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2 第一节 八纲辨证 第二节 脏腑辨证 第三节 卫气营血辨证 第四节 六经辨证
辨 证 第一节 八纲辨证 第二节 脏腑辨证 第三节 卫气营血辨证 第四节 六经辨证

3 第一节 八纲辨证 概 说 一、表 里 --------辨别疾病病变部位的纲领 1.表证 2.里证 3.表证与里证鉴别 4.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第一节 八纲辨证 概 说 一、表 里 辨别疾病病变部位的纲领 1.表证 2.里证 3.表证与里证鉴别 4.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表里同病 表里转化 06-10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4 二、寒 热 ---------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 1.寒证 2.热证 3.寒热证的区别 4.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寒热错杂 寒热转化
二、寒 热 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 1.寒证 2.热证 3.寒热证的区别 4.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寒热错杂 寒热转化 寒热真假 格拒证 06-10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5 三、虚 实 ------辨别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的纲领 1.虚证 气虚 血虚 阴虚 阳虚 2.实证 -------与邪气以及部位有关
三、虚 实 ------辨别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的纲领 1.虚证 气虚 血虚 阴虚 阳虚 2.实证 与邪气以及部位有关 3.虚实鉴别 4.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虚实夹杂 虚实转化 06-10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6 四、阴 阳 1.阳证 2.阴证 3.亡阳证 4.亡阴证 ----------------------八纲的复杂性 06-10
四、阴 阳 1.阳证 2.阴证 3.亡阳证 4.亡阴证 八纲的复杂性 06-10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7 第二节 脏腑辨证 一、心与大肠病辨证 1.心气虚,心阳虚 2.心血虚与心阴虚 3.心火炽(chi)盛 4.心血瘀阻
第二节 脏腑辨证 一、心与大肠病辨证 1.心气虚,心阳虚 心血虚与心阴虚 3.心火炽(chi)盛 心血瘀阻 5.痰迷心窍 痰火扰心 7.小肠实热 小肠虚寒 06-10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8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1.肺气虚 2.肺阴虚 3.风寒束肺 4.风热犯肺 5.燥邪犯肺 6.痰热壅肺 7.痰湿阻肺 8.大肠湿热
1.肺气虚 肺阴虚 3.风寒束肺 风热犯肺 5.燥邪犯肺 痰热壅肺 7.痰湿阻肺 大肠湿热 9.大肠液亏 大肠结热 06-10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9 三、脾与胃病辨证 1.脾气虚 2.脾阳虚 3.脾气下陷 4.脾不统血 5.寒湿困脾 6.脾胃湿热 7.胃阴虚 8.胃火炽盛
1.脾气虚 脾阳虚 3.脾气下陷 脾不统血 5.寒湿困脾 脾胃湿热 7.胃阴虚 胃火炽盛 9.食滞胃脘 胃阳虚 11.气滞胃脘 06-10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10 四、肝与胆病辨证 1.肝气郁结 2.肝火上炎 3.肝血虚 4.肝阴虚 5.肝阳上亢 6.肝胆湿热
1.肝气郁结 肝火上炎 3.肝血虚 肝阴虚 5.肝阳上亢 肝胆湿热 7.肝风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血虚生风) 8.寒凝肝脉 胆郁痰扰 06-10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11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1.肾精不足 2.肾阳虚 3.肾气不固 4.肾虚水泛 5.肾不纳气 6.肾阴虚 7.膀胱湿热 06-10
1.肾精不足 肾阳虚 3.肾气不固 肾虚水泛 5.肾不纳气 肾阴虚 7.膀胱湿热 06-10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12 六、脏腑兼病辨证 1.心肺气虚 2.心脾两虚 3.心肾不交 4.心肾阳虚 5.肝脾不和 6.肝胃不和 7.肝火犯肺 8.肝肾阴虚
1.心肺气虚 心脾两虚 3.心肾不交 心肾阳虚 5.肝脾不和 肝胃不和 7.肝火犯肺 肝肾阴虚 9.脾肺气虚 肺肾阴虚 11.脾肾阳虚 06-10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13 第三节 卫气营血辨证 是将外感温热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为卫、气、营、血四个不同阶段的证候类型。 06-10
第三节 卫气营血辨证 是将外感温热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为卫、气、营、血四个不同阶段的证候类型。 06-10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14 一、卫分证 主证:发热,微恶风寒,舌尖边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兼证:头痛,咳嗽,口微渴,无汗或少汗,咽喉肿痛等。 06-10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15 二、气分证 1.气分实热 ----大热,大汗,大渴,喜冷饮,面赤心烦,舌红苔黄燥,脉洪大 2.热结肠道
----日晡(bu)潮热,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舌苔黄燥,脉沉实 06-10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16 三、营分证 1.热伤营阴 ----身热而夜盛,口干不欲饮,心烦不寐,或见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红绛脉细数。 2.热入心包
----高热,神昏谵语,手足厥冷,舌红绛脉细数。 06-10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17 四、血分证 1.血热妄行 2.肝热动风证 3.血热伤阴证 -----在营分证的基础上,出现躁扰不安,斑疹透露,各种出血,舌红绛脉细数。
----常兼见全身壮热,口渴引饮,多汗等气分证者,为气血两燔。 2.肝热动风证 -----发热心烦,口渴,头痛眩晕,手足抽搐,角弓反张,舌红绛脉弦数。 3.血热伤阴证 ----低热不退,夜热早凉,五心烦热,口燥咽干,神疲耳聋,舌红少津脉细数。 06-10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18 第四节 六经辨证 是外感伤寒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证候进行归纳分类的辨证方法。
第四节 六经辨证 是外感伤寒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证候进行归纳分类的辨证方法。 概括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三阳病证以六腑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病变为基础,所以六经辨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十二经病变。 反映了病变的部位、邪气的性质、正邪斗争的盛衰消长、病势趋向和六类病症之间的传变关系。 06-10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19 一、太阳病证 外感寒邪初期阶段。 1.太阳中风 2.太阳伤寒 ----发热恶风,汗出,头痛,苔薄白,脉浮缓。
----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06-10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20 二、阳明病证 外感伤寒化热,邪热炽盛之证。 1.阳明经证 2.阳明腑证 -----面赤心烦,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舌苔黄燥,脉洪大。
----身热日哺潮热,汗出连绵,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烦躁,甚神昏谵语,舌苔黄燥或焦黄有芒刺,脉沉实有力。 06-10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21 三、少阳病证 邪在半表半里之证 -----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脉弦。 06-10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22 四、太阴病证 脾阳虚、寒湿内盛之证 -----腹满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阵阵,喜温喜按,口不渴,舌苔白滑,脉迟缓。 06-10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23 五、少阴病证 阳虚里寒为主,有寒化和热化之分。 1.少阴寒化证 2.少阴热化正 邪从阴化寒,阴盛阳衰之证。
----畏寒蜷缩,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舌苔薄白,脉沉微。 2.少阴热化正 邪从阳化热,阴虚而阳亢之证。 ----心烦不寐,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06-10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24 六、厥阴病证 1.寒热错杂证 2.厥热胜复证 正邪相争,阴阳失调,形成上热下寒、胃热肠寒的证候。
----口渴饮水不止,气上冲心,饥而不欲饮食,胸中热痛,食则吐蛔,四肢厥冷,下利呕吐。 2.厥热胜复证 厥阴病发展过程中,阴阳消长的外在表现。 ----四肢厥冷与全身发热交替而作。 06-10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25 E-mail: shenshl@lzu.edu.cn shenshilin66@163.com
谢 谢 ! 欢迎交流 Tel: 06-10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Download ppt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