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 吞面广州传统日常小吃,由北方馄 饨演变而来。用鸡蛋清和面,擀成薄皮, 作云吞皮及面条;用成瘦猪肉、三成肥 猪肉加鲜虾仁、大地鱼碎、蛋黄,有时 加上鲜笋,以及调味料和匀作馅;汤料 则用猪骨、虾子、大地鱼熬制而成,其 皮薄馅多,与细面条同成一碗。
沙 河粉是广州一种大众化的米制品。因 此粉最早出自沙河镇而得名。其做法取 白云山上九龙泉水泡大米,磨成粉浆蒸 制,切条而成。沙河粉有百多年历史。 其粉洁白薄韧,食法有干炒、湿炒、泡 ( 汤粉 ) 食、凉拌等。沙河饭店专门有沙河 粉专席,除咸食、甜食外,还加以各式 果蔬榨汁制成彩色沙河粉,色彩缤纷, 味道各异。
虾 饺广州传统名点心之一。始创于 20 世 纪 20 年代。用澄面(即用白面粉洗出面 筋后沉淀晒干细磨而成)作皮:在面中 加少许精盐,倒入沸水搅匀加盖焗熟, 加猪油搓匀即成;鲜虾仁、猪肉、笋丝 等作馅,比北方饺子小巧,包成鸡寇形、 白兔形,一般以旺火蒸 5 分钟即熟。皮薄 透明,馅中虾肉呈嫣红色,隐约可见; 味道鲜美,爽滑可口。
姜 撞奶,曾有传说。从前,在广东番禺沙湾镇, 一个年迈的老婆婆犯了咳嗽病,后知道姜汁可 治咳嗽,但姜汁太辣,老婆婆无法喝下去,媳 妇不小心把奶倒入装姜汁的碗里,奇怪的是过 了一阵子牛奶凝结了,婆婆喝了后顿觉满口清 香。第 2 天病就好 了 。因此姜撞奶就在沙湾镇流传开了,沙湾人 把 “ 凝结 ” 叫 “ 埋 ” 于是 “ 姜撞奶 ” 在沙湾也叫 “ 姜埋 奶 ” 。
艇仔粥是广州的著名小吃,相传正宗的艇仔粥应该是 在漂浮于河上的艇 仔上制作的,甚至必须在艇仔里 面吃。艇仔粥因此得名。艇仔粥以新鲜的小虾、鱼片、 葱花、蛋丝、海蛰、花生仁、浮皮、油条屑为原料, 煮粥的手法也依照滚粥冲烫粥料的手法,立即冲滚、 稍后品尝。其特点是粥底绵烂,粥味鲜甜,集众多物 料之长,爽脆软滑兼备。旧时广州西郊,每逢夏日黄 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游客来此游玩,游河小艇穿 梭往来,其中有小艇专门供应 “ 艇仔粥 ” ,渐渐地,连 陆上的小食店都出售这种叫做荔湾艇仔粥的粥品了。 现在无论在街头食肆酒楼,或高级宾馆都可品尝到这 种广州特有的粥品。
叉烧包是广东具代表性的点心之一,以切成小块的叉烧,加入蚝 油等调味成为馅料,外面以面粉包裹,放在蒸笼内蒸熟而成。叉 烧包一般大小约为直径五公分左右,一笼通常为三或四个。好的 叉烧包采用肥瘦适中的叉烧作馅,包皮蒸熟後软滑刚好,稍微裂 开露出叉烧馅料,渗发出阵阵叉烧的香味,叉烧包是饮茶时必备 的点心。
马蹄糕是一种广东小吃。以糖水拌合荸荠粉 蒸制而成。荸荠,粤语别称马蹄,故名。其 色茶黄,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断, 软、滑、爽、韧兼备,味极香甜。此品以广 州市泮溪酒家的为最有名。因其所处的泮圹 是盛产马蹄的地方。所产的马蹄粉,粉质细 腻,结晶体大,味道香甜,可以做成多种点 心、小吃。以它做成的马蹄糕,是泮溪酒家 的传统名食,四季皆宜。
萝卜牛杂已成广东文化的一部分。有人说, 认识广州就得从萝卜牛杂开始,也有人说, 没吃过萝卜牛杂的人算不上真正的广州人。 如果你曾到过珠三角,却未曾吃过一碗萝 卜牛杂,你的美食之旅一定是带着点遗憾 的。现在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各大步行街, 都会有卖萝卜牛杂的小店。
顺记椰子雪糕于 1956 年一次广州名菜美点评比, 被评为广州名牌食品之一。顺记椰子雪糕,椰子 汁与肉搅拌至粘稠状,再混入硬雪糕,椰子味特 浓。 1983 年的广州名菜美点展览评比上获得 “ 十 大名牌小食 ” 的称号, 1997 年广州市美食节又获 “ 传统名牌小食 ” 称号。
布拉肠是一种使用米浆作成的广东小吃,又称肠粉。是 广东小吃,传统以碎肉、鱼片、虾仁为馅。也是港式酒 楼常见的点心,一般常见的以鲜虾肠粉、牛肉肠粉和叉 烧肠粉为主。现在布拉肠是广州茶楼、酒家早茶夜市的 必备之品。潮汕地区的拉肠与广州地区的拉肠制作方式 相同,但是由于配料不同,因而口味也有较大的地区差 异。传统的布拉肠是将米浆置于布上蒸成,又叫布拉蒸 肠粉。广州经营布拉肠粉比较著名的有 " 银记 " 、 “ 大可以 ” 肠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