求的概念
假設其他條件不變,在一段期間內,個別消費者對某特定財貨,在不同商品售價下,願意且有能力購買的商品數量。 需求與供給決定市場上商品的銷售價格以及流通數量 需求要義:定義需求時通常假設下列條件不變,例如:消費者的貨幣所得、其他替代才獲的價格、其他互補財貨的價格、對未來財貨價格的預期、未來所得的預期、消費者的偏好、人數等。 其他條件不變之下,則在特定的價格水準之下,將每個個別消費者願意且有能力購買的數量相加總,就是市場需求。 需求是特定時間內動態的數量,故為流量的概念。且需求為對特定財貨的需求,故為獨立需求或直接需求,非引申需求。 替代品、互補品、正常財與劣等財 替代品:若兩種財貨,其中一種財貨的購買量與另一種財貨的價格變動於相同的方向,則此兩種財貨互為替代關係。例如:牛肉價格漲,導致豬肉購買量增加。 互補品:若兩種財貨,其中一種財貨的購買量與另一種財貨的價格變動於相反的方向,則此兩種財貨互為互補關係。例如:汽車價格上漲,導致汽油購買量減少。 正常財:若一種財貨的購買量隨所得增加而增加,隨所得減少而減少,稱之。 劣等財:若一種財貨的購買量隨所得增加而減少,隨所得減少而增加,稱之。

3 4.1 市場需求 需求法則 商品價格與商品需求數量間的反向關係。 替代效果與所得效果:解釋何以價格下跌後,需求量會增加
替代效果:其他條件不變之下,當X財貨的價格單獨下跌, 會造成X財貨比其他財貨相對便宜,因此理性的消費者會多買相對便宜的X財貨,少買其他相對較貴的財貨。此種因為相對價格改變而多買相對便宜的財貨的數量,稱之為價格變動後的替代效果(Substitution Effect)。 所得效果:其他條件不變之下,當X財貨的價格下跌, 會造成消費者在相同的貨幣所得下,其貨幣的購買力增加﹝或稱之為實質所得增加﹞,在X財貨是正常才的情假設下,消費者會多買X財貨。此種因為實質所得增加而多買的財貨數量,稱之為價格變動後的所得效果(Income Effect)。 價格效果:透過價格變動後的替代效果與所得效果分析可知,當X財貨的價格單獨下跌,其他條件不變之下,消費者會多買X財貨,此種其他情況不變時,因為價格下跌因此多買的財貨數量稱之為價格變動的價格效果。 需求法則的反例:季芬財(Giffen Goods)與炫燿財(conspicuous goods)

4 4.1 市場需求 價格與需求曲線 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
某一定期間內,在其他情況不變時,針對商品或服務的某一個價格水準,消費者「願意」且有「能力」購買的數量 需求(demand):一定期間內,消費者在各種不同價格下願意且能夠購買的數量。 (例)手機市場的需求表(demand schedule)

5 4.1 市場需求 價格與需求曲線(續) 依據需求表用圖形來表示價格與數量關係的需求曲線(demand curve)

6 4.1 市場需求 價格與需求曲線(續) 影響需求的因素 需求法則(Law of Demand)
當其他條件不變下,商品價格與需求數量呈反向變化關係 影響需求的因素 所得 所得增加時,我們對於一般物品的消費數量似乎也會跟著增加 正常財(normal goods) 隨著消費者所得增加,需求量亦會跟著增加的商品貨物

7 4.1 市場需求 影響需求的因素(續) 所得 嗜好 消費者態度(品味與嗜好)的改變造成需求增加
汰選財(inferior goods)(一般稱之為劣等財) 當消費者所得增加時,需求卻會降低的物品 中性財(neutral goods) 需求數量不隨所得改變而變動的商品或服務 嗜好 消費者態度(品味與嗜好)的改變造成需求增加

8 4.1 市場需求 影響需求的因素(續) 相關商品價格 價格預期 消費者對欲購買產品未來價格預期的消息,會造成需求的變動
替代品(substitute products) 指兩樣不同物品的用途極為相似,彼此間可以相互替代 互補品(complementary products) 是指必須共同搭配使用的物品 價格預期 消費者對欲購買產品未來價格預期的消息,會造成需求的變動

9 4.1 市場需求 影響需求的因素(續) 消費人數 消費者數量的增加造成商品與服務需求量的增加 國際因素
某一商品的市場需求,包含國內需求與國外需求兩部分,匯率的變化會改變商品的需求量

10 4.1 市場需求 影響需求的因素(續) 需求函數(demand function) 將需求的決定因素考慮在內的價格與數量關係

11 4.1 市場需求 需求量的改變與需求的變動 在市場上,同一商品在一既定的價格下,將需求者的需求量加總起來,即為市場的需求量。不同價格所對應的市場需求量,即為市場需求。 需求的變動

12 4.1 市場需求 需求量的改變與需求的變動 需求量的改變 ﹝點的變動﹞ 在同一條需求曲線上,由於價格變動所引起的需求量變化
需求的變動﹝非財貨本身價格的變動﹞ 當價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包括所得、偏好、相關商品價格、消費人數與預期因素等發生變化時,會使整條需求曲線往左或往右移動 影響需求變動的因素: 1、財貨價格不變,貨幣所得增加時:(1)正常財會多買,所以需求增加;(2)劣等財會少買,所以需求減少。 2、其他財貨價格(Py)的變動:視兩種財貨間的替代關係或互補關係而定。 3、偏好提高,需求增加 4、消費人數增加,需求增加。 5、預期未來所得增加,現在需求增加。 6、預期未來價格上升,現在需求增加。

13 4.2 市場供給 供給的意義 其他情況不變的因素 供給關係
假設其他條件不變,在一段期間內,個別生產者或全體生產者,對某特定財貨,在不同商品售價下,願意且有能力提供的商品數量。 其他情況不變的因素 1.技術水準不變;2.生產要素的價格不變;3.生產者的偏好不變;4.政府的租稅政策不變;5.生產者的人數不變;6.生產者對未財貨價格及生產要素的價格預期不變;7.其他替代品與互補品財貨價格不變。 供給關係 廠商為了回應利益誘因,產品供給量會隨價格變動,價格上升時供給量增加,價格降低時供給量減少

14 4.2 市場供給 價格與供給曲線 (例) 手機市場的供給表 (supply schedule) 供給量(quantity supplied)
某一定期間內,在其他條件不變之情況時,針對商品或服務的某一個價格水準,生產者「願意」且有「能力」供給的數量 供給:其他情況不變,各種不同的價格之下,生產者願意且能夠提供的數量。 (例) 手機市場的供給表 (supply schedule)

15 4.2 市場供給 價格與供給曲線(續) 依據供給表用圖形來表示價格與數量關係的供給曲線(supply curve)

16 4.2 市場供給 價格與供給曲線(續) 影響供給的因素 生產技術 科學昌明及生產技術的革新,降低了生產成本,使產品的供給增加
供給法則 (Law of Supply) 當其他條件不變下,價格與數量呈正向變化關係基本經濟原則 供給法則的反例:後彎的勞動供給曲線、後彎的資金供給曲線、後彎的外匯供給曲線、成本遞減產業的長期供給曲線。 影響供給的因素 生產技術 科學昌明及生產技術的革新,降低了生產成本,使產品的供給增加

17 4.2 市場供給 影響供給的因素(續) 要素價格 當原料或生產要素的價格變得更便宜時,生產者的成本降低,增加產品供給 其他產品價格
由於生產要素具備多種使用的可能性,當某一項產品的市場價格上升時,廠商基於收入及利潤的增加,會將生產資源與設備轉移至高價位產品的生產上

18 4.2 市場供給 影響供給的因素(續) 價格預期 當廠商預期未來市場價格會上升時,會增加生產量 供給者人數
當市場有更多廠商加入生產時,會造成市場供給量的增加

19 4.2 市場供給 影響供給的因素(續) 國際效果 市場總供給包括國內廠商與國外廠商供給之加總量

20 4.2 市場供給 影響供給的因素(續) 供給函數 (supply function) 將供給的決定因素考慮在內的價格與數量關係

21 4.2 市場供給 供給量變動與供給變動 在市場上,許多廠商生產同一商品,在一既定的價格下,將供給者的供給量加總起來,即為市場的供給量,不同價格所對應的市場供給量,即為市場供給。 供給的變動

22 4.2 市場供給 供給量變動與供給變動(續) 供給量的改變﹝點的變動﹞ 在同一條供給曲線上,由於價格變動所引起的供給量變化
供給的變動﹝非財貨本身價格的變動﹞ 當價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包括生產技術、原料要素價格、其他產品價格、預期因素與供給者人數等發生變化時,會使整條供給曲線往左或往右的移動 影響供給變動的因素 技術進步,供給增加,S右移 生產要素的價格下降,供給增加,S右移。 生產者偏好增加,供給增加,S右移。 租稅降低,供給增加,S右移。 生產者人數增加,供給增加,S右移。 預期未來財貨價格下降或是預期未來要素價格上漲,現在供給會增加,S右移。 生產上的替代品價格下降或是互補品價格上升,供給增加,S右移。

23 4.3 市場供需均衡 供需法則與供需均衡  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當市場上存在超額供給(Exceed Supply)或過剩(surplus)則價格會下降,存在超額需求(Exceed Demand)或短缺(Shortage)則價格會上升。此種價格隨市場超額供需變動而調整的情況稱之為供需法則。 均衡的意義(equilibrium) 係指其他條件不變,一種一經達到後,將會繼續維持而不在發生任何變動的狀態。 安定均衡與不安定均衡。 均衡價格與均衡交易量 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上,財貨與勞務的均衡價格,決定於財貨與勞務的市場供給量與需求量相等時。並決定相對應的均衡交易量。 當實際價格高於或低於均衡價格時會發生超額供需的狀況。 供需變動對均衡價格與均衡交易量的影響 需求變動,但供給不變---D↑(↓) → P ↑(↓)且Q ↑(↓) 需求不變,但供給變動---S ↑(↓) → P ↓ (↑)且Q ↑(↓) 供給與需求同方向變動---S↑且D↑ →P(?)但Q ↑。S ↓且D↓ → P(?)但Q ↓ 供給與需求反方向變動---S↑且D ↓ →Q(?)但P ↓↑。S ↓且D ↑ → Q(?)但P ↑

24 4.3 市場均衡 供需互動與價格調整 在某一個價格水準下,需求者願意交易的數量會等於生產者願意提供的數量之時,市場達到均衡 市場均衡
在市場達到均衡時之價格,P*x稱之為均衡價格(equilibrium price),而Q*x稱之為均衡數量(equilibrium quantity)

25 4.3 市場供需均衡 買賣不成供需在:買賣不成,但是供需曲線仍然存在,而且供需變化後,交易隨時可能發生。 物以稀為貴和有用的東西比較貴
均衡時價格可能是負的:例如聽小牌的歌星唱歌,可能免費且可能贈品。 SD相交於第四象限。 均衡時交易量不可能是負的:SD相交在第二象限。 物以稀為貴和有用的東西比較貴 物以稀為貴:當需求不變,供給減少則價格提高 有用的東西比較貴:當供給不變,需求增加則價格提高。

26 4.3 市場均衡 供需互動與價格調整(續) (例) 手機市場供需均衡

27 4.3 市場均衡 市場均衡與經濟效率 需求曲線反映消費者所願支付的價格,增加一個單位產品之取得所直接獲得的私人效益,稱之為邊際私人效益(marginal private benefit, MPB) 供給曲線反映廠商生產每一額外數量產品的成本,增加一個單位產品之生產所直接承擔的成本增額,可稱之為邊際私人成本(marginal private cost, MPC)

28 4.3 市場均衡 市場均衡與經濟效率 Q*生產量時,MPB = MPC

29 4.3 市場均衡 政府干預與市場均衡 數量干預 目的: 管制消費量 以量制價

30 4.3 市場均衡 政府干預與市場均衡(續) 價格管制
物價的管制,更為普遍與常見;以我國而言,農產品的保證價格、平準基金、契作收購等,都是具體的物價管制措施 價格上限干預 價格下限干預

31 4.4 供需彈性 彈性的意義 在經濟學裡,彈性是一個相對簡單的觀念,其中最常用的是所謂的價格彈性。包括需求的價格彈性與供給的價格彈性。例如:需求曲線所描述的是一條負斜率的需求線,當價格上升的時候,消費者的需求量減少,但是『減少多少呢?』,此即需求的價格彈性所刻劃的關係。 價格彈性的意義 衡量價格變動所引起的數量變動的敏感度指標。 實例 例如:中船與台鐵都遭遇虧損,為了改善營運,中船降價求售,但是台鐵卻提高票價,WHY?薄利多銷的政策好嗎?以價制量對減少抽菸有效嗎?這些問題都有賴彈性的大小來回答。

32 4.4 供需彈性 彈性 需求量或供給量變動百分比相對於某些因素(價格或所得)變動百分比的比率,其中價格者稱為價格彈性,所得者稱為所得彈性。
彈性的衡量方式 弧彈性(arc elasticity) 供需線上一段距離(弧)的彈性

33 4.4 供需彈性 彈性的衡量方式(續) 需求之價格彈性 點彈性(point elasticity)
微量變動,相當於在一點上的變動所計算出來的彈性 需求之價格彈性 價格變動所引起需求量變動敏感度的指標

34 4.4 供需彈性 需求之價格彈性(續) 因為需求法則表示需求量與價格成相反的變動關係,亦即ΔP與ΔQ一定呈現相反的符號。如此計算出來的需求彈性必定為負值。為便利起見,使用絕對值而省略其負號。 需求的價格彈性之係數大小的種類 因為彈性係數為| ED |=需求量變動百分比/價格變動百分比,所以比較價格變動後,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與價格變動的百分比大小,可將彈性係數分成五種: ED 大於1:價格變動而引致較大需求量變動,亦即需求量變動之敏感度較強 ED 小於1:需求量變動之敏感度較弱

35 4.4 供需彈性 需求之價格彈性(續) ED 等於1:兩者變動幅度一致,單一需求彈性 ED 等於無窮大:彈性無窮大或完全有彈性

36 4.4 供需彈性 不論需求線與供給線,價格彈性的衡量不但與線的斜率有關,而且也受到衡量的位置的影響。 需求彈性與斜率
需求彈性不等於斜率,由彈性係數的公式可知, ED =(dQ/dP)(P/Q) =(1/斜率)(P/Q)。換句話說,決定彈性大小的,除了斜率之外,還有價格與數量比﹝即弧或點的位置﹞。因此除了幾種特疏的情況外,同一條直線型的需求線上不同點、或不同段的弧,其彈性不同。

37 4.4 供需彈性 需求之價格彈性(續) 直線型需求函數各點的彈性

38 4.4 供需彈性 需求之價格彈性(續) 因為ED =(1/斜率)(P/Q),其中斜率表示需求曲線上任一點的點斜率,Q與P分別表示該點的點座標,所以只要能分別求出需求曲線上任一點的斜率與點座標,即可以計算出彈性值。例如E點的彈性為EB/AE。 點斜率一樣時,P愈大或是Q愈小,則該點的彈性愈大。 因此我們可以依其所在的位置不同,將直線型的需求曲線上的各點之彈性係數分成五種。 需求曲線斜率與彈性大小的關係 因為| ED | =(1/斜率)(P/Q), 當P/Q不變時,則|斜率|愈大,| ED |愈小。 亦即,通過座標平面上的任一點的需求曲線愈垂直,表示該點的點彈性愈小。 因此我們可依斜率不同,在P/Q不變時,將 | ED |大小分成5種,如圖所示。

39 4.4 供需彈性 需求彈性的決定因素 必需品的需求彈性小,奢侈品的需求彈性大 替代品的多寡
決定商品對價格彈性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市場上可替代物品的數量多或少 ,替代品多,需求彈性大。 支出的比重 該物在消費者支出預算中所占比例的重要性,若所佔的比例大,則需求彈性大。 耐久財,需求彈性大,非耐久財,則小。 習慣使用或社會風尚所趨的物品,需求彈性小。 上癮者彈性較小,未上癮者彈性較大。 存在趕時髦效果者,彈性大,存在與眾不同效果者彈性小。 考慮的時間長短 時間愈短, 需求的價格彈性會愈小 時間愈長, 需求的價格彈性會愈大

40 4.4 供需彈性 需求彈性大小與消費者總支出(TE)或生產者總收入(TR)的關係
就消費者而言,總支出等於產品的單位價格乘以消費數量:TE =P‧Q =TR

41 4.4 供需彈性 需求彈性與總支出(續) TE=PQ,所以dTE/dP=Q+(dQ/dP)P =Q{1+(dQ/dP)(P/Q)}
=Q(1-| ED |) 由上式可以看出當需求彈性小於1時,dTE/dP大於零,表示P與TE或PQ呈現同向的變動。若需求彈性等於1時,dTE/dP等於零,表示無論P如何變動,TE或PQ皆不變。當需求彈性大於1時,dTE/dP小於零,表示P與TE或PQ呈現反向的變動。

42 4.4 供需彈性 需求彈性與總支出(續) 需求曲線上各段之價格彈性

43 4.4 供需彈性 需求之所得彈性與交叉彈性 所得彈性
需求所得彈性是衡量當消費者所得變動,所引起需求量變動的敏感度,指的是當所得變動一個百分比時,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

44 4.4 供需彈性 需求之所得彈性與交叉彈性 所得彈性(續) 所得彈性與商品性質
正常財:當所得增加時,其需求量亦隨之提高,其所得彈性為正 (EI > 0) 必需品:當 0 < EI < 1 時,表示需求量變動幅度小於所得變動 奢侈品:當 EI >1 時,表示需求量變動百分比大於所得變動的百分比 汰選財(劣等財):如果所得增加,反而使需求量減少,其所得彈性為負(EI < 0)

45 4.4 供需彈性 需求之所得彈性與交叉彈性 所得彈性(續) 所得彈性與商品性質
中性財:所得彈性為零 (EI = 0) ,表示需求量不受所得變動之影響 交叉彈性 某一商品的價格變動,引起另一種商品需求量變化之程度

46 4.4 供需彈性 需求之所得彈性與交叉彈性 供給之價格彈性 交叉彈性(續) 交叉彈性與商品性質 替代品:交叉彈性值為正,EXY > 0

47 4.4 供需彈性 供給之價格彈性 供給曲線之彈性大小分為:

48 4.4 供需彈性 供給之價格彈性 影響供給彈性大小之因素: 生產因素用途之多寡
生產技術條件之變化,決定生產要素使用之替代程度,故若生產要素改變生產途徑或擴充越容易,則供給彈性越大。 生產成本變動之敏感程度 若產量增加時,生產成本快速上升,則價格上漲反應快速,此時價格的變動率遠超過供給量的變動率,供給彈性較低,但若生產成本隨產量變動之敏感較低,供給彈性就較大 財貨本身越容易儲藏,則供給彈性越大 受自然力支配越大,則供給彈性越小 財貨生產期間越長,則供給彈性越小

49 4.4 供需彈性 供給之價格彈性 影響供給彈性大小之因素:(續) 時間之長短 長期供給曲線的彈性較短期供給曲線來得大

50 4.4 供需彈性 供需彈性與市場均衡 需求與供給曲線完全彈性之情況:
當需求曲線為完全彈性時,供給的變動僅對數量有影響,對價格無影響;當供給曲線為完全彈性時,需求的變動僅對數量有影響,對價格則毫無作用

51 4.4 供需彈性 供需彈性與市場均衡(續) 需求與供給曲線完全無彈性之情況: 供給與需求的變動,對數量毫無影響,僅會造成價格下降或上升

52 4.4 供需彈性 供需彈性與市場均衡(續) 需求與供給曲線較具彈性之情況: 供給與需求的變動,對價格與數量均有影響

53 4.4 供需彈性 供需彈性與市場均衡(續) 需求與供給曲線不具彈性之情況: 供給與需求的變動,對價格與數量都有影響

54 4.5 市場均衡之應用分析 市場均衡聯動分析

55 4.5 市場均衡之應用分析 租稅負擔 由需求彈性面分析 當政府向生產者課徵每單位t元的銷售稅後,會使供給減少,由S0左移S1至,如圖(a)
需求彈性分別是完全無彈性與完全彈性時如圖(b)與(c)

56 4.5 市場均衡之應用分析 租稅負擔 由供給彈性面分析 當政府向生產者課徵每單位t元的銷售稅後,會使供給減少,由S0左移S1至,如圖(a)
供給曲線完全無彈性或完全彈性時如圖(b)與(c)

57 4.5 市場均衡之應用分析 租稅負擔 彈性與租稅轉嫁 租稅是由生產者或消費者最終來負擔的問題,原則上價格彈性較大者負擔較少的稅

58 價格機能干涉的效果分析 想要支付=□AEQ0O 實際所得=□P0EQ0O 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於與社會無謂的損失
1.消費者剩餘(consumer’s surplus; C.S.):假設在完全競爭市場中,價格只有一個,則消費者在購買某一種財貨時,所願意支付與實際支付間的差額。 圖示如下:在P= P0時,消費Q=Q0。 想要支付=□AEQ0O 實際支付=□P0EQ0O CS=ΔAEP0 引申:P越高或Q越少,則CS越少 需求曲線月水平,則CS越少 2.生產者剩餘(producer’s surplus; P.S.):所謂的生產者剩於是生產者提供產品到市場上,所得到的全部總收益超過他願意生產提供的最低要求價款的差額。 實際所得=□P0EQ0O 想要所得=□BEQ0O PS=ΔBEP0 引申:P越高或Q越多,則PS越多 供給曲線月垂直,則PS越多 3.社會無謂的損失(Dead-Weight-Loss;D.W.L.) :因為政府政策造成社會福利淨減少的部分,稱之。 政府政策採行,社會福利的變動量無外乎產生自消費者﹝以CS表﹞和生產者﹝以PS表示﹞以及政府本身﹝一般是指政府稅收和補貼額﹞的變動量。所以社會福利變動量=CS變動量+PS變動量+政府稅收和補貼額的變動量。 故,當社會福利變動量>0,表示社會福利淨增加 當社會福利變動量<0,表示社會福利淨損失

59 價格機能干涉的效果分析 課稅 課稅的經濟效果:政府的租最按其是否能轉嫁,可區分為直接稅和間接稅。前者以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為代表,是稅法中預期不會轉嫁的租稅;後者以消費稅和貨物稅為代表,是稅法中預期會轉嫁的租稅。按其課稅方式的不同,可以區分為從價稅與從量稅兩種,從價稅是指按貨物的販售價格課征一定百分比的稅金;而從量稅則指按每單位貨物數量課徵一定金額的稅金。 政府對生產者課貨物稅,不管是從價稅或從量稅,都一定會使生產者的生產成本提高,而造成供給曲線的左移,在需求曲線不變的情形下,產品的交易會減少而產品的價格一定也會上漲,此時產品價格上漲的部分,即是生產者將租稅轉嫁給消費者負擔的部分,而交易量減少越多,則課稅後造成社會福利淨額損失愈大。

60 價格機能干涉的效果分析 課稅(續) 3.茲以政府對生產者課徵從量稅後的經濟效果說明如下:
(1)課稅前,S0=D,決定(P*,Q*)=(P0,Q0) (2)課稅後,S0左移至S1,單位稅額為P1P2,其經濟效果如下: 稅前 稅後 結果 價格 P0 P1 上升P0P1=轉嫁部分 交易量 Q0 Q1 減少Q0Q1 CS △AE0P0 △ AE1P1 減少□P0E0E1P1=a+b PS △ BE0P0 △ BE1P1 減少□P0E0E2P2=c+d 政府稅收 □P1E1E2P2 增加□P1E1E2P2=b+d 社會福利 △AE0B △AE1E2B 減少△E1E0E2=a+c

61 價格機能干涉的效果分析 課稅(續) 4.課稅與租稅轉嫁的關係 (1)公式:稅後消費者負擔的單位稅額/稅後生產者負擔的單位稅額 (2)結論:
=ES/|ED| (2)結論: A.ES不變,|ED|越大,則租稅越不容易轉嫁。 (a) |ED|=無限大,完全不能轉嫁。 (b) |ED|=0,完全轉嫁。 B. |ED|不變,ES越大,租稅越容易轉嫁。 (a) ES無限大,完全轉嫁。 (b) ES=0,完全不能轉嫁。


Download ppt "第二三四章 供給與需求."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