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新概念新进展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朱俊. 心肺复苏的历史沿革  现代心肺复苏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  曾召开过多次心肺复苏的国际会议  2000 年首次制定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 治疗指南  2005 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治疗指南修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基础生命支持流程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1. 建立高级气道,气管插管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图.
Advertisement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心肺复苏 浙江省人民医院 ICU 孙仁华. 历史  1958 年美国人 Peter safar 发明了口对口人工呼吸  1960 年 Kouwenhoven 发明了胸外心脏按压,从 而奠定了现代心肺复苏的基础  分别于 1966 , 1973 , 1985 , 1992 召开全国性的 CPR.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Cardiac arrest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主讲:杨侃.
2010 年心肺复苏指南. 生命之痛 2004 年 10 月 17 日,北京 “ 首都高校马拉松挑战赛 ” 2 人猝死,图 为参赛选手北京交通大学的刘红斌。警察及围观群众面对大学生猝 死的无奈与无助。
运动性猝死 Athletic sudden death. 运动性猝死 1 、 运动性猝死的概念、特点及特征 1 2 、 运动性猝死的病因 B 3 、 运动性猝死的预防及救治 C 4、 小 结4、 小 结.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Cardiac arrest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心内科 项美香.
第八章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一节 心搏骤停 一、概述  心搏骤停( sudden cardiac arrest , SCA )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 是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1 心肺复苏新进展 桐乡一院急诊室 唐晓岚. 2  世界范围内,每年超过 1500 万死于心 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之原因的 主要元凶。  美国每年有 35 万人发生心脏性猝死, 每天约 1000 人发生死亡,而大概 70% 心脏骤停发生在院外。 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心脏性猝死的发 生率为.
2010 年心肺复苏指南. 生命之痛 2004 年 10 月 17 日,北京 “ 首都高校马拉松挑战赛 ” 2 人猝死,图 为参赛选手北京交通大学的刘红斌。警察及围观群众面对大学生猝 死的无奈与无助。
120 急救 科学规范开展 心肺复苏培训活动 北京急救中心 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 LOGO 唐神医美国救人 2015 年 2 月 22 日, 北京 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 任唐子仁在美国南加 州圣地亚哥海洋公园 游玩时, 看见一美国妇 女突然倒地, 判断心脏 骤停, 一个人立即开始 心肺复苏十几分钟后,AED.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心肺脑复苏. 心肺脑复苏 :黄子通 沈 洪 主要教学内容 概 论 1 病理生理机制 2 临床表现及诊断 3.
故事背景家庭就是前陣子轟動大家小巷,每 個家庭主婦姊姊媽媽,都知道的女主角謝庵 真以及他的出軌老公溫蚋凡所發生的故事。 但這次要陳述的卻不是犀利大老婆,而是我 們的女二主角黎薇恩!在這個大老婆不受寵 小三當道的時代,到底這位小三界的大姐頭 如何以一句「不被愛的才是第三者」在人夫 界裡竄起?大老婆們又該如何防範這些威脅.
吉大二院 于桂云. 第一节 概述 女性生殖器官自然防御功能 女性生殖器官自然防御功能 病原体 病原体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心肺复苏概述 ( CPR ) 启动紧急医疗救护系统 1 、紧急事件发生的位置(包括街道的 名称、办公室或房间的号码)。 2 、打 出求救电话的电话号码。 3 、发生了什 么事情 — 心脏病发作、车祸等。 4 、有 多少人需要帮助。 5 、患者的情况。 6 、 患者正接受何种形式的急救(例如心肺 复苏正在进行或者.
心脏移植 治疗终末期缺血性心脏病 陈 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外科.
心肺复苏术(CPR) 星元医院重症医学科 王建华.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心 肺 复 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事故 急救教育与培训.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除颤监护仪的使用 义乌市急救中心 贾燕倩.
急性心律失常 相关指南与实践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急诊科.
电除颤或电复律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心内科 周大燕.
不花錢的養生:穴道按摩 D1 鼻竇 D2 耳朵 D3 肩膀 D4 肝臟 D5 膽 D6 腰部 D7 直腸 D8 眼瞼 D9 胃
2015年AHA(美国心脏协会) 《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要点
心肺复苏术CPR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白雪梅.
心 肺 复 苏 术.
心肺脑复苏 杨拔贤 张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常见危重症识别与现场急救技能 环化学院 环境科学081班 夏颖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天天五蔬果 蔬食的好處 林依慧 營養師.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陈玉国.
水上安全與救生 指導教授:劉秀麗教授 組  員:蔡 銀 展 黃 筱 青.
2015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 陈在荣.
教育部101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健康促進學校諮詢輔導簡報
校園安全法律常識 莊美華 護 理 師.
心肺复苏术.
第陸章 溺水的預防與急救.
資料來源
心脏骤停抢救进展 黄徳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
心肺复苏与气道管理(1) 北京急救中心 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
心脏骤停 (cardiac arrest).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河北省人民医院 李树仁.
《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与心肺脑复苏研究进展
理论知识竞赛 云南省急救中心 普丽芬.
标准化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Sudden Cardiac Death and
2015年新版国际心肺复苏 指南解析 左晓红 2016年6月2号.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 刘辉
組員:楊佳宴、程莉涵、鄭婷方、簡國庭、許景惠
98年台中縣健康促進學校推動方向和重點 報告人:萬豐國小護理師吳妙純.
二技幼保三甲 1A3I0023黃馨儀 指導老師:李淑娟老師
现代心脏除颤术.
生命的覺醒.
2005基础生命支持(BLS) 及除颤器使用.
華夏科技大學104學年度第1學期 地震避難掩護演練及複合式防災教育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河北医科大学 寒若.
甲状腺激素.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醫務社會工作 吳慧美 社工師.
教育部技職校院 南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 主軸B2-強健專科學校教學品質計畫 國立台南護理專科學校 子計畫一 【基本救命術(BLS)訓練】
每次吹气时间为1秒以上, 如果仅需要人工呼吸,10-12次/分, 吹气量8ml/kg, ml 吹气 问题:胃膨胀.
心肺脑复苏 宜兴市肿瘤医院综合医学部 顾汉民.
急诊科 快速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策略(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
組員:時雅文、許榛真、陳彥全、楊晶絜、林士弘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2015心肺复苏.
铁岭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迟百胜 二0一五年四月二十七日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心肺复苏新概念新进展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朱俊

心肺复苏的历史沿革  现代心肺复苏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  曾召开过多次心肺复苏的国际会议  2000 年首次制定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 治疗指南  2005 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治疗指南修订

CPR 实施现状 2004 - 2005 年系列研究发现 心脏按压的频率、深度不够,频繁中断按压 过度通气(尤其是插管后) 实施通气导致心脏按压中断时间过长 心输出量下降、冠脉及中心血流降低,生存下降

2005-CPR 指南 一致认为高质量 CPR 是改善心脏骤停或 威胁生命急症生存率的关键 高质量的不间断的胸外按压备受关注

2005-CPR 指南-成人 BLS 流程

2005-CPR 指南 胸外按压与呼吸比值为 30 : 2 -减少过度通气的可能 -减少因通气而导致的按压中断 -需进一步的研究更好地协调 CPR 中的按压与通气 -基于专家共识,而不是明确证据 -一旦气道得到保护,不再进行此种循环,连续 以 100 次 / 分频率心外按压,通气时不中断按压 鼓励进行有效心脏按压( push hard, push fast) 每进行 5 个循环周期( 5 个 30 : 2 ,约持续 2 分钟) 进行评估 每 2 分钟按压者更换,以免疲劳所致按压频率和深 度不够

2005-CPR 指南 单次电除颤取代连续 3 次电转复,双相波能量 J, 单相波 360J 连续 3 次电除颤是基于 -单相衰减式正旋波电除颤 -单次电击成功率低 -连续电除颤可降低跨胸阻抗 现代双相波电除颤一次成功率高 如果一次除颤未成功,多由于室颤波振幅低,再继 续除颤的获益较小,重新进行 CPR ,尤其是有效的 心脏按压获益大于第二次电除颤 连续电击导致中断按压,降低冠脉灌注压

2005-CPR 指南 电除颤后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及 CPR, 直至进行 5 个周期 30 : 2 (约 2 分钟)的 CPR 后再进行循环 评估 室颤终止后几分钟内往往为非灌注节律(无脉电活 动、停搏) 除颤后的最初几分钟心脏不能有效泵血,不能有效灌 注 除颤后立即进行几分钟 CPR 直至适当的灌注出现 减少心脏按压中断时间

2005-CPR 指南 室颤所致心脏骤停--先除颤?先按压? 两项院外发生心脏骤停研究表明先行 CPR 再除颤可改善生 存 一项研究表明,无论先除颤或先 CPR ,生存率相同,并且 与事件发生至救治的时间间隔无关 院内发生的心脏骤停处理顺序是否与上述等同?除颤前理 想的 CPR 持续时间?室颤持续多长时间应该改变顺序-先 行 CPR ,再除颤? 目前建议 : 无目击者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可先行 CPR(5 个循环或 2 分钟),再评价循环和除颤( class Ⅱ b ) 院内心脏骤停及有目击者的院外心脏骤停, AED 可立刻得 到时应尽早除颤( class Ⅱ a )

初级心肺复苏-人工通气的地位 CPR 的最初几分钟进行人工通气的必要性一直存 在争议,胸外按压时心输出量只有正常的 25%, 维 持最佳通气血流比值所需的通气量也减少 VF 所致心脏骤停患者,在最初时救生呼吸不如心 脏按压重要,应减少任何按压中断 在较长时间的心脏骤停患者,通气和按压都非常重 要 过度通气增加胸腔内压,减少静脉回流,减少心输 出量和生存

高级心肺复苏流程 2005 (新): ACLS 是以高质量的初级心肺复苏为起始的 复苏中提供高质量的心脏按压(恰当的频率及深度), 两次按压期间放松使胸廓复原,复苏者应尽量减少因建 立高级气道或血管通路而中断胸外按压的时间 尽量避免过度通气,尤其是气道得到保护后 复苏的药物未能被证实改善出院存活率 减少因建立气道、静脉通路、判断循环是否恢复等而引 起按压中断 2000 (旧):室颤 / 无脉性室速的急救是以 CPR1 分钟为 间隔的,结果是胸外按压被频繁的中断。

无脉搏心脏停搏的抢救流程

快速心律失常处理程序 ( 2005 年心肺复苏指南)

心肺复苏中药物的应用 CPR 和除颤是最优先的 没有适当的证据证实在开始应用药物前应进行多少 次 CPR 循环和除颤,目前流程中的建议是专家共识 经过 1-2 次除颤和 CPR 后, VF/VT 持续存在可考虑肾 上腺素及 / 或加压素 经过 2-3 次除颤和 CPR 以及血管活性药后仍为 VF/ 无 脉 VT, 应考虑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 给药时不要中断 CPR

2005 年 AHA 心肺复苏指南中 对药物应用的定位 关于药物使用的优先性 心脏骤停时,初级心肺复苏是第一重要 的,药物治疗是第二重要的. 心脏骤停时使用的药物很少有很强的证 据支持. 在开始心肺复苏,除颤后,可以考虑建 立静脉通道,使用药物,气管插管.

心肺复苏中药物的应用 给药时机 2005 (新):在 CPR 期间,复苏者应当在下一次检查心 律之前准备好下一次要给的药物, 以便检查完心律后需要 给药时,尽快给予药物。可以在除颤器充电时给药,也 可以在电击后立即给药,给药时不应中断 CPR 。 2000 (旧):电击后检查心律,然后再立即给药,其顺 序为:给药 — CPR — 电击(需要时可重复)。给药后做 CPR 大约 1 分钟使药物在血液里循环,然后检查心律。 在复苏时几乎每分钟都检查心律,结果导致频繁地中断 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中药物的应用 给药途径:  骨髓内给药: —— 无静脉通道时可用(Ⅱ a) —— 给药效果类似于中心静脉给药 —— 研究表明骨髓内给药在各年龄组均 可用,进行液体复苏、给药、血标本实 验室测定是安全有效的

心肺复苏的药物治疗 血管加压剂-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 没有安慰剂对照的试验证实在无脉 VT 、 VF 、 PEA 、 停搏中应用任何血管加压剂可增加不伴神经系统损 伤的存活出院 血管加压剂对改善初始 ROSC 有益 加压素与肾上腺素在心脏骤停中的作用未发现差别 尽管缺乏安慰 - 对照研究,在心脏骤停时 ( 无脉 VT 、 VF 、 PEA 、停搏 ) 肾上腺素是标准的血管加压剂。 没有足够证据支持或拒绝使用肾上腺素或血管加压 素,或单用或合用

心肺复苏的药物治疗 血管加压剂-阿托品 无前瞻对照研究支持在心脏停搏时应用阿托品 小样本量的前瞻对照非随机研究提示与对照无差异 回顾性研究表明阿托品改善心脏停搏患者入院存活率 无脉电活动动物模型中标准剂量阿托品与对照无差异 过高的迷走神经张力可加重停搏,使用迷走神经拮抗剂是合 理的 阿托品价廉,应用方便,副作用少 可用于心脏停搏和无脉电活动

心肺复苏的药物治疗 血管加压药物在心脏骤停的应用 2005 (新):当静脉或骨内通路建立后可以使 用血管加压药物,特别是在第一次或第二次电击 后。每 3-5 分钟可以给予一次肾上腺素 1mg ( class Ⅱ b) 。可以使用 1 次血管加压素代替第一 或第二剂肾上腺素。只有特殊情况下可考虑用较 大剂量肾上腺素,如: β 阻滞剂或钙拮抗剂过量 时

心肺复苏的药物治疗 血管加压药物在心脏骤停的应用 2005 (新):在心脏停搏或无脉电活动时阿托品 1mg , IV ,如停搏持续存在可 3-5 分钟重复(最多 可给 3 个剂量或 3mg )( class indeterminate)

症状性心动过缓的处理 2005 (新):对高度阻滞应迅速准备经皮起搏。在等待起搏时给 予阿托品 0.5mg , IV 。阿托品的剂量可重复直至总量达 3mg 。如阿 托品无效,就开始起搏。在等待起搏器或起搏无效时,可以考虑输 注肾上腺素( 2-10μg/min )或多巴胺,( 2-10μg/kg.min )。 2000 (旧):治疗症状性心动过缓的阿托品剂量范围为 0.5-1mg , IV 。可以考虑使用多巴胺( 5-20μg/kg.min )、肾上腺素或异丙肾 上腺素( 2-10μg/min )。 原因:研究表明,阿托品治疗症状性心动过缓的有效剂量为 0.5mg IV 。异丙肾上腺素从这个流程里去除了,因为没有证据显示其有效 性。

心肺复苏的药物治疗 碳酸氢钠:  —— 动物试验中不改善除颤的成功率和生存率 —— 可减少冠状动脉灌注压 —— 细胞外碱中毒,使氧合曲线左移 —— 造成高渗和高钠血症 —— 产生 CO2 ,发生矛盾性酸中毒 —— 使同时应用的儿茶酚胺类药物灭活  不作为心脏骤停的一线药物  用于原有酸中毒、高血钾、某些药物过量和长时间心肺复苏 的病人  应用原则:宜小不宜大,宜晚不宜早,宜慢不宜快

心肺复苏中无证据支持应用的措施 起搏:不支持用于心脏停搏者 普鲁卡因胺:用于心脏骤停时因需缓慢静注而使应 用受限,并且在急性情况下无肯定效果 去甲肾上腺素:研究评价有限,在一项人类前瞻研 究中与标准剂量、高剂量肾上腺素比较,未发现益 处且加重神经系统并发症 心前区捶击:不推荐用于初级心肺复苏者,不推荐 也不反对用于高级心肺复苏者

心肺复苏中的其他技术和设备 高速按压( >100 次 / 分):未确定类 开胸按压:只适用于开胸手术时 同时腹部按压:在院内有经验者可用 ( IIb ),院外不推荐 “ 咳嗽 ”CPR :只适合尚清醒,仰卧位且 以前受过这种做法培训的患者( IIb )

心肺复苏中的其他技术和设备 转运机械通气装置:适用于有气管插管的患者,需要 氧气。无插管者应能保证通气量才可 主动按压 — 抽吸复苏:结果并不优于普通心肺复苏。 只适用于院内有培训者 阻抗阈值装置:阻挡按压间歇时气体进入肺内,可改 善血流动力学,远期预后不详 机械活瓣按压装置:可改善动脉压,增加终末潮气 CO2 ,用于手动复苏有困难者( IIb ) 环胸按压装置:有提高生存的报道,但只可用于院内 有经验者( IIb ) 体外循环技术:适用于手术后和有可纠正原因的院内 复苏,或用于等待心脏移植者

心肺复苏的进展 循征医学的证据有限,多数为小规模临 床总结 专家共识为进展的主要依据 指南更加注重普及性,适应各国的不同 情况 今后仍然会有观念上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