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理論篇 ( 一 ) 養生文化的形成 陳昭吟 中華養生文化講義
何謂養生
何謂養生━性質與特點 晉朝葛洪《抱朴子 · 極言》:養生以不傷為本。 又言: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 強舉之,傷也;悲哀憔悴,傷也;喜樂過差,傷 也;汲汲所欲,傷也;久談言笑,傷也;寢息失 時,傷也;挽弓引弩,傷也;沉醉嘔吐,傷也; 飽食即臥,傷也;跳走喘乏,傷也;歡呼哭泣, 傷也;陰陽不交,傷也。積傷至盡則早亡,早亡 非道也。是以養生之方,唾不及遠,行不疾步, 耳不極聽,目不久視,坐不至久,臥不及疲,先 寒而衣,先熱而解,不欲極飢而食,食不過飽, 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
何謂養生━定義 養 養:保養、調養、培養、補養、養護 生 生:即生命、生存、生長 養生 養生:又稱養性、攝生、道生、衛生、 保生等,其中老人養生又稱壽老、壽 親、養老、壽世等。此即通過養精神、 練體形、慎房事、適寒溫等各種方法 去實現的綜合性強身益壽活動。內容 涉及預防、保健、心理、行為、社會 醫學等學科領域。
何謂養生━任務 提昇傳統養生理論與方法。 結合現代科學方法探討傳統的實質 內容。 針對現代社會狀況,創立新的理論 與方法,成為個體養生與群體保健 的指導原則。
養生學的主要流派
養生學的主要流派━道家 《道德經》第十六章:致虛 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 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 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 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 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 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 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養生學的主要流派━道家 道家提倡「返樸歸真」、「自然無 為」,養生以靜為貴。
養生學的主要流派━儒家 《論語 雍也》:仁者靜,仁者壽。 ── 以「仁為思想核心」 《中庸》: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又:大德必得其壽。
養生學的主要流派━儒家 《論語 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 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 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 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 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 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 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 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 不言。雖蔬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養生學的主要流派━釋家 以禪修身養性,以達到「徹悟成佛」 的目標。 講究戒律,如五戒、十戒、菩薩戒等, 突出節制酒、色、食、財等慾念,以 利品德之修養,有利養神、固精。 佛門之養健功法如《易筋經》為養生 健身術之一。
資料來源及參考書目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Index.aspx /Ministry/Index.aspx 王玉川主編《中醫養生學》 第一章〈緒論〉
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