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周围炎
概述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 “ 肩周炎 ” ,是肩关节周围 软组织退行性、炎症性病变。一般认为肩部 受凉,慢性劳损与本病的形成有关。常见于 中年以后。本病以单侧或双侧肩关节疼痛, 运动受限为主症。 中医文献中称之为:五十肩、漏肩风、肩凝、 肩痹、冻结肩等。
病因病机 感受风寒 营卫虚弱 肩部筋脉 劳累受挫 肩痹 慢性劳损 筋骨衰弱 气血阻滞 疼痛、活动不利 日久 肩凝
病因病理 病因:风寒、外伤、劳损 病理:早期:炎症、水肿 后期;粘连、肥厚
诊断要点 ( 诊断要点 ) 好发年龄在 50 岁左右,多为慢性发病。 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 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肩前、外、后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 显,出现典型的 “ 扛肩 ” 现象。后期出现肩部 肌肉萎缩。 X 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辨证分型 风寒型:肩部束痛,日轻夜重,遇风寒痛增, 得温痛缓,畏风寒,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紧。 痰热型:肩部微热,日夜皆重,活动功能障 碍,动则痛剧,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疗 ( 重点内容 )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取手三阳经穴为主,局部配合循经取穴。 处方及方义: 肩髃、肩贞 局部取穴,祛风散寒 肩内陵 ( 臂月需 ) 活血通络,舒筋止痛 肩内陵 曲池、外关 疏导阳明、少阳经气 清热化湿
治疗 ( 重点内容 ) 随证配穴: 肩内廉痛:加尺泽、太渊 肩外廉痛:加后溪、小海 肩前廉痛:加合谷、列缺 其他穴位:大椎、风池、肩髎、天宗、手三里等也 可依疼痛部位不同选用。 风寒:加大椎、百劳 助阳散寒 痰热:加风池、丰隆、条口透承山 清热化痰
其他疗法 耳针:肩、神门、肾上腺、肝、肾。一般采 用耳压。亦可用毫针刺法,每次选 2-3 穴,强 刺激,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肢,留针 分 钟。热象明显可用耳尖放血或肩穴点刺放血。 电针:密波或疏密波。 拔火罐,有热象或瘀象时可刺络拔罐。
其他疗法 灸法的运用: 1. 早期多用悬灸或温针。 2. 顽痹不愈者多用背俞穴之直接灸。 穴位注射:不要打入关节腔内。 辨证选用当归针、丹参针等。 局部封闭:醋酸强的松龙加普鲁卡因痛点注 射。
其他疗法 挑治:肩周痛点或阳性反应点,每周两次, 适用于顽痹不愈者。 按摩及锻练:以轻手法揉按及经常作摸墙运 动为主,不宜用强力提拉,造成反复难愈。
注释 肩内陵 位于肩部腋前纹头之上方,肩锁关节内 侧凹陷与腋前纹头联线之中点。 靳氏肩三针: 肩Ⅰ针 即肩髃。 肩Ⅱ针 在肩髃穴 前方 2 寸 ( 肩前 ) 肩Ⅲ针 在肩髃穴 后方 2 寸 ( 肩后 ) 肩Ⅱ、Ⅲ穴分别位于肩关节囊前、后方,肩周 炎患者常在本处有条索状物或压痛点,故它们实际 上相当于阿是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