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常見疾病及其護理 弘光科技大學護理系 劉千琪 講師. 2005/09/15 2 發燒 人體內各種功能及活動的進行,最適宜 的溫度範圍大約是攝氏 36.5 度至 37.5 度,, 正常的體溫認為是 37 度左右。 確認體 ( 肛 ) 溫大 ( 等 ) 於 38 度。 評估: (1) 非疾病因素:環境、嬰兒特性、嬰兒穿著.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幼兒常見疾病照護 倪麗娟 老師 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講師. 幼兒常見疾病 — 發燒 發燒是一種信號,是個指標,非疾病。 發燒是體內溫度高於正常值 正常值如下:  肛溫 38 ℃以上(正常溫度範圍: 37.5±0.5 ℃)  口溫 37.5 ℃以上(正常溫度範圍: 37±0.5 ℃)  腋溫.

認識慢性腎臟疾病 健康講座 August 11, 討論的主題 1. 了解腎臟的功能 2. 慢性腎臟病的原因 3. 慢性腎臟病的症狀 4. 如何預防慢性腎臟病.
看診小撇部 門診科別 & 健康檢查. 一、門診科別 ( 一 ) 眼科  視力減退  紅腫  痠痛奇癢流淚不止  斜視  角膜炎  眼睛不舒服.
0-3 歲 嬰幼兒門診 常見疾病 許小兒科診所 許守道醫師 兒科門診常見疾病 ( 一 ) 1 身高 體重 頭圍 2 營養不良 矮小 肥胖 3 脂漏性皮膚炎 4 異位性皮膚炎 5 兔唇, 顎裂 6 斜頸 7 漏斗胸 8 肚臍疝氣 9 腹股溝疝氣 10 陰囊水腫 11 包莖 12 尿道下裂.
性病知多少. 經由性行為傳染的疾病,稱為性傳染病, 又稱性病。 性病的傳染途徑 : 性行為 血液傳染 母子垂直傳染 性病的病原體:細菌、病毒.
Tri-Service General Hospital 正確用藥 ~ 小兒發燒. Tri-Service General Hospital Premature 早產兒 懷孕
有什麼常見的疾 病呢 ? 課文 小測驗 傷風 流行性感冒 砂眼 頭癬 ( 皮膚病 ) 請按以下的圖形來看其特徵: 上一頁下一頁.
六大營養素之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A 維生素 D 維生素 E 維生素 K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B 群 維生素 C.
0-3 歲嬰幼兒門診常見疾病 許小兒科診所 許守道醫師 感 冒 病原 : 主要為鼻病毒, 鼻病毒有 101 種 潛伏期 :2-4 天 症狀 : 鼻水, 打噴嚏, 喉嚨痛, 咳嗽, 微燒, 前後約 1 星期,10% 大於兩星期 併發症 : 中耳炎 (10-30%), 鼻竇炎 (10%),
過敏兒的照護 江 伯 倫. 一.過敏簡介 二.懷孕時該如何注意? 三.小寶寶剛出生後 四.幼兒期 五.發生過敏疾病後.
常見疼痛保健 頭痛 下背痛 口腔疼痛. 常見疼痛 — 頭痛篇 原因: 疾病:血壓,腦部,眼睛 3C 食物:起司 (cheese), 巧克力 (chocolate), 柑桔類食 物 (citrous fruit) 。因含酪胺酸,會造成血管經孿。 醃製品:含有亞硝酸鹽,可能引起偏頭痛。 代糖阿斯巴甜:可能會過度刺激或干擾神經末梢,增加肌.
焦點 1 真菌的特徵與分類. 真菌 ( 菌類 ) 皆為異營真核生物大多為陸生大多具菌絲 ( 營養菌絲, 繁殖菌絲 )
什麼是過敏? 人體在與外界某些物質接觸後,引發體內免疫系統高度活化而造成的發炎症狀。.
傳染力超強的諾羅病毒 護理師:涂鈴淑.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香港常見的傳染病 4C 9 江淑芳.
兒童專用藥品介紹 1.藥品名稱 2.適應症 3.藥品外觀.
秀傳醫療社團法人秀傳紀念醫院 小兒科 賴輝謙
   傷風和感冒 製作: 基督教臻美社會服務機構.
耳鼻喉健康診所(耳) 器官功能 器官問題 蟲進入耳朵 聲音沙啞 中耳炎 1.鼻子:嗅覺、呼吸、過濾空氣 2.喉嚨:發聲、吞嚥
兒童疾病與預防照護 扁桃腺炎 班級:幼保二乙 姓名:張喻婷 學號:499I0036.
認識 菸、酒、檳榔 對身體的危害 一同保護你的身體健康 製作者:楊婉瑄.
過重/肥胖兒童與青少年 之篩選及處理流程 體位評估 BMI ≧ 該年齡、性別過重BMI值者 否 隔年再評估 是 是否符合以下 任一條件:
班級:幼保二甲 學號:499I0004 姓名:鄭惠慈 指導老師:陳韻如
你的肝----發炎了! 肝發炎指數 – GOT 及 GPT 超過 40 U/L。 如果一直不降,就嚴重了。
病 毒 性 肝 炎.
即 時 看 板 防疫小叮嚀~進入病毒性腸胃炎流行季節,請注意勤洗手等個人衛生習慣 國內病毒性腸胃炎疫情概況 全球諾羅病毒疫情概況
即 時 看 板 防疫小叮嚀~進入病毒性腸胃炎流行季節,請注意勤洗手等個人衛生習慣 國內病毒性腸胃炎疫情概況 全球病毒性腸胃炎疫情概況
即 時 看 板 防疫小叮嚀~進入病毒性腸胃炎流行季節,請注意勤洗手等個人衛生習慣 國內病毒性腸胃炎疫情概況 全球病毒性腸胃炎疫情概況
呼吸之道-氣管 研究者:朱恩平 指導老師:簡偉娟老師.
需要大掃除.
腸病毒 介紹及防治方法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新竹縣衛生局、東元綜合醫院關心您!!.
發燒了 台中市雙十國中 王淑卿 楊屘妹 曾惠姿 黃平屯.
對大腸直腸癌的認識 從 專 業 醫 療 到 無 限 關 懷 ! 前言 大腸直腸癌的症狀 (1) 腹部不舒服或疼痛。
性傳染病問答比賽.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短片:吸煙後的肺.
濫用藥物 姓名:林鴻源 下6B.
班 級:幼保二乙 學 號:4A0I0062 姓 名:張依華 指導老師:陳韻如
健 康 教 育 分 組 報 告 第五組 疾病與健康 組員   陳毅修 楊惠婷 張智堯.
單元內容 什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 導致高血壓的可能原因 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 高血壓的危險因子 如何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
常見的傳染病.
認識肺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胸腔內科.
關於ORADUR®-Methylphenidate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餐飲管理經營 – 單元五 餐 飲 安 全 衛 生 李宜玲 unit5餐飲安全衛生.
腸胃炎,怎麼吃呢 ? 主講人 : 楊翊吟 指導營養師 : 陳盈君營養師. 腸胃炎症狀 止瀉藥 ?
細胞膜的雙磷脂層 (Phospholipid bilayer in cell membrane)
Diabete.
兒童與青少年肥胖定義 BMI= 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2) 年齡 男生 女生 正常範圍 (BMI介於) 過重 (BMI≧) 肥胖 2
Purple striae& Purpura
諾羅病毒 成員:陳姿菁 梁閔翔 許寧靜.
空氣的組成 地球生物活動範圍的氣體俗稱空氣,空氣的密度約為1.32g/L;純淨、乾燥的空氣所含成分如下: 氮 78.08﹪ 氧 20.95﹪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牙齒的構造與功能 牙齒大發現.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運動傷害 急救教練 林唯穎.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S. typhimurium)
學前兒童簡易發展 篩檢評估量表 小組成員: 張雅涵 張瑞恩 王雅琴 張馨方
手部衛生 (Hand hygiene).
健康生活 林思敏 五禮.
18-3 課堂整理 第十五組 0993B010 張維哲 0993B042 游博雄.
H1N1新型流感(Swine Influenza A (H1N1))
Influenza Virus H1N1甲型流感.
呼吸道解剖構造 氣道(airway passages):鼻咽、氣管、細支氣管、呼吸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
細胞.
鼻孔和鼻屎的故事 圖片來源:漢聲《鼻孔的故事》.
2019年度2-3月 全院性呼吸治療照護品質 呼吸治療科 黃靜芝 組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嬰幼兒常見疾病及其護理 弘光科技大學護理系 劉千琪 講師

2005/09/15 2 發燒 人體內各種功能及活動的進行,最適宜 的溫度範圍大約是攝氏 36.5 度至 37.5 度,, 正常的體溫認為是 37 度左右。 確認體 ( 肛 ) 溫大 ( 等 ) 於 38 度。 評估: (1) 非疾病因素:環境、嬰兒特性、嬰兒穿著 (2) 潛伏性疾病:非特異性 ( 哭、鬧、食慾差 ) 、 呼吸道、腸胃道、神經系統症狀。

2005/09/15 3 為什麼幼兒容易發燒? 一、因為大腦內的體溫調節中樞較 不成熟,所以對體溫的控制力較弱。 二、幼童對病毒及細菌的抵抗力較 差,防禦陣線薄弱,很容易在事先 一點徵兆都沒有的情況下,直接被 病毒素侵犯到體溫中樞引起高燒。

2005/09/15 4 發燒對人體的影響 發燒的好處: 1. 做為警號,素示身體有問題,需要注意或 求醫治療。 2. 可殺死病毒及細菌:許多疾病的病媒菌只 有在正常溫度 (37 ℃ ) 時才能生存,當體溫升 高時,可抑制有害病毒及細菌的生長,是人 體防衛的轉機之一。 3. 發燒時身體會不適,所以需要調養休不致讓 身體過度疲勞,以全力對抗內在的病菌。

2005/09/15 5 發燒對人體的影響 發燒的壞處包括: 1. 體溫突然升高,會使幼兒調適不當容 易誘發抽筋。 2. 發燒使嬰幼兒體不適、全身痠痛、精神欠 佳,無法從事正常活動。 3. 促使體內代謝活動增加,體力消耗很大,加 上胃口不好,容易急速消瘦。

2005/09/15 6 發燒的護理 嬰幼兒發燒 “ 不要 ” 睡冰枕,原因如下:  不舒服:皮膚與冰冷物接觸,可以暫時局部的 減降溫度,但接觸久了會有刺痛及麻木的感覺, 尤其是六個月內的寶寶。  體溫恐至過低:幼兒身體容積較小,體表面較 大,容易受外界溫度的影響,發燒時,使用冰 敷額頭或睡冰枕,容易把體溫降的太快,反而 引起更大的問題。低體溫對身體更危險。

2005/09/15 7 發燒的護理 3. 血液循環不良:局部冰冷過久,附近的血管會 收縮,而使血液循環受阻,影響身體功能。 4. 引發抽筋:高熱的皮膚突然接觸冰冷的物體, 反應會很劇烈,尤其在幼兒容易引發全身肌肉 的抽動,即所謂的抽筋。

2005/09/15 8 發燒的護理 施用較溫和的方法退燒:如 1. 用溫水(約 37 度)全身擦拭,使皮膚的高溫能逐漸降 低。 2. 以稍涼的毛巾(約 25 度)在額頭臉上擦拭。 3. 多喝溫開水,使體內組織的水分增加,對體溫有穩 定作用,避免再度快速升溫。 4. 在體溫〉 38.5 ℃以上開始服用退燒藥,每次服藥間隔 4-6 小時。若寶寶燒的不高, ( 每天只燒 2-3 次 ) ,且只達 到 38 ℃左右,也可以使用退燒藥。 ※最根本的退燒,需等到本身的疾病有緩解的趨向,高 燒才會減退,一般約需三至五天。

2005/09/15 9 ~ 發燒了 ~

2005/09/15 10 嬰兒玫瑰疹 (Roseola infant)  多發生兩歲以下幼兒。  39 度以上的高燒及不明顯的呼吸道症狀與腹 瀉,通常只有喉嚨稍微發紅的症狀。  發燒持續二~五天,平均三天。燒退以後,精 神與活力很好,在臉部與軀幹出現紅斑或稍微 鼓起的丘疹,四肢的疹子較少,大多不癢。  燒退以後才出現疹子是診斷的要點,其他感染 症的疹子幾乎都是在燒到最高的時候出疹子。

2005/09/15 11 呼吸系統 兒童呼吸系統解剖生理特徵 1. 嬰兒期鼻腔狹小、黏膜柔軟且微血管豐富, 易受病源體感染。 2. 歐氏管 ( 耳咽管 ) 較成人短、寬且直,致病菌 和異物易由歐氏管進入中耳。 3. 舌頭比例、 喉部血管及淋巴組織 較大人大 且多,感染時易充血、水腫或狹窄 ,會出現 阻塞與聲音沙啞。

2005/09/15 12 呼吸系統 4. 聲帶以下組織易水腫、會咽軟骨柔軟、無彈 性,易形成狹窄而阻塞。 5. 喉頭位置較高 (C 2-3 ) ,易造成吸入性肺炎。 6. 呼吸道末稍分枝狹小,感染時易擴張不全。 7. 胸腔小、 呼吸肌不成熟、呼吸力量弱,故年 齡越小,呼吸速率快且淺。與 BMR 高有關。

2005/09/15 13 呼吸系統 8. 不同年齡層的呼吸速率: 早產兒 次 / 分 新生兒 次 / 分 一歲 次 / 分 二至三歲 次 / 分 9. 呼吸型態: 七歲之前腹式呼吸,七歲之後女生改胸式呼吸。 躺姿 - 腹式呼吸。

2005/09/15 14 急性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URI) 咽炎、鼻咽炎 流行性感冒、扁桃腺炎、 哮吼。 下呼吸道感染 (LRI) 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 細支氣管性肺炎、 肺炎。

2005/09/15 15 急性呼吸道感染 引起的致病源多為病毒。 3 個月以下的嬰兒,在胎兒期由母親處的抗體, 故較少感染 URI 。 3 個月 ~3 歲,約 3-8 次 / 年。 體溫通常低於 38.5 度。 除呼吸系統症狀外,多有嘔吐及腹瀉症狀。 哮吼好發在 6 個月以上, 3 歲以下;夜間發作。

2005/09/15 16 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護理措施 注意呼吸型態,維持呼吸道通暢。 (chest care) 維持適當的體溫、預防脫水。 ( 不可使用酒精拭浴 ) 退燒藥的使用。 避免帶到公共場所,照顧者要勤洗手。 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 急性中耳炎 ) 。

2005/09/15 17 ~ 該看醫生囉 ~

2005/09/15 18 消化系統 兒童消化系統解剖生理特徵 1. 出生時已有吞嚥、胃排空、腸蠕動等作用。 2. 唾液腺 3 個月大有正常功能, 2 歲與成人的功 能一樣。 3. 新生兒胃容量 C.C. , 1 個月 C.C. , 3 個月 C.C. , 1 歲 C.C. 。 4. 胃賁門括約肌和神經未成熟,常會有反流的現象。

2005/09/15 19 消化系統 5.2 歲以前的胃較呈水平, 12 歲呈管袋形。嬰 兒期避免過度餵食,餵食後採右側臥。 6. 嬰兒缺乏胰臟分泌的澱粉酵素、胰脂肪酵素 活性差,一歲以後與成人相似。

2005/09/15 20 消化系統常見疾病 便秘 (constipation) 指排便有困難、出現乾硬或顆粒狀大便,且排 便次數減少、腹部不適或因乾硬大便磨擠造成 直腸黏膜出血。 排便次數減少是指 3 歲以下兒童一星期排便次 數少於 6 次。

2005/09/15 21 便秘的護理措施 嬰兒期便秘,可攝取新鮮果汁、兩餐餵 奶間補充水份、腹部按摩。 兒童期便秘,可攝取高纖蔬菜、水果和 補充水份。 養成固定的排便習慣。 肛門口破皮:溫水清洗。

2005/09/15 22 消化系統常見疾病 腹瀉 (Diarrhea) 指排便次數、糞便的性質改變和水份增加。 病因病理: 1. 食物過敏。 2. 細菌病毒感染:夏季多為細菌感染;冬季為 輪狀病毒感染 ( 可自癒 ) 。

2005/09/15 23 消化系統常見疾病 - 腹瀉 臨床表徵: 持續腹瀉導致脫水 流失少於體重的 5% 輕度脫水 流失體重的 5-9% 中度脫水 流失體重的 10% 重度脫水 體溫微升、進食情況差、尿少色深、嘔吐、腹 脹、皮膚乾燥、囟門凹陷、脈搏淺快、嚴重致 代謝性酸中毒。

2005/09/15 24 腹瀉的護理措施 維持適當的體溫,避免再感染。 皮膚完整性的照護。 維持足夠的營養:口服電解質液、牛奶濃度的 調整。 預防脫水,維持適當的體液電解質平衡。 維持嬰幼兒的舒適狀態。

2005/09/15 25 腹脹的原因 寶寶腹部的特性: 1. 以軀幹外型而言,正常成人為前後稍扁狀, 寶寶則呈稍圓狀。 2. 嬰幼兒的腹壁肌肉無力,腹腔內部的臟腑又 大。 3. 以身體比例論,一歲以內的幼兒其每日飲食 量約要佔體重的十分之一,相對於較兒童及 成人的二、三十分之一為大,腹腔內部的腸 管是肥大許多,故腹部較凸出。

2005/09/15 26 腹脹的氣體來源: 1. 吞入的空氣:寶寶哭鬧或吃奶時,會吞入一 些空氣進入胃腸內。所以哭鬧多的寶寶容易 膨風。 2. 食物發酵產生:吃入的奶水或食物在胃腸道 內與細菌及消化酵素作用後,會產生出氣體 ,如:氫氣、硫化氫、二氧化碳。含澱粉 多的食物易產氣;或消化異常者。

2005/09/15 27 腹脹的處理方式 1. 打嗝:胃中吞入的氣體藉打嗝而排出。 2. 由胃腸壁吸收。 3. 由肛門排出:腸蠕動快速或腹瀉者, 其腸內氣體排出的較多。 § 注意:鼓脹較硬且帶壓痛的「膨風肚」 可能代表肚內有問題,要帶寶寶給兒科 醫師做詳細的檢查。

2005/09/15 28 ~ 看看我的肚子 ~

2005/09/15 29 脂漏性皮膚炎 常發生在出生後一至四個月內的寶寶 尤其在眉毛處、耳朵後、及頭皮上會出現一些 黃色油性的分泌物,乾了後呈皮塊狀,類似酥 油皮般地黏在皮膚上,是暫時性的現象。 此階段的寶寶,皮脂分泌的較旺盛,寶寶在四、 五個月後自然會痊癒的。

2005/09/15 30 脂漏性皮膚炎的護理 1. 輕者可不予理會,勿刻意用肥皂將其 清洗掉,因愈刺激皮膚分泌的愈多, 以清水洗淨即可。 2. 分泌較多而結塊者 ( 通常在頭頂部 ) , 可用些嬰兒油將塊狀油脂潤軟後,再輕輕地 剝下來。 3. 嚴重者,需請兒科或皮膚科醫生處理。

2005/09/15 31 異位性皮膚炎 是一種易發生在嬰幼兒至青少年期間的慢性且 易復發的搔癢性皮膚病變。 約有 2%-8% 的孩童 ( 六個月大到十歲 ) 患有異位 性皮膚炎,一半以上在一歲前發病,病情的輕 重程度差異很大。 嬰兒時期臉頰為好發部位,皮膚會有紅腫丘疹, 嚴重時可能有出水及結痂;兒童時期多出現於 四肢屈側,肘窩及膕窩表現乾燥、脫皮、皮膚 變厚及苔癬狀變化。 大多數患者在青少年前痊癒,少數人至成人期。

2005/09/15 32 異位性皮膚炎 患者通常會合併有過敏性鼻炎 或氣喘等問題, 70% 有 家族史。 異位性皮膚炎致病原因仍不確定,包括遺傳基因、免 疫系統及心理因素等。 藥物治療包括口服抗組織胺、外用及口服類固醇、光 化學療法、免疫調節性藥物,及一些抗發炎藥物等。 避免誘發因素如皮膚過份乾燥、情緒壓力過大、過度 出汗、接觸到過敏性或刺激性物質 ( 如肥皂、清潔劑、 毛料衣物等 ) 、食入或吸入過敏原 ( 如牛奶、蛋、海鮮、 動物毛髮、灰塵、塵、花粉等 ) 可能會緩和皮膚病情。

2005/09/15 33 ~ 休息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