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胸痛中心建设的形势 及军队医院的优势 郑州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向定成
全球胸痛中心的发展历史 全球第一家 CPC 于1981年在美国建立,至今美 国已经发展到5000余家,其中900余家已经通过 认证 英、法、加、澳、德国等在医院内设立 “ 胸痛 中心 ” ,其中德国总体水平处于国际领先 认证体系 美国:SCPC,从国内走向国际认证 德国CPU认证 中国认证体系
CPC显著提高STEMI救治能力 1981年第一家CPC 2000年 D2B < 90min的达标率35% 2005年 平均D2B 95min 2010年 平均D2B 65min 德国2012年发表的CPU注册结果 从发病到FMC为2.08h 院前传输EKG79.9% 10min内完成EKG 76.6% 97%接受PPCI治疗 平均D-to-B 31min
中国胸痛中心的发展历史 1996, AMI绿色通道 2002: 1st CPU 2010: 中国CPC专家共识 2011: 首届中国CPC高峰论坛 ,2家通过国际认证 广东省CPC协会成立 规范化CPC经验交流及示范会 第二届CPC高峰论坛 开始起草中国胸痛中 心认证标准 《胸痛中心建设规范与 实践》出版 正式启动自主认证 体系,第三届CPC高峰论坛 完成认证机构组织 构架 日中国胸痛中心认证 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 首批认 证 完成首批认证 开始接受第二批认 证申请
海南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山东 福建 江西 安徽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上海 河南 山西 内蒙古 陕西 宁夏 甘肃 青海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新疆 江苏 浙江 北京 台湾 广州军区总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医二院 华侨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河南中医一附院 上海瑞金医院 新华医院 胸科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烟台山医院 哈医大一附院 国内胸痛中心分布情况(不完全)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 属医院 云浮市人民医院 珠海市第二医院 湛江422医院 北京朝阳医院 北大人民医院 阜外医院 301医院 安贞医院 武警总院 厦门心脏中心 吉林大学一附院 深圳福田医院 玉林市人民医院 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 三医大新桥医院 三医大大坪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武汉亚洲心脏中心 贵阳市胸痛急救中心 开滦总医院 太原市中心医院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广州.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正式启动 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授权中华医学会心 血管病学分会负责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 分会成立专门的《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 专家委员会》 – 指导委员会 – 认证工作委员会 – 认证办公室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 五大要素 基本条件与资质 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 对ACS患者的评估和救治 持续改进 培训与教育 重点是考查以急诊PCI为主的STEMI救治能力 医院必须主动与院前急救系统合作以缩短救治时间 强调是在临床实践中执行ACS指南:将指南流程化 以缩短STEMI总缺血时间为目标,强调逐步改进流程 让胸痛急救的各个环节协调工作,形成合力
5 家医院通过中国胸痛中心首批认证 广州
中国现有胸痛中心的模式 院内绿色通道模式 –D2B or D2N 规范化胸痛中心:区域协同网络型 –D2B → 首次医疗接触 -to- 再灌注 – 发病 -to- 再灌注 – 共享数据库平台 —— 可监控、可评估
NCDR-CATHPCI:D2B与死亡率 P Value Age >75 Median D2B, min Mortality % % % % Anterior MI Median D2B, min Mortality % % % % Cardiogenic Shock Median D2B, min Mortality % % % % Menees DS, Peterson ED, Wang Y, et al. N Engl J Med. 2013;369:
绿色通道 强调 “ 总缺血时间 ” 的概念尽快开通梗死相关血管 总缺血时间 出现症状 急救系统医院 患者相关延迟 快速启动 EMS 人员在初次接触患者后做 12 导联 ECG 并尽可能 传输到心血管内科医生 尽快给予抗血小板治疗 直接将患者转运至可行 PCI 医院, FMC - 器械目标时 间 <90 分钟 快速将患者从不能行 PCI 医院转运至可行 PCI 医院, FMC- 器械目标时间 <120 分钟 转运时间 D2B , D2N 时间 患者教育 识别心肌梗死症状 服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 联系急救系统 FMC: first medical contact J Am Coll Cardiol 2013;61:xxx-xxx.
如何缩短总缺血时间 ? 缩短 D-to-B(N) 建立院内绿色通道 缩短 FMC-to-B 缩短发病 - 再灌注 时间 建立院内绿色通道 区域协同诊疗机制 培训基层医院 快速转运机制 建立院内绿色通道 区域协同诊疗机制 培训基层医院 快速转运机制 社区人群教育
我国 STEMI 的急诊 PCI 治疗率 Calculated using 500,000 MI cases per year Data from China National PCI online Registration
再灌注治疗决策 (2013) STEMI 欲行再灌注治疗患者 初诊于可行 PCI 医院初诊于不能行 PCI 医院 * * 存在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应尽快转运至可行 PCI 医院,无论延迟时间 DIDO: door-in – door-out FMC: first medical contact DIDO 时间 ≤30 分钟 至导管室行直接 PCI FMC- 器械时间 ≤90 分钟 (推荐 I, 证据级别 A ) 至导管室行直接 PCI FMC- 器械时间越快 越好,且 ≤120 分钟 (推荐 I, 证据级别 B ) 若 FMC- 器械时间 >120 分钟, 30 分钟内给予溶栓药物 (推荐 I, 证据级别 B ) 再灌注失败或再闭塞患者 紧急转运至可行 PCI 医院 ( 推荐 IIa, 证据级别 B) 3-24 小时内转运行冠脉 造影和再血管化治疗 ( 推荐 IIa, 证据级别 B) 冠脉造影诊断 药物治疗 PCI CABG J Am Coll Cardiol 2013;61:xxx-xxx 年 AHA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指南
转运 PCI 将是我国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建立区域协同救治机制 —— 通过规范化胸痛中心模式使区域 内所有 STEMI 患者得到优化救治 如何解决如何解决
区域协同救治模式的关键环节 建立区域协同机制 – 传输院前心电图 – 联络机制 – 制订统一的流程图 培训教育 快速转运机制
区域协同的流程优势 —— 实现院前 - 院内无缝连接 12 导联 ECG 等 生命监测信息 患者未到,信息先到 —— 院前诊断 院前启动 术前准备 知情同意 导管室准备 绕行急诊科 直接进入导管室 缩短 FMC-to-B
建立区域协同救治型胸痛中心将是 未来的发展方向 广州总医院模式:医院主导的自由联合 – 吉大一院、烟台山医院、深圳福田、广西玉林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等 厦门模式:医院主导、借助政府资源和力 量,形成资源的区域优化配置 政府主导模式:贵阳市及太原市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胸痛中心 月平均 D2B及达标率分析
中山医院 PCI 医院 非 PCI 医院 120 急救点 厦门区域协同网络对 STEMI 再灌注时间的影响 通过救护车和医院之间的 12 导联心电图实 时传输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
军队医院在胸痛中心建设中的优势
2013 年中国 PCI 质控报告 军队医院是 PCI 的主力军
规范化胸痛中心的管理环节和重点 组织机构建设——核心团队 运行机制——流程优化 管理制度——质量分析和典型病例分析会 考核评价体系——数据库 利益平衡和调整——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上述环节均涉及到院内协调和执行力
院内流程优化 急诊或转诊 急诊科 缴费 CCU 导管室 特点:环节多、流程复杂、时间长 急诊或转诊 急诊科 缴费 CCU 导管室 特点:环节多、流程复杂、时间长 急诊或转诊 导管室 特点:院内外无缝连接,快速诊断,流程少,时间短 急诊或转诊 导管室 特点:院内外无缝连接,快速诊断,流程少,时间短 途中完成远程会诊和术前准备 改进前 改进后 检查、会诊术前准备达到住院
规范化胸痛中心建设的关键环节 院前急救 院内绿色通道 院前急救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无缝衔接 PCI医院与非PCI医院的快速转诊 社区健康教育 上述环节均涉及到对外协调与沟通
军队医院的优势 行政命令式管理特点 —— 坚强的执行力 协调社会资源的能力 – 军民共建的政策优势 – 军队医院的信誉优势 – 军队医院的技术优势 – 社会效益重于经济效益 快速反应优势 —— 院内住房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面临的形势 现有急救体系与胸痛急救 —— 不相适应 改变胸痛急救的观念 —— 势在必行 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 —— 大势所趋 医院与社会资源的整合 —— 机遇与挑战并存 胸痛中心自主认证 —— 促进规范 军队医院可以大有作为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