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与艾滋病 华西医院呼吸内科 陈雪融. 结核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 艾滋病( 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 /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 HIV/AIDS )是相互促进病变进展、恶化、 迅速导致患者死亡的伴发病。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認 識 愛 滋 病 與安 全 性 行 為認 識 愛 滋 病 與安 全 性 行 為 臺北市立性病防治所 製作.
Advertisements

「談情說愛」 ---- 「 愛滋病流行現況及防治 」 明台高中 護理教師楊雅莉 內容大綱  愛滋病簡介  全球愛滋病流行現況  台灣愛滋病流行現況  愛滋病的衝擊  毒癮愛滋疫情  愛滋病防治.
桃園縣中壢市青埔國小 宣導日期:99年12月17日 宣導者:詹德木老師 活動地點:視聽教室 愛滋病 AIDS 愛滋病 (AIDS) 防治宣導.
1 抗击艾滋 从我做起 江苏省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 2013 年 11 月 10 日 (健康教育)
第十一章 艾滋病与人类免疫 第十一章 艾滋病与人类免疫 第一节 艾滋病发生由来和机制 第一节 艾滋病发生由来和机制 艾滋病英文全称为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的字头 AIDS 的译称,中文名为获得性免疫缺 陷综合症,是由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张庆 李凤霞 山东省济南卫生学校 关 爱 生 命 预 防 艾 滋关 爱 生 命 预 防 艾 滋 中等职业学校 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病毒与疾病 生技 10-1 赵桂华. 概念 生物病毒 :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 核酸 ( DNA/RNA ),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 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生物病毒微生物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 毒素。 “virus” 一词源于 拉丁文。 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 具 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关于艾滋病 —— 从生物学角度看 AIDS. 你所知道的 你已经知道: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 病原体: HIV 病毒 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和 HIV 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易感人群:由于没有疫苗,差不多所有的 人都属于易感人群.
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第二十六章 流行病学教研组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1 艾滋病防治知识. 2 艾滋患者 3 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 4 一、艾滋病流行概况 5 世界流行概况 艾滋病仍在全世界继续蔓延,每天,全球约有 例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 8000 人因艾 滋病而死亡。 自艾滋病流行以来,全世界已经有超过 6000 万 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 2200.
公共课教学部教师 全红霞 性与爱是人类精神的一道 最强烈的光辉, 穿越灵与肉 \ 穿越 神圣与世俗, 荡涤着我们的灵魂. ______ 佚名.
第二节 危及人身安全的主要形式 1 第一节 典型案例 2 3 第三节 危及人身安全的防范对策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有一种人,易患肿瘤,反复感染; 有一种病,超级瘟疫,世纪杀手; 这种病, 无医可治,无药可防; 这种人, 病情凶险,无一幸免。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艾滋病,是种人畜共患疾病,由感染 "HIV" 病毒引起。 HIV 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 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 T4 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 T4 淋巴 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这种病毒在 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 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 HIV 本身并不会引发.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第三节 身体的防卫 3 、烧伤病人治疗时,一般应尽量用自己的 皮肤进行植皮。你知道原因吗? 皮肤进行植皮。你知道原因吗? 1 、当流感流行时,为什么有的同学容易感冒, 而有的同学一般不感冒? 而有的同学一般不感冒? ? 2 、你知道艾滋病吗?患者可能因小小的感冒 而死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而死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什麼是愛滋病 AIDS ?  Acquired 後天性  Immune 免疫  Deficiency 缺乏  Syndrome 症候群.
女性生殖器官 輸卵管 子 宮子 宮 卵巢 子宮頸. 男性生殖器官 陰莖 包皮 陰囊 輸精管 尿道 睪丸.
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丁建平. 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 1 、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中血源和性传播主要与个人的价值 观念、生活方式、个人行为密切相关。 正确的价值观念、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个人行为,完 全可以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
1 抗击艾滋 从我做起 抗击艾滋 从我做起 江苏省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南京艺术学院卫生所 (健康教育)
PS: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 MALT )
血液肿瘤 金娟 在没有有效 的艾滋病疫苗 的情况下, 了解 和掌握预防艾 滋病的知识、 避免有可能导 致艾滋病的行 为是预防艾滋 病的有效方法。
传染病及其预防 传染病及其预防 疾病名称是否患过此病是否接种过疫苗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麻疹 麻疹 水痘 水痘 肺结核 近视眼 结膜炎 贫血 龋齿 蛔虫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从小到大你患过那些病?
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 通河中学 杨 洁. 病毒引起的疾病 1 、禽流感 2 、艾滋病 3 、流感 4 、非典型性肺炎 5 、脊髓灰质炎 ( 俗称小儿麻痹症 )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青少年与艾滋病 学生:陈晓珊、霍萃婷 谭滨滨、徐文罡.
愛滋病 1.疾病簡介 2.臺灣愛滋病流行概況 3.臨床症狀 4.什麼是空窗期/潛伏期? 5.愛滋病傳染要件 6.傳染方式
我的青春 不要愛滋 安南區衛生所 吳美怡醫檢師.
艾滋病与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 石亮.
愛滋病 小心愛滋病 是很恐怖的喔.
愛滋病 認識與防護 黃英絹 感染控制 護理師.
時間: 、22 學校:美和科技大學 講員:屏東基督教醫院-彭恩美個管師
学校健康促进与教育 广东省健康教育中心 汤 捷 主任/主任医师.
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普及.
單元名稱: 致命交叉點.
结核病 Tuberculosis.
第二十七章 结核病 Tuberculosis
1170 第三組 組員: 2號 王奕翔 14號 趙聿訢 20號 鄭廷彥 22號 鄭建澤 23號 鄭凱睿 36號 魏翊庭 37號 羅敏睿
关爱生命 关爱生活 弋阳县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办公室.
艾滋病防治知识政策 及高危行为干预.
第四十二章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Prim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肺结核.
预防艾滋病 关注生命健康 滕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莉 医学课件.
锡林郭勒盟性病艾滋病 防治技术培训班 2012年6月9日.
愛滋病防治暨反毒宣導 梧棲區 衛生所.
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 走向陽光關懷愛滋 Mr. David.
健康与亚健康.
艾滋病防治 知识宣传讲座.
1999年全球人口死亡主要原因 排名 百分数 心肌萎缩 12.7 脑血管疾病 9.9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7.1 艾滋病 4.8
愛滋病防治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宣導報告 製作人:劉育瑄.
艾滋病与教育.
愛滋病 病徵重温  (10分鐘).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糖尿病流行病学.
生活事件教案 愛滋風雲.
社会共同参与 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 克拉玛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峰 2014年4月15日.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携手同行 共抗艾滋 --北碚区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宣讲 北碚区柳荫中学 2017/9/9.
湖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O一O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預防愛滋病 六忠 何慧妤 專題研究報告.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主题班会 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 阳泉实验中学.
HIV 與 AIDS.
SARS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愛滋病防治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談愛滋 AID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结核与艾滋病 华西医院呼吸内科 陈雪融

结核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 艾滋病( 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 /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 HIV/AIDS )是相互促进病变进展、恶化、 迅速导致患者死亡的伴发病。 HIV 感染是已知的结核病的最大危险因素, HIV/AIDS 已成为全球结核病第三次回升的主要原因 HIV 感染给结核病的控制带来困难 前言

2001 年 ~2002 年非洲国家 HIV 阳性率与结核发病率的关系

结核新发病例及其与 HIV 感染的关系 2000 年全球结核新发病例 830 万,其中涂阳 370 万 从 1997 年 ~2000 年新发病例以 1.8% 的比例递增 2000 年,成人新发结核病例中 11% 感染 HIV , 9% 直接归因于 HIV 感染 流行病学

从西太平洋地区的 1% 到工业化国家的 14% ,到 非洲地区的 38% 从阿富汗、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尼西亚的 1% 到南非或赞比亚的 60% 不同国家和地区新发结核病例中 HIV 感染率不同 流行病学

2000 年所有结核病的传播中 1.4% 来源于 HIV ( + )且涂( + )的病例;工业化国家高于平均 水平( 2.3%) ;非洲地区更高( 7.5%) 结核病的传播与 HIV 感染有关 流行病学

2000 年有 184 万人死于肺结核,其中 22.6 万归因 于 HIV 感染( 12% ), 24.6 万的 HIV ( + )成年 结核死亡者占所有结核死亡者的 13% 和 230 万成 年 AIDS 死亡者的 11% 。其中绝大多数在非洲 ( 20.3 万) 结核病的死亡率及其与 HIV 感染的关系 流行病学

WHO 对 2000 年世界各地 TB-HIV 感染的统计 非洲 美洲 欧洲 东南亚 全球 人口,百万 新发结核病例,万 新发成年病例 HIV 感染率, % 归因于 HIV 的新发病例,万 归因于 HIV 的成人病例, % 新发涂阳结核病例,万 涂阳病例 HIV 感染率, % MTB-HIV 双重感染率, % 结核死亡病例,万 HIV ( + )成年结核死亡病例,万 归因于 HIV 的结核死亡率, % 归因于结核的 AIDS 死亡率, %

2000 年结核高发国家疫情统计 2000 年结核高发国家疫情统计 中国 泰国 南非 巴西 乌干达 人口,百万 新发结核病例,万 新发成年病例 HIV 感染率, % 归因于 HIV 的新发病例,万 归因于 HIV 的成人病例, % 新发涂阳结核病例,万 涂阳病例 HIV 感染率, % MTB-HIV 双重感染率, % 结核死亡病例,万 HIV ( + )成年结核死亡病例,万 归因于 HIV 的结核死亡率, % 归因于结核的 AIDS 死亡率, %

25 ~ ~ ~ 299 < ~ 或以上 未估计 每 人口 结核的发病率

HIV 诱发结核病的机制 HIV 感染 CD 4 + 细胞 MTB 感染 Γ-IFN IL-2 TNF-α IL -3 GM-CSF 结核病

HIV ( + )者发生结核病的方式 内源性复燃 外源性再染 初染

临床病案 男性, 43 岁,已婚,因 “ 咳嗽、咯痰半年,加重 1 月,伴发热 1 天 ” 入院。院外曾以 HRSE 抗痨治疗近半年。 有献血及输血史,常穿外购旧衣,否认冶游、吸毒史。 PE : T37.5ºC ,消瘦,右下肺闻及湿鸣,余( - )。 血象: Hb 99g/L , WBC 6.1*10 9 /L, N 0.9, L 0.07 胸片:双肺纹理增多,模糊,以双下肺明显。 PPD 皮试( - ), ESR 135mm/h ,痰查抗酸杆菌 2 次( - ) 1 次( + ) 入院后予抗痨抗炎治疗,患者一直高热,进行性衰竭,时有腹 泻,考虑 AIDS ,查 HIV 抗体( + ),经复查 HIV 抗体证实诊断。

结核病多先发病 50%~67% 的病例结核病先诊断 其次一部分同时诊断 少数 AIDS 先诊断 临床特点

播散型结核与肺外结核多 播散型结核占 HIV 感染者并发结核病患者 28%~96% 肺外结核在 HIV 感染者中占 21% , AIDS 患者中 占 2/3 以上 以全身淋巴结结核最常见和最先出现,其次肝、 脾、肾、心包、腹腔、胸腔、胸壁、颅内、骨 关节、睾丸等结核病变也较常见 临床特点

肺结核的 X 线表现不典型 部位 以中下部病变为多 形态 – 局限或弥漫性浸润影 – 粟粒状病变 – 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 – 多浆膜腔积液 – 空洞少见临床特点

MTB-HIV 双重感染者 MTB-HIV 双重感染者胸片, 提示双肺弥漫性浸润片影

结核菌检查阳性率低 原因:被吞噬于巨噬细胞内的 MTB 抗酸性减弱 甚或消失 涂片法阳性率: 30% 培养法阳性率: 50% 必要时可作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临床特点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低 HIV ( + )者合并结核病, OT 或 PPD 试验阳性 率只有 76% AIDS 合并结核病患者 OT 或 PPD 试验阳性率只 有 10%~33% HIV ( + )和 AIDS 患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提 示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结核病,应定期摄胸片和 痰菌检查。临床特点

临床特点 住院病人 CD 4 细胞中位数 27~191/mm 3 门诊病人 CD 4 细胞中位数 – 研究 1 317/mm 3 – 研究 2 198/mm 3 (肺外结核) 257/mm 3 (肺结核) CD 4 细胞的计数值低下

组织病理学特点 HIV 感染早期 可见典型结核结节:干酪坏死灶小, MTB 少,病灶周围有较多的 CD 4 淋巴细胞、上皮样巨 细胞及郎罕巨细胞包绕 HIV 感染中期 干酪坏死范围扩大, CD 4 淋巴细胞和上皮 样巨细胞及郎罕巨细胞明显减少, MTB 较多。 HIV 感染晚期 大面积的干酪坏死病灶中 MTB 极多,见 不到结核性肉芽肿形成,见不到上皮样巨细胞和郎罕 巨细胞, CD 4 淋巴细胞极少。

合并结核病时 HIV/AIDS 的诊断 结核病病人出现下列情况,须怀疑 HIV 感染 – 非典型部位的肺外结核 – 症状明显增多,且与结核病表现不相符合,如头痛、 嗜睡、腹泻、疱疹、鹅口疮、全身淋巴结肿大、发 热、皮肤瘙痒、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反复的机会性 感染 – 胸片提示严重肺部病变但无空洞形成或纤维化明显 减少

合并结核病时 HIV/AIDS 的诊断 HIV 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凡符合下列任一情况,可确认 HIV 病毒感染 – 年龄为 15 月以上的儿童、成人,用酶标法其血清标 本出现 HIV 抗体阳性,经确证试验蛋白印记法、免 疫荧光法所证实者。 – 血清 HIV 抗体阳性,或反转录酶检测阳性,或 HIV 抗原阳性 产前母亲与感染 HIV 的 15 个月以下的婴幼儿或成人, 单纯酶标法血清 HIV 阳性而无其他确证证实,不能 确定 HIV 感染。

合并结核病时 HIV/AIDS 的诊断 AIDS 病确诊 – HIV 抗体阳性,又具有下列任一项者可确认 近期内( 3~6 个月)体重明显下降达 10% 以上, 且持续发热 38º C一个月以上 近期内( 3~6 个月)体重明显下降达 10% 以上, 且持续腹泻(每日3~5次)1个月以上 卡氏肺囊虫性肺炎 卡波济肉瘤 明显的真菌或其他机会致病菌感染

合并结核病时 HIV/AIDS 的诊断 AIDS 病确诊 – 若 HIV 抗体阳性,体重减轻、发热、腹泻症状接近 上述(1)、(2)者,同时合并下列一项可确诊 CD 4 /CD 8 淋巴细胞计数<1,CD 4 细胞计 数下降 全身淋巴结肿大 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占位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出 现痴呆,辨别能力丧失,运动神经功能障碍等

合并 HIV/AIDS 时结核病的诊断 HIV/AIDS 病人出现下列情况,须怀疑结核 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纳差、体重下降、中枢神经系统 症状 肺部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短期内复查无明显变化或正规 抗炎治疗无效 肺门、纵隔或全身淋巴结肿大 结素试验阳性

合并 HIV/AIDS 时结核病的诊断 肺结核的诊断 – 病史、临床表现 – X 线影像检查 – 细菌学 痰、 BALF 涂片、培养;血液、肺组织 培养 – 病理学 肺组织 – 菌型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 诊断性治疗

合并 HIV/AIDS 时结核病的诊断 肺外结核的诊断 – 临床特点 – 细菌学 体液、活组织涂片或培养 – 病理学 活组织检查 – 菌型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 诊断性治疗

结核并发 HIV/AIDS 的治疗 抗结核化疗 结核病并发 HIV/AIDS 的治疗路线 结核病并发 HIV/AIDS 的治疗路线: ①患者已接受抗结核治疗,化疗方案如有利福平 ( RFP )时则暂时不考虑抗病毒治疗,强化期过后 再考虑抗病毒治疗; ②如果抗结核化疗方案中没有 RFP 或是使用含利福布 丁( RFB )的化疗方案,一开始就可以进行抗病毒 治疗。

结核并发 HIV/AIDS 的治疗 抗结核化疗 HIV/AIDS 并发结核病时的基本治疗路线是: HIV/AIDS 并发结核病时的基本治疗路线是: 患者往往处于抗病毒治疗之中,发生结核病后宜使用含 RFB 或链霉素( SM )的化疗方案,同时继续其抗病毒 治疗,原则上不要使用 RFP 。

抗结核化疗 – 疗程 宜适当延长 – 间歇疗法 强化期 每日给药 巩固期 间歇给药 – 药物剂量 酌情增大 免疫治疗 抗病毒治疗 结核并发 HIV/AIDS 的治疗

HIV ( + )者结核病的预防 病例发现,及早治愈排菌的结核病人( DOTS ) 避免 HIV ( + )者接触结核病病人特别是菌阳病人 卡介苗接种 – 对象 除已有显著免疫缺陷征象者外,对先天感染 HIV 的新生儿 已知 HIV ( + )而无任何与 HIV 感染相关症状的儿童 – 禁忌症 AIDS 患者 化学预防 – 对象 在 HIV/TB 双重感染高流行区,所有的 HIV ( + )者; 其他地区 PPD 皮试阳性或阳转或结素试验无反应但胸片示 陈旧性结核的 HIV ( + )者 – 禁忌症 活动性结核病 – 药物选择 异烟肼

小结 MTB/HIV 双重感染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学形 势严峻 肺结核合并艾滋病临床表现不典型 诊断须依据各项资料综合判定,尤应注意取得 病理学或(和)细菌学资料 治疗困难 应积极预防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