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查房 —— 手足口病
主要内容 1 病史简介 2 疾病相关知识 3 护理 4 出院指导
病史简介 床号 : 6 床 姓名 :聂柯羽 性别 :女 年龄 : 13 个月 诊断: 手足口病 喘息性支气管炎
病史简介 既往史: 喘息性支气管炎 现病史: 患儿因 “ 手足散在疱疹 2 天,咳嗽、发热、 流鼻涕 2 天,喘息、精神欠佳 1 天 ” 于 2011 年 6 月 9 日 以 “ 手足口病,喘息性支气管炎 ” 入住我院 体检: T 38.5 P 150 R 36 BP 105/60 神清,精神反应欠佳,稍显烦躁,手足口可 见散在零星皮疹 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罗音及喘鸣音
病史简介 实验室检查: WBC 血糖 9.6 X 胸片: 双肺纹理稍增多,模糊,两肺门影 略增浓,心影横径不大,双侧膈面光整,肋 隔角锐利 处理: 遵医嘱给予雾化、抗感染等对症处 理,甘露醇降压,利巴韦林抗病毒,因病程 短,病情变化快,建议用大剂量丙球及甲强 龙冲击治疗,未用因病人家属拒绝
病史简介 6.9 神清,精神欠佳,发热,雾化吸入 Q8h, 遵医嘱予心电 血压 氧饱和度监测 6.11 神清,精神一般,有轻度喘息 6.12 神清,精神反应良好,停止监测 6.10 神清,精神一般,喘息较前好转
病史简介 体温 ℃ 心率 次 / 分 血压 ㎜ Hg 出 / 入量 ml 有无肢体抖 动、惊跳 ~ ~ ~105 /44~63 500/730 无 ~ ~ ~109 /41~65 996/1300 无 ~ ~ ~107 /48~67 765/1230 无 ~ ~ ~111 /42~ /170 5 无
概述 手足口病 ( Hand-foot- and-mouth disease , HFMD) 由肠道病毒(以 CoxA16 、 EV71 多见) 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 ≤3 岁年龄 组发病率最高 感染后多起发热,同时引起手足口腔 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 个别重症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 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每年均有散发感染,以 5 、 6 、 7 月为 好发季节
肠病毒的特性 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 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 75% 酒精和 5% 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 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 各种氧化剂 ( 高锰酸钾、漂白粉等 ) 、甲醛、 碘酒都能灭活病毒 50 ℃可被迅速灭活,病毒在 4 ℃可存活 1 年, 在 -20 ℃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 期存活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咽喉分泌 物、唾液中的病毒 日常接触传播:唾液、疱疹液、 粪便污染的生活用品传播 水源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 水源经口感染 医源性传播:门诊交叉感染、 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传播
手足口病 ---- 新发传染病? 1957 年新西兰首次报导该病 1958 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 1959 年提出 “ 手足口病 ” 命名 此后欧美国家均有手足口病报道 1998 年我国台湾省发生 EV 71 引起的手足 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暴发流行 2008 年 3 月安徽阜阳爆发手足口病 2008 年 5 月 2 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 病管理, 但按乙类处理
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比例 (实验室 统计 ) 严重病例 : EV71 占 实验 室确诊的严重病 例的 % 死亡病例 : EV71 占 实验 室确诊的死亡病 例的 %
EV71 感染发病机制 EV71 病毒血症 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损害脑干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儿茶酚胺大量释放 血中儿茶酚胺含量增高 全身血管收缩 体循环血液进入肺循环 神经源性肺水肿 肺出血 肺动脉压增高 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皮肤花纹、四肢发凉呼吸浅促、呼吸困难 血性泡沫痰 精神差 嗜睡 易惊 口腔疱疹 皮疹发热
临床表现 一般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 口腔黏膜:小疱疹多见,常分布于舌、颊黏膜、硬腭, 也可以出现在扁桃体、牙龈及咽部等,疱疹破溃后形成 溃疡 手足部:斑丘疹多见,主要分布于手背、指间,偶见于 躯干、大腿、臀部、上臂等处,呈离心性分布,不留痂,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 状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病例预后良好, 多在一周自愈
临床表现 皮疹特点 1 、呈离心性分布,常孤立存在,很少融合; 早期为斑丘疹,成熟皮疹介于丘疹和疱疹之间 ; 看起来 “ 四不像 ” :即不像蚊虫叮咬疹、不像药物疹、 不像口唇疱疹、不像水痘疹 2 、 “ 四不 ” :即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 3. 颜色接近皮肤或稍红,有时望诊有困难,但触诊 很容易(是一种实性、有质感、稍突出的小皮疹)
手、足、口
临床表现 重症病例 ≤3 岁小儿 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 水肿、循环衰竭、急性迟缓性麻痹等 神经系统 头痛、呕吐、嗜睡、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 严 重者出现昏迷、抽搐、脑水肿、脑疝 呼吸系统 呼吸浅促、困难,口唇发绀,口吐白色、粉红 色或血性泡沫痰;肺部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循环系统 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四肢发凉,肢端发 绀,血压升高或下降。
临床表现 特殊病例 虽无手足口病典型 临床表现,但有发热 伴肌痉挛,脑炎,急 性迟缓性麻痹,心肺 衰竭,肺水肿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末梢血白细胞 一般病例: WBC 、 NEU% 大多正常 重症病例: WBC 可明显升高 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 ALT 、 AST 、 CK-M 升高 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 病原学检查 特异性 EV71 核酸阳性或分离到 EV71 病毒
辅助检查 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 EV71 抗体检测阳性。以补体试验结合 最为敏感,起病后 10 ~ 20 天可获得阳性结果 脑脊液检查 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 ( 危重病例 多核细胞可多于单核细胞 ) ,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 糖和氯化物正常。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时,脑 脊液细胞数可增多,蛋白升高
辅助检查 物理学检查 胸片 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点片状、大片状阴影, 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快速进展为双侧大片阴影 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 ST-T 改变 磁共振 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脑电图 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 ( 尖 ) 慢波
治疗原则 临床治疗:分四阶段 (一)手足口病 / 疱疹性咽峡炎阶段 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 清淡饮食,做好皮肤和口腔护理 对症处理 (二)神经系统受累阶段 控制颅内高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酌情应用 糖皮质激素;其他对症处理
治疗原则 (三)心肺衰竭阶段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 药物治疗、呼吸功能障碍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 正压机械通气;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四)生命体征稳定期 做好呼吸道管理,避免并发呼吸道感染; 支持疗法和促进脏器功能恢复; 功能康复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
护理诊断 气体交换受损 与喘息性支气管炎有关 体温过高 与病毒感染、肺部炎症有关 舒适的改变 与手足皮疹及支气管炎症有关 有营养失调的危险 与母乳喂养、消耗增加有关 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防治及康复相关知识 潜在并发症: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
气体交换受损 与喘息性支气管炎有关 目标:患儿气促、发绀症状逐渐缓解,呼吸通畅 措施: ①提高病房湿度( 60% 左右),定时雾化吸入 ②观察咳嗽、咳痰性质,指导并鼓励患儿家长帮助患儿有 效咳嗽 ③经常更换体位、轻拍拍背,必要时吸痰 ④观察呼吸、心率、面色、甲床、神志变化,必要时吸氧 ⑤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及化痰平喘药,注意观察疗效及副作 用 评价:患儿喘息情况逐渐改善,呼吸平稳
体温过高 与病毒感染、肺部炎症有关 目标:住院期间患儿体温恢复正常 措施: ①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安静,适宜的温湿度,各种操作 集中处理 ② 温水擦浴 Bid ,穿柔软宽松的衣裤,嘱患儿多卧床 休息 ③多饮水,条件允许下,多喝新鲜果汁 ④遵医嘱给予药物抗炎,抗病毒等对症处理,必要时 使用药物降温 评价:住院期间患儿体温降至正常且未再次发热
舒适的改变 与手足皮疹及支气管炎症 有关 目标:病人住院期间不适程度减轻,得到较好休息 措施: ① 提供适宜的环境,护理操作轻柔 ②保持患儿衣服、被褥清洁舒适柔软 ③及时修剪患儿指(趾)甲,防止抓破皮疹 ④ 加强巡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皮肤等变化 ⑤保持口腔卫生,以增加舒适感 评价:患儿手足疱疹未破溃已逐渐消退,不适程度减轻
有营养失调的危险 与母乳喂养、消耗增 加有关 目标:患儿住院期间能得到充足的营养 措施: ①指导合理喂养(三高一易),增加营养供给 ②合理添加辅食, 少食多餐 ③提供舒适的进食环境 ④告知患儿家长增加营养的重要性 评价:患儿住院期间未出现营养不良的表现
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防治及康复相关知识 目标:患儿家长掌握与疾病防治有关的知识 措施: ①讲解疾病的病因、传播途径、表现等相关知识,消 除焦虑 ②告知饮食、活动、用药等相关注意事项 ③解释各项操作、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取得配合 ④指导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告知护士 或医生 ⑤出院时予出院指导 评价:患儿家长出院时掌握疾病及饮食、用药等相关 知识 !
潜在并发症: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 目标:能及时发现患儿出现的并发症 措施: ①遵医嘱给予快速降颅压药物,并密切观察病情, 加强巡视 ②准确记录出入量及尿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 生,给予对症处理 ③监测生命体征、神志、手足口腔变化,及时查 看各项辅助检查 评价:住院期间未发生以上并发症
出院指导 宣传防疾知识,指导家长做好婴幼儿卫生 保健 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食 居室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勤晒衣被 疾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到人群集中的场所 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 少食冰冷、辛 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发现发热、起皮疹或口腔溃疡等症状,及 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