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 渴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朱建红 [ 定义 ]  消渴是以多尿、多饮、多食、形体消瘦,或尿有 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其病机主要是禀赋 不足,阴津亏损,燥热偏胜,且多与血瘀密切相 关。  消渴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证, 近年来发病率更有增高的趋势,中医药在改善症.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科普中心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健康大课堂. 主讲人: 林亭 “ 饮食新概念 ” 科普讲座 饮 食 与 健 康饮 食 与 健 康.
Advertisements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糖 尿 病 的 定 义糖 尿 病 的 定 义糖 尿 病 的 定 义糖 尿 病 的 定 义 胰 岛 素 分 泌 缺 陷 (Defect) 或 / 和 胰 岛 素 生 物 作 用 障 碍 ,导 致 血 糖 水 平 升 高 。 糖 尿 病 是 一 组 以 慢 性 高 血 糖 为 特.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张春玉.  糖尿病  冠心病  高血压  痛风  甲状腺结节  心理健康.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1 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 蛇口人民医院内分泌 副主任医师郭奕鸿. 2 什么是糖尿病 ?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或 胰岛素在靶细胞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 用而引起的糖、蛋白、及脂肪代谢紊 乱的一种综合症。糖尿病的基本特征 是长期高血糖。
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 中国 糖尿病发病率 1995 年我国 19 省 25 岁以上 25 万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代谢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 华西医院内分泌科 黄慧. 简史 1988 年 Reaven 将肥胖症、 2 型糖尿病 (或 IGT )、脂代谢异常、高血压、高胰 岛素血症发生在同一病人身上的现象 , 称为 “ X 综合症 ” 。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普通高等教育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
中医学 第八版 第四章 内科常见病证. 不 寐 【概念】不寐,即失眠,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 病证。主要由于机体阴阳不调,气血失和,使心神不安所 致。 【病因病机】 1. 心脾两虚 2. 阴虚火旺 3. 心虚胆怯 4. 情志所伤 5. 痰热扰心.
1 第四节 补阴药 1 .含义: 补阴,治疗阴虚证的药物,称为补阴药。 2. 性能特点:多甘寒,归肺胃肝肾心经。 3 .功效:补阴(滋阴、养阴、益阴)。 4 .主治:阴虚证。 5 .使用注意: 多甘寒滋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腹满便溏 者不宜使用。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本篇讨论消渴、小便不利和淋病三种疾病。. 1 、消渴是指口渴而过多地消耗水液的,以严重 口渴、多饮为主要表现一种病变。本篇所论消 渴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热病过程中出现的口渴 症状;二是指杂病中的消渴病,本篇论述以后 者为主。 2 、小便不利是指尿量及次数减少,甚则癃闭的.
对糖尿病人的心血管疾病的 早期预防: 通过晚期预防来治疗还是评 估个人的风险? 第一部分 Professor John S Yudkin Professor of Medicine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Norwegian Postgraduate Course in.
2008 年世界肾脏日主题 : 神奇的肾脏 !. 浅谈慢性肾脏病的中医治疗 佛山市中医院肾内科 郑宝林.
第十四章 治燥剂第十四章 治燥剂. 功用主治 轻宣燥邪 燥证 外燥证 滋阴润燥内燥证 含义 燥证燥证 外燥 内燥 温燥(热 + 燥 + 风) 凉燥(寒 + 燥 + 风) — 感受秋 令燥邪 — 脏腑精 亏液耗 上燥 中燥 下燥 — 肾、大肠 —胃—胃 —肺—肺.
第三节 补阴药及方剂. 阴虚证 表现为两类见症: 表现为两类见症: 一是阴液不足,不能滋润脏腑组织,出现皮肤、咽喉、 口鼻、眼目干燥或肠燥便秘。 一是阴液不足,不能滋润脏腑组织,出现皮肤、咽喉、 口鼻、眼目干燥或肠燥便秘。 二是阴虚生内热,出现午后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两 颧发红;或阴虚阳亢,出现头晕目眩。
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  元气论 元气论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糖尿病特殊人群的 处理与指导.
2型糖尿病(1) 占我国糖尿病群体中大部分,是分类中定义上最不明确的一个类型。
常见病及多发病讲座 大连市体检中心 张文洁.
方舟®养阴降糖片 ——产品介绍 陕西方舟制药有限公司.
高 血 糖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曹艳丽.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深圳市中医院 治未病中心主任 汪栋材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幸福一生的秘密.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糖尿病与冠心病 ——新研究,新启示 运城同德医院 潘莉华.
糖尿病基础知识 大家好,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来共同学习糖尿病基础知识。.
台中縣立大里高中 理化科實習教師 曹佑民 老師
告诉病人: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贾克宝.
妊娠期糖尿病.
认识糖尿病.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46、 痹 证.
王 付 制 作.
糖尿病新概念 (Diabetes mellitus new concept )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1.含义:凡以清热凉血主要功效,治疗营分、血分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凉血药。
清热药.
气血同病辩证.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 严 励
糖尿病危险因素识别和评价 1.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测项目及评价 来安县人民医院 刘陈.
肝源性糖尿病.
胃阴亏虚.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一节 消 渴 消 渴 返回目录.
注意缺陷多动症 儿科教研室.
糖尿病流行病学.
胃肠炎(Gastro-enteritis)
糖尿病诊治进展概述.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杨天荣 1.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成都市一医院 朱轼.
糖尿病与肥胖 蛇口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黄蕾.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Diabete.
危险因素综合控制,防治心血管疾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孙宁玲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全国推广项目指导组
Diabetes Mellitus Zhu keqing 竺可青 Pathology Depart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ACS的血糖管理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关怀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消 渴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朱建红

[ 定义 ]  消渴是以多尿、多饮、多食、形体消瘦,或尿有 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其病机主要是禀赋 不足,阴津亏损,燥热偏胜,且多与血瘀密切相 关。  消渴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证, 近年来发病率更有增高的趋势,中医药在改善症 状、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

[ 历史沿革 ]  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 · 奇病论》,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 同,《内经》还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  《内经》认为病因: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致失 调 。 病机:内热  《金匮要略》 立专篇讨论,最早提出治疗方药。  《 证治准绳 · 消瘅》,对三消的临床分类作了规范。  明清及其之后:对消渴的治疗原则及方药,有了更为广 泛深入研究。

糖尿病, 人类的灾难 ! 到 2025 年, 全世界糖尿病将达到 3 亿人, 是 1990 年的 122% ; 2 型糖尿病将是发达与发展中国 家 10 大死亡原因之一 ; 糖尿病治疗的花费将是非糖尿病 的 2.5 倍 到 2025 年, 全世界糖尿病将达到 3 亿人, 是 1990 年的 122% ; 2 型糖尿病将是发达与发展中国 家 10 大死亡原因之一 ; 糖尿病治疗的花费将是非糖尿病 的 2.5 倍

[ 证候特征 ] 特征证候:多尿、多饮、多食、形体消瘦、 尿有甜味。多食易饥,食量超出常人,常感 饥饿,日久则消瘦。喝水量及次数增多 , 排尿次数增多,夜尿量增加。

[ 病因病机 ] 1 、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消渴病重要的内在 因素,其中从阴虚体质最易患。 2 、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燥刺激食品,损 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 耗津,发为消渴。

[ 病因病机 ] 3 、情志失调: 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 → 气机郁结,进而化 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 → 消渴 4 、劳欲过度: 房事不节,劳欲过度 → 肾精亏损 → 虚火内 热,火因水竭而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 终至肾 虚肺燥,胃热俱现 → 消渴。

[ 病因病机 ] 5 、消渴的主要病机在于:  1 )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往往互为因果,燥 热甚则阴越虚,阴越虚则燥热月甚。病变的脏腑主 要在肺胃肾,而以肾为关键。  2 )气阴两伤,阴阳惧虚:本证迁延日久阴损及阳, 可见气阴两伤或阴阳惧虚,甚则表现肾阳衰微之候。  3 )阴虚燥热,常见变证百出:如肺失滋润,日久 可发为肺痨。肾阴亏损,肝失涵养,肝肾精血不能 上承于目,则可并发白内障、雀盲、耳聋等。  此外,消渴发病与血淤有关。

[ 诊断 ] 1 、凡以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 甜味为临床特征者,即可诊断为消渴病。 ( 1 )本病多发于中年以后,以及嗜食膏梁厚味之人, ( 2 )青少年期感本病者,一般病情较重。 2 、( 1 )起初 “ 三多 ” 症状不显著,病久常并发眩晕、肺痨、 胸 痹心痛、 雀目、疱痈。 ( 2 )严重者可见烦渴、头痛、呕吐、腹痛、呼吸短促, 甚或昏迷 厥 脱危象。 3 、空腹、餐后 2h 血糖、尿糖、尿比重 、 OGT T 有助于确 诊,必要时查尿酮体, BUN 、 Cr 、 CO 2 、 CP 、血清 Na 、 CL 、 Ca 。

糖尿病诊断标谁 有糖尿病症状 + 随机血浆葡萄糖 ≥200mg/dl(11.1mmol/L); ( 随机时间是指在一天中任意时间, 不考虑与进餐的关系 ; 典型 糖尿病症状包括 : 多尿、多饮、体重减轻。 ) 或  空腹血浆葡萄糖 ≥126mg/dl(7.0mmol/L); ( 空腹是指至少禁食 8 小时 ) 。

糖尿病诊断标准 或  75 克葡萄糖的 OGTT,2h 血浆葡萄糖 ≥200mg/dl(11.1mmol/L) 注 : 上述指标应当在另一日重复试验证实之.OGTT 不推荐临 床常规使用.

1999 年 7 月 ADA. 人体不同血糖状 态界限值  状态 空腹血浆糖( FPG ) OGTT2h 血浆糖  NGT < 6.0mmol/L <7.8mmol/L  IFG ≥6.0mmol/L, <7.0mmol/L  IGT ≥7.8mmol/L, <11.1mmol/L  DM >=7.0mmol/L >=11.1mmol/L

糖尿病病因学分类  T1D M  免疫介导  特发性  T2D M  胰岛素抵抗 ;  胰岛功能缺陷 ;  特殊类型糖尿病  B细胞功能遗传缺陷 (单基因突变)  MODY  线粒体DNA突变  其他种继发的糖尿病  妊娠糖尿病

T2D M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环境因素  老龄;  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 胖;  体力活动不足;  营养因素;  都市化生活;  子宫内环境;  遗传因素  多基因病;  微效基因;  累加效应;  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 律;  隐性遗传;

正常与异常胰岛素分泌模式 800 6am 时 间时 间 10am2pm6pm10pm2am6am 健康对照 (n=14) T2D患者 (n=16) 胰 岛 素 分 泌 速 率 (pmol /min)

Holman RR.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40 (Suppl l):S21-S25; 1998 UKPDS :  - 细胞功能缺陷 确诊后年数  - 细胞 功能

[ 鉴别诊断 ] 1 、口渴症 口渴症是指口渴饮水的一个临床症状, 可出现于多 种疾病过程中, 尤以外感热病为多见. 但这类口渴各 随其所患病症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 不伴 见多食, 多尿, 尿甜, 消瘦等消渴的特点.

[ 鉴别诊断 ] 2 、瘿病 为气郁化火,阴虚火旺的类型,以情绪激动,多 食易化,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颈部一侧 或两侧肿大为特征。其中的多食易饥,消瘦,类 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球突出,颈前生长肿物则 与消渴有别。无多饮,多尿,尿甜等症。

[ 辨证论治( 1 ) ] 1 。辨部位。 2 。辨标本。 3 。辨本证与并发症。

[ 辨证论治 (2)] 消渴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故清热润燥 、养阴生津为本的治疗大法。临床上, 上、中、下三消症状互见为多,难以截然划分。消 渴日久不愈,长发生血脉淤滞及阴损及阳的病变, 并发痈疽、眼疾、劳嗽等症,故根据病情,常配伍 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温补 肾阳等治法。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Diabetic Retinopathy Stroke Diabetic Nephropathy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abetic Neuropathy Diabetic Foot Disease

微血管瘤

硬性渗出

出血 出血出血

视网膜脱离

坏疽的临床分型( 1 ) 湿性坏疽 占糖尿病 肢端坏疽的 78.0% 。多 因肢端循环及微循环障 碍,常伴有周围神经病 变,皮肤损伤感染化脓。 坏疽轻重不一,浅表溃 疡或严重坏疽。局部常 有红、肿、热、痛,功 能障碍,严重者常伴有 全身不适,毒血症或败 血症等临床表现。

坏疽的临床分型 ( 2 ) 干性坏疽

坏疽的临床分型( 3 ) 混合性坏疽

[ 分症论治 ] 上消 肺热津伤 [ 症状 ] 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 洪数 [ 治则 ] 清热润肺 ,生津止渴 [ 方药 ] 消渴方加味。 [ 方解 ] 方中重用花粉以生津清热;佐黄连清热降火;生地、藕汁 等养阴增液,尚可酌加葛根、麦冬,以加强生津止渴。 [ 加减 ] 若脉洪数无力,烦渴不止,小便频数,乃肺肾气阴亏虚, 可用二冬汤,方中重用人参益气生津;二冬花粉、黄芩、知母 清热解渴。如苔黄燥,烦渴引饮,脉洪大,乃肺胃热炽,耗损 气阴之候,可用白虎加人参汤一清泄肺胃,生津止渴 .

[ 分症论治 ] 中消 胃热炽甚 [ 症状 ] 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 治法 ] 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 方药 ] 玉女煎加黄连,栀子。 [ 方解 ] 方中石膏、知母清肺胃之热;生地黄、麦冬益肺胃之阴, 黄连,栀子清热泻火;牛膝引热下行。如大便秘结不行,可 用增液承气汤润燥通腑,待大便通后,再转上方治疗。

[ 分症论治 ] 下消 1. 肾阴亏虚 [ 症状 ] 尿频量多,浑浊如膏脂,或尿甜,口干唇燥,舌红,脉 沉细数。 [ 治法 ] 滋阴固肾 [ 方药 ] 六味地黄丸。 [ 方解 ] 方中山药、萸肉用量不宜过大,因山药能养脾隐阴而摄 精微,萸肉能固肾益精,不使水谷精微下注。

[ 分症论治 ] 下消 1. 肾阴亏虚 [ 加减 ] 如肾阴不足,阴虚火旺,证见烦躁、失眠,遗精,舌红、 脉细数者宜养阴清热,固精潜阳加黄柏,知母、龙骨,牡蛎 龟板。若尿量多而浑浊者,宜益肾缩泉,加益智仁,桑螵蛸、 五味子、蚕茧等。若气阴两虚,半困倦、气短,舌淡红者, 宜益酌加党参,黄芪等益气之品 .

[ 分症论治 ]. 下消 2. 阴 阳两虚 [ 症状 ] 小便频数,浑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色黎黑,耳轮焦 干,腰膝酸软,形寒畏冷,阳痿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 治法 ] 温阳滋肾固摄。 [ 方药 ] 金匮肾气丸。 [ 方解 ] 方用附子,肉桂以 温补肾阳;六味地黄丸以调补肾阳。

[ 分症论治 ] ( 加减 ) 病久气营两虚,脉络瘀阻,蕴毒成脓,治宜益 气解毒化脓,用黄芪六一汤合犀黄丸,酌加忍冬藤 加减. 如阴阳气血惧虚可用鹿茸丸,以上两方均可 酌加覆盆子,桑螵蛸,金缨子等以固摄肾阳. 以上各种证型的消渴,如出现血瘀之证,可参用 丹参,山楂,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以提高疗效.

[ 兼症的治疗 ] 1. 白内障,雀盲,耳聋是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承 于目所致,宜滋补肝肾,用杞菊地黄丸或合羊肝 丸。 2. 疮疡,痈疽初期,热毒伤营,治宜解毒凉血,用 五味消毒饮; 3. 病久气营两虚,脉络瘀阻,蕴毒成脓,治宜益气 解毒化脓,用黄芪六一汤合犀黄丸,酌加忍冬 藤.

各种类型糖尿病的渐进性 胰岛功能衰竭 病因类型和阶段 WHO 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报告( 1999 ) 临床阶段 正常血糖 高血糖 病因类型 正常糖耐量 糖耐量低减和 / 或 糖尿病 空腹血糖异常 不需 要 需胰岛素 需胰岛素 胰岛素 控制血糖 维持生存 T1D  自身免疫  特发性 T2D *  胰岛素抵抗  胰岛素分泌减少 其他特殊类型 * 妊娠糖尿病 * * 在少数情况下,这类型患者(如 Vacor 中毒,妊娠时T1D)可能需要胰岛素存活

[ 转归预后 ] 阴虚燥热 阴损及阳 阴阳两虚 儿童大多病情较重, 应及早预防并发症

[ 预防与调摄 ] 1. 限制粮油摄入 2. 忌食糖类 3. 适量米, 麦, 杂粮, 配以蔬菜, 豆类, 肉 类, 鸡蛋等. 定量定时进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