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 Sudden Death )的定義 在醫學上的定義是突然的自然死亡,即是 在很短的時間內,病人的臨 情況出現非 人為造成的極大轉變以至死亡。如果病人 在一小時內出現病徵,便可被界定為猝死。 而世界衛生組織( WHO )則將猝死定意 為發病後 6 小時內死亡。
猝死的主要原因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會董李麗芬醫生指出,猝死 主要成因是冠心病、心臟衰竭和遺傳性心臟病, 患者病發時會導致心律不正,繼而因心臟停頓 而死亡。她引用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 研究指出,為家族病史有猝死紀錄的人士植入 心臟除顫器後,總死亡率較使用其他治療者低 兩至三成;為曾心臟病發人士安裝,總死亡率 較使用其他治療者更低三至五成。
研究指出,心臟猝死個案中,逾八成曾出現心 室纖顫,若沒有及時急救,患者可於幾分鐘內 死亡。至於心臟猝死的病因,包括﹕ 1 、與冠心病有關佔約八成 2 、源自心臟肌肉問題(如肥厚性心肌病 或心肌發炎)佔 15% 3 、心臟結構雖然正常,但病因可能與遺傳性 心律不齊(如布嘉達綜合徵 Brugada Syndrome ) 或藥物有關佔 5%
全球猝死年輕化 醫生勞永樂稱,猝死個案年輕化是全球趨勢,大 部分估計與「都市殺手」急性冠心病有關。勞醫 生解釋,城市人生活壓力大,常有高鹽、高糖及 高脂不良飲食習慣,加上吸煙和缺乏運動,容易 患上心血管病。冠心病或血管粥樣硬化患者過去 多為 60 歲以上人士,但患者正不斷年輕化。勞永 樂醫生呼籲市民要養成良好生活及飲食習慣,多 做運動保持身體健康。
猝死多因心臟病 病發前無徵兆 心臟專科醫生謝富德表示,一般來說,後 天患上的冠心病及屬先天性的心漏症,遺 傳機會都不高,但由於資料有限,他不評 論青年是否較易患上心臟病。
心漏症遺傳風險不高 謝醫生指出,青年猝死大部分與心臟病有關, 由於心臟病屬隱性疾病,患者病發前可能全 無徵兆。至於家人透露前晚猝死青年曾患 「大腿血管閉塞症」,謝醫生表示未聽過此 病,估計是家人錯誤理解。 至於猝死青年生前曾服食的薄血丸 ( Warfarin ),乃抗凝血藥物,能稀釋血液, 以免血管栓塞導致心臟病發。
做運動要循序漸進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早前曾表示,根據美國研究顯 示, 26% 運動猝死人士死於心肌肥厚症, 19% 死 於遺傳性心臟病,其餘則死於心肌炎、主動脈瘤 破裂和冠心病,逾八成 35 歲以上死者因冠心病猝 死。冠心病患者運動時因心臟肌肉阻塞,得不到 氧氣,胸部會感痛楚,引發心臟病猝死。醫生建 議巿民做運動要循序漸進,若感胸悶、胸痛、氣 促和暈厥,應即時停止運動,並盡快求診。
細心偵測心臟隱疾 前陣子,報章一天裏報道了三宗 猝死的個案。醫生指出,猝死大 多與心血管隱疾有關。預防勝於 一切,究竟有沒有方法及早使心 臟隱疾「現身」? 伊利沙伯醫院心臟科主管蔣忠想 指出,眾多心臟問題中,以心血 管狹窄或栓塞的冠心病最多,其 次是各種心瓣問題,之後還有心 律不齊等問題。 蔣忠想指出,一般身體檢查在 於找尋當事人有否患上常見及 可致命疾病(如冠心病)的機 會,並未包括一些罕見的疾病。
冠心病的「前期病變」 —— 導致血管狹窄 的粥樣硬化,原來早於 20 來歲已開始形成。 但由於心血管壁上的粥樣斑塊體積尚小, 故血管狹窄程度輕微,且大多沒有病徵, 某程度上看,這也算是「隱疾」。 在沒有出現如氣促或心絞痛等嚴重冠心病 病徵的情下,醫生不會貿然以心導管等 較昂貴及有一定風險的檢查方法來偵測有 否「隱疾」。其實,一般身體檢查裏量度 血壓、化驗膽固醇及血糖水平等基本項目, 加上當事人有否吸煙以及家人有否患冠心 病等資料,已可讓醫生判斷當事人是否患 病的「高危分子」。
突發性心房顫動 心電圖難測 心瓣問題當中,包括心瓣閉鎖不全、心瓣狹窄及 風濕性心臟病等,病情發展一般相當緩慢。以心 瓣閉鎖不全為例,病情尚輕時,沒有病徵的同時, 心臟功能還可以維持,也就沒有人想到主動去偵 測這個「隱疾」。到了嚴重階段,當事人會出現 腳腫、氣促及上樓梯力不從心等病徵。醫生可從 身體檢查中,發現病人心臟出現雜音,接下來會 以超聲波,進一步確定當事人是否真的患上心瓣 閉鎖不全,同時也可得知嚴重程度。
心律不齊方面,以心房顫動較常見,簡 單來說,它是指心臟跳動不規則。有些 病人屬永久性,即 24 小時心跳均不規則; 有些則屬突發性,指心跳只會偶然不規 則。心電圖是診斷心房顫動的最直接工 具,對心跳經常不規則的病人來說,一 旦接受靜態心電圖檢查,病情便一清二 楚;不過,若屬突發性心房顫動,心跳 不規則的情卻未必在心電圖檢查時出 現,使得診斷這個「隱疾」相當困難。
養和醫院心導管及介入治療中心主任兼心臟 科專科醫生郭安慶指出,靜態心電圖及運動 心電圖可以協助找出心臟問題,但非全部。 一些特殊又罕見的心血管問題如冠狀動脈出 口位置異於常人的個案,病人大多不知道身 患此病,萬一做劇烈運動,便有致命可能。 雖然它可被電腦掃描診斷出來,但是一般心 臟檢查絕少動用如此高成本的診斷儀器。
20 多歲猝死 誤會「中降頭」 此外,一種名為 Brugada 綜合症的 心臟病,可在晚間病發,令人於睡夢中死去。它是其 中一種難以事前被偵測出來的心臟病,多發生在 20 多 歲的年輕男性身上。以往人們對此病認識不深,若個 案發生在東南亞國家,而死者剛好新婚,家人便會懷 疑兒子的死是媳婦「落降頭」導致。 由此可見,診斷心臟「隱疾」具一定難度。不過,蔣 忠想強調,經常留意自己的身體,有問題時及早求醫, 維持良好的生活模式,從年輕時開始下工夫,注意飲 食及運動,已可預防佔心臟病死亡個案超過一半的冠 心病。郭安慶亦指出,留意家族中人有否患心臟病的 紀錄,也有助醫生找出「隱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