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合征出血热诊治 西安市第八医院 暨陕西省传染病医院 郭雅玲
概 况 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 是由汉坦 病毒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 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 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广泛流行于亚欧等许多国家,我国为重 疫区。 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 是由汉坦 病毒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 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 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广泛流行于亚欧等许多国家,我国为重 疫区。
时间病例数死亡病例数病死率 2010 年 % 2011 年 % 2012 年 % 2013 年 % 2014 年 月 % 西安市第八医院近 5 年 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概况
流行病学 (一)宿主动物与传染源 我国有 53 种动物携带本病毒,主要是啮 齿类 (Rodent) :黑线姬鼠、大林姬鼠、 褐家鼠等,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查 体
流行病学 (二)传播途径 (Route of transmission) 接触 —— 动物源性传播 吸入 —— 呼吸道传播 食入 —— 消化道传播 叮咬 —— 虫媒传播
(三)流行特征 (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 1 、地区性: 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我国疫情最重,其次为俄罗 斯、韩国和芬兰。目前流行趋势是老疫区病例 ↓ ,新疫区 ↑ 。 2 、周期性和季节性: 野鼠型 ——11 月至次年 1 月为大高峰 5 至 7 月为小高峰 家鼠型 ——3 至 5 月为高峰 3 、人群分布: 男性青壮年农民和工人,近两年学生人数有所增加 流行病学
血管内皮细胞是汉坦病毒感染的主要靶细胞 主要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 血管内皮 细胞肿胀 基底膜破裂 血管周围 平滑肌损伤 毛细血管通透性 血浆外渗 颜面浮肿,球结膜水肿 微小血管的充血,红细胞从血管壁漏出 充 血 出 血 休克
临 床 表 现临 床 表 现 潜伏期 天,一般为 2 周左右 全身中毒症状及 三大主征(发热、出血、肾损) 典型病例 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非典型病例 轻症 --- 越期 :无低血压及少尿期,直接进入多尿期。
临 床 表 现临 床 表 现 重症病例 : 体温 > 40 o C, 严重中毒症状、渗出严重,出现中 毒性神经精神症状,少尿 5d 以内或尿闭 2d 以内,休克、肾 损害严重。 前两期或三期。 危重症病例 : 重症病例基础上出现难治性休克;重要脏器 出血;少尿 5d 或尿闭 2d 以上和 BUN > 42.84mmol/L 。出现 心衰;肺水肿;脑出血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一)发热期 感染中毒症 畏寒、高热、 “ 三痛 ” 、消化道及精神神经症状; 充血出血症 “ 三红 ” ,粘膜皮肤出血,重症患 者有腔道出血; 渗出水肿症 面部水肿,球结合膜水肿。 临 床 表 现临 床 表 现
临 床 表 现临 床 表 现
临 床 表 现临 床 表 现
临 床 表 现临 床 表 现
临 床 表 现临 床 表 现
临 床 表 现临 床 表 现
临 床 表 现临 床 表 现
临 床 表 现临 床 表 现 (二)低血压休克期 可以表现为低血压倾向、低血压和休克。休 克患者多有面色苍白,皮肤发花,四肢发凉, 脉搏细弱,呼吸急促,尿量减少,血红蛋白 增高。
低血压倾向: 收缩压较原血压下降 20mmHg ,脉压差﹤ 26mmHg 低血压: 收缩压﹤ 90mmHg ,脉压差﹤ 20mmHg 顽固性休克: 血压降至 0/0mmHg ,末梢循环严重衰 竭 表现为四肢厥冷、发绀。 经抢救休克不能逆转,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 休克: 收缩﹤ 70mmHg ,脉压差﹤ 20mmHg 。 低血压休克期
临 床 表 现临 床 表 现 (三)少尿期(器官功能衰竭期) 少尿倾向 24 小时尿量 1000ml 少 尿 24 小时尿量 500ml 无尿(尿闭) 24 小时尿量 50ml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高血容量综合征 。
临 床 表 现临 床 表 现 (四)多尿期 1. 每日尿量超过 3000ml 为多尿 2. 每日尿量在 ml 时为称为移行期。 3. 尿量多者 24 小时可达 ml 。 4. 多尿期应注意营养失衡综合征、合并其它病原体感染、 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出血及二次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临 床 表 现临 床 表 现 ( 五 ) 恢复期 临床症状消失,尿量恢复正常,肾 功 恢复正常。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测 血常规 尿常规 肝肾功能、心肌酶谱检测等脏器功能受损的相关检测 特异性检测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三高一低) 1. 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增高, 2. 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3. 发热期末及低血压休克期 Hb 增高; 4. 血小板计数减低; 尿常规 尿蛋白明显增多,可伴血尿、管型尿及尿中膜状物。
实 验 室 检查实 验 室 检查
实 验 室 检 查实 验 室 检 查 特异性检查 1. 血清学实验 主要检测抗 HV-IgM 和 IgG 抗体 2. 病毒抗原的检查 3. 病毒核酸的检查 分子杂交和 RT-PCR
诊断和鉴别诊断 早期诊断仍主要依靠流行病学资料、早期临床 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而确 诊。 在流行病地区和流行季节要贯彻 “ 疑诊从宽,确 诊从严,扩大留检 ” 的原则,也应注意鉴别诊断, 以防误诊和漏诊 。
诊 断 流行病学史 流行季节,在发病前 2 个月内,有疫区 野外作业或留宿史,或鼠类直接间接接触史。 临床表现 发热, “ 三痛 ” , “ 三红 ” ,皮肤粘膜出血, 球结合膜水肿,肾区叩击痛。 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的 “ 三高一低 ” ,单份血清抗 HV-IgM 阳性或双份血清抗 HV-IgG 阳性且效价增高 4 倍以上者。
鉴 别 诊 断鉴 别 诊 断 不典型病例须与以下疾病鉴别 发热性疾病 上感、流感、流脑、败血症等。 出血性疾病 急性白血病、过敏性或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等。 肾脏疾病 肾小球肾炎、肾病或肾盂肾炎等。 其它:如急腹症,感染性腹泻,肝炎等。
治 疗 三早一就(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和 就近在有条件的地方治疗) 把好 “ 四关 ” (休克、肾衰、大出血和继 发感染),对减轻病情、缩短病程和改 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治 疗 1. 发热期 本期治疗原则是 ①抗病毒 ②减轻外渗(减轻血管损伤) ③补充耗损体液,预防低血压休克发生。 ④预防 DIC (低右、小剂量肝素)
治 疗 发热期液体治疗 目前临床上常用补充血容量的液体可分为以下三种: ( 1 )晶体溶液 : 生理盐水、林格液及其他电解质溶液。 ( 2 )天然胶体 : 这类制剂一般有全血、白蛋白、红细 胞悬液、新鲜或冻干血浆等。 ( 3 )人工胶体 : 人工胶体是近年来常用的补充血容量 的液体. 其包括羟乙基淀粉、明胶、右旋糖酐等。
治 疗 发热期补液 一般每日补液量为 1000~2500ml. 应使尿量持续在 1500ml/24h 以上. 发热初期可给 1/2 张液, 中期 2/3 张液, 晚期以等张平衡盐 液为主. 渗出体征明显时, 应及时补充胶体液. 以预防休克发生. 一 旦确定 24h 入量, 即求出每分钟滴数或 ml 数 ( 滴 /min) = 输液总量 /3×h
治 疗 预防输液反应 一旦发生输液反应, 常使病情急速恶化, 甚至 引起难治性休克, 导致患者死亡。 输液前加温液体。
治 疗 2. 低血压休克期 扩容 液体种类以平衡盐为主, 适当输入血浆等胶体液, 晶胶比例为 3:1 ;胶不过千。 扩容量要足,速度要快。 扩容注意事项,扩容有效的指标 纠酸 以 5% 碳酸氢钠为主,依据 CO 2 CP 补充分次 /60-100m/ 次, 1-4 次 / 日 血管活性药物 主要应用升压药 减轻炎症反应 激素 ( 地塞米松 加强龙 氢化可的松 )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吸氧、强心(西地兰 米力侬)
治 疗 低血压休克期 HFRS 血管损伤,以及血浆渗出量和渗出速度 随休克时间延长而急速加剧。 在抢救休克时,要迅速补充血容量,使血压 迅速回升,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即 扩容量和扩 容速度 (一般要在 4 小时之内让血压稳定)。
治 疗 低血压休克期补液量及原则 血压指标 : 一般情况下 低血压倾向, 需 1000~1500ml / 24h 低血压, 需 1500~2000ml / 24h 休克, 约需 2000~3000ml / 24h 开始时, 应以所需量的 1/3~1/2 快速加压输入.
治 疗 低血压休克期补液量及原则 尿量指标 : 一般情况下 每天尿量应保持在 1500~2500ml, 加上每天约 ml 生理消耗, 则每天 补充量 ( 包括口服 ) 应为 2300~3500ml. 。
治 疗 3. 少尿期 稳定机体内环境 维持水电平衡,酸硷平衡, 限制液体入量,补足热量; 促进利尿 速尿、丁脲胺或利尿酸钠等 导泻 20% 甘露醇、番泻叶等 血液透析 血液滤过( CRRT ) 积极防治并发症 如腔道出血、高血容量综合征、 感染、心衰肺水肿、 ARDS 等。
治 疗 4. 多尿期 加强支持、营养,防止失水、低钾低钠、防治继发感染。 5. 恢复期 适度活动,加强营养, 积极治疗后遗病症如高血压、贫血、 腰痛、多尿及慢性肾功不全等。
床旁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谢谢!谢谢! 西安市第八医院暨陕西省传染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