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視技巧與突發狀況處理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 與諮商研究所 趙祥和
家人卦 初九。閑有家。悔亡。 六二。無攸遂。在中饋。貞吉。 九三。家人嗃嗃。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吉。 六四。富家。大吉。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上九。有孚威如。終吉。 序卦:「傷于外者必反於家,故受之以家人。」 彖日:「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家 人 有嚴君焉,八母之謂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 正家而天下定矣。」 象曰:「風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訪視公式 態度 + 技巧 + 內容 精神 ( 根基 ) 優質訪視 =
訪視的根基 溫暖親和:同理關懷、尊重空間、維護隱私 正向觀點:出發正向、行動正向、解釋正向 復原力量:生活復原、心理復原、人際復原 資源整合:內在 / 外外資源、現在 / 未來資源 合作分工:親師合作、師生合作、家校分工 互動成長:案家成長、專業成長、自我成長
訪視原則一:合宜的行為、表達與心態 1. 行為:穿著整潔,行為表現要親切、溫和與大方, 尊重案家隱私權,勿在未同意之下隨意進入或隨意翻 動物品。 2. 表達:語氣平和,主動表達關懷,與案家交談時要 專注,盡量讓案家有說話的機會,要回應已聽到的內 容,表達案家對我們的信任,並說明可以提供的服務 內容。 3. 心態:珍惜與案家的緣份,給予真心誠意的關懷, 感謝案家願意分享其生命經驗,讓我們有植福的機會。
訪視的原則二:清楚說明訪視目的 1. 說明家訪是希望可以確實了解案主的真實想 法,並提供進一步協助。 2. 說明學校 / 組織對孩子提供的服務,表達願意 了解其家庭需求,跟家長討論如何合作。 3. 正向表達孩子的配合 / 改進 / 期待,想了解家 長所付出的努力,提供學校參考。
訪視的原則三:尊重隱私權 志工所蒐集到的資料是為了進一步協助案家, 這些資料也是案家的生命經驗,宜慎重對待, 避免在非必要的場合談論案家情況,妥善維護 案家的尊嚴。
訪視的原則四:助人關係的維護 志工和案家的關係應建立在:「學校」 ( 「或 家庭教育中心」 )─ 「案家」的關係基礎。 志工即代表機構 不宜建立私人關係 不宜進行與助人無關之互動 須以機構電話和地址為聯絡方式
技巧彙集 開啟話題 同理感受 探問事件 蒐集資訊 摘述內容 正向引導 澄清期待
開啟話題 從孩子的話題開啟:孩子的人際、行為與學習、孩子 在家的情況 …… 從居家的生活開啟:晚上幾點睡?平家人一起做什麼 活動?早上幾點出門?誰接送孩子? ……… 從家務的議題開啟:誰煮飯?幾點吃飯?小孩會幫忙 打掃嗎? ………. 從家人的互動開啟:誰喜歡誰?誰負責教孩子?孩子 喜歡找誰要資源?手足互動如何? 從親族的往來開啟:較常往來的親戚是誰?住哪裡? 他們的看法如何?會互相支援或幫忙嗎?
同理感受 同理案主當下的情況: 同理案主當下的心情: 同理案主的觀點與感受: 同理案主的需求與感受: 同理案主的期待與感受: 同理案主的行動與感受:
探問事件 事件發生的人事物 事件發生的順序 事件發生的正向意義 事件發生誰得利 事件如果沒有發生是因為:誰「做了」什麼? 事件預期
資訊蒐集 家庭的整體資訊 家庭的功能與關係 家庭的助力與阻力 家庭的短期事件與長期議題 家庭的正向力與復原力
摘述內容 摘述案主觀點、感受與行動 摘述事件的重點:人、事、物 摘述案主採取的有效行動 摘述案主正向的力量 摘述案主的期待
正向引導 看到案主正向的情感、想法、行動與人際 失敗是一種努力 抱怨是一種不放棄 孩子不聽話是有主見 如果沒有出現這種情況時,你大概是做了什麼? 願意接受家訪就是一種努力 指出案家在事件中的復原力
澄清期待 案家的期待是什麼? 對孩子的期待是什麼? 對自己的期待是什麼? 期待自己可以做什麼? 要達到這些期待需要做什麼? 如何表達期待?
訪視內容 家庭結構 家庭功能 家庭動力 家庭成員 家庭生活 家庭活動 家庭特色
家庭結構 (1) 依屬面向:一個家庭會有各自的聯結,誰和誰較好,誰和誰 較不好,誰通常會和誰出去,這個家庭共同的價值和意義為何? (2) 控制面向:家庭成員彼此之間會有支配、反動、合作的動力 關係,有時是配對出現,例如父母支配孩子,但有時是某個小孩 特別會反動父母中的某一人,或者孩子會順從合作,或者不會。 (3) 親密面向:一個家庭是如何表現他們的親密感?是用碎碎唸? 還是用肢體擁抱?是用替對方做事?或是聽對方的話來表達?彼 此之間習慣彼此的方式,但是相互了解嗎?或者已經在爭吵中迷 失了親密?或者是用爭吵與不滿來維持彼此的親密?
個人與家庭的互動 (1) 個人的需求與家庭的供給:各個階段的夫妻和孩子如何在角 色當中各自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是什麼?家庭的功能又是什麼? 一個小孩從小在祖母處所獲得和未獲得的滿足是什麼?回到原生 家庭中所提供的又是什麼?彼此的角色期待是否有差距?他們又 是如何消彌落差? (2) 聯結 ( 向心 ) 與分離 ( 離心 ) :這個家庭目前是想要在一起嗎?他 們各自在自己的房間又代表著什麼?關係的挫折是更具向心或是 更易離心?他們的感情基礎和一般家庭有何不同? (3) 家的應變能力:一個家庭的基本盤是關係,他們的關係是否 能承受孩子或成員變動產生的變化與張力?家庭是否有應變的能 力?管教方式能不能改變?管教是滿足母親還是孩子?母親和孩 子都要看到自己需求與期待、付出與限制。
家庭輔導的合作與改變 1. 改變層次 (1) 日常生活的改變:生活無常事件、孩子成長就學、離家、夫 妻分離、某個成員出生與死亡等 …. ,都會造成生活的變化,考 驗家庭的因應。 (2) 個人行為的改變:個人面對這些變化要在自己的需求與環境 改變的壓力中因應,逐發展出各種具功能與失功能的行為。 (3) 系統關係的改變:系統能否改變端視家庭關係的恐怖平衡是 否動搖? 2. 改變的順序 (1) 切點:角色改變 行為改變 意義改變 觀感改變 系統改 變 (2) 重點:做什麼事,系統才會變?
突發狀況與處理
家訪突發狀況約略有以下數種: 案家拒絕家訪 案家惡言相向 案家自我放棄 案家身心失能 案家衣衫不整 案家饋贈禮物 案家私人邀請 案家人起衝突 案家消極抵抗 案家威脅志工
整體因應之道: 1. 事先預防 2. 臨機應變 3. 契而不捨 4. 求助督導 5. 整理分享
突發狀況與因應 ─ 家訪 以下情況之因應方式,請參見建構案志工服務手冊 ( p.52-56) : 1. 已到案家,但發現其家中無人 2. 家長對志工惡言相向 3. 家中衛生環境髒亂不堪 4. 家長主動宣告放棄,表示不想管了 5. 家長於家訪時身心失功能 6. 家長避談家中狀況,只談些不著邊際的話 7. 家中看似有人但不回應
8. 家長應門時衣著不整 9. 家長持續盯著訪視者 10. 家長餽贈禮品 11. 家長邀請用餐 12. 家長與訪視者分享限制級照片 13. 家長經營或被雇用於特種行業 14. 家中養狗會咬人或家訪途中遇狗咬人 15. 家訪時家庭成員間發生暴力事件
突發狀況與因應 ─ 校訪 1. 老師擔心家長抗議,不願提供資料 2. 與學生見面時,學生不願志工到家訪視 3. 老師深感無力,不知如何幫助學生 4. 老師推卸輔導的責任 5. 學校要求機構正式發文,才願意配合 6. 老師表示很忙、沒空、不願意配合 7. 學校期待提供志工和案家、案主會談資料 8. 學校老師挑戰志工的專業訓練或能力
因應一:事先預防 1. 事先了解家裡成員。 2. 事先跟學校人員了解家庭狀況。 3. 事先了解案家社區狀況。 4. 如具威脅感,則事先安排結伴同行。 5. 事先報告機構家訪的精確時間。 6. 出發前確認手機狀態
因應二:臨機應變 例如: 1. 案主惡言相向或威脅時,保持警覺、傾聽、最小反 應,避免正面衝突。若有危脅感,即刻離開。 2. 案主衣衫不整時,保持鎮定、平靜,請案主穿好衣 服再進去,並說明來訪理由。 3. 案主喝酒時,說明來意,注意案主是否以平常人的 方式應對,若已明顯看出案主已受到酒精的影響時, 可先表達下次方便時再來訪。
因應三:契而不捨 1. 不要自我挫敗 2. 尋找其他途徑 3. 變換訪視時間 4. 請教相關人員 5. 重新檢視個案
因應四:求助督導 1. 報告案主的困境與自己的限制 2. 報告已經做過的與預計要做的 3. 諮詢後重述自己可以繼續做的 4. 如果可以的話,記下督導教的
因應五:整理分享 1. 整理與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 2. 整理與分享自己的優劣狀況 3. 整理與分享自己的感受想法 4. 整理與分享事件的意義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