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新生儿氧疗及其监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新生儿氧疗及其监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生儿氧疗及其监测

2 概 述 氧疗对于危重新生儿的抢救十分重要,完善的监测手段对于避免高氧或低氧带来的后果也是十分必要的。过度给氧的两个主要并发症是:肺损伤和视网膜病。一般来说吸入高氧浓度导致肺损伤,而高动脉氧分压导致视网膜病。

3 概 述 正常细胞功能依赖于持续不断的氧供,吸入氧通过肺泡-毛细管膜进入肺毛细血管血液中。肺泡氧压为150mmHg(海平面高度,吸入空气),静脉血氧压为40mmHg,线粒体中氧压为10mmHg,这种氧压梯度构成氧向细胞传递的动力。

4 概 述 血液中的氧大部分与血红蛋白结合,小部分溶解于血浆。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呈S形。当PaO2大于90mmHg,曲线呈平台,血红蛋白几乎饱和状态。当PaO2处于低值时,曲线陡直向下,氧可以迅速释放至组织。 氧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受pH 、DPG、体温、胎儿血红蛋白的影响

5

6

7 概 述 氧容量和氧输送必须大于氧的消耗,才能保证组织有足够的氧。足够的氧含量依赖于正常的血红蛋白浓度和PaO2。
概 述 氧容量和氧输送必须大于氧的消耗,才能保证组织有足够的氧。足够的氧含量依赖于正常的血红蛋白浓度和PaO2。 氧向组织的传输取决于血容量、心率、心功能。

8 概 述 血氧含量 (CaO2) 动脉血氧含量=与血红蛋白结合氧+自由溶解血浆中的氧
概 述 血氧含量 (CaO2) 动脉血氧含量=与血红蛋白结合氧+自由溶解血浆中的氧 CaO2 = (1.34 x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x SaO2) + ( x PaO2) 每克血红蛋白携带1.34ml氧; 每mmHg PaO2可溶解0.0031ml/dl 正常动脉血氧含量约20ml O2/dL

9 概 述 氧传输(DO2) 包括氧从肺到达微循环,依赖于心输出量和动脉血氧含量 DO2 (mL/min) = Q x CaO2
概 述 氧传输(DO2) 包括氧从肺到达微循环,依赖于心输出量和动脉血氧含量  DO2 (mL/min) = Q x CaO2 新生儿心输出量为250ml/kg.min,因此,如果动脉血氧含量为20ml/dl时, DO2为50ml/min。

10 概 述 氧消耗(VO2)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VO2 = Q x (CaO2 - CvO2)

11 氧疗的作用 改善组织缺氧,减少对高通气的需要; 减少缺氧所致的心脏负荷增加,减少心肌作功及能量消耗;
纠正缺氧所致的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维持脑、心、肾等重要器官和全身各系统正常生理功能; 纠正无氧代谢所致的酸中毒; 减少缺氧对细胞膜的损伤

12 给氧指征 给氧指征:临床上有呼吸窘迫的表现,在吸入空气时,动脉氧分压(PaO2)<50 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TcSO2) <85%者。 治疗的目标:维持PaO2 50~80mmHg,或TcSO2 90%~95%。

13 给氧原则 按照新生儿复苏指南,在生后复苏这些紧急状态下,可以给予100%的氧。如果在复苏后需要持续给氧,则应加温、加湿、并调节供氧浓度。吸入氧浓度必须以氧浓度计持续监测,或者至少每小时监测一次,以最低的氧浓度维持适当的动脉氧分压。

14 给氧原则 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儿科学会2005年11月更新 对足月儿复苏时: 如果出现紫绀或需要正压通气,建议使用100%氧。
但是,有研究显示用低于100%氧复苏也可以成功。 如果开始复苏时使用低于100%的氧,如在90秒内无改善,则应改用100%氧。 如果无条件提供氧气,可使用室内空气复苏及正压通气。 (NRP INSTRUCTOR UPDATE, VOL 14, N 2 FALL/WINTER 2005)

15 给氧原则 对于<32周早产儿,为了避免过度给氧,可选择: 在复苏时使用空氧混合器(Blende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
如果开始使用正压通气,可使用从空气到100%的氧,没有任何研究证明开始时使用什么特定的氧浓度是合理的。 逐渐提高或降低氧浓度,使血红蛋白氧合逐渐增加至90%。 如果心率没有迅速增加至>100次/分,则需改善通气策略,用100%氧。 如果没有空氧混合器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也没有足够时间将孕妇转送,可按足月儿来给氧复苏。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在复苏时短时间给100%氧可以导致早产儿损害。 (NRP INSTRUCTOR UPDATE, VOL 14, N 2 FALL/WINTER 2005)

16 氧疗及呼吸支持方式 给氧方式 鼻导管 面罩 头罩 双侧鼻塞 持续气道正压 机械通气 体外膜肺 高压氧舱 

17 氧疗及呼吸支持方式 头罩、面罩吸氧或改良鼻导管吸氧
用于有轻度呼吸窘迫的患儿。给氧浓度视病情需要而定,开始时可试用40%左右的氧,10~20分钟后根据PaO2或TcSO2调整。 如需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40%)才能维持PaO2稳定时,应考虑采用辅助呼吸。 鼻导管给氧,氧流量一般为 L/min左右 面罩给氧,氧流量一般6-8L/min。

18 氧疗及呼吸支持方式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给氧(nCPAP) 早期应用可减少机械通气的需求。 压力2~6cmH2O,流量3~5L/min。

19 氧疗及呼吸支持方式 机械通气 当临床上表现重度呼吸窘迫 吸入氧浓度(FiO2) >0.5时,
PaO2< 50mmHg、 PCO2 >60mmHg 有其他机械通气指征时需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20 停止氧疗指针和步骤 当病情好转 当FiO2>0.6时,可按0.1梯度递减 当FiO2<0.6时,按0.05梯度递减
足月儿PaO2>80mmHg或/和TcSO2调>97%,应及时降低FiO2。 早产儿PaO2>70mmHg或/和TcSO2调>95%时,应及时降低FiO2。 当FiO2>0.6时,可按0.1梯度递减 当FiO2<0.6时,按0.05梯度递减 当FiO2<0.3时,按 梯度递减

21 氧疗的监测 对于接受氧疗或有缺氧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均要进行监测,每一种检测方法都具有其特定意义和一定的局限性。 动脉血气监测
被认为是对机体氧含量和氧疗监测的金标准。但由于间隙采样本,不能反映氧含量波动。根据不同采血标本途径,可分为

22 氧疗的监测 脐动脉插管监测PaO2:主要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或用于吸氧时间长或病情重的患儿。体重<1000g者用3 5FG导管,>1000g者用5FG导管,导管应插至T6~T10。 外周动脉插管或间歇穿刺采血监测PaO2:插管或穿刺部位包括颞动脉、桡动脉、尺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等。 足跟毛细血管穿刺采血监测PaO2:仅可对血pH及PCO2给予提示,但不准确,且对评估PO2无作用。故勿频繁重复此项既不精确、又没多大作用的检查。

23 氧疗的监测 误差 气泡--采样时有气泡可影响准确性,如果气泡量大于血样本量的1-2%就可以导致误差,PO2升高和PCO2降低。可以通过轻轻摇动排除气泡和迅速检测来降低此干扰。 肝素—可以影响pH和PCO2,因此需保持肝素的最低量,或者使用干肝素。 塑料注射器—气体可以向塑料中弥散,导致结果误差,但如果样本在15分钟内检测,或将样本保存这冰桶,这种误差可以忽略。

24 氧疗的监测 目标动脉氧分压:50 --80 mmHg。
正常出生1小时内的新生儿和早产儿,其PaO mmHg,24小时后大于70 mmHg。 一般来说,PaO2 50~80mmHg足以维持机体代谢需要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先天性心脏病)PaO2 维持在40~50mmHg也是可以接受的。

25 氧疗的监测 经皮血气监测PO2 (TcPO2) 经皮血气监测除可监测PO2外,尚可监测PCO2可作为氧饱和度监测的补充
近10年来己被脉搏血氧饱和度计取代。

26 氧疗的监测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TcSO2) 通过测定TcSO2以间接反映PaO2,是目前最受欢迎的监测方法
原因是容易使用、非创伤性、不须校正,可以实时连续监测。 任何氧疗之新生儿均可作持续TcSO2监测,其误差约±2%。TcSO2被称作“第五生命体征”。

27 表1 正常氧解离曲线下PaO2与TcSO2的关系
PaO2(mmHg) 10.0 20.0 30.0 40.0 46.0 50.0 53.0 60.0 70.0 80.0 90.0 100.0 TcSO2 (%) 13.5 35.0 57.0 75.0 83.5 85.0 89.0 92.7 94.5 96.5 97.4

28 氧疗的监测 目标脉搏氧饱和度: 88-95% 正常健康足月儿TcSO2平均为97% 在疾病新生儿88-92%是安全范围
报警范围一般设定在88-95% 当TcSO2 95%时,PaO2可能>90mmHg。所以在接受氧疗的早产儿和接受机械通气的情况下,PaO2监测是必要的。

29 氧疗的监测 多中心研究表明:早产儿给氧达到高于目标的氧饱和度,不能改善生长发育
有研究GA〈30周早产儿,在TcSO291-94%和95-98%两组中, 在12个月大时,其体重、身长、头围及失明、脑瘫等均无差异。 但高TcSO2组到纠正胎龄36周仍需依赖氧的比率更高(64% versus 46%)、在家接受氧疗的比率高(30% versus 17%)、依赖氧疗的时间更长(40天 versus 18天)

30 氧疗的监测 在存在通过动脉导管右向左分流(PPHN)的情况时,右上肢PaO2较下肢高,应使用两台监测仪,监测导管前后的血氧饱和度。

31 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氧疗指征 无紫绀、无呼吸窘迫、PaO2或TcSO2正常 不必吸氧 早产儿呼吸暂停 病因治疗,间断吸氧。
早产儿呼吸暂停 病因治疗,间断吸氧。 氧疗时密切监测FiO2、PaO2或TcSO2 。在不同的呼吸支持水平,都应以最低的氧浓度维持PaO2  50~80 mmHg,TcSO2 90~95%。 机械通气患儿病情好转、血气改善后,及时降低FiO2。调整氧浓度应逐步进行,以免波动过大。 如患儿对氧浓度需求高,长时间吸氧仍无改善,应积极查找病因,重新调整治疗方案,给以相应治疗。

32 注意事项 早产儿氧治疗应掌握的原则 目的是为避免因吸入氧浓度(FiO2)过高和时间过长出现的并发症。
正确掌握氧疗指征(见早产儿视网膜病指南),要避免无指征时的预防用氧、吸高浓度氧(给早产儿用氧时氧浓度一般不超过40%)及避免用鼻管尤其是双鼻管吸氧。 根据疾病考虑不同用氧方式,除急诊外,均须加温湿化,以利分泌物排出。

33 注意事项 与用药一样,也应注意剂量,如FiO2和流量。 在血气监测下,以最低的FiO2维持PaO2在50~80mmHg之间。
病情好转后,应逐渐降低(FiO2,当足月儿PaO2>80mmHg、TcSO2>97%,早产儿PaO2>70mmHg、TcSO2>95%时应逐渐降低(FiO2,而不能立即停氧。 在无呼吸器的医院,在给早产儿用鼻塞持续正压给氧(nCPAP)时必须用浓度氧,不能用纯氧,若无条件应送上级医院救治。

34 注意事项 进行早产儿氧疗必须具备相应的监测条件,如氧浓度测定仪,血气分析仪或经皮氧饱和度测定仪等,如不具备氧疗监测条件,应转到具备条件的医院治疗。 早产儿需要吸氧时,危重新生儿必须用人工呼吸器或nCPAP用较高氧浓度时均需告知家属: 早产儿视网膜发育未成熟,初生的早产儿视网膜已经暴露在相对高氧环境中也有可能发生ROP; 早产儿急救必须用氧甚至较高浓度的氧就有可能引起ROP,要取得家属的理解和同意。

35 注意事项 要按照“指南”所要求的:凡是经过氧疗,符合眼科筛查标准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34周时请掌握ROP筛查技术的眼科医师或上级医院进行ROP筛查,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36 箱内供养: 氧流量(LPM) 箱内氧浓度 —0.30 —0.35 —0.52 —0.75 —0.95

37 当用氧管直接对鼻部,氧气流量为5 lpm时 氧管至鼻部的距离 获得的浓度 1cm 0.8 2.5cm 0.6 5cm 0.4


Download ppt "新生儿氧疗及其监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