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俊樂 4C05
香港的歷史景點 我要介紹的是 : 宋王臺 三棟屋 聚星樓
宋王臺 宋王臺位於香港九龍城 區的一塊紀念石碑,公 園現址於 1959 年底正式 落成,相傳是宋朝皇帝 宋端宗趙昰,和其弟趙 昺被元朝軍隊追逼,南 逃流亡在此,後人為了 紀念這件事,在大石刻 上「宋王臺」三個字。 「宋王臺」碑石原本是 一塊巨大的石頭,立在 馬頭涌海邊一個稱「聖 山」的小山上,即後來 的啟德機場客運大樓一 帶,「宋王臺」石碑後 來被遷移到距離約 300 呎 的現址放置。 請看下一頁 ……
宋王臺歷史 (1) 南宋末年,蒙古軍隊大舉南侵,先後攻佔了建康和臨安。宋度宗之長子恭帝 顯被俘,而度宗另一兒子益王昰則被朝臣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陳宜中 等人擁立為帝,是為端宗,其弟昺被封為衛王。兇悍的蒙古大軍依舊窮追不 捨,結果兩小末代皇兄弟被逼流亡。在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陳宜中等 人護送下,他們經過海路先後途經泉州、潮州、惠州、廣州等地,最終逃至 九龍官富場(即今九龍城附近),在此建立行宮。蒙古大軍仍死纏不放,繼 續追逐到底。故他倆與隨行官員經淺灣(即荃灣)、秀山等地再次逃亡。途 中,他們遇上颶風,端宗沉溺得病,最終在碙州 ( 即今大嶼山梅窩地區 ) 駕崩。 衛王隨即繼位,是為帝昺,隨後轉至新會崖山。元兵追至,宋軍大敗,陸秀 夫背負帝昺投海殉國,南宋亦正式宣告終結。後來附近的民眾在那塊可以容 納 50 多人的巨岩上,刻上「宋王臺」三個漢字。這座高 35 米、方圓約 606 米的 巨岩被稱為「聖山」( Sacred hill ),三面環陸地,東臨九龍灣。 19 世紀末期,有人在宋王臺聖山採石作建築材料,對古蹟造成威脅。香港立法 局華人議員何啟支持九龍城居民發起的保存宋王臺運動, 1898 年 8 月 15 日在立 法局提出動議,要求政府立法保存宋王臺古蹟。 1899 年,立法局通過《保存宋 王臺條例》,禁止在宋王臺聖山採石。在 20 世紀初期,政府接受中國商人的 捐款,環山築成石基,建成一個花園。這塊巨岩下面平滑,一半枕在山頂生 成的大石上;其餘一半空虛,祇由一顆小石卵支撐。
宋王臺歷史 (2) 在香港日治時期,啟德機場需要被擴建成兩條交叉跑道。在 1943 年 1 月 9 日,由 日本的宇津木法師領導祭祀,然後經多次爆破,炸毀了整塊巨岩,連帶在宋 王臺後方的名勝珓杯石亦一併炸毀。工程尚未完工,日本已宣布投降,香港 重光。 然而,當時的香港政府沒有終止擴建啟德機場的計劃,最終把聖山夷平,並 在原址建造了啟德機場客運大樓。後來在九龍街坊福利會的請求,由香港政 府把巨岩殘骸整修並移到新建的宋王臺花園展覽,在 1960 年開放。現在所見到 的尺寸是原來的 1/3 。 戰後初期,在香港居住的宋室後人會在宋王臺附近的酒樓舉行祭祀,並在會 場擺放宋恭帝及宋帝昺的畫像。 此外,昰昺二帝南逃期間,帝昰母楊太后(並非宋真宗的楊淑妃,而是宋度 宗的楊淑妃)以愛女晉國公主同行,後墮海溺斃,屍身找不回,於是為其鑄 造金身,葬於今九龍城區,人稱「金夫人墓」,後來由於該址興建了聖三一 堂,「金夫人墓」也隨之湮沒。 20 世紀前,除宋王臺外,該地還有一座晉國公主墓塚,以紀念帝昺的妹妹。 墓塚原設於宋王臺西北不遠的小丘上,並建有一座大碑,後因興建聖三一堂 而給湮沒。陳伯陶在 1917 年刊行的《宋臺秋唱》提及此墓塚「十年前碑址尚存, 近因牧師築教堂於上,遺蹟湮沒矣。」
三棟屋 三棟屋博物館是香港文化 博物館的分館,位於新界 荃灣古屋裡二號,在荃灣 站附近,由康樂及文化事 務署管理,全年免費入場。 1981 年,香港政府宣佈將 三棟屋列為法定古蹟,並 於 1987 年完成修建工程, 加設了博物館設施,供市 民免費參觀。博物館館址 約 2000 平方米。 1990 年,獲亞太區旅遊協 會頒發「太平洋古蹟大 獎」。
三棟屋歴史 三棟屋原來是香港最古老的圍村之一,大約在 18 世紀中葉, 清朝乾隆五十一年( 1786 年),由陳姓在廣東的支系所建 立。陳氏家族是客家人。雖然經歷了百多年歷史,但三棟 屋卻保存得很好。 1970 年代,由於香港地鐵荃灣綫的工程, 三棟屋村村民放棄原址他遷。 1987 年,三棟屋村遺址經當 時的區域市政局修葺後,改為三棟屋博物館開放讓公眾人 士參觀。 三棟屋的建築布景有如棋盤,內有前廳、中廳、祠堂,以 及 4 間獨立的居室。居室為方便參觀者設有「話當年」教 育展覽,讓參觀者觸摸展品,感受農村生活,讓遊客如同 親身回到 200 多年前的圍村中,認識香港本土文化的變遷。
聚星樓 聚星樓,外地人稱之為 文塔。它位於香港新界 元朗屏山 ( 香港 )| 屏山上 璋圍北面,原為新界原 居民五大家族之一的天 水圍鄧氏聚區地的風水 塔。 根據屏山鄧氏族譜記載, 聚星樓為屏山鄧族第七 世祖寧國府正堂鄧彥通 所興建,有逾 600 年歷 史,為香港現存最古老 的塔,具有珍貴的歷史 價值,亦是天水圍文物 徑的重點古蹟之一。聚 星樓於 2001 年 12 月 14 日 被評級為香港法定古蹟 列表的香港法定古蹟。
聚星樓歴史 據鄧氏父老相傳,當地立村之時,風水先生曾指出當地依山環水,定必子孫繁衍而 千年不衰。唯不足之處是 …… 1. 青山尖而高大,旺火為忌,宜多水而濟之; 2. 而西北缺口,北煞傷人,將來鄧族文官升堂,自有擋煞之法。但至於何謂「文官升 堂」,當時風水先生只答曰:「天機不可盡泄」。 明朝洪武十五年( 1382 年),屏山鄧族第七世祖寧國府正堂鄧彥通受封,在上任升 堂的第一天晚上,他夢見故鄉西北角上空星光燦爛,但群星突然落下,聚集於西北 的河口。鄧彥通夢中驚醒,並想起立村時風水師傅的說話, 回顧始祖至他雖已經七 代,但總共只有 12 個男丁,而其中竟有 4 人早逝。鄧彥通心中不安,於是聘請風水師 傅謀求擋煞之法。師傅說:「貴村之立村先師果然學問不凡。大人升堂而群星來會, 應建樓以聚之,藉助於眾星,自有雷霆萬鈞之威而北煞服焉。苟有文筆而無掌筆之 才,不為用也!」鄧彥通恍惚大悟,於是在此建立了七級浮屠(即佛榙),恭奉文 武諸神,擋北煞,鎮水災。果然,鄧彥通以後的七代人,發了 22 個男丁,當中 10 人 另建圍村,有幾位做了壽官,有兩位建了二公祠,有的長壽達八十多歲、九十多歲, 鄧氏家族在屏山的男丁有 1,500 多人。鄧氏在明清兩代人材輩出,每能在科舉中金榜 提名,士人及當官者不計其數,族人相信是塔恭奉的文曲星庇佑,故族人亦稱此塔 為「文塔」。 聚星樓原高 7 層,但後來因風雨侵蝕,上面 4 層經已在風災中塌毀,只剩下現時的 3 層。 聚星樓呈六邊形,建基於一矮台之上,主要以青磚及麻石砌成。 3 層的聚星樓約 13 公 尺高,最上層供奉著主宰文運、掌管功名的魁星。聚星樓每層均有吉祥的題字,由 上層而下分別是「凌漢」、「聚星樓」和「光射斗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