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肺 肝 脾 肾 中 医 藏 象 学中 医 藏 象 学 五脏 系统
第一节 脏腑 五脏 -- 心、肝、脾、肺、肾的合称 六脏 -- 经络学说 … + 心包络 【主要内容】: 1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2 五脏与形体官窍及情志、五液、五时等 的关系
心的解剖位置 (血肉之心) 位于胸腔, 两肺之间, 略偏于左, 外应虚里。 虚里 --- 左乳下心尖搏动处, 又名胃之大络 一、概述
心的形态结构 心脏尖圆,形似未开的倒垂 莲蕊,色红,中有孔窍,外 有心包围护,稍大于本人的 拳头。 《难经》:心重 十二两,中有七 孔三毛, 盛精 汁三合。
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 主血脉 主神志 主血脉 主神志 ( 为生之本、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 ( 为生之本、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 联属功能 ★ 联属功能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在志为喜,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为表里。 在液为汗,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为表里。 ★
心的特性 心在五行属火, 在色为赤, 在味为苦, 为阳中之阳脏 主通明 应于夏气而主长养
由于中医学重视 “ 形而上 ” 的思维方法,所以,脏象学主 由于中医学重视 “ 形而上 ” 的思维方法,所以,脏象学主 要以阐述功能为特点,立足解剖,但不泥于解剖。中医研究 脏象除注重人体本身的整体性外,同时还重视内脏与所通应 的外界环境息息相关的联系。故中医学的心,不仅包括解剖 学的心脏(古人称血肉之心),而且还包括了精神意识思维 活动 ( 古人称神明之心),是联系全身相关脏器组织及自然界 和社会心理而形成的一个系统整体,又称心系统。主要与西 医的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及内分泌等系统的部分 功能有关。 说明
主血脉 主藏神 二、心 的 主 要 生 理 功 能
主 --- 主持、管理、主宰 脉 — 血脉,为气血运行 的通道,又称 “ 血之府 ” 心主血脉,即指心与脉相连,心气与脉气相通,心具有推动 和化生血液,使之在脉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作用。 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的含义 两大方面 主血( 行血、生血 ) 主脉 血 — 心脏及全 身的血液
《内经》: “ 诸血者,皆属于心。 ” “ 心主身之血脉。 ” 心主血的内涵(两方面) 1. 心行血 ---- 指心具有推动 血液循行的功能。 2. 心生血 ---- 指心具有化生 血液的作用。 (心之气血阴阳 温养于脾,尤其心阳温脾阳,使 脾健运,血化充 心阳化赤) 心主脉的内涵 指心气推动脉气,使血行脉 中,保持脉道通利的作用.
血的运行如同河中之水,要借助一定的风力、河水 要充足且清纯、河道要通畅,这样水才能畅流不息。 同理, 心主血脉也必须赖心气的充沛、血液的充盈和 脉道的通利. 所以 心气充沛 (阴阳协调) 血液充盈 是保持血液正常运行的最基本条件 脉道通利 ( 其中心气起主导作用) 心主血脉的机理
中医学把心脏的正常搏动、推动血 液循环的这一物质,称之为心气(心 之精气,包括心阴、心阳。)。心气 充沛,阴阳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心 力、心率和心律。所以说: 心气充沛是推动心脏搏动和 血行的基本动力 ,其中心之阴阳 协调平衡是调控心脏搏动的快慢 和血行迟速的基础。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推动血液在脉管内按一定 方向流动,从而运行周身,不仅自身得养,保障主血脉、神志、 舌等功能正常进行,同时, 对维持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 理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
心气充沛 + 血液充盈、脉道通利 → 心主血脉功能正常 → 血液沿脉道按一定方向循环往复 若心气血阴阳 心气 不足 → 推动血液循环的力量减弱 → 血行迟缓或不流畅 → 心血瘀阻、血脉阻滞 → 胸痹 : 心悸、胸闷,甚至心前区剧烈疼痛
心主血脉的生理意义 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 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心主血脉是否正常,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观察 面色 舌色 脉象 胸部的感觉 神志活动
心主血脉正常的生理表现. 脉象 —— 节律均匀,和缓有力,一息 4 ~ 5 至。. 面色 —— 面色红润光泽。. 舌 —— 舌体红活荣润,其色淡红光泽。. 胸部感觉 —— 胸部舒适,感觉正常。 血盈脉充养神 ___ 神志清晰、精神振奋,心情 愉快,喜乐有常,思维敏捷,记忆力强。
心主血脉异常的病理表现. 面色. 舌色 青紫晦暗或灰黑(血液瘀滞) 淡白无华(气血不足)
面色淡白无华面色淡白无华
面唇舌晦暗 ( 灰黑)
气血不足-脉细弱无力 / 节律不匀 偏心阳虚-脉迟无力 偏心阴虚-脉细数无力 气虚血瘀 / 气滞血瘀-脉涩滞 / 结代 脉象 现代研究认为:脉搏的形成与心肌的收缩能力、心输 出量、输出速度、动脉弹性、外周阻力等因素有关。
胸部感觉 心悸,胸闷,甚则憋闷刺痛。 (病例 :王某,心悸、胸闷、憋闷刺痛,手足厥逆,脉沉迟弦 紧。诊为 胸痹(胸阳不振,心脉痹阻),治以温心阳、通心脉。瓜蒌 薤白桂枝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冰片,一剂药痛减,三剂药痛止,此后加 减调理而愈) 心悸、怔忡 失眠
心主神志 神的含义 -- 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 -- 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 -- 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心主神志 -- 指心对人体各部分的生命活动和 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主宰作用 心神正常 → 人体各部分功能协调配合,精神振奋 意识清醒,思维敏捷。 心神失常 → 精神萎靡,心烦不安,失眠,健忘, 反应迟钝,甚或躁狂、谵语、昏迷。 ※
课堂互动 知道 “ 范进中举 ” 的故事吗 ? 想一想,范进的病属于哪个脏腑 ? 是该脏腑哪方面功能失凋的表现 ?
心主血脉与心主神志功能密切相关 心神依赖心血的滋养 心血不足则神失所养,心神异常。
心的生理特性 1 、心为阳脏主通明 心位于胸中,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阳脏; 心脉以通畅为本,以清明为要-主通明。 强调心以阳气为用,心阳温通血脉,振奋心神 2 、心火主降 脏腑气机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 心居于上,心火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 肾水必须上升于心,以济心阴,使心阳不亢。 心肾相交,水火共济
联属功能 心的整体系统联系 联属功能 心的整体系统联系 在志为喜 -- 心的生理功能与喜志有关。 喜 -- 人体对外界信息引起的良性反应, 有益于心的正常生理功能。 喜乐过度 -- 心神受伤, 精神亢奋, 喜笑不休 -- 心气涣散,神志不宁,伤五脏。 开窍于舌 -- 心主血脉和主神志功能 可通过舌的表现反映出来。 心功能正常 -- 舌红润灵活,语言流利,味觉灵敏 失常 -- 舌淡白 / 红绛 / 青紫,口舌生疮,舌强失语
在液为汗 -- 心血是生汗之源, 汗的生成 / 排泄与心血 / 神关系密切。 心血充盈,津液充足,汗则化生有源。 汗出过多 -- 津液伤,耗心血 / 气 -- 心悸等 “ 血汗同源 ” 在体合脉 -- 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由心主司 其华在面 -- 心气血盛衰可从面部色泽表现出来 心功能正常 -- 面色红润光泽 异常 -- 面色苍白无华 / 紫黯
与夏气相通应 -- 五脏应四时,心夏同属火 -- 心夏相应 夏季 -- 炎热属火,心 -- 阳气最盛 -- 火脏 心脏病,特别是心阳虚衰 -- 病情夏季易缓解 从养生和治疗角度 -- 夏季是疗养心脏病的好时间
复习思考题 1. 何谓心主血脉、主神志?生理意义如何? 2. 心主血脉功能正常与否表现在哪些方面? 3. 心的生理特性 、心的整体系统联系有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