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烧伤
皮肤简介 1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重量约占体重的 16% 。 2 、成人皮肤面积约 1.5 ~ 2m 2 。儿童 : 体重小于 30 公斤者皮 肤面积 ( 平方米 )= 公斤体重 χ , 体重大于 30 公斤者, 每增加 5 公斤, 皮肤面积约增 0.1 平方米. 皮肤表面有皮沟、 皮嵴、皮野、毛发 ( 长毛、短毛和毳毛 ) 、毛孔或皮脂腺开 口、汗孔等。 3 、皮肤包含了除骨和软骨以外的所有组织:上皮组织 (表皮)、结缔组织(真皮)、脂肪组织(皮下组织)、 血管、神经、肌肉(平滑肌和横纹肌)、皮肤附属器(毛 囊、皮脂腺、汗腺和甲)。
皮肤附属器在皮肤上的分布 ⑴无毛皮肤:掌跖、指趾屈面、指趾末节伸面、唇红、龟 头、包皮内面、小阴唇、大阴唇内侧、阴蒂等处。 ⑵皮脂腺分布:除掌跖、指趾屈面外,几乎遍及全身,甚 至唇红、阴茎、龟头、包皮内面、小阴唇、大阴唇内侧、 阴蒂处也有皮脂腺。皮脂溢出部位指头面及胸背上部中央 皮脂腺较多部位。 ⑶小汗腺分布:除口唇、唇红、龟头、包皮内面、阴蒂外, 几乎遍及全身。掌跖部密度最大。 ⑷大汗腺分布:鼻翼、腋窝、脐窝、腹股沟、包皮、阴囊 及小阴唇等生殖器及肛门处。眼睑的麦氏腺、乳晕的乳轮 腺、外耳道的耵聍腺均属于大汗腺变种。
皮肤的层次 由浅至深依次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 织。其中表皮由下至上依次为基底层、棘 层、颗粒层、透明层及角质层,真皮由浅 至深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皮肤的生理功能 1 、保护作用。 2 、感觉作用。 3 、调节体温作用。 4 、吸收作用。 5 、分泌和排泄作用。 6 、新陈代谢。 7 、免疫作用。 8 、其它:角质形成、色素代谢、毛发指甲生理。
【小儿烧伤概述】 小儿是指 12 岁以下的儿童,小儿烧伤 多发生在幼儿期和学龄前期,特别是 1 ~ 4 岁小儿。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在解剖、 生理方面未臻成熟,烧伤以后,对疾病的 耐受性较差,易发生休克、败血症、死亡 等。
小儿烧伤面积估计 小儿体表面积所占的百分比,随着年龄增 长而变动。特点是头大,下肢短小。 伦 — 勃氏小儿烧伤表面计算法: 头颈为 9+ ( 12- 年龄) 双下肢为 46- ( 12- 年龄) 手掌法:小儿手指并拢的手掌大小,也是 整个体表面积的 1% 。
小儿烧伤深度 三度四分法: 三度四分法 Ⅰ度:红斑型烧伤,仅累及表皮层。 浅Ⅱ度:累及表皮及真皮乳头层。 深Ⅱ度:损伤达真皮深层。 Ⅲ度:皮下组织受累。
小儿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 轻度烧伤:总面积在 5% 以下的Ⅱ度烧伤。 中度烧伤:总面积在 5% ~ 15% 的Ⅱ度烧伤或 5% 以下的Ⅲ度烧伤。 重度烧伤:总面积在 15% ~ 25% 或 5% ~ 10% 的Ⅲ度烧伤。 特重度烧伤:总面积占 25% 以上或Ⅲ度烧伤在 10% 以上者。
轻度:总面积在 10% 以下的Ⅱ度烧伤。 中度:总面积在 10% ~ 20% Ⅱ度烧伤或 5% 以 下的Ⅲ度烧伤。 重度:总面积在 20% ~ 50% Ⅱ度烧伤或 5% ~ 15% 的Ⅲ度烧伤。 特重度:总面积在 50% 以上的Ⅱ度烧伤或 15% 以上的Ⅲ度烧伤。
凡有以下征象者均为严重烧伤 ①头面颈部烧伤:肿胀压迫呼吸,毁容。 ②会阴部烧伤:易创面感染,会阴瘢痕粘连 ③吸入性损伤:如有气道梗阻或下气道损伤 者,应立即行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 ④手烧伤:易产生瘢痕挛缩屈曲畸形。 ⑤合并病情重,骨折、肾衰等。
烧伤的分期 渗出期 感染期 水肿回吸收期 溶痂期 恢复期
【治疗措施】 一、烧伤补液 小儿复苏补液在其质和量方面有其特点: 1 、失液量较成人相对多 ,尤其是伤后头 8 小时。 2 、水电解质易发生比例失调 。 3 、易发生低蛋白血症
烧伤补液量的计算 第一个 24 小时补液量=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损失量=烧伤面积( % ) × 体重( kg ) ×2 ~ 3ml/kg 生理需要量=100 ~150/ kg·d 或70 ~100/ kg·d 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损失量的半量+ 生理需要量
烧伤补液质的选择 胶体:晶体= 1 : 2 或 1 : 1 胶体液:全血、血浆、右旋糖酐 晶体液:乳酸林格氏液、生理盐水、 2 : 1 液( 2 份生理盐水, 1 份 M/6 乳酸钠液或 1 .25%碳酸氢钠配制的溶液)
补液速度 第一个24小时液体量的一半应在伤后8 小时进完。 余下半量应在第二和第三个8小时内输完。
补液成功的指标 1、尿量:最简单、可靠的指标,要求尿 量﹥10 ml/h ,尿比重在1.010~ 1.015. 2、神智:安静,神清。 3、心率:﹤140次/分。 4、血压:90/60 mmHg 。 其他:肢端暖,脉搏有力
二、创面处理 因小儿体温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冬天可采 用包扎疗法,夏天以暴露疗法为主,创面 清创应轻柔。 因小儿治疗不配合,特别注意镇静止痛。 常用鲁米那钠、非乃根、安定等,必要时 使用杜冷丁。
常用创面用药 首选:聚维酮碘 其它:1 ‰ 新洁而灭、1 ‰ 洗必泰、磺胺 咪啶银、磺胺咪隆等。 中药:紫草油、虎杖等。
创面用药时应注意 ①由于小儿体表面积与体重的比例相对地 较成人为大,药物浓度不宜过高,使用面 积不宜过广,以免引起药物吸收过多中毒。 ②由于小儿皮肤娇嫩,应妥为保护,尤其 是使用浓度较高或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时, 以免药物刺激正常皮肤引起皮炎、湿疹或 糜烂,甚至引起脓皮症,增加创面处理的 困难。
创面愈合 小儿皮肤娇嫩且薄,附件少,创面一经感 染很容易加深。但小儿生长能力旺盛,只 要处理恰当,有效地防治感染,创面愈合 速度比成人快。
Ⅰ度:3~5天痊愈,无瘢痕。 浅Ⅱ度:不伴感染 2 周内可基本愈合,不留 瘢痕。 深Ⅱ度:3~4周,遗留轻重不等瘢痕、色 素改变。面积大或关节部位早期切痂植皮, 或2~3周溶痂植皮。 Ⅲ度:需手术治疗才能消除创面,常常遗留 瘢痕挛缩,皮肤粘连,关节屈曲等严重畸 形。瘢痕挛缩在小关节处应于3月后手术 矫正,大关节在半年后手术。
烧伤并发症 一、小儿烧伤休克 小儿烧伤面积大于 10% 者或头面部烧伤 大于 5% 就有发生休克的可能。 小儿原发性休克较多见,特别是头面、 会阴等疼痛刺激敏感部位的烧伤。以后则 转为继发性休克。
休克表现 口渴、烦躁不安、甚至谵妄或惊厥, 尿少或无尿,四肢厥冷,而色苍白,发绀, 毛细血管充盈迟缓、严重者全身皮肤蜡黄、 并有花纹出现,脉搏快而细弱,可以增至 每分钟 180 ~ 200 次以上,血压变低弱最后 测不出来,继之心音变钝,心经减慢,最 后出现循环呼吸衰竭。
治疗 1、保暖。 2、镇静、止痛。 3、快速而有效地补液。 4、生命体征的监护。 5、有效的抗感染治疗。 6、支持治疗。
二、小儿烧伤感染与烧伤败血症 创面脓毒症发生率高。败血症是小儿 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占 74.6% 。败血症发 生时间有 71.4% 是在伤后 15 天内。
创面脓毒症 ①创面变暗,溃烂,有时有出血点,或有 溃疡面。 ②创面质地变硬,色泽变黑或变紫,基底 化脓或创面边缘突然呈刀切样凹陷。 ③创周炎 ④点状或小片状的坏死斑。 ⑤组织水肿不消退,或消退后再次出现水 肿。
败血症全身症状 1、体温:高热在 40 ℃以上,或体温不升, 后者常常是严重败血症病情危重的表现。 2、心率:超过 160 次 / 分时,应引起注意。 3、呼吸:烧伤败血症,小儿呼吸增快出 现较早。常常并发肺部感染或肺水肿。 4、消化系统症状:腹泻为最早出现的症 状。甚至出现肠麻痹,严重脱水和酸中毒。
化验:白细胞数目增高较剧,一般在 20×109/L 以上,有时可达 30 ~ 0×109/L ,并 有中毒颗粒和空泡。
治疗 1、消灭病灶:痂下引流,清除坏死组织, 手术覆盖创面。 2、抗炎治疗:根据培养结果和药敏实验 选择有效抗生素。 3、支持治疗:蛋白质、维生素及热能的 补充。热能要求150千卡/公斤 · 天,蛋 白质4 ~6克/公斤 · 天。 4、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其他 1、猩红热样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外科 猩红热,发热 1 ~ 3 天后,先于创面周围健 康皮肤出现,以后迅速扩散到全身。皮疹 一般持续 1 ~ 2 天,最长 4 ~ 5 天,少数病例 可反复发疹,直到他面完全愈合。有 “ 草莓 舌 ” 者较少见,多数只表现味蕾粗大,这一 点似与典型猩红热有所不同。 2、胃肠道应急性溃疡:大面积烧伤患儿, 呕吐咖啡渣样物,解柏油样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