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毛尾线虫病 ( 毛首线虫病 ) 一、毛尾线虫病 ( 鞭虫病) 二、旋毛虫病. 一、毛尾线虫病 ( 鞭虫病) 1. 病原形态 呈乳白色。前部细长,为食道部,后 部短粗,为体部,内有肠和生殖器官。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似 蚓 蛔 线 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简 介 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 (round worm) ,是寄生人体的肠道线 虫中体形最大者,感染率高达 71% 以上。成虫寄生于人的小 肠,引起蛔虫病 ( Ascariasis )
蠕形住肠虫 us vermicularis 蠕形住肠线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旋毛虫病  旋毛虫为毛首目毛形科的线虫,是一种人 畜共患病。幼虫寄生于肌肉中称肌旋毛虫, 成虫寄生于小肠称肠旋毛虫。它是多宿主 寄生虫。除猪、人以外,鼠类、狗、猫、 熊、狼等均可感染,目前已有 65 种哺乳动 物可感染此病。
Signs and Symptoms of Head & Neck Cancers 头部与頚部癌症的症状.
粪类圆线虫 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 ; threadworm.  兼性寄生虫,生活 史包括自生世代和 寄生世代。寄生世 代中,成虫主要寄 生在人、狗、猫等 宿主小肠;同时, 幼虫可侵入肺、脑、 肝、肾等组织器官。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毛首鞭形线虫 ( Trichuris trichiura Linnaeus , 1771 ). 毛首鞭形线虫 ,呈世界性分布。 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可引鞭虫病 ( trichuriasis )。本病是世界上分布 最为广泛的蠕虫病之一,与蛔虫病、 钩虫病都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在 我国距今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古尸.
实验总则 实验室规则 显微镜的使用 寄生虫学实验方法 实验报告 白大衣、实验报告、绘图工具,按规定座位入座 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蠕形住肠线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
荨 麻 疹.
血吸虫.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急性扁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消化系统检查 (第四讲).
第五节 猪囊尾蚴病 是由钩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肌肉和其他器官中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猪囊虫病。本病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
肺结核.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生殖细胞.
Welcome.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动物主要寄生虫及其检验 宁长申 二00七年八月六日.
医学寄生虫总论 (三).
毛首鞭形线虫 医检1301班 王春嫔 医检1301班 王春嫔
猪寄生虫控制.
浅表淋巴结检查.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糖尿病流行病学.
胃肠炎(Gastro-enteritis)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绦虫纲概述 (Class Cestoda) 绦虫 (cestode) 或称带虫 (tapeworm), 属于扁形动物门的绦虫纲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 Clinical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
钩 虫 病 概述 病因及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防.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蠕形住肠线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第五篇 医学蠕虫 Medical helminthology 安春丽 讲稿.
第四节 寄生虫病的特点 1. 寄生虫感染与带虫者: 感染阶段: 寄生虫感染 : 带虫者: 寄生虫病 : 2. 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 慢性感染
旋毛形线虫 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Owen,1835)简称旋毛虫,由其引起的旋毛虫病(Trichinosis)对人类危害很大,重度感染可致人死亡。旋毛虫还可感染多种动物,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第二节 矛形双腔吸虫病 本病是由矛形双腔吸虫寄生于牛、羊、骆驼、鹿等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引起的一种肝脏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151期读片窗 医学影像中心 杨 健
软骨与骨 Cartilage ﹠ Bone.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防蚊灭蚊.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钩虫与旋毛虫.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节、 毛尾线虫病 ( 毛首线虫病 ) 一、毛尾线虫病 ( 鞭虫病) 二、旋毛虫病

一、毛尾线虫病 ( 鞭虫病) 1. 病原形态 呈乳白色。前部细长,为食道部,后 部短粗,为体部,内有肠和生殖器官。

雄虫后部弯曲,泄殖腔在尾端,有 1 根交合 刺,包藏在有刺的交合刺鞘内;雌虫后端钝 圆,阴门位于粗细部交界处。

卵呈棕黄色,腰鼓形,卵壳 厚,两端有塞。

种类:( 1 )猪毛尾线虫 寄生于猪的盲肠,也寄生于 人、野猪和猴。 ( 2 )绵羊毛尾线虫 寄生虫于绵羊、牛、长颈鹿和骆 驼等反刍兽的盲肠。 ( 3 )球鞘毛尾线虫 其交合刺鞘的末端膨大成球形。 寄生于骆驼、绵羊、山羊和牛等反刍兽的盲肠。 ( 4 )狐毛尾线虫 寄生于犬和狐的盲肠。

2. 生活史 直接发育, 感 染性虫卵内含 第 1 期幼虫。 感染后 30 ~ 40 天发育为成 虫。成虫寿命 为 4 ~ 5 个月。

3 、流行特点 主要发生于幼畜, 1.5 月龄猪粪便中即可检出 虫卵, 4 月龄猪虫卵数和感染率都急剧增高, 到 14 月龄寄生数量极少。 虫卵抵抗力强,可在土壤中存活 5 年。 四季均可感染,夏季感染率最高。

4. 致病作用及症状 病变局限于盲肠和结肠。 虫体头部深入粘膜,引起盲肠和结肠的慢性卡他性炎 症。有时有出血性肠炎,通常是瘀斑性出血。严重感 染时,盲肠和结肠粘膜有出血性坏死,水肿和溃疡, 结节。 轻度感染时,有时有间歇性腹泻,轻度贫血,因而影 响猪的生长发育。 严重感染时,食欲减退,消瘦、贫血,腹泻;死前数 日,排水样血色变,并有粘液。

猪鞭虫引起盲肠病变

盲肠内寄生许多的鞭虫,黏液含量明显增多

4. 诊断 虫卵形态有特征性,易于识别。 5. 防治 治疗可用左咪唑、丙硫咪唑、羟嘧啶、伊维 菌素等药物驱虫。 预防可参照猪蛔虫病。

二、旋毛形线虫 (Trichinella spiralis )

概 述 旋毛形线虫 (Trichinella spiralis ) 简称旋毛虫 (Spiralworm) ,旋毛虫为毛首目毛形科的线虫,是 一种人畜共患病。幼虫寄生于肌肉中称肌旋毛虫, 成虫寄生于小肠称肠旋毛虫。它是多宿主寄生虫。 除猪、人以外,鼠类、狗、猫、熊、狼等均可感染, 目前已有 65 种哺乳动物可感染此病。在家畜中,以 由旋毛虫所引起的猪旋毛虫病最为严重,是人体旋 毛虫病的主要感染来源,该病在公共卫生上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在肉品卫生检验中将旋毛虫检验列 为首要项目。

一、形态 1. 成虫 线状,微小,虫体前部细长为食道, 食道前段呈管状,食道后段由食道 腺细胞组成。食道后粗的部分为肠 管和生殖器官。 雄虫 ~ 1.6×0.04 ~ 0.05mm , 尾端有泄殖孔,泄殖孔外侧有一对 目状突起,中间有两个小乳突,无 交合刺。 雌虫 ---3 ~ 4×0.06mm ,阴门位于食 道中部,肛门在虫体末端,胎生。 旋毛虫成虫 寄生在肠道

旋毛虫 1. 雌虫 2. 雄虫 3. 雄虫尾端 1 2 3

2. 幼虫 刚产出的幼虫成圆柱状,大小约 80 ~ 120×56um ,到感染后 30 天, 幼虫长大到 1mm ,宽 35um ,幼 虫前端尖细,向后逐渐变宽,后 端稍窄,后部体内包含着肠管、 肠细胞、睾丸、或卵巢,尾端 钝 。

1 2 3 旋毛虫幼虫 1. 蜕囊的幼虫 2. 幼虫钻入肌肉内 3. 在肌肉内形成包囊

幼虫包囊 寄生在宿主横纹肌细胞内的幼虫,长约 1mm ,卷 曲于梭形的囊包中,称之为幼虫包囊,其纵轴与 肌纤维平行。一个包囊内通常含 1 ~ 2 条幼虫。

旋毛虫幼虫包囊 肌肉切片 肌肉压片

Trichinella spiralis larvae in muscle section (H&E) and muscle press

包 囊

Encysted larvae of Trichinella in pressed muscle tissue. The coiled larvae can be seen inside the cysts.

二、生 活 史 猪吃了含包囊肉类(猪肉 、鼠肉、狗肉等),在消化道内幼虫逸出, 幼虫钻入小肠经 48 小时发育 为成虫。雌雄虫交配,雄虫死亡,雌虫 钻入肠腺中发育,部分到粘膜下的淋巴间隙中发育,雌虫产出幼虫 (每条产 1000 ~ 1500 )经肠系膜淋巴结进入胸导管再到右心、肺、 体循环,随血液循环到全身肌肉(肋间肌、膈肌、舌肌、嚼肌等), 经 3 ~ 9 周幼虫在肌束和肌纤维之间形成梭形包囊。 包囊是由于幼虫的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作用于周围的肌纤维,引起肿 胀和肌纤维膜增生而形成。开始包囊很小,最后可达 0.25 ~ 0.5mm 。 猪感染后 1 ~ 2 月形成包囊,幼虫在包囊内具有 2.5 圈盘曲时具有感染 性, 6 ~ 9 个月包囊钙化,对里面虫体没有影响,这样的包囊被其他猪 吃了又会感染。 包囊呈梭形,长轴与肌纤维平行,内含一条幼虫,也有两条,个别的 有 6 ~ 7 条。

成虫幼虫 包囊 幼虫成虫 (猪、犬、猫小肠及人)(横纹肌) 500~3000/ 条 血循人吞食 2天2天 钙化 (可活 10~30 年)

旋毛虫钻入肠粘膜组织(组织切片)

生活史特点 成虫和幼虫寄生在同一宿主体内,在发育和完成 生活史过程中,无外界的自由生活阶段,但必须 通过吃不熟的肉,才能更换宿主使虫种延续。 保虫宿主有多种哺乳动物,如猪、犬、鼠、猫及 熊、野猪、狼、狐等野生动物。

 胎生  幼虫包囊为感染阶段  生食含幼虫包囊的动物肉而感染

3 、 流行病学 1 )分布与流行 世界性分布。 欧洲及北美国家以前发病率较高,现在通过严格肉类检查现已明显下降; 近年来多个欧洲国家仍有本病暴发。 目前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流行。

全球旋毛虫病分布

我国旋毛虫病的地理分布

我国旋毛虫病分布

2 )传染源 已发现 150 多种动物自然感染旋毛虫。 动物间互相残杀吞食或食入含旋毛虫活幼虫的动物尸体而互相传播。昆 虫也可感染。 屠宰场流出的洗肉水为动物的重要感染来源之一。 犬的活动范围广,感染率亦较高。 人多因食猪肉而感染,其次为野猪、熊等。 在我国发生的 548 次旋毛虫病暴发中,因食猪肉引起者为 525 次( 95.8 %), 其次 为狗 肉( 8 次,占 1.5 %)。 猪主要是由于吞食含有 旋毛虫包囊的肉屑或鼠类感染。我国 26 个省、市、 自治 区 已发现有猪旋毛虫病,屠宰猪群中旋毛虫检出率 在 0.1 %~ 34.2 % 。

食草食动物和野生动物肉类也可引起旋毛虫病暴 发。 至 1999 底,我国大陆已发 生 7 次因食涮羊肉或烤 羊肉而引起的旋毛虫病暴发 。 由于野生动物可以感染,所以本病存在自然疫 源地。

人的传播来源

3 )感染方式 经口感染,感染方式取决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 ①吃生肉; ②吃 “ 过桥米线 ” ;③ 吃腌肉、香肠、腊肠或酸肉 (生肉发酵)等,在熏烤、 腌制, 暴晒等方法加工制作肉类 食品时,常不足以杀死肉中的幼虫;④喝生血;⑤生熟刀砧 不分。 4 )发病季节:四季发生。

5 )包囊内幼虫抵抗力:较强。 耐低温:猪肉中幼虫在 -15 ℃ 时贮存近 20d 才死亡, -12 ℃ 时可存活 57d ;北极熊肉中的幼虫甚至在 -15 ℃冰冻保存 12 个月还能存活。 耐烹制:熏烤、烙制及曝晒等常不能杀死包囊内的幼虫。 耐腐性:包囊在腐肉中也能存活 2 ~ 3 个月。 不耐高温:旋毛虫幼虫不耐热,在 70 ℃时包囊内幼虫即可 被杀死。

4 、致 病 1 .侵入期 幼虫在小肠内脱囊并钻入肠黏膜 发育为成虫的阶段,因主要病变部位在十二 指肠和空肠,故又称为肠型期。 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 胃肠炎症状。同时伴有厌食、乏力、畏寒、 低热等全身症状,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此期病程: 1 周

2 .幼虫移行期 幼虫移行期 :新生幼虫随淋巴、血循环移行至全身 各器官及侵入横纹肌内发育的阶段 ,因主要病变部 位发生在肌肉,又称肌型期。 致病机理:幼虫移行时机械性损害及分泌物的毒性 作用,引起所经之处组织的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发烧、水肿、病人突出且最多发症状为 全身肌肉酸痛、压痛,以腓肠肌、肱二头肌、肱三 头肌疼痛最明显。有的可出现吞咽困难和语言障碍, 还可表现肺炎、胸膜炎和心肌炎等。可因心衰、呼 吸道并发症而死亡。 此期病程: 2 周 -2 月

3 .包囊形成期 包囊的形成是由于幼虫的刺激,导致宿主肌组织 由损伤到修复的结果。随着虫体的长大、卷曲, 幼虫寄生部位的肌细胞逐渐膨大呈纺锤状,形成 梭形的肌腔包围虫体,由于结缔缔组织的增生而 形成囊壁。 患者全身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肌肉疼痛仍可 持续数月。

旋毛虫病主要是人的疾病,不仅影响身体健康, 甚或造成死亡。对猪和其它动物的致病力轻微, 几乎无任何可见的症状。 猪自然感染时,肠型期影响很小;肌型期无临床 症状,但可见有肌细胞横纹消失和肌纤维增生等。 猪人工感染时,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腹泻,疝 痛,发痒,运动僵硬,肌肉疼痛类似风湿。 严重的则卧地不起,呼吸浅快,声音嘶哑,吞咽 困难,牙关紧闭,眼及四肢水肿。 5 、症状

人的旋毛虫病可分为由成虫引起的肠型和由幼虫 引起的肌型两种。成虫侵入肠黏膜时,引起肠炎, 严重时有带血性腹泻。病变包括肠炎,黏膜增厚, 水肿,黏液增多和淤斑性出血,少见溃疡。感染后 15 d 左右,幼虫进入肌肉,出现肌型症状,其特征 为急性肌炎、发热和肌肉疼痛;同时出现吞咽、咀 嚼、行走和呼吸困难;脸,特别是眼睑水肿,食欲 不振,显著消瘦。病变主要见于横纹肌,偶尔有发 生于肺、脑等处的。大部分患者感染轻微,不显症 状;严重感染时多因呼吸肌麻痹,心肌及其其它脏 器的病变和毒素的刺激等而引起死亡。

旋毛虫病人: 眼睑水肿

急性旋毛虫病病人

急性旋毛虫病病人

6 、病理变化 肌旋毛虫包囊呈梭 形,囊壁分内外两 层,囊内基质呈淡 蓝色,囊腔内含旋 毛虫幼虫

肌旋毛虫肉芽肿的 中心部位为死亡的 虫体,并有轻度钙 化,外周为上皮细 胞样细胞层,最外 围有淋巴细胞和嗜 酸性白细胞浸润的 结缔组织

7 、诊 断 旋毛虫病表现较复杂,诊断较为困难。应询 问病人有无食入过生肉或未熟肉的病史,群 体发病的特点,并能从患者肌肉内活检出幼 虫包囊为确诊依据。 1 .病原诊断 采用活检法,自患者腓肠肌或 肱二头肌取样,经压片或切片镜检有无幼虫 及包囊。如果患者尚有吃剩的肉,亦可用同 法检查,以资佐证。但阳性检出率仅 50% 。

2 .免疫诊断 旋毛虫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血清学方法可协 助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SIA): 特异性强、敏感性高。 对急性期病人的诊断效果较佳。在国内,已被 广泛应用于人体旋毛虫病血清流行病学的调查, 可作为商品猪宰杀前常规检测方法之一。

8 、预防治疗 1 改变食肉的方式,不吃生的或未熟透的猪肉及野 生动物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2 执行肉类检疫制度,未经检疫的猪肉不准上市, 发现病肉要坚决焚毁;扑杀鼠类、野犬等保虫宿主, 是防止人群感染重要环节。 “ 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 ” 的规定,在 24 个肉片 中发现包囊幼虫中或钙化的旋毛虫不超过 5 个者, 横纹肌和心脏高温处理后出场;超过 5 个者,横纹 肌和心脏供工业用或销毁。以上两种情况的皮下和 肌间的脂肪可炼食用油,体腔内脂肪及其他内脏可 不受限制地出场。

 治疗:  对家畜很少进行旋毛虫感染的治疗。  丙硫咪唑是我国治疗人和猪的旋毛虫病的首 选药物,有驱除肠内早期幼虫及抑制雌虫产 蚴作用,且能杀死肌肉中的幼虫,并兼有镇 痛、消炎功效。如在感染后第 1 周内用药,尚 有防止或减轻症状的作用,治愈率可达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