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右腦 training
間腦位於腦幹上方、大腦兩半球下部,有兩個 雞蛋形的神經核團,叫丘腦。它的正下方有一 個更小的組織,叫下丘,他們共同組成間腦。 在間腦中央有一矢狀裂隙為第三腦室,其頂端 連接松果體,以稱腦上腺( epiphysis )。 丘腦( thalamus )是個中繼站。丘腦後部有 內、外側膝狀體,分別接受聽神經與視神經傳 入的資訊。除嗅覺外,所有來自外界感官的輸 入資訊,都通過這裡再導向大腦皮層,從而產 生視、聽、觸、味等感覺。丘腦是網狀結構的 一部分,因而對控制睡眠和覺醒也有重要意義。 間腦
下丘腦( hypothalamus )是調節交感神經和副交感 神經的主要皮下中樞,對維持體內平衡,控制內分 泌腺的活動有重要意義。下丘腦對情緒也起重要的 作用。用微弱電流刺激下丘腦的某些部位,可產生 快感;而刺激相鄰的另一個區域,將產生痛苦和不 愉快的情緒。 松果體( pineal body )的神經主要來自預交感神 經節節後纖維,神經末梢主要止于血管周圍間隙, 少量止於松果體細胞之間,有的與細胞形成突觸。 松果體的功能尚不十分瞭解。一般認為,人的松果 體能合成、分泌多種生物膠和肽類物質,主要是調 節神經的分泌和生殖系統的功能,而這種調節具有 很強的生物節律性,並與光線的強度有關。松果腺 細胞在很多非哺乳類的脊椎動物中非常地像眼睛的 感光細胞。一些演化生物學家相信脊椎動物的松果 體細胞與視網膜細胞共有一個同樣的演化原型,與 所謂的 “ 第三隻眼 ” 有關。 第三隻眼
隨著間腦的開發,不斷訓練 ESP 超感知能力, 就是在鍛煉孩子的間腦。由於間腦負責著 大腦運作中很多重要神經傳遞素的分泌與 調節,開發間腦會對大腦產生一些非常正 面的生理影響。
多巴胺 (Dopamine) (C6H3(OH)2-CH2-CH2-NH2) 由丘腦內 分泌,可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它正式的化學名稱為 4-(2- 乙胺基 ) 苯 -1,2- 二醇,簡稱「 DA 」。 Arvid Carlsson 確定多 巴胺為腦內資訊傳遞者的角色使他贏得了 2000 年諾貝爾 醫學獎。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用來説明細胞傳 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欲、 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資訊傳遞,也與上癮有關。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人的行為都由大腦的活動來支 配,在人腦中有一種由多巴胺關鍵參與的神經網路系統 叫做多巴胺網路系統。這一系統通過與其他系統相互作 用來進行學習和記憶,知道採取什麼行為會得到獎勵, 做錯了什麼事會受到懲罰。
這樣一個學習和記憶的系統通常是經過五種感覺, 即觸覺、味覺、聽覺、視覺和嗅覺來激發的。 比如說我們聽到美妙的音樂或吃到一頓美餐後都 會感到高興,這就是因為感覺器官激發了多巴胺神 經網路,釋放了多巴胺這種神經遞質,從而產生興 奮和滿足,這是一種獎勵性學習。通過這種獎勵性 的學習,為了再次得到獎勵,我們就會重複地去做 同樣的事。 同樣,這個系統也會進行懲罰性學習,比如通過 “ 聽 ” 和 “ 看 ” ,知道一個不會游泳的人是會被海水淹 死的,那他就會採取措施避免掉到海裡去。學習和記憶
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 · 生物學》雜誌 2009 年 7 月 28 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獎賞,尤其是當 它與能夠提高多巴胺神經遞質水準的藥物配合 使用時,可能會增強認知學習以及動手學習的 能力。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款遊戲來闡述這一過程。 遊戲中包含 4 組試驗,在每組試驗之前,生物 學家普雷格博士和同事都會告之參試者他們可 能會獲得多少獎賞(獎勵品為 0 ~ 80 便士不 等)。試驗中,參試人員需要分辨出,他們食 指觸到的兩股電流中,哪一股的頻率更高。如 果判斷正確,他們就會獲得現金獎勵。
普雷格和他的同事發現,如果參試者獲得的獎勵越 多,他們在後續試驗中做出的正確判斷就會越多。 參試者似乎在不斷地學習。研究人員解釋說,感覺 和獎賞中樞的回饋資訊,促使大腦功能處於最佳狀 態,從而獲得盡可能多的獎賞。 試驗中還體現了 “ 多巴胺依賴 ” 的跡象,普雷格說。 研究人員將參試者隨機分配到 3 個小組中。第一組 服用了能提高多巴胺水準的藥物;第二組服用了安 慰劑;第三組服用了安慰劑抑制劑。結果顯示,第 一組參試者的學習水準提高最快,第二組則較慢, 而第三組在感官識別方面的進步水準則最慢。
這些啟示或許可以應用在諸多方面,比如 通過間腦的開發,通過 ESP 超感知的訓練, 可以很好的鍛煉我們的間腦,同時也會刺 激到丘腦分泌多巴胺,更好的調節大腦內 的多巴胺水準,從而從根本上來提高孩子 的學習與記憶能力。間腦的開發
血清素 (Serotonin) 就是 5- 羥色胺( 5-hydroxy tryptamine ),是體 內產生的一種神經傳遞素。作為自體活性物質,在刺激因素作 用下, 5-HT 從顆粒內釋放、彌散到血液,並被血小板攝取和儲 存,儲存量約占全身的 8% 。 5-HT 作為神經遞質,主要分佈於松 果體和下丘腦,可能參與痛覺、睡眠和體溫等生理功能的調節。 很多健康問題與大腦血清素水準低有關。造成血清素減少的 原因有很多,包括壓力、缺乏睡眠、營養不良和缺乏鍛煉等。 在降低到需要數量以下時,人們就會出現注意力集中困難等問 題,會間接影響個人計畫和組織能力。這種情況還經常伴隨壓 力和厭倦感,如果血清素水準進一步下降,還會引起抑鬱。其 他一些與大腦血清素水準降低有關的問題還包括易怒、焦慮、 疲勞、慢性疼痛和焦躁不安等。
耐心與大腦分泌血清素有關,日本沖繩科學技術研究所 的一個研究小組在新一期美國《神經科學期刊》(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上發表論文說,他們以大白鼠 為對象進行實驗,在大白鼠想要食物或水的時候,不馬 上給它們提供,而是讓它們等一段時間。研究人員把電 極固定在大白鼠的腦部,以記錄它們在等待食物時候的 神經活動。 研究人員發現,實驗鼠在等待時,其大腦內分泌血清 素的神經細胞會變得活躍,這部分神經細胞分泌血清素 的頻率提高到通常情況下的 3 倍左右,實驗鼠腦內血清 素的濃度也相應升高,而中途放棄等待實驗鼠的這部分 神經細胞活動在它們放棄的幾秒前出現變弱。
血清素是一種神經傳遞素。此前的研究顯示, 如果抑制腦內血清素發揮作用,人會變得容易 採取衝動的行動。這項成果有助於研究注意力 缺陷多動障礙( ADHD )等伴有衝動症狀疾病 的發病原因,並有助於開發相應的治療方法。 開發間腦可以促進間腦更好的分泌和調節腦 內血清素水準,這就是為什麼開發間腦後,長 期堅持訓練,孩子的專注度、耐心和情緒穩定 性變好的原因。 開發間腦
松果體分泌的激素 —— 褪黑激素能夠影響和干預人類的 許多神經活動,如睡眠與覺醒、情緒、智力等。很顯然, 松果體在神經信號與激素信號之間扮演著 “ 仲介人 ” 的角 色。因此,松果體在人體內執行著一個神經 —— 激素轉 換器的功能。 褪黑激素的化學結構非常簡單,但是在人體內卻具有 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監視著體內各種腺體、器官的運作, 指揮各種荷爾蒙維持在正常的濃度;它可以抑制人體交 感神經的興奮性,使得血壓下降、心跳速率減慢、降低 心臟負擔;它能夠減輕精神壓力、提高睡眠品質、調節 生物時鐘、緩解時差效應,而且具有加強免疫功能、抵 抗細菌病毒及預防癌症、老年癡呆症等多種疾病的功效。 褪黑激素是由負責神經傳輸功能的血清張力素 ( serotonin )轉化而來。松果體
白天時,人類有意識的活動極為活躍,心靈動盪散 亂,需要更多的血清張力素來供應神經細胞;而到 了晚上或靜坐時,情形就恰恰相反,有意識的活動 變少了,因此有更多的血清張力素轉化為褪黑激素。 可是一旦眼球見到光,褪黑激素的合成就會被抑制 住了,這就是為什麼夜班工作者、深夜開燈睡覺者, 免疫功能可能會下降,也較易罹癌的原因。 美國有項對於猝死兒的研究也發現,有些猝死兒 的松果體發育不全,腦部的褪黑激素量過低,腦部 無法處理自由基,使得自由基對腦部造成傷害。另 有一項兒童及成年人憂鬱症的研究發現,精神病的 病人其體內褪黑激素含量明顯低於正常的人。
松果體在我們幼年時體積最大,隨著年齡增長,便 逐漸鈣化、萎縮。 松果體會根據所接收到的光量多少來決定褪黑激 素分泌的量,藉由對光的敏感度,松果體充當了人 體內的一個「時鐘」,掌控著每天蘇醒和睡眠的時 間。人體在夜間睡眠時,會分泌大量的褪黑激素, 通常在夜間 11 時至隔日淩晨 2 時分泌最為旺盛,清 晨以後的分泌量則急劇下降。 褪黑激素在體內的濃度也與年齡有關,一般而言, 自出生三個月後開始上升,六歲時達到最高峰,青 春期之後,褪黑激素的濃度則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
成功開發間腦可以喚醒沉睡的松果體,從 而避免松果體在大腦發育成熟後開始退化, 即使成年後依然保持松果體的功能。因此, 開發間腦可以讓大腦始終保持良好的褪黑 激素分泌與調節能力,不依賴體外補充, 從而具備更好的睡眠、情緒、智力品質。 成功開發間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