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視技巧與突發狀況處理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 與諮商研究所 趙祥和. 家人卦 初九。閑有家。悔亡。 六二。無攸遂。在中饋。貞吉。 九三。家人嗃嗃。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吉。 六四。富家。大吉。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上九。有孚威如。終吉。 序卦:「傷于外者必反於家,故受之以家人。」 彖日:「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3 受訪者對於本校畢業生各項就業力表現的滿意程度 4 受訪者認為本校畢業生哪些就業力具有優勢.
Advertisements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趙祥和 新移民家庭的輔導:多元文化的觀點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趙祥和
智力測驗計分與解釋 輔導老師 黃曉樺.
行銷研究 單元三 次級資料的蒐集.
LearnMode學習吧 行動學習 網站註冊程序 長榮中學 電腦中心 製.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17 類別資料的分析  學習目的.
風火家人 (下離火 上巽風 - 風火家人卦) 國四甲 黃建憲.
106 年度緬甸服務學習 家長說明會 建中鄧書華秘書、成淵黃素微主任. 源起 ~ 書華的緬甸經驗 書華、素微的分享 我們共同的期待是 …… 1. 帶領孩子看世界 2. 拓展不同視野 3. 培養領袖情懷.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張真誠 逢甲大學 講座教授 中正大學 榮譽教授 清華大學 合聘教授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社員流失 Membership Loss 國際扶輪近年來流失社友
志工招募與募款帳號 國立嘉義特殊教育學校歡迎您.
-- 從系統觀看見每一個孩子 台灣海寧格機構系統排列師 李悅寧
附小104第一節課 徐章華 老師 104/08/31 LOGO.
指導老師: 蘇明俊 老師 組長:潘翠娥 組員:張惠雅 葉麗華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8年7月16日- 8月10日 7號床.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新竹縣竹北市興隆國小 104學年度第1學期 防災防震宣導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突破機構 青少年使用ICQ 行為調查.
六9考題(物質循環)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會經由哪兩種作用而循環不已? (10%)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初接班級時,可實行之輔導活動 1.畫人測驗 2.家庭動力畫
教師入職啟導計劃 為學校提供的相關支援服務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學校圖書館的組織】©版權所有 如要使用請聯絡作者熊銘洽談
一、生命週期 二、經濟需求 三、收支狀況 四、人身風險事故 五、人生八大規劃 六、財務規劃
FUN 繩索 彰化縣綜合活動教學輔導團 柯慧儀.
生教組長處理學生事件 正向管教 轉學生 親赴家訪 輔導紀錄 學生畢業當日於臉書感恩留言 2019/5/7.
把你的換帖的CO進來 一個設計者的心路歷程:聯合報企畫林懷駿.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一年五班班親會 導師:黃立芬 任教科目:數學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9 November Active Reading: Intermediate:
專題E組 選課教學輔助系統 指導教授:林娟娟 教授 組員: 許韶玲 詹博為 賴育潔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正向輔導管教 (國小案例 分享與座談) 基隆市中和國小張意欣老師.
POWER POINT 簡報小工具 課程教授:楊淳皓 老師 學生姓名:連逸峻.
Chinese Internet Marketing Opportunity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僑生輔導組業務評鑑報告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7年7月17日- 8月11日 7號床.
注音符號課程綱要 注音符號應用能力 A-1-1 能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能熟習並認念注音符號。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校外實習媒合資訊平台介紹 報告人:王上明 指導單位: 教育部技職司 承辦單位: 明志科技大學 、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第十三章 彩色影像處理.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 遠離危險關係 ~ 打不是情, 罵不是愛 !. 警 訊 警訊一. 旋風般的激烈開端 警訊二. 占有慾 警訊三. 極端情緒 警訊四. 歸罪他人 警訊五. 言語暴力 警訊六. 冷漠 警訊七. 過去和現在的暴行.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台中市信義國小 六年七班34號_楊凱茵 製作日期:2012/04/12
有趣的計算 如果令A、B、C、D……X、Y、Z這26個英文 字母,分别等於百分之1、2、3、4……24、
學習英語的有效方法 二至四年級家長會
營運模式.
THE MISSION COVENANT CHURCH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居家問題小偵探.
L3 Dialogue Linda: Hey! What are you guys doing? 嘿!你們倆個傢伙在做什麼?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訪視技巧與突發狀況處理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 與諮商研究所 趙祥和

家人卦 初九。閑有家。悔亡。 六二。無攸遂。在中饋。貞吉。 九三。家人嗃嗃。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吉。 六四。富家。大吉。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上九。有孚威如。終吉。 序卦:「傷于外者必反於家,故受之以家人。」 彖日:「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家 人 有嚴君焉,八母之謂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 正家而天下定矣。」 象曰:「風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訪視公式 態度 + 技巧 + 內容 精神 ( 根基 ) 優質訪視 =

訪視的根基 溫暖親和:同理關懷、尊重空間、維護隱私 正向觀點:出發正向、行動正向、解釋正向 復原力量:生活復原、心理復原、人際復原 資源整合:內在 / 外外資源、現在 / 未來資源 合作分工:親師合作、師生合作、家校分工 互動成長:案家成長、專業成長、自我成長

訪視原則一:合宜的行為、表達與心態 1. 行為:穿著整潔,行為表現要親切、溫和與大方, 尊重案家隱私權,勿在未同意之下隨意進入或隨意翻 動物品。 2. 表達:語氣平和,主動表達關懷,與案家交談時要 專注,盡量讓案家有說話的機會,要回應已聽到的內 容,表達案家對我們的信任,並說明可以提供的服務 內容。 3. 心態:珍惜與案家的緣份,給予真心誠意的關懷, 感謝案家願意分享其生命經驗,讓我們有植福的機會。

訪視的原則二:清楚說明訪視目的 1. 說明家訪是希望可以確實了解案主的真實想 法,並提供進一步協助。 2. 說明學校 / 組織對孩子提供的服務,表達願意 了解其家庭需求,跟家長討論如何合作。 3. 正向表達孩子的配合 / 改進 / 期待,想了解家 長所付出的努力,提供學校參考。

訪視的原則三:尊重隱私權 志工所蒐集到的資料是為了進一步協助案家, 這些資料也是案家的生命經驗,宜慎重對待, 避免在非必要的場合談論案家情況,妥善維護 案家的尊嚴。

訪視的原則四:助人關係的維護 志工和案家的關係應建立在:「學校」 ( 「或 家庭教育中心」 )─ 「案家」的關係基礎。 志工即代表機構 不宜建立私人關係 不宜進行與助人無關之互動 須以機構電話和地址為聯絡方式

技巧彙集 開啟話題 同理感受 探問事件 蒐集資訊 摘述內容 正向引導 澄清期待

開啟話題 從孩子的話題開啟:孩子的人際、行為與學習、孩子 在家的情況 …… 從居家的生活開啟:晚上幾點睡?平家人一起做什麼 活動?早上幾點出門?誰接送孩子? ……… 從家務的議題開啟:誰煮飯?幾點吃飯?小孩會幫忙 打掃嗎? ………. 從家人的互動開啟:誰喜歡誰?誰負責教孩子?孩子 喜歡找誰要資源?手足互動如何? 從親族的往來開啟:較常往來的親戚是誰?住哪裡? 他們的看法如何?會互相支援或幫忙嗎?

同理感受 同理案主當下的情況: 同理案主當下的心情: 同理案主的觀點與感受: 同理案主的需求與感受: 同理案主的期待與感受: 同理案主的行動與感受:

探問事件 事件發生的人事物 事件發生的順序 事件發生的正向意義 事件發生誰得利 事件如果沒有發生是因為:誰「做了」什麼? 事件預期

資訊蒐集 家庭的整體資訊 家庭的功能與關係 家庭的助力與阻力 家庭的短期事件與長期議題 家庭的正向力與復原力

摘述內容 摘述案主觀點、感受與行動 摘述事件的重點:人、事、物 摘述案主採取的有效行動 摘述案主正向的力量 摘述案主的期待

正向引導 看到案主正向的情感、想法、行動與人際 失敗是一種努力 抱怨是一種不放棄 孩子不聽話是有主見 如果沒有出現這種情況時,你大概是做了什麼? 願意接受家訪就是一種努力 指出案家在事件中的復原力

澄清期待 案家的期待是什麼? 對孩子的期待是什麼? 對自己的期待是什麼? 期待自己可以做什麼? 要達到這些期待需要做什麼? 如何表達期待?

訪視內容 家庭結構 家庭功能 家庭動力 家庭成員 家庭生活 家庭活動 家庭特色

家庭結構 (1) 依屬面向:一個家庭會有各自的聯結,誰和誰較好,誰和誰 較不好,誰通常會和誰出去,這個家庭共同的價值和意義為何? (2) 控制面向:家庭成員彼此之間會有支配、反動、合作的動力 關係,有時是配對出現,例如父母支配孩子,但有時是某個小孩 特別會反動父母中的某一人,或者孩子會順從合作,或者不會。 (3) 親密面向:一個家庭是如何表現他們的親密感?是用碎碎唸? 還是用肢體擁抱?是用替對方做事?或是聽對方的話來表達?彼 此之間習慣彼此的方式,但是相互了解嗎?或者已經在爭吵中迷 失了親密?或者是用爭吵與不滿來維持彼此的親密?

個人與家庭的互動 (1) 個人的需求與家庭的供給:各個階段的夫妻和孩子如何在角 色當中各自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是什麼?家庭的功能又是什麼? 一個小孩從小在祖母處所獲得和未獲得的滿足是什麼?回到原生 家庭中所提供的又是什麼?彼此的角色期待是否有差距?他們又 是如何消彌落差? (2) 聯結 ( 向心 ) 與分離 ( 離心 ) :這個家庭目前是想要在一起嗎?他 們各自在自己的房間又代表著什麼?關係的挫折是更具向心或是 更易離心?他們的感情基礎和一般家庭有何不同? (3) 家的應變能力:一個家庭的基本盤是關係,他們的關係是否 能承受孩子或成員變動產生的變化與張力?家庭是否有應變的能 力?管教方式能不能改變?管教是滿足母親還是孩子?母親和孩 子都要看到自己需求與期待、付出與限制。

家庭輔導的合作與改變 1. 改變層次 (1) 日常生活的改變:生活無常事件、孩子成長就學、離家、夫 妻分離、某個成員出生與死亡等 …. ,都會造成生活的變化,考 驗家庭的因應。 (2) 個人行為的改變:個人面對這些變化要在自己的需求與環境 改變的壓力中因應,逐發展出各種具功能與失功能的行為。 (3) 系統關係的改變:系統能否改變端視家庭關係的恐怖平衡是 否動搖? 2. 改變的順序 (1) 切點:角色改變 行為改變 意義改變 觀感改變 系統改 變 (2) 重點:做什麼事,系統才會變?

突發狀況與處理

家訪突發狀況約略有以下數種: 案家拒絕家訪 案家惡言相向 案家自我放棄 案家身心失能 案家衣衫不整 案家饋贈禮物 案家私人邀請 案家人起衝突 案家消極抵抗 案家威脅志工

整體因應之道: 1. 事先預防 2. 臨機應變 3. 契而不捨 4. 求助督導 5. 整理分享

突發狀況與因應 ─ 家訪 以下情況之因應方式,請參見建構案志工服務手冊 ( p.52-56) : 1. 已到案家,但發現其家中無人 2. 家長對志工惡言相向 3. 家中衛生環境髒亂不堪 4. 家長主動宣告放棄,表示不想管了 5. 家長於家訪時身心失功能 6. 家長避談家中狀況,只談些不著邊際的話 7. 家中看似有人但不回應

8. 家長應門時衣著不整 9. 家長持續盯著訪視者 10. 家長餽贈禮品 11. 家長邀請用餐 12. 家長與訪視者分享限制級照片 13. 家長經營或被雇用於特種行業 14. 家中養狗會咬人或家訪途中遇狗咬人 15. 家訪時家庭成員間發生暴力事件

突發狀況與因應 ─ 校訪 1. 老師擔心家長抗議,不願提供資料 2. 與學生見面時,學生不願志工到家訪視 3. 老師深感無力,不知如何幫助學生 4. 老師推卸輔導的責任 5. 學校要求機構正式發文,才願意配合 6. 老師表示很忙、沒空、不願意配合 7. 學校期待提供志工和案家、案主會談資料 8. 學校老師挑戰志工的專業訓練或能力

因應一:事先預防 1. 事先了解家裡成員。 2. 事先跟學校人員了解家庭狀況。 3. 事先了解案家社區狀況。 4. 如具威脅感,則事先安排結伴同行。 5. 事先報告機構家訪的精確時間。 6. 出發前確認手機狀態

因應二:臨機應變 例如: 1. 案主惡言相向或威脅時,保持警覺、傾聽、最小反 應,避免正面衝突。若有危脅感,即刻離開。 2. 案主衣衫不整時,保持鎮定、平靜,請案主穿好衣 服再進去,並說明來訪理由。 3. 案主喝酒時,說明來意,注意案主是否以平常人的 方式應對,若已明顯看出案主已受到酒精的影響時, 可先表達下次方便時再來訪。

因應三:契而不捨 1. 不要自我挫敗 2. 尋找其他途徑 3. 變換訪視時間 4. 請教相關人員 5. 重新檢視個案

因應四:求助督導 1. 報告案主的困境與自己的限制 2. 報告已經做過的與預計要做的 3. 諮詢後重述自己可以繼續做的 4. 如果可以的話,記下督導教的

因應五:整理分享 1. 整理與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 2. 整理與分享自己的優劣狀況 3. 整理與分享自己的感受想法 4. 整理與分享事件的意義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