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注意力缺失過動症( ADHD ) 蔡曉雯 諮商心理師 工作單位:安泰醫院精神科 學歷:彰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博士班研究生 專長:個別心理諮商、兒童遊戲治療、親職諮詢、家族治療、諮商督導 經歷:大學專任心理師、大學兼任講師與心理師、教育與社福單位兼任 心理師與督導、高雄市政府員工諮商師
情緒困擾 / 情緒障礙 (emotional disturbance) 情緒困擾(一般用詞):嚴重的被情緒及其相關的行為所苦。 可能是主觀感受到,或自己不明白,卻造成他人困擾的。 情緒障礙 ( 特教專有名詞 ) :根據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 定標準第九條「嚴重情緒障礙,指長期情緒或行為反應顯著 異常,嚴重影響生活適應者 ; 其障礙並非因智能、感官或健康 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情緒障礙之症狀包括精神性疾患、 情感性疾患、畏懼性疾患、焦慮性疾患、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或有其他持續性之情緒或行為問題者」 ( 教育部,民 87) 。 ps. 包括精神方面的障礙,也包含行為問題,但不包括自閉症。 自閉症屬於單獨一類別。
注意力缺失過動症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1. 注意力不足 2. 過動 3. 衝動
主要症狀 A-1. 注意力不佳 (inattention): 1. 無法注意細節、經常粗心犯錯; 2. 無法持續專注在作業、工作、遊戲上, 3. 無法專心聽人說話; 4. 經常無法依指示完成工作; 5. 難以規劃工作與活動; 6. 逃避、排斥、不喜歡需要全神貫注的工作; 7. 忘東忘西,弄丟物品; 8. 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 9. 日常活動也經常忘記事物。 (註: 6 項以上,持續 6 個月)
主要症狀 A-2. 過動 (hyperactivity): 1. 手忙腳亂、扭動不安; 2. 經常離開座位; 3. 四處奔跑或攀爬(青少年可能是內心騷動、無法安靜); 4. 難以從事安靜的遊戲或休閒活動; 5. 一直動不停、像停不下來的馬達; 6. 話多。 衝動 (impulsivity): 7. 喜歡打斷別人說話、搶著回答,或未經許可擅自發言, 8. 無法等待輪流、 9. 無法控制的干擾別人或插話。 (註: 6 項以上,持續 6 個月)
主要症狀 B.7 歲以前就出現症狀。 C. 這些症狀的影響出現在 2 種以上的場合。 D. 這些症狀影響其家庭關係、人際關係、學業表現。 E. 症狀不是因為其他疾病造成的。
類別 ( 亞型 ) 注意力缺失型 過動 / 衝動型 複合型
症狀發展的特色、盛行率 症狀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不明顯。大多數會持續到青少 年,有些人會持續到成年前期 (Johnston ,出版中 ; Klein & Mannuzza, 1991) 。 盛行率:在學齡人口中約有 3~5% 人 (DSM-IV) 。 男生比女生多( 6 : 1 ),尤其是過動 / 衝動類型及混合型。
容易造成的功能損害 (Impairments) 學業問題: 學習效果差、無法完成作業、成績不好、干擾上課、中輟 家庭關係問題: 親子衝突、教養壓力、兒童虐待、照顧者憂鬱、父母婚姻問題 人際問題:被同儕排斥、師生關係緊繃 而且一旦被同伴拒絕,這個形象就會非常穩固。 重複地被同儕拒絕會 和被學校退學、懈怠、成年後心理健康問 題有關聯 (Parker & Asher,1987) 意外傷害:跌傷、割刺傷、骨折、車禍、意外吞食毒物 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缺乏自我照顧的技巧和獨立判斷的能力。 道德發展阻礙:無法由「他律階段」提升到「自律階段」。 情緒問題與自尊低落:甚至憂鬱。
容易伴隨其他疾患 ( 共病性 Comorbidity ) 一、 50% 有攻擊性症狀: 對立性反抗疾患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ODD) 或品行疾患 (Conduct Disorder, CD) 。 常會有反社會問題的家族史、口語技巧的缺陷、受到同儕拒 絕、長期出現連續性的反社會行為模式 … 等的危險訊號。 二、 1/3 有內化性疾患:焦慮症、憂鬱症 三、 1/5~1/6 有學習障礙(如:閱讀問題) 四、 Tourette’s syndrome 、 MR
功能損害 學業、 家庭問題、人際問題、 意外傷害、生活能力不足、道 德發展阻礙、情緒與自尊問題 共病性 憂鬱症、焦慮症、 對立反抗疾患、品性疾患 … 情境因素 家庭管教 家庭關係 學校教育環境 人際關係 主要症狀 注意力缺失 過動 衝動 ADHD 個案與案家所面對的挑 戰
病因學 (Etiology) 目前科學研究無法確立病因。各種可能的因素包括: 1. 腦部構造:腦部的器質性變化(影響注意力和活動量)。 2. 基因: ADHD 被證實有較強的基因遺傳傾向。 3. 神經傳導素:多種神經傳導物質和 ADHD 有關(藥物的作用機制)。 4. 懷孕與生產過程:腦部受到血液循環、毒物與藥物、代謝、外力等傷 害,皆可能導致腦部發展問題。低出生體重 ( 出生時低於 2,500 克)、 孕婦吸煙、飲酒也有相關。 5. 社會心理因素:不是 ADHD 形成的根本原因,但會加重症狀嚴重程度 。如:缺乏情感撫慰功能、遭受壓力或創傷事件、家庭關係問題、。 父母對孩子消極 (passivity) 和敵意 (hostility) ,與孩子的消極性及不服 從有關。(危險因子)
正向因子 正向影響因子:父母的教養方式 ( 溫暖、限制、鼓勵自 主 ) 。這也有助於 ADHD 兒童避免被同儕排斥。 結論:儘管 ADHD 有強烈的生物因素,但是家庭關係與 教養方式能夠影響其攻擊行為和反社會行為的多寡,也 長期影響他們與同儕互動的能力。
功能損害 學業、 家庭問題、人際問題、 意外傷害、生活能力不足、道 德發展阻礙、情緒與自尊問題 共病性 憂鬱症、焦慮症、 對立反抗疾患、品性疾患 … 情境因素 家庭管教 家庭關係 學校教育環境 人際關係 主要症狀 注意力缺失 過動 衝動 藥物治療 心理諮商 行為治療 放鬆治療 人際技巧訓練 注意力增強訓練 家族治療 親職教育 特殊教育 教師研習 班級同儕教育 其他 個案所面對的挑戰 治療方法 ★多元模式治療優於單一療法
治療方法 行為治療:有效,不持久 單純認知治療:效果不佳 藥物治療:中樞神經興奮劑。快速有效處理核心症狀 藥物治療 + 認知行為治療:有效、較持久。處理核心症狀與部 分功能損害。 多模式治療:藥物+認知行為治療+小團體社會技巧訓練+ 放鬆訓練。效果最佳。 家族治療。 學校、家庭、社區合作,有共同的目標和治療計畫,否則會 事倍功半。 提供主要照顧者服務:相關親職教育課程、互助與支持團體、 壓力抒解
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常對孩子有全面性的影響,更是個耗 盡照顧者與教師能量的困擾,需要長期而密集的特殊教 育與治療。對孩子、照顧者、教師本身都是很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