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法. 氧气吸入法 氧气吸入法 氧气吸入法 氧气吸入法常用抢救技术之一给患者吸入氧气以解除人体暂时缺氧的方法 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含量及血氧饱和度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5. 吸氧法 双侧鼻导管 吸氧法 单侧鼻导管 吸氧法 鼻塞法 面罩法 头罩法 氧气帐法 附图 准备目的方法 注意 事项.
Advertisements

1 重点 第二章 院外急救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 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 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 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肠梗阻护理查房 蚌医一附院中医科 陈晴晴. 肠梗阻的定义: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时,称为肠梗阻 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仅 次于胆道疾病和急性阑尾炎,列第三位 。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醫用氧氣及活力氧氣百 點之介紹 藥師 邱建強. 慢性肺阻塞張先生的故事 常來藥局領藥住台中的COPD患者張先生,日前接到 在台北 30 年老朋友的娶媳婦喜帖,非常想去參加,可是 十分猶豫,害怕外出時間過長造成血氧過低有危險。後 來藥局幫他準備小容量氧氣,讓他順利出遠門完成心事! 之後張先生便常帶著小型氧氣與家人出門旅遊,大大的.
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紧急救护及疾病防治知识讲座 科普健康咨询服务中心 主讲人:郑老师 咨询电话:
鼻导管吸氧技术 手术室 王桂云. 相关理论  概念 氧气吸入疗法 是指供给患者氧气,纠正由各 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以维持 机体生命活动的治疗方法。
0 护理学基础实验 第十五单元 一般急救技术. 1 护理学基础实验 实验二 氧气吸入术 实验二 氧气吸入术.
§11 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余聪秀. 一、护理人员职责 1. 熟悉高压氧的工作特征,具有工作责任感 和安全意识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认 真细致。 2. 熟练掌握高压氧舱主要设备装置的使用及 操作方法。 3. 了解高压氧对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的主要 影响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事故。 4. 熟悉进舱前及入舱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目标 识记: 能正确描述缺氧的分类、程度和给氧的适应症 能正确说出氧气表的结构与功能 理解: 比较各种给氧方法,各自的特点和选用范围 能举例说明用氧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和给氧的副作用及 其预防 应用: 能正确换算氧浓度、氧流量和氧气筒内可供时数 能熟练进行鼻导管和鼻塞法给氧术 能熟练进行超声波雾化吸入.
第十四章 氧疗 (Oxygen Therapy) 湖北医药学院麻醉学系 阮志华 湖北医药学院麻醉学系 阮志华.
危重病人的抢救 一、抢救工作的管理 1 、指定抢救负责人、成立抢救小组 2 、制定抢救方案 3 、制定抢救护理计划 4 、做好抢救记录及查对工作(口头医 嘱的执行) 5 、护士参加查房、会诊、病例讨论 6 、五定制度 7 、做好交接班.
氧气吸入疗法 南通大学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 氧气吸入疗法 (oxygen inhalation)  通过给氧,增加吸入空气中氧的浓度, 以 提高动脉血氧分压 (PaO 2) 和动脉血氧饱和 度 (SaO 2), 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从而预防和 纠正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组织缺氧。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本 章 学 习 要 求 1. 掌握 缺氧的概念,缺氧的类型,各型缺 氧的原因、血氧变化的特点与组织 缺氧的机制,缺氧时机体的机能代
液压系统的安装和故障诊断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 一、调试阶段的故障 二、运行初期的故障 三、运行中期的故障 四、运行中期的故障
牛奶的无菌包装技术.
胸部 主要骨骼标志 胸骨上切迹 胸骨柄 胸骨角 肋骨 肋间隙 剑突 肩胛骨 肋脊角. 胸部 主要骨骼标志 胸骨上切迹 胸骨柄 胸骨角 肋骨 肋间隙 剑突 肩胛骨 肋脊角.
体 体 育 育 保 保 健 健 学 学 实 实 验 验 主讲人:王会凤 黄淮学院体育系.
病历 本硕042班 胡立影
第五章 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 第一节 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 第二节 女子的体育卫生 第三节 中年人的体育卫生 第四节 老年人的体育卫生.
生活护理技术 项目一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项目二 排泄护理技术 项目三 促进呼吸功能护理 项目一 冷热疗法 项目二 标本采集 项目三
安徽省级精品课程 汪思应主持 缺 氧 Hypoxia.
缺 氧 (Hypoxia).
缺氧(hypoxia).
呼吸衰竭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急诊科 庄智伟.
护理学基础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 王丽媛 何柳佳 史艳明.
第十四章 呼吸功能不全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第五章 缺 氧 Hypoxia.
第十六章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 与急救护理(二)
氧气吸入疗法-正确吸氧 3.实施 鼻导管法 鼻套管法 鼻塞法 面罩法 给氧方法 漏斗法 氧气帐法 头罩法 高压氧疗法.
缺氧 HYPOXIA.
第五章 缺 氧 Hypoxia.
第9章 缺 氧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主要特点 缺氧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缺氧的治疗原则.
新生儿氧疗及其监测.
第 九 章 缺 氧 主讲:杜标炎.
麻风愈后者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研究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生理研究室.
项目十五 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
血压测量及练习.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人体呼吸运动的描记及其影响因素
人工授精器械识别及假阴道安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 三、实验内容 四、作业.
实 验 七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菌种保藏.
混泥土浇筑前准备 材料要求 (1)水泥;325号以上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及复试试验报告。
第 二 章 发 酵 设备.
第七章 公务员奖励与惩戒 第一节 公务员奖励、惩戒的含义与意义
机械性损伤病人的护理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第十八章 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 郭三花 岳月梅 忻州职院护理系.
第一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蓄能器 1 功用 (1)辅助动力源,短时大量供油 特点: 采用蓄能器辅助供油,可以减小泵的流量,电机的功率,降低系统的温升。
心血管疾病便秘的护理 康复科 李笑.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郭三花 岳月梅 忻州职院护理系.
高压氧治疗安全与 护理 临沂市人民医院高压氧科 崔 燕.
单元九 冷却系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正确叙述水冷却系的功用、结构及工作原理。 2.能正确描述水冷却系的冷却强度调节的方式。
第五章 液压控制阀 主讲老师:张俊俊.
实验六 气管插管 【实验目的】 学会并掌握该操作的正确方法,以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实验要求】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人因工程應用領域 產業特定問題 職業安全與衛生 人工搬運作業 工作姿勢 背部傷害 生物力學 工作生理 農林業 營建業 交通運輸業
手套箱使用方法: 1.打开过渡室外门,放入实验物品,关好外门。 2.先打开真空泵,然后逆时针旋转打开真空阀,开始抽真空。
§3 缺 氧 尤家騄.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低压罐. 低压罐 SI Tank Plumbing SI罐示意图 SI罐阀箱结构 液位计 过流阀 压力表 充液止回阀 二级安全阀 进液口 一级安全阀 手动截止阀 放空阀 经济调节器.
缺氧 (Hypoxia).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雲林縣104年躲避球裁判研習 國際躲避球規則 中華民國躲避球協會裁判組 陳則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氧气吸入法

氧气吸入法

氧气吸入法 氧气吸入法 氧气吸入法常用抢救技术之一给患者吸入氧气以解除人体暂时缺氧的方法 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含量及血氧饱和度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

[ 缺氧的类型及原因 ] [ 缺氧的类型及原因 ] 1 、低张性缺氧:表现为血中氧气含量减少,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原因有: 1 、低张性缺氧:表现为血中氧气含量减少,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原因有: ( 1 )呼吸道通气障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肺纤维化。 ( 1 )呼吸道通气障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肺纤维化。 ( 2 )气体弥散障碍:肺水肿。 ( 2 )气体弥散障碍:肺水肿。 ( 3 )肺内动、静脉分流增加:先心病。 ( 3 )肺内动、静脉分流增加:先心病。 ( 4 )吸入气体中氧分压低:高原地区。 ( 4 )吸入气体中氧分压低:高原地区。

2 、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量减少或性质 改变所致。如:贫血、一氧化碳中毒。 2 、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量减少或性质 改变所致。如:贫血、一氧化碳中毒。 3 、循环性缺氧:由于组织器官血液灌注量不 足或血液循环速度减慢引起。如:心衰、休克。 3 、循环性缺氧:由于组织器官血液灌注量不 足或血液循环速度减慢引起。如:心衰、休克。 4 、组织中毒性缺氧:是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减 低导致的缺氧。如;各类型药物中毒。 4 、组织中毒性缺氧:是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减 低导致的缺氧。如;各类型药物中毒。 5 、耗氧量增加性缺氧:高热。 5 、耗氧量增加性缺氧:高热。

缺氧的程度 1 、病史。 1 、病史。 2 、临床表现。 2 、临床表现。 3 、实验室检查:根据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 饱和度 评估。 3 、实验室检查:根据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 饱和度 评估。

pao 2 sao 2 sao 2 表现 表现 指针 指针 轻度轻度轻度轻度 >50mmh g >80%无紫绀一般不需氧疗 中度中度中度中度 mmhg 60-80%有紫绀呼吸困难需氧疗 重度重度重度重度 <30mmh g <30mmh g<60% 有明显紫 绀 呼吸困难绝对适应症

氧疗的种类 1 、低浓度氧疗:< 40% 1 、低浓度氧疗:< 40% 2 、中浓度氧疗: 40-60% 2 、中浓度氧疗: 40-60% 3 、高浓度氧疗:> 60% 3 、高浓度氧疗:> 60% 4 、高压氧疗: 100% 4 、高压氧疗: 100%

供氧装置 氧气筒 氧气表 氧气筒 氧气表

氧气筒 外观涂成兰色,可耐 150 个大气压,容氧量 6000 毫升。 外观涂成兰色,可耐 150 个大气压,容氧量 6000 毫升。

氧气筒 为圆柱形、无缝、耐高压钢筒 筒内压力达 14.71MPa 即 150kg/cm 2 容纳氧气 6000L 总开关在氧气的顶部 可控制氧气的放出使用时将总开关逆时针方向旋转为开顺时针方向为关 开 1/4 周即可放出足够的氧气 气门是氧气流出的通道 在氧气筒顶部的侧面

氧气表 压力表 压力表 减压器 减压器 流量表 流量表 湿化瓶 湿化瓶 安全阀 安全阀

压力表 压力表:通过表上的指 针测知筒内氧气的压力 压力表:通过表上的指 针测知筒内氧气的压力 以 MPa ( kg/cm 2 )表示。 以 MPa ( kg/cm 2 )表示。 压力大,说明氧气贮存量 多。 压力大,说明氧气贮存量 多。

减压器 减压器:是一种自动 减压器:是一种自动 弹簧减压装置 弹簧减压装置 将来自氧气筒内的压力减至 将来自氧气筒内的压力减至 0.20~0.29 Mpa ( 2~3kg/cm 2 ) 0.20~0.29 Mpa ( 2~3kg/cm 2 ) 使流量平稳,保证安全,便 使流量平稳,保证安全,便 于使用。 于使用。

流量表 流量表:用以测量每分钟氧 气的流出量,用 L/min 表示。 流量表:用以测量每分钟氧 气的流出量,用 L/min 表示。 当氧气将表内浮标吹起时, 浮标平面所指刻度即为每分 钟用氧流量。 当氧气将表内浮标吹起时, 浮标平面所指刻度即为每分 钟用氧流量。

湿化瓶 湿化瓶:湿润氧气,避 免呼吸道粘膜被干燥的 气体所刺激。 湿化瓶:湿润氧气,避 免呼吸道粘膜被干燥的 气体所刺激。 瓶内装入 1/3 或 1/2 冷开 水,将通气管浸入水中, 出气管与鼻导管相连。 瓶内装入 1/3 或 1/2 冷开 水,将通气管浸入水中, 出气管与鼻导管相连。

湿化瓶 肺水肿患者吸氧时可将冷开水换成 20~30% 的乙醇 肺水肿患者吸氧时可将冷开水换成 20~30% 的乙醇 因乙醇可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使泡 沫破裂消散,改善肺部的气体交换,迅速 缓解缺氧症状。 因乙醇可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使泡 沫破裂消散,改善肺部的气体交换,迅速 缓解缺氧症状。

安全阀 安全阀:当氧气流量过大或压力过高时, 压力阀的内部活塞即自行上推,使过多的 氧气由四周小孔流出,以保证安全。 安全阀:当氧气流量过大或压力过高时, 压力阀的内部活塞即自行上推,使过多的 氧气由四周小孔流出,以保证安全。

装表法 将氧气表装在氧气筒 上,以备急用 将氧气表装在氧气筒 上,以备急用

装表法 吹尘 ~ 上表 ~ 查漏气 ~ 接瓶 ~ 查通畅。 吹尘 ~ 上表 ~ 查漏气 ~ 接瓶 ~ 查通畅。 1 、吹尘:打开总开关, 随既关闭。 1 、吹尘:打开总开关, 随既关闭。 2 、上表:与地面垂直, 2 、上表:与地面垂直, 3 、查漏气:先关小开关,再打开大开关。 3 、查漏气:先关小开关,再打开大开关。 4 、接瓶接管:长玻璃管通过橡胶管与流 量表相连。 4 、接瓶接管:长玻璃管通过橡胶管与流 量表相连。 5 、查通畅:打开小开关。 5 、查通畅:打开小开关。

供氧法 1 、鼻导管法:单侧和双测。 1 、鼻导管法:单侧和双测。 2 、口罩法。 2 、口罩法。 3 、面罩法。 3 、面罩法。 4 、鼻塞法。 4 、鼻塞法。 5 、氧气帐法。 5 、氧气帐法。

单侧鼻导管法 将导管插入病人的鼻咽部。 将导管插入病人的鼻咽部。 优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节省氧气。 优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节省氧气。 缺点:刺激鼻黏膜,长时间使用感觉不适, 每 4~6 小时换管一次。 缺点:刺激鼻黏膜,长时间使用感觉不适, 每 4~6 小时换管一次。

方法 准备病人 ~ 接鼻导管 ~ 调节流量 ~ 插管 ~ 固定 ~ 记录。 准备病人 ~ 接鼻导管 ~ 调节流量 ~ 插管 ~ 固定 ~ 记录。 1 、准备病人:解释,体位,清洁鼻孔。 1 、准备病人:解释,体位,清洁鼻孔。 2 、接鼻导管:放于水碗内。 2 、接鼻导管:放于水碗内。 3 、调节流量: 3 、调节流量: 4 、插管:鼻尖到耳垂的 2/3 。 4 、插管:鼻尖到耳垂的 2/3 。 5 、固定: 5 、固定: 6 、记录:流量,时间。 6 、记录:流量,时间。

鼻导管给氧的方法 插管深度为鼻尖至耳垂长度的 2/3 插管深度为鼻尖至耳垂长度的 2/3 双侧鼻导管,插管深度为 1cm 双侧鼻导管,插管深度为 1cm

停用氧气的方法 1 、先拔出鼻导管。 1 、先拔出鼻导管。 2 、关流量表开关。 2 、关流量表开关。 3 、关总开关。 3 、关总开关。 4 、再开流量表开关,放出余气,之后关闭 流量表开关。 4 、再开流量表开关,放出余气,之后关闭 流量表开关。

鼻塞法 鼻塞法 用塑料制成的球状鼻塞代替鼻导管 插入鼻前庭,供给患者氧气。 鼻塞法 用塑料制成的球状鼻塞代替鼻导管 插入鼻前庭,供给患者氧气。 优点:简单、舒适,易被病人接受。 优点:简单、舒适,易被病人接受。 缺点;易脱落,病人睡眠时需固定。 缺点;易脱落,病人睡眠时需固定。 鼻塞规格有大、中、小号,大小以能塞住 鼻孔为宜。 鼻塞规格有大、中、小号,大小以能塞住 鼻孔为宜。

口罩法 多用于婴幼儿、气管切开术后及繁燥不安 的病人。 多用于婴幼儿、气管切开术后及繁燥不安 的病人。 优点:方便简单,无刺激性。 优点:方便简单,无刺激性。 缺点:不易固定,耗氧量大,张口呼吸时 易造成胃内胀气。 缺点:不易固定,耗氧量大,张口呼吸时 易造成胃内胀气。

面罩法 优点:无刺激性,用于张口呼吸的病人。 优点:无刺激性,用于张口呼吸的病人。 缺点:对进食饮水等造成不便。病人有拘 束闭塞感。 缺点:对进食饮水等造成不便。病人有拘 束闭塞感。

氧气枕法 氧气枕法用氧气枕代替氧气筒供氧 氧气枕法用氧气枕代替氧气筒供氧 一般用在氧气筒准备不及的危重患者抢救、转 移患者途中或家庭病房等。 一般用在氧气筒准备不及的危重患者抢救、转 移患者途中或家庭病房等。 使用时让患者的头部枕在氧气枕上,借助头部 重力 使用时让患者的头部枕在氧气枕上,借助头部 重力 使氧气流出 使氧气流出

1 、流量是 0.5~1 升 / 分,湿化瓶内气泡连 续出现,但听不到气泡破裂声。 1 、流量是 0.5~1 升 / 分,湿化瓶内气泡连 续出现,但听不到气泡破裂声。 2 、流量是 1~2 升 / 分,气泡连续出现加快。 2 、流量是 1~2 升 / 分,气泡连续出现加快。 3 、流量是 3~5 升 / 分,水面沸腾,离 1 米便 可听到气泡破裂声。 3 、流量是 3~5 升 / 分,水面沸腾,离 1 米便 可听到气泡破裂声。

头罩式给氧法 头罩式给氧法 将透明的头罩放在新生儿、 婴儿的头部,根据病情变化调节罩内氧浓 度。 头罩式给氧法 将透明的头罩放在新生儿、 婴儿的头部,根据病情变化调节罩内氧浓 度。 此法安全、简单、 舒适、有效 。 此法安全、简单、 舒适、有效 。

氧气帐法 氧气帐法 用透明塑料制成氧气帐,患者的 头及胸部密闭在帐幕内,并有特制的仪器 调节帐内的温度、湿度、测定帐内氧浓度。 氧气帐法 用透明塑料制成氧气帐,患者的 头及胸部密闭在帐幕内,并有特制的仪器 调节帐内的温度、湿度、测定帐内氧浓度。 此法耗氧量大,使用时严禁烟火和易燃品。 此法耗氧量大,使用时严禁烟火和易燃品。

氧气管道化装置。 氧气管道化装置。

使用氧气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 做好 “ 四防 ” ,即防震、放火、防油、防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 做好 “ 四防 ” ,即防震、放火、防油、防热。  氧气筒内的氧气是以 MPa 灌入 的,筒内压力很高,因此在搬运时避 免倾倒撞击,防止爆炸 氧气易燃,氧气筒应放于阴凉处,周围 严禁烟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火炉 5m 、 暖气 1m ,以防引起燃烧  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也不可用 带油的手拧螺旋,避免引起燃烧  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而后应用;  停用氧气时先拔出鼻导管,再关闭氧 气开关 中途改变流量时,先将氧气和鼻导管分 离,调节好流量后再连接上  在用氧过程中可根据患者脉搏、血压 、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湿度、呼吸方 式等有无改善来衡量氧疗效果  同时还可以测量动脉血气分析判断疗 效,从而选择适当的用氧浓度  持续鼻导管用氧者,每日更换鼻导管 2 次,双侧鼻孔交替插管  并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防止鼻导管 阻塞。  湿化瓶应保持清洁,每日更换冷开水 一次并要求每周消毒一次; 当患者停止吸氧后,应清洗、消毒湿化 瓶、晾干备用  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 针降至 0.49Mpa ( 5kg/cm 2 )时, 即不可 再用以防灰尘进入筒内, 于再次充气时 引起爆炸  氧气筒外应分别悬挂 “ 满 ” 或 “ 空 ” 的标志,  以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速度

氧气吸入的浓度 氧气吸入的浓度 掌握吸氧浓度对纠正缺氧起着重要的作用 低于 25% 的氧浓度 则和空气中的氧含量相似无治疗价值 高于 70% 的氧浓度 持续时间超过 1 ~ 2 天 则会发生氧中毒 氧中毒表现 恶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 恶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进行性呼吸困难对缺氧与二氧化碳滞留同时并存者应以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

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法 公式: 公式: 吸氧浓度( % ) 吸氧浓度( % ) =21+4× 氧流量( L/min ) =21+4× 氧流量( L/min )

氧流量与氧浓度对照表 氧 流量 ( L/min ) 氧 浓 度 ( % ) 氧 流量 ( L/min ) 氧 浓 度 ( % )

氧疗的副作用及预防 1 、氧中毒: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 1 、氧中毒: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 2 、肺不张:控制吸氧浓度,作深呼吸。 2 、肺不张:控制吸氧浓度,作深呼吸。 3 、呼吸道分泌物干燥:雾化吸入。 3 、呼吸道分泌物干燥:雾化吸入。 4 、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控制吸氧浓度和 时间。 4 、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控制吸氧浓度和 时间。 5 、呼吸抑制:低流量持续给氧。 5 、呼吸抑制:低流量持续给氧。

氧气筒内的氧气量可供应时数 计算法 氧气筒容积( L ) ×[ 压力表所指压力 ( kg/cm 2 ) — 应保留的压力 5 ( kg/cm 2 ) ] 氧气筒容积( L ) ×[ 压力表所指压力 ( kg/cm 2 ) — 应保留的压力 5 ( kg/cm 2 ) ] 氧流量( L/min ) ×60 ( min ) 氧流量( L/min ) ×60 ( min )

已知:氧气筒的容积是 40 升,压力 95 公斤 / 平方厘 米,应保留压力 5 公斤 / 平方厘米,氧流量 3 升 / 分。 已知:氧气筒的容积是 40 升,压力 95 公斤 / 平方厘 米,应保留压力 5 公斤 / 平方厘米,氧流量 3 升 / 分。 问:筒内氧气可使用多长时间。 问:筒内氧气可使用多长时间。 1/40=90/X X=3600 升 1/40=90/X X=3600 升 1/3=Y/3600 Y=20 小时 1/3=Y/3600 Y=20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