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 针 河北北方学院 张萌. 概 念 头针:又称头皮针, 是在头部特定的穴线上进 行针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因针刺在头 皮内,故又称头皮针。 头针:又称头皮针, 是在头部特定的穴线上进 行针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因针刺在头 皮内,故又称头皮针。 《素问 · 脉要精微论》: " 头者,精明之府 "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供瘤动脉超选插管 的临床价值探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介入科 顾建平 年 5 月 · 上海 在肿瘤的介入性诊疗工作中, 供瘤动脉的超选插管有其重要的 临床意义。
Advertisements

头 痛. 头痛指头颅上半部的疼痛,是一种自觉 症状,常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头痛 的发生常见于高血压、偏头痛、神经功 能性头痛、感染性发热性疾患以及眼、 鼻、耳等病症。
第三章 经络针灸 中医学教研室 2 经络腧穴总论 起源与发展: 腧穴理论的形成要早于经络理 论的形成。 砭石 → 针刺 火(温热) → 灸.
足 阳 明 胃 经足 阳 明 胃 经 The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 , ST 阳面 阳经向下降 下肢阳面 从头走足 下肢外侧前缘.
奇经八脉 Eight Extra Meridians 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及其外围所连 系的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第三章 常用针灸疗法简介 THE TECHNIQUE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足 少阴 肾经 Kidney Meridian of Foot-Shaoyin, KI. (一)经脉循行 体表:起于小趾下,斜走足心, 循内踝,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 经胸腹第一侧线,止于锁骨下。 体内: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 循咽挟舌。支脉从肺联络心脏, 流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 接。
1 2  1、定义  是在头部特定的穴位进行针刺防 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 头针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一是根 据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二是根据 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 选取相应的头穴线。   一、概述.
足少阳胆经 THE Gallbladder Meridian of Foot-shaoyang. 目的要求 1 、掌握足少阳胆经的体表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 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重点掌握所讲述的常用穴 位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刺灸方法。 2 、熟悉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 3 、了解其余穴位的内容。
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科研课题 骨骼分类及结构 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科研课题.
足太阴脾经 The Spleen Meridian of Foot-Taiyin (SP). 目的要求 1 、背诵经脉循行的原文,掌握经脉病候。 掌握 21 个穴位的标准代号、定位和起止 穴位。掌握重点穴位的主治作用。 2 、熟悉其它穴位的主治及 21 个穴位的刺灸 方法。熟悉络脉的循行及病候。 3.
腕踝针 一种只在腕踝部特定的针刺点用针灸针 行皮下浅刺治病的针灸特色疗法. 腕踝针的适应证 各种痛症:如各种急性扭伤,手术后疼痛、 换药疼痛 某些神经精神疾病:失眠、焦虑、抑郁 其他各科的一些病症:内科、外科、妇科、 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常 用 经 外 奇 穴.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针灸基础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刘 悦.
中医基础理论 经络.
第五章 话语的语用意义(上) 主讲人:周明强.
针灸学 中医教研室.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学习情境三 桥梁下部结构的构造与施工 桥梁墩台的构造.
针灸与推拿技术.
靳三针疗法.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光盘 中国传统 康复技术.
经外奇穴 头颈部腧穴 背部腧穴 上肢部腧穴 下肢部腧穴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 (The Bladder Meridian of Foot-Taiyang,BL)
经外奇穴.
预防颈椎病自我按摩操 要减少颈椎病的发生,不但应注意纠正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还应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常做自我保健按摩,可缓解颈部疲劳,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督脉.
一、经络学说概论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颅内肿瘤.
第七章 耳针、头皮针、腕踝针.
主办:泰兴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泰 兴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督脉 Du Meridian.
毫针 进针法 毫针.
足厥阴肝经.
The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
足少阳胆经 (The Gallbladder Meridian of Foot-Shaoyang, GB)
针灸治疗学 自治区中医医院 针灸科 马忠.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毫针刺法.
第四节 经 外 奇 穴 康复医学系老服教研室 罗清平.
毫针刺法(三).
手阳明大肠经.
TDS检测穴位 解 说 手 册 北京人人健康预防保健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制.
第二节 分部腧穴针刺操作.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蹻脉、阴蹻脉、阳维脉、阴维脉。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广州医学院 刘义海、潘俊辉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Points of Bladder Meridian of Foot—Taiyang,BL.
十巧手 常练十巧手,轻松又健康.
輕鬆又健康的十巧手.
毫针刺法(一).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头 针.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一)保存活髓与保存患牙 (二)无痛与无菌 (三)引流与制洞 (四)清创与避免手术损伤
先天性眼球运动功能麻痹 曲海瑛,女,患先天性眼球运动功能麻痹,双眼球不能转动,四处求治23年,未见好转,接受导平治疗20天,双眼球能转动了,巩固治疗三个月,眼球运动功能及视力基本正常。
中医学经络部分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李 桐.
特发面神经麻痹 (又称面神经炎、 贝耳麻痹).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肝脏分段 北京医院 常志刚 2019/5/18.
多姿多彩的世界.
开颅取脑及脑片制作实验 安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头 针 河北北方学院 张萌

概 念 头针:又称头皮针, 是在头部特定的穴线上进 行针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因针刺在头 皮内,故又称头皮针。 头针:又称头皮针, 是在头部特定的穴线上进 行针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因针刺在头 皮内,故又称头皮针。 《素问 · 脉要精微论》: " 头者,精明之府 " 。 《素问 · 脉要精微论》: " 头者,精明之府 " 。 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六阴经中手少阴 与足厥阴经直接循行于头面部,所有阴经的 经别和阳经相合后上达头面,故称 “ 头为诸 阳之会 ” 。 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六阴经中手少阴 与足厥阴经直接循行于头面部,所有阴经的 经别和阳经相合后上达头面,故称 “ 头为诸 阳之会 ” 。

手少阴心经

一、头穴线的定位与主治 1984 年在东京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针灸穴 名标准化会议,讨论决定按照分区定经,经上 选穴,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一针透双穴或三 穴)方法原则,制定了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 包括由头穴名的英文字母数字编号、穴名汉语 拼音和汉字三要素。编号中的英文 MS 是 "micro-system" 和 "scalp-points" 的缩写。 1984 年在东京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针灸穴 名标准化会议,讨论决定按照分区定经,经上 选穴,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一针透双穴或三 穴)方法原则,制定了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 包括由头穴名的英文字母数字编号、穴名汉语 拼音和汉字三要素。编号中的英文 MS 是 "micro-system" 和 "scalp-points" 的缩写。

神 庭:前发际正中直上 0.5 寸。 神 庭:前发际正中直上 0.5 寸。 前 顶:前发际正中直上 3.5 寸。 前 顶:前发际正中直上 3.5 寸。 前神聪:前发际正中直上 4 寸。 前神聪:前发际正中直上 4 寸。 百 会:前发际正中直上 5 寸。 百 会:前发际正中直上 5 寸。 强 间:后发际正中直上 4 寸。 强 间:后发际正中直上 4 寸。 脑 户:后发际正中直上 2.5 寸。 脑 户:后发际正中直上 2.5 寸。 17 个相关腧穴

头维:额角发际直上 0.5 寸。 头维:额角发际直上 0.5 寸。 曲鬓:耳前发际后缘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曲鬓:耳前发际后缘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颔厌: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上 1/4 与下 3/4 交点处 。 颔厌: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上 1/4 与下 3/4 交点处 。 悬厘: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上 3/4 与下 1/4 交点处 。 悬厘: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上 3/4 与下 1/4 交点处 。 率谷:耳尖直入发际 1.5 寸。 率谷:耳尖直入发际 1.5 寸。 头临泣:前发际上 0.5 寸,头正中线旁开 2.25 寸。 即神庭与头维连线中点。 头临泣:前发际上 0.5 寸,头正中线旁开 2.25 寸。 即神庭与头维连线中点。 17 个相关腧穴

正营:前发际上 2.5 寸,头正中线旁开 2.25 寸。 正营:前发际上 2.5 寸,头正中线旁开 2.25 寸。 承灵:前发际上 4 寸,头正中线旁开 2.25 寸。即 前神聪旁开 2.25 寸。 承灵:前发际上 4 寸,头正中线旁开 2.25 寸。即 前神聪旁开 2.25 寸。 眉冲:前发际上 0.5 寸,头正中线旁开 0.75 寸。 眉冲:前发际上 0.5 寸,头正中线旁开 0.75 寸。 通天:前发际上 4 寸,头正中线旁开 1.5 寸。即 前神聪旁开 1.5 寸。 通天:前发际上 4 寸,头正中线旁开 1.5 寸。即 前神聪旁开 1.5 寸。 玉枕:后发际上 2.5 寸,头正中线旁开 1.3 寸。 即脑户旁开 1.3 寸。 玉枕:后发际上 2.5 寸,头正中线旁开 1.3 寸。 即脑户旁开 1.3 寸。 17 个相关腧穴

1 、 MS1 额中线 定位:在头前部,从督脉 神庭穴向前引一直线,长 1 寸。 主治:癫痫、精神失常、 鼻病。 操作:从神庭向前平刺 1 寸,行快速捻转手法。 (一)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 0.5 寸。

2 、 MS2 额旁 1 线 定位:在头前部,从 膀胱经眉冲穴向前引 一直线,长 1 寸。 定位:在头前部,从 膀胱经眉冲穴向前引 一直线,长 1 寸。 主治:心绞痛、哮喘 、支气管炎、失眠等 。 主治:心绞痛、哮喘 、支气管炎、失眠等 。 操作:从眉冲穴向前 平刺 1 寸,行快速捻转 手法。 操作:从眉冲穴向前 平刺 1 寸,行快速捻转 手法。 眉冲:前发际上 0.5 寸, 头正中线旁开 0.75 寸。

3 、 MS3 额旁 2 线 定位:在头前部,从胆经头 临泣穴向前引一直线,长 1 寸。 定位:在头前部,从胆经头 临泣穴向前引一直线,长 1 寸。 主治:急、慢性胃炎,胃、 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疾病。 主治:急、慢性胃炎,胃、 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疾病。 操作:从头临泣穴向前平刺 1 寸,行快速捻转手法。 操作:从头临泣穴向前平刺 1 寸,行快速捻转手法。 头临泣:前发际上 0.5 寸, 头正中线旁开 2.25 寸。 即神庭与头维连线中点。

定位:在头前部,从胃经头维 穴内侧 0.75 寸起向前引一直 线,长 1 寸。 定位:在头前部,从胃经头维 穴内侧 0.75 寸起向前引一直 线,长 1 寸。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 、遗精、尿频、尿急、子宫 脱垂等。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 、遗精、尿频、尿急、子宫 脱垂等。 操作:从此线上端进针,向 前平刺 1 寸,行快速捻转手法 。 操作:从此线上端进针,向 前平刺 1 寸,行快速捻转手法 。 4 、 MS4 额旁 3 线 头维:额角发际直上 0.5 寸。

5 、 MS5 顶中线 定位:在头顶部,从督 脉百会穴至前顶穴。 定位:在头顶部,从督 脉百会穴至前顶穴。 主治:腰腿痿痹、皮层 性多尿、脱肛、遗尿、 头痛、眩晕。 主治:腰腿痿痹、皮层 性多尿、脱肛、遗尿、 头痛、眩晕。 操作:从百会穴进针, 向前透刺至前顶,行快 速捻转手法。 操作:从百会穴进针, 向前透刺至前顶,行快 速捻转手法。 前顶:前发际正中直上 3.5 寸。 百会:前发际正中直上 5 寸。

6 、 MS6 顶颞前斜线 定位:在头顶部、头侧部, 从头部经外奇穴前神聪至颞 部胆经悬厘引一斜线。 定位:在头顶部、头侧部, 从头部经外奇穴前神聪至颞 部胆经悬厘引一斜线。 主治:上 1/5 段,治疗对侧下 肢和躯干瘫痪:中 2/5 段, 治疗对侧上肢瘫痪;下 2/5 段,治疗对侧面神经瘫痪、 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 碍等。 主治:上 1/5 段,治疗对侧下 肢和躯干瘫痪:中 2/5 段, 治疗对侧上肢瘫痪;下 2/5 段,治疗对侧面神经瘫痪、 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 碍等。 操作:由前神聪向悬厘分段 接力平刺,行快速捻转手法 。 操作:由前神聪向悬厘分段 接力平刺,行快速捻转手法 。 前神聪:前发际正中直上 4 寸。 悬厘: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 上 3/4 与下 1/4 交点处。

7 、 MS7 顶颞后斜线 定位:在头顶部、头侧部。顶 颞前斜线之后 1 寸,与其平行 的线。从督脉百会穴至颞部 胆经曲鬓穴引一斜线。 定位:在头顶部、头侧部。顶 颞前斜线之后 1 寸,与其平行 的线。从督脉百会穴至颞部 胆经曲鬓穴引一斜线。 主治:全线分 5 等份,上 1/5 段 ,治疗对侧下肢和躯干感觉 异常;中 2/5 段,治疗对侧上 肢感觉异常;下 2/5 段,治疗 头面部感觉异常。 主治:全线分 5 等份,上 1/5 段 ,治疗对侧下肢和躯干感觉 异常;中 2/5 段,治疗对侧上 肢感觉异常;下 2/5 段,治疗 头面部感觉异常。 操作:百会向曲鬓分段接力平 刺,然后行快速捻转手法。 操作:百会向曲鬓分段接力平 刺,然后行快速捻转手法。 曲鬓:耳前发际后缘垂线 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8 、 MS8 顶旁 1 线 定位:在头顶部,督脉旁 1.5 寸,从膀胱经通天穴向后 引一直线,长 1.5 寸。 定位:在头顶部,督脉旁 1.5 寸,从膀胱经通天穴向后 引一直线,长 1.5 寸。 主治:腰痛痿痹。 主治:腰痛痿痹。 操作:从通天穴向后平刺 1.5 寸,行快速捻转手法。 操作:从通天穴向后平刺 1.5 寸,行快速捻转手法。 通天:前发际上 4 寸, 头正中线旁开 1.5 寸。 即前神聪旁开 1.5 寸。

9 、 MS9 顶旁 2 线 定位:在头顶部,督脉旁开 2.25 寸。由胆经正营穴向后引一直 线,长 1.5 寸至承灵穴。 定位:在头顶部,督脉旁开 2.25 寸。由胆经正营穴向后引一直 线,长 1.5 寸至承灵穴。 主治:肩臂手痿痹。 主治:肩臂手痿痹。 操作:由正营穴向后透刺 1.5 寸 至承灵穴。行快速捻转手法。 操作:由正营穴向后透刺 1.5 寸 至承灵穴。行快速捻转手法。 正营:前发际上 2.5 寸, 头正中线旁开 2.25 寸。 承灵:前发际上 4 寸, 头正中线旁开 2.25 寸。 即前神聪旁开 2.25 寸。

10 、 MS10 颞前线 定位:在头的颞部,从胆 经颔厌穴至悬厘穴连一直 线。 定位:在头的颞部,从胆 经颔厌穴至悬厘穴连一直 线。 主治:偏头痛,运动性失 语、面瘫、口腔疾病。 主治:偏头痛,运动性失 语、面瘫、口腔疾病。 操作:由颔厌穴透刺至悬 厘穴,行快速捻转手法。 操作:由颔厌穴透刺至悬 厘穴,行快速捻转手法。 颔厌: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 上 1/4 与下 3/4 交点处。 悬厘: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 上 3/4 与下 1/4 交点处。

11 、 MS11 颞后线 定位:在头的颞部,从 胆经的率谷穴向下至曲 鬓穴连一直线。 定位:在头的颞部,从 胆经的率谷穴向下至曲 鬓穴连一直线。 主治:偏头痛,耳鸣、 耳聋、眩晕。 主治:偏头痛,耳鸣、 耳聋、眩晕。 操作:从率谷穴透刺至 曲鬓穴,行快速捻转手 法。 操作:从率谷穴透刺至 曲鬓穴,行快速捻转手 法。 率谷:耳尖直入发际 1.5 寸。

12 、 MS12 枕上正中线 定位:在后头部,即 督脉强间穴至脑户穴 一段,长 1.5 寸。 定位:在后头部,即 督脉强间穴至脑户穴 一段,长 1.5 寸。 主治:眼病、腰脊痛 。 主治:眼病、腰脊痛 。 操作:从强间穴透刺 1.5 寸至脑户,行快速 捻转手法。 操作:从强间穴透刺 1.5 寸至脑户,行快速 捻转手法。 强间:后发际正中直上 4 寸。 脑户:后发际正中直上 2.5 寸。

13 、 MS13 枕上旁线 定位:在后头部,由枕外粗 隆督脉脑户穴旁开 0.5 寸起 ,向上引一直线,长 1.5 寸。 定位:在后头部,由枕外粗 隆督脉脑户穴旁开 0.5 寸起 ,向上引一直线,长 1.5 寸。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 内障、近视等。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 内障、近视等。 操作:由此线的下端进针, 向上平刺 1.5 寸,行快速捻转 手法。 操作:由此线的下端进针, 向上平刺 1.5 寸,行快速捻转 手法。 脑户:后发际正中直上 2.5 寸。

14 、 MS14 枕下旁线 定位:在后头部,从膀 胱经玉枕穴向下引一 直线,长 2 寸。 定位:在后头部,从膀 胱经玉枕穴向下引一 直线,长 2 寸。 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 平衡障碍、后头痛。 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 平衡障碍、后头痛。 操作:由玉枕穴进针 ,向下平刺 2 寸,行快 速捻转手法。 操作:由玉枕穴进针 ,向下平刺 2 寸,行快 速捻转手法。 玉枕:后发际上 2.5 寸, 头正中线旁开 1.3 寸。 即脑户旁开 1.3 寸。

1 、脑源性疾患,如中风、颅脑损伤、眩晕、皮层性 多尿、视力障碍,小儿脑瘫、智能迟滞,震颤麻 痹、癫痫、假性球麻痹、舞蹈病等。 2 、神经精神疾病,如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神 经性耳聋、截瘫、小儿麻痹后遗症、神经衰弱、 各种神经痛、精神病等。 3 、痛证,如头痛、肩周炎、关节炎以及针刺麻醉。 ( 二 ) 适应症

穴线主治功能归纳 神志病相关刺激线 : 额中线. 神志病相关刺激线 : 额中线. 头面五官相关刺激线 : 额中线、顶颞前斜线 、顶颞后斜线、颞前线、颞后线、枕上正 中线、枕上旁线。 头面五官相关刺激线 : 额中线、顶颞前斜线 、顶颞后斜线、颞前线、颞后线、枕上正 中线、枕上旁线。 脏腑病相关刺激线:额旁 1 线、额旁 2 线、 额旁 3 线。 脏腑病相关刺激线:额旁 1 线、额旁 2 线、 额旁 3 线。 四肢痹症、痿症以及运动感觉异常相关刺 激线: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 、顶旁 1 线、顶旁 2 线。 四肢痹症、痿症以及运动感觉异常相关刺 激线: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 、顶旁 1 线、顶旁 2 线。

腰肌病、足疾相关刺激线:枕上正中线、 枕上旁线。 腰肌病、足疾相关刺激线:枕上正中线、 枕上旁线。 皮层性多尿、小儿夜尿相关刺激线:顶中 线。 皮层性多尿、小儿夜尿相关刺激线:顶中 线。 小脑平衡障碍相关刺激线:枕下旁线。 小脑平衡障碍相关刺激线:枕下旁线。

(三)操作方法(三)操作方法 1 、准备: 取坐位或卧位 ,依不同疾病选定刺激穴区 ,单侧肢体疾病,选用对侧 刺激区;双侧肢体疾病,选 用双侧刺激区;并可选用有 关刺激区配合治疗。局部常 规消毒。一般选用 28 ~ 30 号 1.5 ~ 2 寸长的不锈钢毫针。 1 、准备: 取坐位或卧位 ,依不同疾病选定刺激穴区 ,单侧肢体疾病,选用对侧 刺激区;双侧肢体疾病,选 用双侧刺激区;并可选用有 关刺激区配合治疗。局部常 规消毒。一般选用 28 ~ 30 号 1.5 ~ 2 寸长的不锈钢毫针。

进针时毫针与头皮呈 30 度左右夹角快速将针刺 入头皮下,当针达到帽 状腱膜下层时,指下感 到阻力减小,然后使针 与头皮平行继续捻转进 针,根据不同穴区可刺 入 0.5 ~ 3 寸。然后运针 。 进针时毫针与头皮呈 30 度左右夹角快速将针刺 入头皮下,当针达到帽 状腱膜下层时,指下感 到阻力减小,然后使针 与头皮平行继续捻转进 针,根据不同穴区可刺 入 0.5 ~ 3 寸。然后运针 。 2 、进 针

 头皮分层 皮层 皮层下 帽状腱膜层 纤维组织紧密联系 针刺时阻力大、疼痛, 宜迅速通过 帽状腱膜下层 (蜂窝组织层) 疏松的纤维组织构成 阻力小,为针刺部位 骨膜层

3、 留 针3、 留 针3、 留 针3、 留 针 捻转:头针只捻转不提插,为使针的 深度固定不变及捻针方便,以拇指 掌侧面与食指桡侧面夹持针柄,以 食指的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使 针身左右旋转,捻转速度每分钟可 达 200 次左右,进针后持续捻转 2 ~ 3 分钟,留针 20 ~ 30 分钟,期间每隔 5 ~ 10 分钟间歇行针 1 次。 捻转:头针只捻转不提插,为使针的 深度固定不变及捻针方便,以拇指 掌侧面与食指桡侧面夹持针柄,以 食指的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使 针身左右旋转,捻转速度每分钟可 达 200 次左右,进针后持续捻转 2 ~ 3 分钟,留针 20 ~ 30 分钟,期间每隔 5 ~ 10 分钟间歇行针 1 次。 电针:密波 电针:密波 留针:间断捻转 留针:间断捻转

感觉 局部 酸、胀、重、痛、热 以痛胀多见 针刺反应 肢体 热、胀、麻、凉 肌肉跳动或抽动 全身、同侧、对侧、片状、带状 时间 进针后3分钟以内为多 个别出针后也可

4 、 起 针 操作:刺手夹持针柄轻轻捻转松动针身 ,押手固定穴区周围头皮,如针下无紧 涩感,可快速拔出针。出针后用消毒干 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操作:刺手夹持针柄轻轻捻转松动针身 ,押手固定穴区周围头皮,如针下无紧 涩感,可快速拔出针。出针后用消毒干 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1 、因为有毛发,故针刺前必须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2 、由于头针的刺激量较强,刺激时间较长,医生必须 注意观察患者表情,防止晕针。 注意观察患者表情,防止晕针。 3 、婴幼儿由于颅骨缝骨化不完全,不宜采用头针治疗 。 4 、头皮血管丰富,容易出血,起针时要常规用干棉 球按压针孔 1 ~ 2 分钟,如有出血及皮下血肿出现, 球按压针孔 1 ~ 2 分钟,如有出血及皮下血肿出现, 延长按压时间。 延长按压时间。 (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

5 、中风患者,急性期如因脑出血引起有昏迷 、发热、血压过高时,暂不宜用头针治疗,待 病情及血压稳定后再行针刺治疗。 5 、中风患者,急性期如因脑出血引起有昏迷 、发热、血压过高时,暂不宜用头针治疗,待 病情及血压稳定后再行针刺治疗。  如因脑血栓形成引起的偏瘫者,宜及早采用头 针及体针结合治疗,  高热、急性炎症及心力衰竭等症时,一般慎用 头针治疗。婴儿颅骨骨化不完全,故不宜头针 治疗。

焦顺发头针

谢谢 !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