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导电高分子. 思考题 : 1. 说明导电高分子的类型及其导电机理 2. 说明结构型导电高分子的特性 3. 说明结构型导电高分子的应用前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10.2 材料的电学性能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电力 机械、交通 电子、微电子 日常生活 材料的电学性能 (electrical property) 直流电场 交变电场 —— 介电性质 弱电场 —— 导电性质 强电场 —— 击穿现象 材料表面 ——
高聚物的电学性能.
光伏-产业链介绍 汪 雷 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开放性专题讨论 导电高分子材料 化学103 徐军.
导电高分子材料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应用 王海娇 王伟国 马力强.
实验二十七 磷、胆红素测定.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超级电容特性的形象思维描述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徐海波.
导电高分子 Conducting Polymers
4-3 材料的电学性能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导电高分子材料 ——148寝室 徐勤富 王加杰 顷文飞 陈健.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热力学状态函数 H, A, G 组合辅助函数 U, H → 能量计算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基本要点: ABn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与中心A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 价层电子对=σ键电子对+孤对电子对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第一章 半导体材料及二极管.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 Potential-pH Diagram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新型前处理技术替代铁系磷化和锌系磷 化 提供涂装结合力和耐蚀性 多金属处理:铁,锌, 铝 基材形成纳米级转化膜 浸泡和喷淋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光纤的制造 光纤的制造要经历光纤预制棒制备、光纤拉丝等具体的工艺步骤。 制备光纤预制棒两步法工艺:
气相色谱自动进样器 型 号:AOC-20i 国 别:日本 单价(万元):5.8.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低温锂离子电池应用介绍.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12章 化学汽相沉积( CVD)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是通过气相物质的化学反应在基材表面上沉积固态薄膜的一种工艺方法。 CVD的基本步骤与PVD不同的是:沉积粒子来源于化合物的气相分解反应。 CVD的实现必须提供气化反应物,这些物质在室温下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它们气化后导入反应室。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李雅.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个人简历.
125H201—无卤阻燃热缩管 ≥1014 Ω.cm 技术指标 规格表-1 产品介绍 产品特点 性能 指标 试验方法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利用DSC进行比热容的测定 比 热 容 测 量 案 例 2010.02 TA No.036 热分析・粘弹性测量定 ・何为比热容
四 电动机.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阳极氧化近期实验计划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 Potential-pH Diagram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智能仪表与传感器技术》 第一章 传感器与仪表概述 电涡流传感器及应用 任课教师:孙静.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 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于是在水
香港城市大学 导师: 布礼文教授( Dr. L M Po ) 学生: 徐叙远 ( Xu Xuyuan )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Touch Panel 导电浆料专业制造商 Touch Panel 直接接触显示器控制机器的透明开关平面板。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章 导电高分子

思考题 : 1. 说明导电高分子的类型及其导电机理 2. 说明结构型导电高分子的特性 3. 说明结构型导电高分子的应用前景

 一、定义  二、种类  三、历史  四、导电机理  五、特性  六、应用  七、问题与挑战

一、导电高分子的定义 导电高分子是指其本身或经过 “ 掺杂 ” 后具有导电性 的一类高分子材料。

电导率

材料导电能力的差异与原因 能带间隙 (Energy Band Gap) 金属之 E g 值几乎为 0 eV ,半导体材料 E g 值在 1.0~3.5 eV 之间,绝 缘体之 E g 值则远大于 3.5 eV 。

二、种类 1. 复合型:普通聚合物 + 导电粉末 (如防静电塑料袋、导电胶) 2. 本征型:依靠分子结构导电

三、导电高分子的历史 1862 年 Lethebi—— 聚苯胺 1973 年,白川英树、 Hegger 、 MacDiarmid—— 掺杂聚乙炔 (电导率达 10 2 s/cm ) 1986 年, Elsenbaumer R.L. 等人 得到了可溶性聚噻吩

1974 年日本筑波大学 H.Shirakawa 在合成聚乙炔的实验中, 偶然地投入过量 1000 倍的催化剂,合成出令人兴奋的有铜色 的顺式聚乙炔薄膜与银白色光泽的反式聚乙炔。 Ti(OC 4 H 9 ) 4 Al(C 2 H 5 ) 3 H - C≡C - H 1000 倍催化剂 10 - 8 ~ 10 - 7 S/m 10 - 3 ~ 10 - 2 S/m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发现

1975 年, G. MacDiarmid 、 J.Heeger 与 H.Shirakawa 合作进行研究, 他们发现当聚乙炔曝露于碘蒸气中进行掺杂氧化反应 (doping) 后,其电 导率令人吃惊地达到 3000S/m 。 聚乙炔的掺杂反应

1980 年,英国 Durham 大学的 W.Feast 得到更大密度的聚乙炔。 1983 年,加州理工学院的 H.Grubbs 以烷基钛配合物为催化剂将环辛四 烯转换了聚乙炔,其导电率达到 35000S/m ,但是难以加工且不稳定。 1987 年,德国 BASF 科学家 N. Theophiou 对聚乙炔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良, 得到的聚乙炔电导率与铜在同一数量级,达到 10 7 S/m 。 后续研究进展

其它导电高分子材料 与聚乙炔相比,它们在空气中更加稳定,可直接掺杂聚合,电导率 在 10 4 S/m 左右,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名称结构 聚乙炔 聚噻吩 聚吡咯 聚苯胺 聚 苯 等 本征型:

四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机理 有机化合物中的 σ 键和 π 键 在有机共轭分子中, σ 键是定域键,构成分子骨架;而垂直于分子平 面的 p 轨道组合成离域 π 键,所有 π 电子在整个分子骨架内运动。离域 π 键 的形成,增大了 π 电子活动范围,使体系能级降低、能级间隔变小,增加 物质的导电性能。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共同特征-交替的单键、双键共轭结构 聚乙炔由长链的碳分子以 sp 2 键链接而成,每一个碳原子有一个价 电子未配对,且在垂直于 sp 2 面上形成未配对键。其电子云互相接触, 会使得未配对电子很容易沿着长链移动,实现导电能力。

半导体到导体的实现途径-掺杂 (doping) 在共轭有机分子中 σ 电子是无法沿主链移动 的,而 π 电子虽较易移动,但也相当定域化,因 此必需移去主链上部分电子 ( 氧化 ) 或注入数个电 子 ( 还原 ) ,这些空穴或额外电子可以在分子链上 移动,使此高分子成为导电体。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掺杂途径 氧化掺杂 (p-doping): [CH] n + 3x/2 I 2 —— > [CH] n x+ + x I 3 - 还原掺杂 (n-doping): [CH] n + x Na —— > [CH] n x- + x Na + 添补后的聚合物形成盐类,产生电流的原因并不是碘 离子或钠离子而是共轭双键上的电子移动。

掺杂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机理 碘分子从聚乙炔抽取一个电子形成 I 3 - ,聚乙炔分子形成带正电 荷的自由基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双键上的电子可以非常容易 地移动,结果使双键可以成功地延着分子移动,实现其导电能力。

高分子材料导电能力的影响因素 掺杂率对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能力的影响 掺杂率小时,电导率随着掺杂 率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达到一定 值后,随掺杂率增加的变化电导率 变化很小,此时为饱和掺杂率。

共轭链长度对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能力的影响 π 电子运动的波函数在沿着分子链方向有较大的电子云密度,并且随 着共轭链长度的增加,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导致聚合物电导率的增加。

温度对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能力的影响 对金属晶体,温度升高引起的晶 格振动阻碍其在晶体中的自由运动; 而对于聚乙炔,温度的升高有利于电 子从分子热振动中获得能量,克服其 能带间隙,实现导电过程。

1. 电导率范围宽 五、导电高分子的特性

导电高分子不仅可以掺杂, 而且 还可以脱掺杂, 并且掺杂 - 脱掺杂 的过程完全可逆。 2. 掺杂 - 脱掺杂过程可逆

3. 具有电致变色性

响应速度快 ( sec) 4. 响应速度快

1. 发光二极 --- 半导体特性的应用 利用导电高分子与金属线圈当电极,半导体高分子在中间,当两电 极接上电源时,半导体高分子将会开始发光。比传统的灯泡更节省能源 而且产生较少的热,具体应用包括平面电视机屏幕、交通信息标志等。 高分子发光二极管具有颜色可调、可弯曲、大面积和低成本等优点。

2. 太阳能电池 --- 半导体特性的应用 导电高分子可制成太阳电池,结 构与发光二极管相近,但机制却相反, 它是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优势在于廉价的制备成本,迅速 的制备工艺,具有塑料的拉伸性、弹 性和柔韧性 。

 一个分子类似于一根导线。  可用于高灵敏度检测、超大规模集 成技术等。  “ 模板聚合、分子束沉积等方法制 备 “ 分子导线 ” 或导电高分子微管 ( 或 纳米管 ) 3. 分子导线

4. 二次电池 高分子掺杂态 储存电能、脱 掺杂过程中释 放电能 —— 全塑电池 输出电压 3V 、电池容量 3mA.h ,复充放电上千次。

5. 生物传感器 -- 电化学掺杂 / 去掺杂之可逆性的应用 葡萄糖传感 器、尿素传 感器、乳酸 传感器、胆 固醇传感器

6. 气体传感器 导电高分子与大气某些介质作用 ---- 电导 率改变, 除去介质 ---- 恢复。(掺杂 / 或脱 掺杂过程)。 可用作选择性高、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 的气体传感器。

导电性可以在绝缘体、半导体、金属导体之间 变化, —— 不同的吸波性能  密度小 —— 轻  加工性能 —— 薄  稳定性较好 —— 高温使用 7. 雷达隐身材料

 掺杂 / 脱掺杂实现导体 - 绝缘体之间的转变,  且电位、 PH 、掺杂量等变化伴随颜色变化, —— 可用于电显示 8. 电显示材料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优越性 具有半导体及导体双重特性,可低温加工、可大面积化、具有塑 料的拉伸性、弹性和柔韧性等,所以制作成本低,组件特性优越,对 未来电子及信息工业将产生巨大影响。 导电高分子材料面临的挑战 综合电性能与铜相比还有差距,理论上还沿用无机半导体理论; 导电聚合物的自构筑、自组装分子器件的研究也存在很多问题; 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以及稳定性上也需要改进。 七、问题与挑战

炭黑填充聚乙烯导电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1. 3 试样制备 将炭黑在高速混合机中于 50 ℃预混 15 min, 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溶于 无水乙醇的钛酸酯偶联剂, 升温至 100 ℃, 混合 40 min 后出料, 室温下 停放 24 h 以挥发掉多余的溶剂。将经表面处理的炭黑与 LLDPE 按 一定比例混合, 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得炭黑母粒。 将炭黑母粒与 HDPE 按不同比例 ( 炭黑的质量分数依次为 3% 、 6% 、 8% 、 10% 、 12% 、 15%) 混合, 加入一定量的增容剂 POE 或 PE2g2MAH, 混合均匀后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所得粒料用 注塑机注射成力学性能测试试样 ; 将粒料在双辊开炼机上于 130 ℃ 塑炼 15 min, 拉片出料后剪裁、叠加, 在加硫成型机上于 150 ℃、 5 MPa 下压制 10 min, 在室温、 10MPa 下快速冷却制得电性能测试试 样。

炭黑 - 聚酯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电热性能研究 加工条件为, 预混料 : 温度 110 ℃, 时间 10 m in 。真 空干燥 : 温度 110 ℃, 时间 6 h 。挤出造粒 : 温度 260 ~ 280 ℃, 测量 : 将制得的颗粒状炭黑 2 聚酯 (CB2PET ) 复合材料分别用注塑成型工艺和模压成 型工艺制成标准样品或各种不同尺寸的样品, 按国 标测量其力学性能, 用二电极法测量电阻率。

导电聚苯胺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掺杂聚苯胺的制备 在一定温度下, 将减压蒸馏的分析纯苯胺加入一定量 水中, 不断搅拌, 加入酸生成苯胺盐, 再将含有一定量 的氧化剂的酸溶液缓慢地滴入其中, 连续反应数小时 后, 过滤, 洗涤, 干燥, 得到粉末状样品。 苯胺聚合反应的最佳条件是 : 反应温度 0 ℃左右, 盐酸 的浓度约为 1mol/L, 过硫酸铵与苯胺的摩尔比为 左右, 反应时间 6h 最为合适。

聚苯胺 P 聚丙烯腈导电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将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与聚丙烯腈 (PAN) 共混, 通过常规腈纶湿法成型技术制备出复 合导电纤维。 在常规小试湿法成型设备上将聚苯胺与聚丙烯腈 的共混溶液过滤、计量后, 通过喷丝孔挤出, 进入由 DMSO 溶剂和水组成的凝固浴, 其中 DMSO 溶剂的 体积分数为 50 %, 加入 DBSA 调节凝固浴的 pH 值 小于 3 ; 拉伸在 pH 值小于 3 的水溶液中进行, 拉伸倍 数为 7 倍 ; 然后经水洗、上油、干燥热定型及卷绕 工序, 制成 PANI2DBSAPPAN 复合导电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