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後自然生產 ( Vaginal Birth After C-section 簡稱 VBAC ) 報 告 者 : 王 秀 香
一、前言: C/S 率高達 32.74% (中華民國衛生署, 2002 ) 國際 C/S 率 17.9% ( Cockey, 2000 ) 台灣 VBAC 比率 6.72 % , RCS 高達 90% 以上 美國 VBAC 比率 34.5 % 國內有少數醫院已推廣 VBAC 來降低 C/S 率 健保局提高 NSD 给付
二、自然生產的好處是: 比較不會引起發燒及感染 子宮疤痕可以減少 比較不會腸粘黏 疼痛減少 減少手術中可能發生的合併症 自然生產花費少 避免因開刀減少活動導致腳部血栓 陰道生產餵母奶較易成功
三 、 剖腹產可能的原因有那些 : 再次剖腹產、 作過子宮肌瘤切除術、 破水過久、 胎兒太大、 母體產道狹窄、 胎位不正、 胎盤早期剝離、 前置胎盤導致大出血、 臍帶脫出、 胎兒窘迫、 產程遲滯、 嚴重子癇前症 … 等。
四 、 嘗試 VBAC 的擔心事項 : VBAC 子宮破裂比率是 0.2 % 子宮破裂的徵兆 : 無力感、焦慮、心悸、 突然的腹痛、陰道出血、血尿、子宮形 狀改變(特別是恥骨處有突起物)、兩 次子宮收縮之間子宮下段或前次手術傷 口有明顯的壓痛現象、子宮收縮減少或 停止、呈現嚴重低血壓狀態。胎兒方面 可能有明顯的胎心音減速現象、甚至胎 心音消失的情形。
五 、 剖腹產後自然生產的禁忌症 : 非子宮下段橫切式剖腹產。 骨盆狹窄合併胎頭骨盆不對稱。 多胎懷孕。 胎位異常。 作過子宮肌瘤切除術。 此胎懷孕有前置胎盤。 不願意充分溝通的孕婦。 疑是巨嬰( 4000 公克以上)。 高危險妊娠,如糖尿病、高血壓等。
六 、 剖腹產後自然生產的準備事項 : 參加 VBAC 生產教育課程。 了解前一胎剖腹開刀原因及方式。 詢問醫師有關您的問題。 與您的醫師計畫未來的生產方式。 與曾 VBAC 之產婦聊天。 閱讀相關的書籍與雜誌。 規則運動,游泳、散步、瑜珈、產前運動,一 週至少3次每次30分鐘,規則運動可縮短產 程。
體重增加最好是增加 公斤。 均衡營養,攝取新鮮蔬菜及水果,特別 是維生素 E (例如:冷壓蔬菜油、豆類、 核果類、全穀類、深綠色蔬菜類),可 促進癒合和組織修復以及強化疤痕組織。
七、剖腹產後自然生產待產時注意事項 : 待產過程中需全程注意胎兒心跳情形。 待產過程應常變換姿勢,避免平躺,最好每兩小 時小便一次。 待產過程應配合放鬆技巧及呼吸方法。 當緊急時,待產的醫院是否有能力在 17 分鐘之內 剖腹生產取出胎兒。 當子宮破裂時,待產的醫院是否有能力及早發 現,立即行剖腹生產。 待產的醫院是否有小兒科醫師及麻醉科醫師配 合。
八 、 VBAC 另類療法 : ( 一 ) 穴位指壓 指壓方法:以拇指的指腹部分壓迫患部, 同時要伸直手肘,把體重加在手指上面, 一個穴位連續壓三次,一次十秒鐘。
促成剖腹產後嘗試自然生產成功之穴位介紹: 內關穴 : 用於生產過程呼吸過快所造成的頭 暈。 位於:手掌下第一橫級上三指或兩吋處。
崑崙穴:可幫助子宮頸的擴張且能 縮短產程。 位於:足外踝及後跟腿中央凹陷處。
肩井穴:有刺激宮縮的作用。 位於:大椎穴與肩峰之中點處,即 肩膀最高處。
八膠穴:可減輕背痛亦有助胎頭的 旋轉與下降。 位於:薦椎上。
太衝穴:可減輕腰酸及產痛。 位於:足部大指及次指之間凹 陷處。 薦椎上。
( 二 ) 按摩 1. 下背部薦骨處 2. 上背部整個背部及肩膀 3. 腹部八字型按摩 4. 腿部按摩 5. 反射點,分為 脾臟反射點位於腳踝骨內側上方三吋脛骨的 背脊處。 子宮及卵巢反射點位於腳踝骨下方的腳跟中央。 反射點按摩可以加速生產並減輕痛苦。 方法為同時以拇指按壓兩腿,按住十秒再放手, 重複作三次。 分娩時間太長,可手握梳子促進收縮,每收縮就 按壓一次。 6. 手指摩擦乳頭一天三次,可刺激催產素分泌, 使子宮頸變軟變薄及擴張 ( 可於預產期前一週開始作 ) 。
( 三 ) 芳香療法 芳香療法,是藉由刺激嗅覺以讓身心癒合及放鬆。 待產時使用橙油可直接塗抹於皮膚上有助於 放鬆及抗焦慮。 杉木油可降低害怕和緊張。 乳香、杜、桃金良、牛漆草、杉木油等均有 助於增加環境的能量,促進冥想鎮靜安神。 茉莉油 、鼠尾草油是一種子宮滋補劑,可減輕 宮縮 陣痛,強化子宮收縮,並可增加信心且安 撫情緒 ( 需稀釋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