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三: 赵 X ,女, 32 岁,因发热、胸痛、咳嗽、血痰一周入院。 近三个月来有低热、午后体温增高、咳嗽,曾在本单位诊断 为 “ 感冒 ” ,予以抗感冒药、先锋霉素等药治疗,疗效欠佳。 一周来体温增高、咳嗽加剧,痰中带血。半年来有明显厌食、 消瘦,夜间盗汗。 2 年前怀孕 6 个月时,曾因泌尿系统感染住 院治疗,余无特殊。 入院检查: T : 38 ℃, P : 88 次 / 分, R : 28 次 / 分,发育正常, 营养稍差,消瘦,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胸部检查,右下肺 扣诊清音,左肺扣诊清音,听诊右下肺呼吸音减弱。胸部 X 线 平片检查可见双肺纹理增粗,散在大小不等的结节状阴影, 右肺尖有片状阴影。取痰液作细菌培养和抗酸检查均为阴性, PPD 试验强阳性。再次取痰送检,经浓缩集菌后涂片,抗酸 性细菌阳性。经检查后该患者确诊为肺结核(右上肺),即 使用雷米封、乙胺丁醇等抗结核治疗。该病人家中有 2 岁小孩, 病人家属询问小孩是否已被传染,须行何种检查才能确定? 如何预防?
该患者诊断为肺结核的依据?
肺结核病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肺 部感染性疾病, 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 临床特点: 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 常有低热、乏力、温汗、消瘦等全身症 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道症状。
肺结核的诊断标准 (一)疑似病例: 凡符合下列项目之一者: 1 、痰结核菌检查阴性,胸部X线检查怀疑活动性肺结核病 变者。 2 、痰结核菌检查阴性,胸部X线检查有异常阴影,病人有 咳嗽、吐痰、低烧、盗汗等肺结核症状或按肺炎治疗观察 2-4 周 未见吸收。 3 、儿童结核菌素试验( 5 个单位,相当于 1 : 2000 )强阳性 反应者,伴有结核病临床症状。
(二)确诊病例: 凡符合下列项目之一者 1 、痰结核菌检查阳性(包括涂片或培养)。 2 、痰结核菌阴性,胸部X线检查有典型的活动性结核 病变表现。 3 、肺部病变标本、病理学诊断为结核病变。 4 、疑似肺结核病者,经临床X线随访、观察后,可排 除其他肺部病变。
诊断的依据 临床表现 1. 局部症状: 咳嗽、咳痰。早期咳嗽轻微,无痰或有少 量黏液痰, 咯血, 胸痛. 2. 全身症状: 全身毒性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 欲减退,体重减轻、盗汗等
X 线检查 X 线检查 胸部 X 线平片检查可见双肺纹理增粗,右肺尖 有片状阴影
痰结核菌检查和 结核菌素试验 取痰液作细菌培养和抗酸检查均为阴性, PPD 试验强阳性。再次取痰送检,经浓缩集 菌后涂片,抗酸性细菌阳性 取痰液作细菌培养和抗酸检查均为阴性, PPD 试验强阳性。再次取痰送检,经浓缩集 菌后涂片,抗酸性细菌阳性
显微镜下的结核杆菌
病征原因 1 、咳嗽 是肺结核的最多见的局部症状。对 久病不愈的病人,如发生支气管移位,气管 因病灶粘连被牵拉,或被周围淋巴结压迫使 支气管变形时,可以因通气不畅而发生刺激 性咳嗽,这种咳嗽犹如吃呛食物而发生的呛 咳,甚至呼吸困难。
2 、咳痰 致病菌感染 3 、胸痛。 胸痛也是肺结核病的主要局部症状,但一般必须病 变波及胸膜尤其是波及壁层胸膜时可以出现胸痛。 有时出现不定部位的隐痛,这是由于神经反射作用 所致,在肺呼吸运动时不受影响。如果部位固定有 刺痛,并随呼吸及咳嗽时加重,这就说明炎症刺激 胸膜所致,有的病人常感觉肩部或上腹部痛,这很 可能是炎症刺激了横膈膜通过神经反射所致。
4 、咯血 血是从血管里出来的,所以,必定要病变影响到血 管壁的通透性或直接损伤血管时,才会出现,出血 量的多少就要视损伤血管的程度而定了。我们认为 肺部病灶的多少,并不与出血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 有的病人病灶很小但是损伤了血管,那么,就可以 出血。相反,病灶很多,但不损伤血管可以出血不 多或者不出血,当然病灶多,损伤血管的机会就多, 出血机会就多。 痰中带血 ―― 炎性病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中量咯血 ―― 小血管损伤; 大量咯血 ―― 空洞型 A 破裂。
5. 发热 见于病情进展期,表现午后低热 ( 可能经过一 天体力活动,破坏组织产物吸收入血增多所 致 )
6. 厌食,盗汗 都是结核中毒症状,结核杆菌不产生内外毒素,但其菌体成 分和代谢产物可能有毒性。
2 、 该患者入院时痰液作细菌培养和 抗酸染色均为阴性,为什么?而再 次用浓缩集菌为阳性,为什么?
抗 酸 染 色抗 酸 染 色
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大量的脂质,主要是分 枝菌酸,它包围在肽聚糖的外面,所以分枝杆菌 一般不易着色,要经过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来促 使其着色。但分枝杆菌中的分枝菌酸与染料结合 后,就很难被酸性脱色剂脱色,故名抗酸染色。 齐 - 尼氏抗酸染色法是在加热条件下使分枝菌酸与 石炭酸复红牢固结合成复合物,用盐酸酒精处理 也不脱色。当再加碱性美兰复染后,分枝杆菌仍 然为红色,而其他细菌及背景中的物质为兰色。 实验原理:
抗酸染色阳性 结核杆菌呈红色,背景及非抗酸性细菌呈兰 色 抗酸染色阴性 背景及被染色细菌均为兰色
抗酸染色阳性
为什么细菌培养和抗酸染色为阴性? 1. 取痰方法不当 正确的留痰方法是,在留痰之前先用清水漱口数次, 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及部分杂菌。留取的痰应 是用力咳嗽后自气管内咳出的痰,然后盛于痰盒内 送检.不要将唾液或鼻涕吐入痰盒,以免影响查痰 结果。 初次就诊需查痰者,医生要求送三个痰标本:〈 1 〉 即时痰:就诊当时咳出的痰,〈 2 〉夜间痰:前一 天晚间咳出的痰,〈 3 〉清晨痰:起床后深咳吐出 的痰,其中以清晨第一次咳出的痰效果最好(咳痰 时间歇性排菌)
2. 涂片中细菌数量太少
3. 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结核杆菌可变为 L 型细 菌。而 L 型细菌常规细菌培养为阴性。 细菌 L 型 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 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 损的细菌一般在普通环境中不能耐受菌体内 的高渗透压而将会胀裂死亡
本病例中病人体内结核分枝杆菌经抗生素诱 导影响细胞壁中肽聚糖的合成,巨噬细胞吞 噬结核分枝杆菌后溶菌酶的作用可破坏肽聚 糖,均可导致其变为 L 型,呈颗粒状或丝状。 导致抗酸染色阴性。
为什么再次抗酸染色为阳性? 1. 去除诱因, L 型细菌回复为原菌 2. 浓缩集菌能提高检出阳性率
该病例的 PPD 试验的结果说明什么 ? PPD 强阳性的意义:表示体内收到浓厚感染,机 体处于结核超敏状态,发病机会多,是诊断结核 病的特异指征,成人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病变,应 予详查。
什么是结核菌素试验(简称 PPD 试验)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又称 PPD 试验。 PPD 是将旧结核菌素过滤后再用硫酸铵加以 沉淀而获得的纯度较高的结核杆菌分泌性蛋 白质。 将一定剂量的 PPD 注入皮内(一般在前 臂内侧前 1/3 中央部位), 72 小时观察注射部 位的皮肤反应。
注射部位无硬结或硬结直径﹤ 5mm 者为結素反 应阴性 硬结直径 ≥5mm 者为阳性反应 硬结直径 ≥20mm( 儿童 ≥15mm) 或﹤ 20mm 但有 水疱和破溃等为强阳性反应 PPD 试验阳性说明受结核菌感染或接种 过卡介苗。卡介苗接种后结素试验阳性说明 接种成功。
PPD 结果分析 : ( 1 ) PPD 试验阴性( - ),表示未受到过结核菌感染,也未接种过卡介苗或 接种未成功。 ( 2 ) PPD 试验阳性( + ),表示受试者曾经受到过结核杆菌感染或已经接种 过卡介苗,但不能判定其是否患有结核病。 ( 3 ) PPD 试验强阳性( +++ ),提示体内活动性结核的可能性大。 ( 4 )对于 3 岁以下特别是 1 岁以下未接种过卡介苗者,如 PPD 呈阳性反应 ( + ),则表示体内有结核菌的感染,年龄越小,患活动性结核的可能性越大。 ( 5 )如果 2 年内 PPD 试验结果由阴性( - )转为阳性( + ),或反应强度从原 来硬结直径 10mm ,提示新近感染过结核菌,或可能存在活动性 病灶。 ( 6 )值得注意的是假阴性情况,即初次感染结核菌 8 周内 PPD 皮试阴性,见 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时(如患严重传染病)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免 疫抑制剂
病人家里小孩怎样才能确定 有无被感染?怎样预防?
一、 PPD 试验 对儿童有诊断意义 对于 3 岁以下特别是 1 岁以下未接种过卡介苗者,如 PPD 呈阳性反应( + ),则表示体内有结核菌的感 染,年龄越小,患活动性结核的可能性越大。 二、影像学检查: 胸部 X 线检查不但可早期发现肺结核,而且可对病 灶部位、范围、性质、发展情况和治疗效果作出判 断,对决定治疗方案很有帮助。胸部 CT 检查对于发 现微小或隐蔽性病变,了解病变范围及组成,对于 诊断是有帮助的。
三、结核菌检查: 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 痰菌阳性说明病灶是开放性的。痰菌量较少 可用集菌法。培养法更为精确,除能了解结 核菌有无生长繁殖能力,并可作药物敏感试 验和菌型鉴定。
【预防】 1. 隔离 传染源早期发现并合理治疗结核 菌涂片阳性病人,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根本 措施。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源能有效的减少 小儿感染结核的机会。 2. 卡介苗接种 卡介苗接种是预防小儿结核 的有效措施 ,可于新生儿期接种, 7 岁, 12 岁各复种一次。
3 预防性服药 对有下述指征的小儿,可用异烟肼预防性服 药,每日 10mg/kg ,疗程 6~12 个月: 1 )密切接触家庭内开放性肺结核者 2 ) 3 岁一下婴幼儿未接种卡介苗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3 )结核菌素试验新近由阴性转为阳性 4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伴结核中毒症状者 5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新患麻疹或百日咳小儿 6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而需较长时间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 他免疫抑制剂者。
结核杆菌的特点
结核分枝杆菌 俗称结核杆菌,引起人类结核病 致病菌主要为结核分枝杆菌( M. tuberculosis) 、牛分枝杆菌 (M. bovis) 世界上 1/3 人感染, 70% 在亚洲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3 月 24 日
形态与染色 细长略带弯曲,分枝状,有荚膜,抗酸染色阳性
培养 特点 专性需氧 生长缓慢 营养要求高,常用罗氏培 养基 生长现象 液体:表面生长(菌膜) 固体:颗粒、结节、花菜 状菌落,乳白或米黄,不 透明
生化反应 不发酵糖类 触酶试验阳性,而热触酶试验阴性 抵抗力 四不怕 干燥 酸( 3% HCl 或 6% H 2 SO 4 ) 或碱( 4% NaOH) 有抵抗力 碱性染料 青霉素等抗生素 四怕 乙醇 湿热 紫外线 抗痨药物(链霉素、异烟 肼、利福平等)
变异性 形态结构变异: 结核杆菌的 L 型:颗粒状、丝状、 Much 颗粒 毒力变异: 卡介苗 BCG : Calmette 和 Guérin 将牛分枝杆 菌经 13 年 230 次传代而获得的减毒活疫苗株 耐药性变异: 耐异烟肼及其他抗结核药物的结核菌株日益 增多
致病物质致病物质 二、致病性 荚膜 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粘附与入侵作用) 含多种酶(分解利用营养物质) 保护(阻止有害物质的进入菌体) 脂质 索状因子(破坏细胞,引起肉芽肿) 磷脂(形成结核结节) 硫酸脑苷脂(抑制吞噬体与溶酶体结合) 蜡质 D (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 蛋白质 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
所致疾病 感染方式 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损伤侵入机体 所致疾病 结核病,以肺结核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