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的 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事实是发展心理学最可靠 的事实。 认识、思维、智慧、认知 研究轨迹 皮亚杰于 1918 年在纳沙特尔大学获得自 然博士学位。对生物学、哲学和逻辑学 有兴趣。在研究了生物学和认识论后, 发现在认识论和生物学之间有一条可以 连接起来的纽带 —— 心理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二章 溝通:有效地形成共識. 2 學習目標 1. 溝通對個人及企業的重要性 2. 溝通程序的內容 3. 組織中的正式溝通管道 4. 組織中的非正式溝通管道 5. 溝通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障礙 6. 促進有效溝通的做法 7. 電子溝通媒介的特性與應用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Advertisements

從哲學省思 當前教育問題 中原大學 教育研究所 黃坤錦 教授 一、緒言: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 一 ) 哲學家與教育家 ( 二 ) 哲學是教育的普通原理 教育是哲學的實驗室 哲學  教育問題與教育研究 立足點、出發點 教育問題與教育研究  哲學 檢核站、督導站.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出现这种状况,我们……
第十一课 关注国际社会 维护国家利益.
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 記得沃納的那棵樹?.
CHAPTER 2 行為的發展.
重回土地.簡單生活 花蓮小農的「半農半社工」之路
網路犯罪規範條款.
西南科技大学《现代信息查询与利用》课程组
第五章 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
11 觀光業之通路決策.
「實施繪本教學促進幼兒的共通能力」 分 享 會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赴日本理光工作实习生 和软件工程师项目简介.
数据库系统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s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 荀子
导游员服务礼仪培训.
99年度全國高中國文教學研討會 談海洋文學的閱讀教學
阅卷归来话反思 及备考.
科 目 名 稱:身心醫學概論 Psychosomatic Medicine
当代财经杂志社 恭贺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新年快乐!.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以開放原始碼建立一個具錯別字修正能力之 網路新興辭彙資訊處理系統
著作權的授權與變動 楊智傑 老師.
逢甲大學96年度教學卓越研討會 本校基本能力指標建構與推動之經驗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与学 庆元二中 叶其森 Tel: (670660) QQ:
正確的說,這個世界上沒有歷史,只有傳記。 ~(R.W.Emerson,1830)
組員:黃培琳 吳佳樺 陳冠穎 謝孟蓉 指導老師:楊啟钿 老師
其他电感式 测微头 电感测微器(位移测量) 红宝石测头 航空插头.
特定化學物質作業勞工安全衛生有關法規 1.勞工安全衛生法 2.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 3.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 4.危險物及有害物通識規則
貳、森林區劃及作業單元 森林之範圍廣泛,為能有效經營森林,必需對森林有系統地予以規劃,以符合森林經營上之各項需,包括經營管理之各作業,因此森林區劃(Forest subdivision)為擬定森林經營計畫前所需規劃的基礎工作,就森林之本質而言,森林為林木(竹)及林地之集合體,故森林區劃所需考慮對象可由二者為出發點以林地為對象之區劃稱之為林地區劃(Land.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Database
数据库系统概论 第 三 版 主 讲: 李明东. 数据库系统概论 第 三 版 主 讲: 李明东.
授課教師: 李麗華 資訊管理系一年級B班 資料來源:資管系
電子商務行銷實論 (從嬰孕社群網站經營切入電子商務論述)
运动类游戏.
第一部份:企業經營本質 第一章、現代經濟與企業活動 第二章、經濟體制與創業活動 第三章、整體環境與企業經營 第四章、企業經營與任務環境
五大產業創新研發計畫 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
行为礼仪培训 二○○八年十一月.
Individual Behavior and Motivation
力量 磁铁 磁性.
在PowerPoint嵌入 YouTube影片播放器 (Embed YouTube Player in PowerPoint Slides)
國際關係概述 教師:張晏豪.
以下內容只能就若干重要問題畧作簡介, 討論的內容並非巨細無遺,更不能視為法律意見。 如須諮詢有關版權法的法律意見,應向律師請教。
如何在PowerPoint 2007中插入flash动画
步進馬達 stepping motor.
作者:汤雪华 博客: DDD & ENODE 作者:汤雪华 博客:
A B A B 若現實主義探討國家為何會衝突;自由主義探討的是國家為什麼會合作?
讓孩子 走出哀傷… 社區生死教育資料 (二)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 行為健康教研中心 21/05/2008.
让孩子 走出哀伤… 社区生死教育资料 (二) 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行为健康教研中心 21/05/2008.
第三章 组建Windows 2000网络基础平台.
江西财经大学《数据库应用》精品课程组 2011年 Comments are welcome!
第一节 再 生 (Regeneration) 概念: 机体组织、细胞损伤后, 由 损伤周围同种细胞增生加 以修复的过程。
請安靜默禱 預備心 來敬拜永生的神 請務必將您的手機電話關機 謝謝
課程報告 使用開放原始碼工具實作軟體產品線方法
邱奕南2001/4/16及王怡舜「僑光技術學院資管會刊」,2001,第五期,pp.6-11所撰文章
Windows 2000/XP网络组建与系统管理 李燕 中南分校.
第七章 商標權之侵害型態 楊智傑老師.
知識管理 第二章 本體論為基礎的知識.
第2章 策略行銷: 行銷在策略規劃的角色 本章學習目標 1.瞭解策略規劃的定義與層次 2.討論策略規劃的程序 3.瞭解公司層級之策略決策
The Object of Morality by G. J. Warnock.
第11章 物件互動行為塑模.
第八章 選擇權的交易策略.
主題十二 智慧財產權與軟體授權.
Chapter 14 系統保護 (System Protection)
數位化時代教師的基本素養講習會 電腦科技 與智慧財產權法
Potential Vorticity Attribution and Causality
臺北市92年度中小學多媒體單元教材融入教學研討會
理论分析框架 上海财经大学.
Chapter 1 函數 1.1 函數的定義 1.2 基本函數 1.3 函數的運算 1.4 函數的圖形.
台灣當代問題探究(三) ─台灣當代網際網路問題探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皮亚杰的 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事实是发展心理学最可靠 的事实。 认识、思维、智慧、认知

研究轨迹 皮亚杰于 1918 年在纳沙特尔大学获得自 然博士学位。对生物学、哲学和逻辑学 有兴趣。在研究了生物学和认识论后, 发现在认识论和生物学之间有一条可以 连接起来的纽带 —— 心理学。

1 、哲学思想主要受康德主义的影响 “ 图式 ” 概念源于康德的 “ 先天图式 ” 。但皮亚杰 不是先天论者,而是持构成论( constructivism ) 观点 2 、结构主义对皮亚杰影响很深 结构:整体性、转换性、自我调节性 3 、 “ 同化 ” 、 “ 顺应 ” 概念来自于生物学 4 、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如 “ 自我中心倾向 ” 5 、用符号逻辑(数理逻辑)来描述儿童的智慧活 动

研究轨迹 1920 年在比纳实验室从事儿童推理标准 化工作,对儿童标准答案背后的认知 (思维)过程更有兴趣:儿童的认识是 怎样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在思考问 题的时候,心里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研究轨迹 皮亚杰从建立发生认识论--关于科学 知识发生发展的科学--的目标出发, 将认识论的传统问题移植到儿童心理学 中来,着手通过实验加以解决。

研究轨迹 1955 年他建立了著名的 “ 发生认识论国 际中心 ” ,这个机构集合了各国的心理学 家、生物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控 制论学者,共同研究发生认识论。

对认知发展的总看法 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适应的形成 在生物学上是同化和顺应的平衡, 在心理学上就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 用的平衡状态。同化和顺应是同一 基本适应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智慧运算是以整体建构方式实现的

对认知发展的总看法 儿童的智慧不是单纯的来自客体,也不 是单纯的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 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 果。 智慧发展阶段可解释为整个心理发展的 阶段,因为心理机能的发展决定于智慧。

智 慧 发 展 的 阶 段智 慧 发 展 的 阶 段 心理发展可以区分为不同水平的连续阶 段,阶段之间具有质的差异 前一阶段的行为模式总是整合到下一阶 段 发展的阶段性不是阶梯式,而是有一定 程度的交叉重叠 各阶段出现的年龄因智慧程度和社会环 境影响而略有差异,但先后次序不变

感知运动阶段( 0~2 岁) 感知运动阶段( 0~2 岁) 前运算阶段( 2~7 岁) 前运算阶段( 2~7 岁) 具体运算阶段( 7 ~ 11 、 12 岁) 具体运算阶段( 7 ~ 11 、 12 岁) 形式运算阶段( 11 、 12~ ) 形式运算阶段( 11 、 12~ ) 智 慧 发 展 的 阶 段智 慧 发 展 的 阶 段

感知运动阶段 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 筑动作格式,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 ( Object permanent ),末期出现智慧 结构。开始区分自己和物体,逐渐的了 解动作与效果之间的关系,获得初步的 时空观念。

第一分阶段(出生 ~1 个月) 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 应外界环境,并且通过反射练习使先天 的反射结构更加巩固(如使吮吸奶头的 动作变得更有把握),还扩展了原先的 反射(如从本能的吸吮扩展到吸吮拇指、 玩具,在东西未接触到嘴时就作吸吮动 作等)。这一阶段称为反射练习期。

第二分阶段( 1~4 、 5 月) 在先天反射的基础上,儿童通过整 合作用,把个别的动作连接起来,形成 了一些新的习惯,如寻找声源,用眼睛 追随运动的物体。这一阶段称为习惯动 作时期。

第三分阶段( 4 、 5~9 个月) 儿童在视觉与抓握动作之间形成了协调, 能用手摸、摆弄周围的客体。活动不再囿于 主体自身,开始涉及对物的影响,物体受到 影响后又反过来进一步引起主体对它的动作。 即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动作和动作结果造成 的影响发生了循环关系,最后渐渐使动作 (手段)与动作结果(目的)产生分化,出 现了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行使的动作,智慧动 作开始萌芽。第三阶段称有目的动作形成时 期。

第四分阶段( 9~11 、 12 个月) 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 一些动作格式被当作目的,另一些动作 格式则被当作手段使用。儿童能运用不 同的动作格式来对付新遇到的事物,如 用抓、推、敲、打等多种动作。但该阶 段儿童只会运用已有的行动格式,还不 会创造或发现新的动作顺应世界。此阶 段称为手段与目的的分化并协调期。

客体永久性 当客体在视野中消失时,仍知道该客体 的存在 “ 屏幕效应 ” 、 “ 隧道效应 ”

贝拉吉恩的客体永久性测验

第五分阶段( 1~1.5 岁) 通过加入新的动作成分之后的尝试 错误,第一次有目的的通过调节来解决 新问题。但是,这时的儿童还没有形成 沿着一定的方向,有目的地去构成新方 法的能力,新方法的发现纯属尝试中的 偶然。 “ 尝试错误期 ” 。

第六分阶段( 1.5~2 岁) 显著特征是儿童除了用身体和外部动 作来寻找新方法外,开始在头脑里用 “ 内 部联合 ” 方式解决新问题。 运用表象模仿别人做过的行为来解决 眼前的问题,标志着感知动作期的结束, 新阶段的开始。

前运算阶段 主要特点:出现了符号、表象和直觉思维。直觉思维 两个小阶段: 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 2~4 岁) 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 2~4 岁) 直觉思维阶段( 4~7 岁) 直觉思维阶段( 4~7 岁)

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出现 延迟模仿、语言符号灵活运用 象征:与象征物之间有明显相似之处 符号:与被表达物之间无客观上的相似, 但主观上有紧密联系,如语言

主要智慧特点 自我中心( egocentrism ) 自我中心 不可逆性 直觉性 泛灵论 (Animism) 泛灵论 (Animism) 现象学因果性( Phenomenalistic Causality ) 现象学因果性( Phenomenalistic Causality ) 自我中心言语

实验者从 A 、 B 、 C 、 D 四个 角度拍摄照片。孩子站在上 述四位置之一。给他看拍摄 照片,要求其挑选出对面位 置上的人所看到的是哪张照 片。 自我中心 指儿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整个世 界,不知道可以变换角度或者意识到他人 有不同的观点。例:三山实验 C D B A

自我中心 意味着对认识世界的相对性和协调观点 缺乏理解 不自觉地将自我的品质和看法强加于事 物和他人的立场

不可逆性 思维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能够在 头脑中使物体恢复原状。

直觉性 以知觉到的形象作为思维的依据。往 往只注意到事物的某种显著特征,而看不 到事物同时变化的若干维度。 往往只注重结果、状态,而不关注变 化的过程。

泛灵论 儿童认为运动的、但本身无生命的物 体是具有生命的,有动机和意愿。 原因:自我投射 不能很好地区分心理的、物理的现 象

现象学因果关系 指若两件事情连续发生,儿童会认为 第一件事情是引起第二件事情的原因。

自我中心言语 受自我中心思维影响,儿童往往从自己的观 点出发来说话。 分为三个阶段(或三种表现形式): 重复:感受说话的愉悦。 独白:帮助自己进行思维,伴随或强化儿童 的思维、动作。 集体独白:一个孩子的说话似乎刺激了另一 个孩子的言语,但事实上他们都是各说各的,互 不相干。

具体运算阶段 获得了守恒性守恒性 群集结构的形成 群集结构

运算 观念上的一系列操作 守恒性 可逆性 系统性

守恒 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起了 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或内部 性质)并未改变。 途径:同一性、补偿性、可逆性

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 ( Ⅰ ) 向儿童呈现 ( Ⅱ ) A B 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 “B 行多(不守恒) ” “ 一样多(守恒) ” 数目守恒( 6~7 岁)

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 ( Ⅰ ) 向儿童呈现 ( Ⅱ ) A 与 B 一样大小 B 球变了 A B A B 问儿童:两个球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 “B 更大 ” (不守恒) “ 一样大 ” (守恒) 物质守恒( 7~8 岁)

长度守恒( 7~8 岁) 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线段或棒在形状或空间安排上有何 变化,长度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 ( Ⅰ ) 向儿童呈现 ( Ⅱ ) A B 问儿童:两根棒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 “B 更长 ” 或 “A 更长 ” (不守恒) “ 一样长 ” (守恒)

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 ( Ⅰ ) 向儿童呈现 ( Ⅱ ) A B 问儿童:两张图上的表面积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 “B 更大 ” (不守恒) “ 一样大 ” (守恒) 面积守恒( 8~9 岁)

重量守恒( 9~10 岁) 基本原理: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客体的重量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 ( Ⅰ ) 向儿童呈现 ( Ⅱ ) A 两块叠在一起 B 两块分放两边 问儿童:两堆东西是一样重,还是不一样重? “A 更重 ” (不守恒) “ 一样重 ” (守恒)

基本原理:不管放入水中的东西形状如何改变,杯中水 的体积不变 向儿童呈现 ( Ⅰ ) 向儿童呈现 ( Ⅱ ) 两颗球放入杯中,杯中水的数 将橡皮泥球 B 改变形状, 量是一样的,儿童看到水平面 准备放入水中 上升到一样的高度。 A B A B 问儿童:若将 B 放入杯子中,水平面会高出 A 杯?一样高? 低于 A 杯? “ 高一些 ” 或 “ 低一些 ” (不守恒) “ 一样高 ” (守恒) 体积守恒( 12~13 岁)

群集结构 群集结构实际上是一种分类系统。皮亚 杰认为任何运算都不是孤立的,它只是 群集运算中的一个部分。

群集结构 1 、序列:根据某种可定量的维度排列 客体。 2 、关系思维:认识事物的关系而非绝 对的特征。 3 、类包含:同时思考整体与部分(认 识到范畴之间存在层级关系 )。

具体运算阶段 : 总结 认识大多数仍限制于此时此地的具体客 体和关系。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形成了 量和数的守恒,并且能够对实物加以排 序和分类,但是他们不能就抽象的、假 设的命题或虚构的事件进行推理。

形式运算阶段 儿童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 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的假 设进行推理。它们可以想象尚未成为现 实的种种可能,相信演绎得出的结论, 使认识指向未来。

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 具体运算:在心理上操纵客体和事件 (命题内思维:能够产生、理解和验证 具体的、单一的命题 ) 形式运算:操纵假设情境中的命题与观 念(命题间思维:能够推论两个或更多 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

发展阶段观点总结 感知动作阶段是智慧的萌芽 前运算阶段出现表象和直觉思维 具体运算阶段出现初步的逻辑思维 形式运算阶段出现抽象的逻辑思维

皮亚杰理论所面临的挑战 认知发展能否加速 学前儿童能否表现出具体运算能力 认知发展具有领域一般性 (domain- generality) 还是领域特殊性 (domain- specificity)

领域一般性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不同领域的任务中均 使用相同的认知结构,因此发展阶段涵 盖广泛的认知领域 水平滞差 (horizontal decalage) 致力于探寻解释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机 制

领域特殊性 儿童独立地习得关于特定知识领域的知 识,如数、空间或温度等。关于某个领 域的习得(或认知发展),并不总是导 致另一个领域习得的增长(或认知发 展)。 许多认知能力只能专门用于处理特定类 型的信息,人类的许多认知能力具有领 域特殊性

简评 第一次最为详尽地描述了儿童智慧发展 的基本阶段和机制 强调个体主动性和能动性的作用 极大地推进了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

简评 对认知发展阶段的偏好甚于对认知发展 过程的具体表述和解释 过多地强调了生物学因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