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徐迎胜.  概述  脑神经疾病 三叉神经痛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 脊神经疾病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 病  其它.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周围神经病 ( Peripheral Neuropathy ) 遵义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徐 平.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运动神经元病 年, Jean Mactin Charcot 是一组病因未明,选择性侵犯运动系统 或某一部分的进行性变性病。病变范围 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皮 质锥体束、皮质延髓束。临床表现为下 运动神经元损害及相应肌群的萎缩、无 力、延髓麻痹和上运动神经元(锥体束) 损害的特征。感觉系统一般不受侵犯。
第五节 脑神经  脑神经概况 脑神经概况  脑神经分布 Ⅰ嗅神经 Ⅱ视神经 Ⅲ动眼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 Ⅳ滑车神经 Ⅴ三叉神经 Ⅵ展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 Ⅶ面神经 Ⅷ前庭蜗神 Ⅸ舌咽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舌咽神经 Ⅹ迷走神经 Ⅺ副神经 Ⅻ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 小结 小结  作业.
周围神经系统 —— 脑神经 平凉医专解剖教研室. 周围神经系统 平凉医专解剖教研室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掌握三叉神经的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 2. 掌握面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及 损失后的临床表现。 3. 熟悉各脑神经的名称、性质、连脑部位、进出颅部位。 4. 熟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程、主要分.
神 经 系 统 检 查 脑 神 经 检 查 诊 断 学诊 断 学 牡 丹 江 医 学 院 郭 艳 芹.
Diabetes and Cholesterol 52 岁姐妹从中国回来。 在国内期间去华侨 医院查体。结果如下 总胆固醇 201(60) 甘油三酸酯 300(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 多发性神经病 ( AIDP ) ( Guillain-Barre ) (吉兰-巴雷综合征) ( 格林 - 巴利综合征 )
Signs and Symptoms of Head & Neck Cancers 头部与頚部癌症的症状.
运动神经系统疾病. 总论(疾病分类) 运动神经元病 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 上运动神经元受累 下运动神经元受累 单肢肌萎缩 (Hirayama 病 ) 副肿瘤运动神经元病 Hopkins 综合症 后脊髓灰质炎综合症 多灶运动神经病 急性轴索运动神经病 卟啉病 中毒.
血管性眩晕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发病机理不十分清楚 – 主要可能是糖尿病状态下神经滋养血管病变继发而来
中三選科— 文科.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東風西合一堂 姊妹学校情谊深长 東風西路小學李海鷹副校長 合一堂學校 梁秀芳副校長
定义 又叫格林-巴利综合(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广泛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昆明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COLLEGE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运动神经元病 (Motor neuron disease,MND) 全世界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史蒂芬·霍金
周围神经疾病.
运动障碍的 定位诊断.
周围神经疾病 交大医学院附属九院 神经病学教研组.
脊髓灰质炎 Poliomyelitis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王秀英 黄丹琳.
神经病学总论 第一临床学院神经神经病学教研室 陈吉相.
颅内肿瘤.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神经病学.
髓鞘(Myelin) 中枢神经 少突胶质细胞 周围神经 许旺细胞 轴 中枢神经 少突胶质细胞 周围神经 许旺细胞 髓鞘是包围轴索外面多层性细胞突起。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由许旺细胞(Schwann Cells)构成,一个细胞包绕一个轴索形成一段髓鞘;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是由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突起构成,一个少突胶质细胞的突起可以包绕多个轴索形成髓鞘,髓鞘的成分70%是脂肪,30%是蛋白。髓鞘的功能是保护轴索,对轴索传递的神经冲动起到绝缘并加快神经传导用。
周围神经疾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刘嘉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附属协和医院神经科 梁直厚
多发性硬化 (mulitiple sclerosisi,MS)
乳 腺 癌.
是三叉神经分布区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痛。活检可见神经节细胞消失,神经纤维脱髓鞘或髓鞘增厚,轴索变细或消失。部分患者颅后窝见异常小血管团压迫。
三叉神经痛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 冯李长.
肺结核.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 运城同德医院 糖尿病神经内科 张丽.
(idiopathic facial palsy)
面神经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病学教研室.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一、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 (一)周围神经系统
Diseases of peripheral nerve system 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毕方方
成人护理 郭磊.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你的潜能是无限的 ——高三心理辅导.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先天性眼球运动功能麻痹 曲海瑛,女,患先天性眼球运动功能麻痹,双眼球不能转动,四处求治23年,未见好转,接受导平治疗20天,双眼球能转动了,巩固治疗三个月,眼球运动功能及视力基本正常。
脊 髓 疾 病 ( Spinal Disease ).
香港醫學會 2003流行性感冒講座 勞永樂醫生 香港醫學會會長.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 AIDP
特发面神经麻痹 (又称面神经炎、 贝耳麻痹).
神经系统总论 Introduction of nervous system
心脏检查 CARDIOVASCUIAR EXAMINATION
第三章 眼睑病 disease of the eyelid
香港醫學會 2003流行性感冒講座 勞永樂醫生 香港醫學會會長.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English Writing 英语书面表达训练 写过去的事.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第二章 眼科检查法 Examination of the eye 2019/5/8.
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 MRI 图像分析 附一儿科规培 张淼.
口病實驗平時考試 (12) 姓名 學號 日期 組別.
AIDP与CIDP 华山医院神经科 吕传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周围神经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徐迎胜

 概述  脑神经疾病 三叉神经痛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 脊神经疾病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 病  其它

概述  解剖及生理 周围神经系统:位于脊髓和脑干的软膜外 的所有神经结构,即从脊髓腹侧和背侧 发出的脊神经根组成的脊神经,以及从 脑干腹外侧发出的脑神经,不包括嗅神 经和视神经。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 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 ( AIDP )

内容  病因  病理  发病机制  临床表现  诊断和鉴别诊断  治疗

简介  Guillain-Barré Syndrome ( GBS ) 格林-巴利综合症

历史回顾 Guillain Barre Landry Strohl

病因  不明  前驱感染史或疫苗接种史

病理

Demyelin

病理变化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 感染史,疫苗接种史 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 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 呼吸肌瘫痪  四肢远端麻木、疼痛

临床表现  颅神经损害 面神经麻痹 舌咽、迷走神经麻痹  自主神经症状 心动过速,心率失常,体位性低血压,高血压,皮 肤潮红,尿潴留等

临床表现 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变异型  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 AMAN ):重,多呼吸肌 受累,预后差, 24 - 48h 迅速四肢瘫,肌萎缩早。  急性运动感觉轴索型神经病( AMSAN )比 AMAN 更 严重  Fisher 综合征: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消 失三联征  全自主神经功能不全  复发型 GBS

辅助检查-脑脊液 蛋白-细胞分离

神经电生理 (N euroelectrophysiology)

肌电图 (Electromyogram,EMG)

Abnormal Nerve Conduction

Abnormal F-wave

Conduction Block

诊断  发病前 1 - 4 周感染史或疫苗接种史 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 四肢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 末梢型感觉障碍  颅神经受累  CSF 蛋白细胞分离  早期 F 波或 H 反射延迟

鉴别诊断  急性脊髓炎  急性脊髓灰质炎  周期性瘫痪

治疗 神经科急症 呼吸肌麻痹 呼吸困难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呼吸机

治疗  首选 免疫球蛋白 0.4g/(kg.d) , 5 天  血浆置换

治疗  皮质类固醇: 目前国内外仍有争议,国内仍有应用。应以 短效、短程治疗为宜,并应注意并发症。

治疗  对症治疗 鼻饲 抗生素 导尿 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

治疗  水疗

预后  发多病 4 周停止进展,数周或数月恢复  50 %痊愈 15 %后遗症 5 %死亡,呼吸衰竭 3 %复发 预后不良因素: 高龄,起病急,辅助通气, 轴索变性为主,空肠弯曲菌感染

病例  患者张某,男性, 27 岁。因四肢麻木无力 6 天于 2003 年 5 月 29 日入院。  病人为预防非典在单位集体注射胸腺肽后( 18 天前),于 6 天前出现四肢麻木无力,以近端为主,不能行走及持物,无 胸闷。  查体:神志清,精神差,颅神经查体无异常,颈软,四肢肌 张力低,双上肢肌力 2 级,双下肢 0 级。轻度肌肉压痛。双踝 以下痛觉、触觉减退,病理反射未引出,踝反射消失,共济 活动正常。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潘氏试验(+),白细胞 1×106/L ,蛋白定量 100mg/dl 。神经电生理:双尺、正中、 胫、腓总神经 MCV 潜伏期延长,速度减慢, F 波未引出。

思考题  What is the cause of GBS?  How is GBS diagnosed?  Do patients of GBS need intensive care?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 idiopathic facial palsy )

A case  An 18-year-old previously healthy woman experienced modest pain in her right ear. 1 day later, voice seemed to be louder than normal while she was talking on the phone. The next day, she noted that her right eye did not close and she could not smile on that side. Tearing was diminished in her right eye, and she could not taste things on the right side of her tongue.

A case  On examination, the patient was unable to wrinkle her forehead, smile on the right, or close her right eyelide. She diminished tearing and loss of taste sensation on the anterior two thirds of the right side of her tongue. All other 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normal.

概念及病因病理  又简称面神经炎或 Bell 麻痹 (Bell palsy) ,是因茎 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  面神经管内及茎乳孔处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 炎症,可能与受凉,急性病毒感染有关  受冷、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不稳  局部神经营 养血管痉挛  神经缺血水肿  压迫面神经 ( 骨性 的面神经管束缚)  面神经水肿和脱髓鞘,严 重者有轴突变性面神经

面神经的解剖

临床表现 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略多  急性起病,数小时或 1-3 天内达高峰  病初可有患侧耳后或下颌角疼痛  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 周围性面瘫 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变大,闭眼时 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巩膜( Bell 征),鼻 唇沟浅,口角下垂,示齿口角偏健侧.

临床表现  伴随症状:同侧舌前 2/3 味觉减退 听觉过敏 Hunt 综合征  病程: 1-3 周后开始恢复, 1-2 个月内可望明 显好转并逐渐痊愈。  面神经传导检查对完全面瘫患者的预后判断 是一项有用的方法。

临床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根据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即可诊断。  鉴别:  格林 - 巴利综合征:多为双侧周围性面瘫,伴 对称性肢体瘫痪,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 各种耳源性面神经麻痹  颅后窝的肿瘤或脑膜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  中枢性面瘫

治疗 1.急性期口服皮质类固醇 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神经 功能 恢复。 2.维生素 B1 、 B12 :促进神经髓鞘恢复 3.无环鸟苷:带状疱疹引起 4:氯苯氨丁酸:减低肌张力,改善局部循环. 5:理疗、康复治疗 6.手术疗法:2年仍未恢复. 7.预防眼合并症:眼罩,眼药水

预后  1-3周开始恢复,1-2月明显恢复或痊 愈,年轻患者预后好.  病后10天面神经出现失神经电位需3月恢 复.

参考书目  余宗颐主编《神经内科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3 年  王维治主编神经病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年  Clinical Neurology,fourth edition:Roger P.Simon et al.  Arthur KA, Guy MM, Iran M. Diseases of the Nervous System. Clinical neuroscience and therapeutic principles. Third Edition. Published by the 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GBS Support Group LCC Offices. Eastgate Sleaford. Guillain-Barré Syndrome-Guidelines Fourth Edition Merritt’ Textbook of Neurology,Philadelphia:Williams £ Wilk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