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健康、吃出活力 預防代謝症候群 健康自己來 !! 安泰醫療社團法人安泰醫院 營養室 趙文綺主任
中年才知地心引力的厲害 ~ 萬般皆下垂,惟有血壓高 ~ 器官樣樣俱在,只是皆下垂
中年的身體起了大變化 想哭的時候沒眼淚 笑的時候一直擦淚 ~ 更糟的是 … ~ 坐著打瞌睡、躺著睡不著 想記的記不起來,想忘的忘不掉
人到中年頭上是 ~ 白髮拔不盡,春風吹又生 ~ 男性的髮型逐漸走向 — 『地方支持中央』 兩邊往中央梳,遮住稀疏的部份
記憶力變差 ~ 忘了剛剛說的話 ~ 笑到一半忘了未何而笑
人生有三歷 年紀越來越大就要看病歷 中年成功與否看經歷 少年爭取好學歷
家裡只有夫妻 2 人,飲食內容簡單, 缺少變化,數十年如一日 早餐中餐晚餐 炒麵、乾麵 飯湯、鹹粥 昨晚的剩菜 稀飯配醬菜 碗粿 肉粽 肉燥飯 + 魚湯 飯湯 菜瓜粥 炒飯 水餃 中午的剩菜 ~ 不均衡、缺蔬菜、缺肉類、油脂過高
相信自己健康無比,依舊像年輕時大吃大喝
每天吃完飯就坐著看電視或躺者休息 俗話說 : 飽食即臥 久病纏身 !!
喜歡吃零食 ( 反式脂肪含量高 )
重口味,喜加醬油、辣椒醬、醋、楜椒、豆瓣醬 辣豆瓣醬 胡椒粉 舌頭味覺隨年紀增加而退化 年輕時口味越重,退化越快速 豆腐乳
喜吃醃漬品:鹹、下飯 破布子 泡菜
吃的太簡單 營養不均衡 自覺 體重應該沒增加 ~ 只是腰越來越粗 沒有運動習慣 走路不易流汗 口味重鹹 喝水量不足 蔬菜水果不足 不重視排便習慣 輕忽 健康檢查結果
腹部肥胖腹部肥胖 血壓上升血壓上升 高密度膽固醇太低高密度膽固醇太低 空腹血糖高空腹血糖高 三酸甘油酯高三酸甘油酯高
代謝症候群 腹部肥胖腰圍 : 男性≧ 90 公分 女性≧ 80 公分 血壓上升收縮壓≧ 130mmHg 舒張壓≧ 85mmHg 高密度膽固醇脂蛋白 (HDL) 過低 男性≦ 40mg/dL 女性≦ 50mg/dL 空腹血糖值上升空腹血糖≧ 100mg/dL 三酸甘油酯上升三酸甘油酯≧ 150mg/dL 最新判定標準 (98-7 聯合報,資料來源 : 行政院衛生署 ) 上述 5 項危險因子,若包含三項或三項以上,就算是代謝症候群
腹部肥胖腰圍 : 男性≧ 90 公分 女性≧ 80 公分 24.81% 血壓上升收縮壓≧ 130mmHg 舒張壓≧ 85mmHg 69.5% 51.6% 高密度膽固醇脂蛋白 (HDL) 過低 男性≦ 40mg/dL 女性≦ 50mg/dL 13.73% 空腹血糖值上升空腹血≧ 100mg/dL 12.3% 三酸甘油酯上升三酸甘油酯 ≧ 150mg/dL 17.87% 低密度膽固醇脂蛋白 (LDL) 過高 ≧ 100mg/dL 23.19% 脂肪肝 輕度 :32.3% 中度 :19.6% 嚴重 :3.4% 核三廠員工健康檢查異常比例
腹部肥胖腰圍 : 男性≧ 90 公分 女性≧ 80 公分 24.81%
圖示: ( 皮尺置放於虛線處 ) 腹部中線 (Mid distance) 判讀方法: 若腰圍:男≧ 90 公分、女≧ 80 公分時, 表示「腹部肥胖 (Central obesity) 」
男性 : 蘋果形身材 女性 : 西洋梨形身材
維持理想體重很重要 体重過重 — 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 體重太輕 — 抵抗力降低、易生病 如何秤體重 ? 你常常 秤 體重嗎 ? 指針式體重計 體脂肪體重計
身高 ( 公 分 ) 理想體重範圍 ( 公斤 ) 身高 ( 公分 ) 理想體重範圍 ( 公斤 ) 身高 ( 公分 ) 理想體重範圍 ( 公斤 ) 身高及理想體重對照表
收縮壓≧ 130mmHg 舒張壓≧ 85mmHg 69.5% 51.6%
正常血壓是多少 收縮壓< 120 mmHg 舒張壓< 80 mmHg 高血壓警示期 收縮壓 mmHg 舒張壓 mmHg 高血壓的症狀 頭痛、耳鳴、眼花撩亂、脖子僵硬、 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等 腦中風、心肌梗塞
1. 先安靜坐在椅子上 5 分鐘 2. 雙腳不交叉、翹腳 3. 手臂盡量與心臟同高 4. 左右兩臂均需測量 5. 早晚量測血壓 1-2 次 6. 身體不適應增加測量次數 7. 『收縮壓』高是心血管疾病之危險因子 測量血壓之注意事項
控制血壓,你可以這樣做 -- 減輕體重 -- 勿吃醃漬食物,新鮮最美味 -- 選鹽要注意 -- 減少使用調味料 -- 少用鹽巴清洗蔬果 -- 保持情緒平穩、戒菸、少飲酒
高血壓患者 預防高血壓
控制血壓,你可以這樣煮 可用善用具有風味的蔬菜煮湯 -- 九層塔 香菜 香菇 洋蔥 可用氣味濃厚的中藥材引起食慾 -- 當歸 肉桂 五香 八角 枸杞 紅棗 辛辣食物少吃 : 薑母鴨、麻油雞 、補品 -- 易口乾舌燥 火氣大
空腹血糖值上升空腹血≧ 100mg/dL 12.3%
糖尿病的症狀 吃多、喝多、尿多、體重減少 理想血糖值 空腹血糖: mg/dL 葡萄糖耐受不良 : mg/dL 飯後 2 小時:少於 140mg/dL 糖尿病診斷 隨意血糖> 200mg/dL 或空腹血糖> 126mg/dL
糖尿病可否根治 糖尿病可怕在哪裡 為什麼要監測血糖 糖尿病為慢性病,無法根治 需定時服藥、飲食、運動來控制 不控制血糖,併發症通常在 罹病 年後陸續出現 常見為視網膜病變、心臟病及腎病變 了解自己血糖變化及控制成效
空腹血糖高常見的生活飲食習慣 1. 飯 、 麵吃過量 2. 喜歡喝飲料 3. 水果吃到飽 4. 完全不運動 甜度高的水果甜度低的水果 榴槤 釋迦 龍眼 荔枝 甘蔗 芒果 蘋果 蕃茄 水梨 奇異果 芭樂 西瓜 香蕉
檢查出空腹血糖高怎麼辦? 1. 若空腹血糖> 126mg/dL 確定為糖尿病 2. 請找『新陳代謝科』醫師 3. 藥物+飲食控制+運動 空腹血糖正常就可高枕無憂了嗎 ? 1. 遺傳 2. 肥胖 3. 通常血糖異常會先出現在『飯後血糖』
動脈粥狀硬化主要原因易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
項目理想危險邊緣心臟病 風險高 總膽固醇< > 240 高密度膽固醇 ( 好 ) < 40 低密度膽固醇 ( 壞 ) < 三酸甘油酯 ( 血油 ) < 理想的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範圍
減少反式脂肪 -- 食品業者以植物油 為原料透過『氫化』 處理產生之油脂 -- 耐高溫、不易變質 、存放更久 -- 常吃此類食物易 升高壞膽固醇 降低好的膽固醇
蛋類:蛋類的蛋黃,如雞蛋黃、鴨蛋黃、 鹹蛋黃、皮蛋黃等。 動物內臟:腦、腰、肝、腸等。 動物油脂:三層肉、蹄膀 海產類:墨魚、魷魚、蝦膏、蟹黃、魚子、魚頭等。 油類:奶油、牛油、雞油、豬油等。
烹調方法決定食物熱量
烹調方法決定食物熱量
減少膽固醇、三酸甘油酯 改變烹調方法試試看 ! 食品名稱減脂範例 炒飯、炒麵白飯、糙米飯、壽司 煎豬排、炸豬排、梅干 扣肉、炸獅子頭 烤豬排、粉蒸里肌、蒜 泥里肌 蔥爆牛肉、蠔油牛肉烤牛肉串、紅燒牛肉、 燉牛肉 荷包蛋、炒蛋滷蛋、蒸蛋、蛋花湯
食品名稱減脂範例 炸魚片、炸魚排魚湯、清蒸魚、紅燒魚 炸臭豆腐、麻婆豆腐豆腐湯、涼拌豆腐 炸蔬菜、乾煸四季豆泡菜、蔬菜捲、滷白菜 減少膽固醇、三酸甘油酯 改變烹調方法試試看 !
紅燈少吃 綠燈餐餐吃 黃燈要謹慎 涼拌雞絲 蜜汁雞腿 炸雞腿
炸雞塊 香酥雞 三杯小卷 蚵仔煎 炒飯、炒麵 碎肉製品
醬爆雞丁 煎魚 清燴海參 蜜汁雞腿 糖醋排骨
清蒸鮮魚 涮羊肉 燙青菜 鹽水蝦 烤雞腿 涼拌小黃瓜 清燉牛肉 紅燒豆腐 滷豆乾 雞肉凍
燕麥 可搭配脫脂牛奶 蘋果 黑木耳 菇類 海帶 效果也很棒 !!
堅果類 每週吃 2 次
黃豆 豆腐豆漿
深海魚 鮭魚 鮪魚 鯖魚 秋刀魚 海鰻 鮭魚味增豆腐湯
用好油
要活就要動 — 運動 333 每週運動 3 次 每次運動 30 分鐘 心跳達 130 下 運動目的 ~ 增加心肺耐力、提高新陳代謝率 適合的運動 ~ 流汗、微喘、心跳快
255 大卡 體重 50 公斤的人 必需連續走路 1.6 小時才能 消耗此熱量
大杯珍珠 ﹦ 1 ¼ 碗飯
大杯普通糖珍珠奶茶 ﹦ 2 碗飯 連續快走 2.5 小時 才能消耗
1. 勿吃宵夜 2. 勿相信偏方 3. 每天量體重 4. 不要夢想用運動來減重 小吃名稱 米粉湯 臭豆腐 熱 量 ( 大卡 ) 185 所需步行時間 (60 公尺 / 分 ) 分 120 分 蚵仔麵線 花生豬血糕 分 35 分
國民飲食指標 原則一 : 維持理想體重 理想的體重是健康的基礎 原則二 : 均衡攝食各類食物 不單一、不偏食、不過量
國民飲食指標 原則三 : 三餐以五穀根莖類為主食 五穀根莖類是理想的熱量來源 應作為三餐的主食
國民飲食指標 原則四 : 盡量選用高纖維食物 選擇吃糙米或五榖米 選擇全麥麵包 吃水果少喝果汁 將各種蔬菜水果、堅果類攪打成精力湯
國民飲食指標 原則五 : 少油、少鹽、少糖的飲食原則 高脂肪飲食:肥胖、脂肪肝、 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 高鹽:高血壓 糖:空熱量食物(糖果、飲料、加味水、 汽水等)
國民飲食指標 原則六 : 多攝取鈣質豐富的食物 攝取足夠的鈣質可預防骨質疏鬆症
國民飲食指標 原則七 : 多喝白開水 白開水是最健康的水分來源 原則八 : 飲酒要節制 飲酒過量:啤酒肚、肝硬化
問題一 : 敝人飯前血糖超過數值 : 110, 已經 10 年以上, 這期間均由本人自行以飲食與運動加以控制, 唯, 去年, 體檢數據顯示血小板值 166 ( 理想值為 ), 今年體檢數據顯示血小板值 130, 已經低於低限值, 是否飲食控制出現問題 ? 如何改善 ??? 1. 需增加飯後血糖監測 2. 須檢驗 HbA1c( 糖化血色素 ) 以了解血糖控制情形 3. 糖尿病與血小板低下並無直接相關 4. 血小板低下會影響凝血功能,若有不明點狀皮下出血或 瘀青時需進一步檢查
問題二 : 本敝人飯前血糖超過數值 : 110, 已經 10 年以上, 這期間均由本人自行以飲食與運動加以控制, 請問是否仍需攝取加強哪些方面的維生素或養分 ?? 1. 均衡飲食為基本 2. 若要補充維他命需注意 健康食品標誌、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