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遠距健康照護系統 - 網路架構與技術 行動網路. 2 定義與簡介 行動通訊為利用無線網路連接電腦主機、 通訊儀器與行動通訊設備,毋需纜線, 傳輸不受空間限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31 Chapter 4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or Vehicular Networks Andrea Conti, Alessandro Bazzi, Barbara M. Masini, and Oreste Andrisano ∗
Advertisements

淺談流動電話網絡 淺談流動電話網絡 李子健先生 DEPARTMENT OF PHYSICS, HKUST 香港科技大學 --- 物理學系.
Speaker: 黃柏燁  Introduction Wireless Network ◦ 基本的無線傳輸概念 ◦ 介紹目前無線傳輸的標準 ◦ 介紹各種常用的無線傳輸方式  Introduction Wireless Network.
第 7 章 無線網路.
第十四章 無線通訊安全 本投影片(下稱教用資源)僅授權給採用教用資源相關之旗標書籍為教科書之授課老師(下稱老師)專用,老師為教學使用之目的,得摘錄、編輯、重製教用資源(但使用量不得超過各該教用資源內容之80%)以製作為輔助教學之教學投影片,並於授課時搭配旗標書籍公開播放,但不得為網際網路公開傳輸之遠距教學、網路教學等之使用;除此之外,老師不得再授權予任何第三人使用,並不得將依此授權所製作之教學投影片之相關著作物移作他用。
第7章 无线宽带网络 主讲:刘方明 副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第七章 電信、網際網路與無線技術.
無線網路與行動通訊 Wireless Network 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 陳以德 副教授: 濟世CS202-3
第五章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興科技.
Web Services 期中報告 主題:WiMAX 教授:黃登揚 學生:王義昌.
7/6~7/8組長: 陳冠廷 組員: 陳典杰、呂奇穎、烏聖雅、李家翔、王建智
第八章 无线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8.1 IMT-2000增强系统 8.2 IMT-Advanced系统 概述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及应用.
Wimax 張瀞云 陳璟薇 指導老師:徐必大.
第9章 移动通信网络 主讲:刘方明 副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第九章 無線網路.
第 13 章 蜂巢式電話和衛星網路.
移动通信网络(2G) 作者:刘俊升 11电子3班.
第八讲 信息与通信系统 8.1 概述 8.2 有线通信及光纤通信 8.3 无线通信及移动通信.
第七章 无 线 网 络 e.
物联网培训教程 无线通讯之RF-433M-2.4G/GPRS 郭向亮
第4章 移动通信网络.
數位生活科技實務應用探討 瑞帝電通國際有限公司 台北: 電話 : (02) 傳真 : (02)
移动通信 张燕
無限的無線:無線區域網路與無線都會網路 Unlimted Wireless Networks
移动通信技术基础 主讲人:王淑君 2007年3月.
3G移动通信技术 3GPP和3GPP2 WiMAX.
計算機概論 1001課後輔導教材 單元 4:電腦網路 主講老師:徐培倫.
教育部補助「行動寬頻尖端技術跨校教學聯盟第二期計畫 -- 行動寬頻網路與應用 -- 小細胞基站聯盟中心」 EPC核心網路系統設計 課程單元:行動通訊之演進 計畫主持人:許蒼嶺 (國立中山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授課教師:萬欽德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電腦與通訊工程系)
(Wireless Fidelity) (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資通訊技術∕遠端臨場機器人 在遠距居家照護之應用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WiMAX 與 4G LTE之比較 班級: 碩研電子一甲 組員: MA 黃三溢 33% (總整理)
無線通訊與寬頻網路簡介 蔡崇洲 崑山科技大學電腦與通訊系.
Wimax 62137謝孟娟 52030陳虹錚 指導老師:徐必大.
網路專題 3G Voip Ethernet Skype GPRS /WiFi 周立婷.
移动电话通信原理补充.
Chapter 10: 行動商務與泛在科技的新應用
無所不在的手機 - 行動通訊 Fang-Biau Ueng
行動計算的基礎建設 ─ 網路技術.
網際網路概論.
DEPARTMENT OF PHYSICS, HKUST
無線網路安全分析 Security Analysis of Wireless Network
Wireless Tech 第八組 張維倫.
WiMax技術發展現況與應用 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王淑卿.
無線區域網路 IEEE 標準 1997年制定 規範不同層的運作方式 不同特性的標準
軍用及公、民用無線電頻譜整理規劃 2GHz以上頻段現況與應用
其他電子商務模式與應用 Chapter 7 Web 2.0環境與社交網路 Chapter 8 行動運算與商務
2.1 计算机网络概念 2.2 因特网体系结构 ★ 2.3 OSI-RM与TCP/IP的关系 2.4 TCP/IP协议簇 ★
WiMAX无线标准进展概况.
第 8 章 無線網路 著作權所有 © 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行動與無線通訊 第ㄧ章 無線通訊網路 陳育良.
行動商務的發展趨勢
計概重修報告 1.3G 2.VOIP 3.ETHERNET 4.SKYPE 5.GPRS /WIFI.
第6章 行動商務 授課教師 黃健雄 ..
附錄 傳統電信網路的行動管理機制 (Mobility Management)
电子商务 王素凤
WiMAX 技術原理與應用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柯錫卿.
第四章 無線通訊與網路應用 計算機概論編輯小組.
指導教授:陳偉業 老師 碩專資管二甲 n 蔡侑峻 正修科技大學 圖書資訊組-組員 2006/12/02
聲轉電信號.
2G向3G的演进过程.
Wimax阶段性研究汇报 /1/3 Wimax 阶段性研究汇报.
行動商務 mobile-commerce (M-commerce)
高 科 技 概 論 無 線 區 域 網 路 組別:10 組員: 黃謹涵 黃睦婷 黃淑婷.
农牧业物联网 一、物联网的解读 二、未来的农牧业物联网 三、目前工作进展情况 四、关键共性技术 五、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思考.
4.3 广域网 广域网的结构与特点 广域网参考模型 广域网提供的服务 广域网的种类.
WIFI和WIMAX技術介紹 學生:洪敏倫 資訊管理學系 指導老師:吳有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遠距健康照護系統 - 網路架構與技術 行動網路

2 定義與簡介 行動通訊為利用無線網路連接電腦主機、 通訊儀器與行動通訊設備,毋需纜線, 傳輸不受空間限制。

3 無線網路架構 (1) 以範圍大小可區分為: 無線區域網路 (WLAN) : 範圍不大,以 IEEE (a/b/g/n) 為標準協定。 無線廣域網路 (WWAN) : 範圍較大,以蜂巢網路 (cellular network) 與衛星 (satellite) 為主。 無線個人網路 (WPAN) : 範圍較比 WLAN 及 WWAN 小,傳輸速率不高。 固定式無線網路 (Fixed Wireless) : 通訊設備以無線方式傳輸,但設備位置固定。 例如 : LMDS (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 ,其傳輸速 率達 155 kbps ,範圍達 10 公里。

4 無線網路架構 (2) 以網路連接方式可區分為: 無線隨意網路 ( 或稱對等式無線網路, Ad-Hoc Network) 不須基地台或擷取點 (access point) 設備,可以快速架設無線網 路環境 進行點對點之無線傳輸 主從式無線網路 利用無線基地台與有線區域網路連結 再與無線區域內之用戶端進行無線傳輸 無線漫遊網路 由兩個以上之獨立無線網路所構成,透過無線基地台進行串 接,無須架設線路之連線裝置 在無線漫遊網路範圍中,移動之資訊設備進行無線傳輸時, 不因連線之基地台改變而中斷,

5 無線網路傳輸媒介 (1) 常見無線網路媒介包含 : 無線電頻率 (radio frequency) : 使用頻率受到管制。 雷射 (laser) : 成本高。 常用在建築物間通訊,再連到建築物內部網路。 紅外線 (infrared) : 有效距離約 30 呎,傳訊間需無障礙視線。

6 無線網路傳輸媒介 (2) 微波 (Microwave) : 2 GHz 到 4 GHz 之使用頻率, 可用於遠距離通訊,但需建置中繼站。 藍芽 (Bluetooth) : 適用於小區域之通訊, 可節省一般周邊設備連接線的使用。 衛星通訊: 通訊範圍大,傳送較無死角。 地面通訊環境受損時,衛星通訊通常還能保持通訊。

7 行動通訊網路技術歷史與沿革 第一代行動通訊系統 第二代行動通訊系統 2.5G 行動通訊系統 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 3.5G 行動通訊系統 4G 網路 ─WiMAX

8 行動通訊網路架構圖 MSHLR MS: Mobile Station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1) Service request (2) Authentication

9 行動通訊網路 - 漫遊環境架構圖 MSVLR MS: Mobile Station VLR: Visited Location Register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HLR (1) Service request (2) Authentication

10 行動通訊網路技術歷史與沿革 (1) 第一代行動通訊系統 類比系統 如 : AMPS ( Advanced Mobile Phone Service )採 FDMA 技術(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第二代行動通訊系統 只提供語音服務及以電路交換為基礎的數據通訊。 如 : GSM (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 CDMAOne (IS-95A) 及 US- TDMA (IS-136) 等

11 行動通訊網路技術歷史與沿革 (2) 2.5G 行動通訊系統 是介於在 2G 與 3G 間過渡期的通訊技術規格。 比 2G 連線快速、但慢於 3G 。 2.5G 系統能支援在 3G 有封包交換技術的功能,亦能使用 2G 之 TDMA 與 CDMA 規格。 整體封包無線電服務技術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系統為最常見的 2.5G 系統。 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 多媒體傳輸所設計,能夠處理圖像、音樂、視訊形式,提供 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服務。 無線網路必須能夠支持不同的數據傳輸速度。 採用更高的頻帶與空中介面接入技術,提升移動通訊網路通 訊品質,並改善用戶端跨區域時通訊間斷之現象。

12 行動通訊網路技術歷史與沿革 (3) 3.5G 行動通訊系統 一高速下行封包接入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HSDPA) 移動通訊協議。 在一個 5MHz 載波上的傳輸速率可達 8-10 Mbit/s; 若採用 MIMO 技術,則可達 20 Mbit/s 。 採用自適應調變編碼 (AMC) 、多輸入多輸出 (MIMO) 、混合自 動重傳請求 HARQ )、快速調度、快速小區選擇等技術。 4G 網路 ─WiMAX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WiMAX) 建設成本較 3G 低廉,滿足大多數使用者的頻寬需求,傳輸費 率較低。傳輸範圍能覆蓋到郊區。 一種寬頻無線網路接取技術,其信號傳輸範圍,基本上能覆 蓋到郊區。 WiMAX 可提供無線傳輸的技術,亦能替代有線網路 (Cable 、 ADSL) ,讓偏遠地區的網路連接更為容易。

13 3G 第三代通訊技術 整合無線通訊與多媒體 ( 圖像、音樂、視訊 ) 通 訊之通訊系統。 能處理多媒體形式,網頁瀏覽、網路會議、電 子商務信息服務。 支援不同傳輸速度,如在室內、室外和行車的 環境中能夠分別支持至少 2Mbps 、 384kbps 以及 144kbps 的傳輸速度。 採用了更高的頻帶與空中介面接入技術,提升 了移動通訊網路通訊品質,並使高速移動的用 戶端在超出一個無線小區域跨入另一個無線小 區域時不再出現通訊間斷之現象。

14 3G 第三代通訊技術 (2) 空中介面標準中以碼分多重接取 (CDMA) 為主流,目前 ITU 三大主流標準並存, 分別是: W-CDMAFDD(IMT-DS) ; cdma2000(IMT-MC) ; TD-SCDMA(IMT-TC) :。

15 3G 第三代通訊技術 (3) W-CDMAFDD(IMT-DS) : 採用頻分雙向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 FDD) 以頻率區隔支 援雙向傳輸, 主要支持者是歐洲和日本廠商。 cdma2000(IMT-MC) : 亦採用頻分雙向 (FDD) 以頻率區隔支援雙向傳輸, 支持者主要以美國 Qualcomm 公司為主, TD-SCDMA(IMT-TC) : 採用時分雙向 (timedivision duplex , TDD) , 為中國大陸資訊工業部 (MII)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CATT) 與歐 洲 (Siemens 公司 ) 共同研發的技術, 受中國大陸的 CWTS (China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組織及 3GPP 支持。

16 3G 系統網路架構 (W-CDMA) 本地用户位置記錄器 (HLR): 負責儲存使用者註 冊資料 漫遊用户位置記錄器 (VLR) : 負責在 MSC 管理區 域內的使用者註冊資料 設備識別記錄器 (EIR): 負責儲存國際行動設備 識別碼的資料庫。 認證中心 (Authentication Center, AUC): 協助系 統對使用者進行身分認證,通過後發給 TIMI

17 4G 網路 ─WiMAX(1) WiMAX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建設成本較 3G 低廉,普遍滿足使用者的頻寬需求, 傳輸費率較低。傳輸範圍能覆蓋到郊區。 可解決: 3G 價錢高、速度慢的問題; Wi-Fi 涵蓋範圍小,且漫遊易中斷的問題。 ADSL 或 Cable 部份民眾因硬體基礎建設不足或偏遠 地區無法使用寬頻網路的問題。

18 4G 網路 ─WiMAX(2) WiMAX 優勢: 範圍限制: WiMAX(IEEE ) 可達 70 公里,適合長距離、戶外的連線, 使用者與基地台間可以相隔好幾公里都沒有問題;而 只 能限制在 100 公尺,適合短距離室內連線。 傳輸頻寬: 支援最大資料傳輸率是每基地台約 70 Mbps ;而 只有 11Mbps 。 傳輸安全: 使用 126-bit 三重加密措施和 1024-bit RSA 加密; 在傳輸的 QoS 上,由基地台來進行排程,各個用戶一旦連線, 其他的用戶就不能搶佔其連線資源,並依據用戶站台的應用 需求來配置適當的連線時間。

19 4G 網路 ─WiMAX(3) 固定式 WiMAX 標準 ( , d) 在 2004 年制定後,世界許多國家積極進行頻譜之 審核與佈建。其中包含: 南韓政府投入超過十億美金來支持電信業者佈建 WiBro ,並積極推動相關建設,讓 WiMAX 技術成為 國際性的標準; 美國 Sprint Nextel 投入超過 20 億美元,採用 e 行動式標準規格來建立一個全球性的 WiMAX 網路; 英特爾於 2007 年在其 Centrino 筆記型電腦平台上全 力開發 WiMAX 技術 --Dana Point 的內建式移動 WiMAX 網卡。

20 藍牙 (Bluetooth)(1) 藍牙或稱為藍芽 一種無線個人區域網路 (personal area networks, PANs) 通訊協定的標準, 提供一個短距離 (1 公尺、 10 公尺、 100 公尺 ) 、 無線、低價、高度整合、群體溝通及語音數據 之資訊傳輸環境。 利用短距離無線電波使不同設備之間得以連接 並傳送資訊,如行動電話、耳機、 Notbook 、 及電視遊樂器等。

21 藍芽微網路 (Pico net) 由嵌有藍芽模組之設備所連接而成之無基礎架構之網 路 (ad hoc) 一般傳輸範圍約在 10 公尺內 一個藍芽微網路中,最多存在 8 個藍芽設備,其中 1 個 為主控單位 (Master unit) ,其他 7 個為受控單位 (Slave unit) 主控單位為建立藍芽微網路者,負責控制傳輸量、維持訊號 同步,並指定網路中所有藍芽設備之跳躍頻道順序, 受控單位為其他非主控單位之藍芽設備。 每一藍芽微網路共享 1Mbps 頻寬,愈多使用者加入能 使用之頻寬愈小

22 藍芽微網路 (Pico net) 架構圖 (1) 偵測藍芽訊號 (2) 若無其他藍芽訊號 (3) 設為 Master unit (4) 搜尋其他藍芽設備 ( 含 ID) (7) 與 Master 建立連線 (8) 執行呼叫程序 建立連結 (5) 其他設備則設定與 Master 同 ID (6) 設為 Slave unit

23 藍芽分散式網路 (Scatter net) 由一群藍芽微網路所組成,部份藍芽單位可以 屬於不同的藍芽微網路 由於各個藍芽微網路之虛擬隨機碼 (PN code) 順 序不同,則多個藍芽微網路可同時使用不同的 跳躍頻道 單一藍芽微網路則不限制只有屬於該微網路藍 芽設備才能使用所分配到的 1MHz 頻寬,可將 頻寬分享給其他微網路的設備使用 整體網路的使用量會因藍芽微網路的個數增加 而提升,亦即提升了整體網路之頻寬使用率

24 藍芽分散式網路架構圖

25 Reference (1) 資通安全專輯之十六 : 行動電子商務安全 (The Security of Mobile E-Commerce) 電子 / 通訊 : asp.htm 車載資訊導論: Chapter 10 : Wireless Network Security WiMAX 資訊網 : 視訊通訊技術與應用 黃育仁、王鑫一、賴奇宏。

26 Reference (2) IEEE 寬頻無線網路安全技術介紹 : 健全後端骨幹基礎建設 打造完整 WiMAX 網路架構 : 網路概論 呂少青、葉乃菁 文魁資訊。 藍牙授權計劃網站: 國立台灣大學 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 電子報 : 4G 網路 ─WiMAX 介紹 潘育群

27 Reference (3) Cryptography and Network Security, Fourth Edition, William Stallings ( 開發圖書 ) AES CCM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logic.com/resourcesEncryption.html#17 SAFER (Secure And Fast Encryption Rout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