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外科 — 疑难病例讨论 病例分享 温州市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吴厉锋 徐滨 钱小英 1. 一、病例特征  患者孙某,女性, 47 岁,已婚,市区人,家务, 2012-08-06 入院。  既往否认 “ 高血压病、糖尿病史 ” 病史,否认 “ 肝炎 ” 等传 染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 主诉:咳嗽咳痰伴反复咯血.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结核与艾滋病 华西医院呼吸内科 陈雪融. 结核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 艾滋病( 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 /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 HIV/AIDS )是相互促进病变进展、恶化、 迅速导致患者死亡的伴发病。
Advertisements

细胞膜细胞壁 DNA Ribosomes PABA THFA mRNA 磺胺类 甲氧苄啶 抗代谢药 喹诺酮类 利福平 核酸合成 或功能抑 制剂 四环素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氯霉素 蛋白合成抑制剂  - 内酰胺类 万古霉素 胞壁合成抑制剂.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糖尿病患者生活常识. 本次课程可以学到哪些知识? 糖尿病患者旅行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驾驶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如何应酬 糖尿病患者生病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如何应对常见的心理问题 糖尿病患者的其它生活小常识 22.
病患,男, 55 岁。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多年。一周前 左手发麻、无力发作两次,自愈。 3 小时前左下肢突感 乏力,继之逐渐出现左侧上下肢偏瘫,说话不清,并逐 渐加重,但神志尚清,送急诊。检查:生命体征平稳, 神清,说话不清,颈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 -) , 腹平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血压 165/100.
病例讨论第十一组 组员:魏玮 张建军 朱伟广 刘楠楠 朱昱斓. 现病史 主诉: “ 右舌部溃 疡 3 月余 ” 患者 3 个月前发现 右侧舌部溃疡, 伴疼痛,当时未 予重视,后溃疡 渐增大伴疼痛加 剧,无缓解。
PS: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 MALT )
概 述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耐药菌的出现及扩展、 HIV 、控制规划的 不完善导致全球结核病疫情明显上升.
疑难病例讨论 发病过程 青年女性( 16 岁),病史 3 年,加重 1 月 2010 年 7 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部蝶形红斑,伴全身水肿,以颜面部 为著,无心悸、气紧,逐渐出现尿量减少,肉眼血尿、泡沫尿,伴口 干、牙齿片状脱落、脱发、双手遇冷后变白、变紫,无发热、光过敏 、口腔溃疡,无关节肿痛,无肌痛、肌无力,于当地医院化验尿常规.
围手术期处理 一附院 李章红. 严于术前 慎于术中 善于术后 严于术前 慎于术中 善于术后 概念 一般指入院后准备手术及手术后基本 恢复的一段时间,根据手术大小,时间长 短不一。 概念 一般指入院后准备手术及手术后基本 恢复的一段时间,根据手术大小,时间长 短不一。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
抗结核病药. 3 月 24 日是 “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 宣传主题为: “ 控制结核、人人有责 ”
1 第七节 肺结核 ( Pulmonary Tuberculosis ). 2 课堂目标 掌握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化疗原则,结核菌素 试验意义,常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熟悉 肺结核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要点。 了解 肺结核的其它护理诊断、保健指导和预后 。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黄 祖 瑚.
药理学 第三十二讲 化学治疗药 主讲人 赵丽娟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 总学时 48学时.
2011年医院流行菌株 及耐药监测情况 检验科 微生物室.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XXX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
耐药结核病的治疗 安徽省胸科医院四病区 李东方 2017/2/28.
艾滋病与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 石亮.
病历 本硕042班 胡立影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瑞金临床医学院 洪秀华.
肺结核 Pulmonary Tuberculosis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肺结核 张惠兰 学时数:3学时.
结核病 Tuberculosis.
肺结核 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 感染科.
第二十七章 结核病 Tuberculosis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 年级专业 06护理 实习护士 梁素华 临床指导教师 区敏珊 专业负责人 胡宪法.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病例标题:一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 血糖控制不佳临床探讨.
乳 腺 癌.
高血压病病例讨论 西峡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程永跃.
Ⅱ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肾病病人的护理 实习护士: 陈淑怡 实习医院: 顺德第一人民医院 临床指导老师: 李静 论文指导老师: 石姝梅.
肺 结 核.
Prim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结核病防治知识 徐汇区卫生局 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徐汇区学生健康促进工程标准化课件.
肺结核.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附录 腹腔穿刺术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内科教研室.
病例讨论— 1例多发性大动 脉炎(头臂型) 病人的护理 阳湖九区.
结 核 病 Tuberculosis 华中科技大学 宁 琴. 结 核 病 Tuberculosis 华中科技大学 宁 琴.
肺结核的规范化治疗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科 胡成平.
病例分析 镇平县人民医院.
头孢菌素.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病例讨论 温州市中心医院 呼吸内科 张知远.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多重耐药菌判读标准 及微生物报告单解读 检验科 徐静
糖尿病流行病学.
结核病的防控 房山区结防所 许春明.
胸膜疾病.
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吴秋云.
面神经炎(面瘫)护理查房 文与soulsnow制作.
病 案 分 析.
Pulmonary tuberculosis
肺部感染性疾病处理原则.
第三十四章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2. 病原微生物: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等 。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1 山西省远程视频会诊项目 病例与问题 兴县人民医院.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抗 结 核 药.
Imaging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综合性实验 李立伟
CAP抗菌治疗原则指南解读 (注:本课件为5年前版本未及时更新)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pulmonary tuberculosis
肺结核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丁惠珍.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心胸外科 — 疑难病例讨论 病例分享 温州市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吴厉锋 徐滨 钱小英 1

一、病例特征  患者孙某,女性, 47 岁,已婚,市区人,家务, 入院。  既往否认 “ 高血压病、糖尿病史 ” 病史,否认 “ 肝炎 ” 等传 染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 主诉:咳嗽咳痰伴反复咯血 10 年,再发 4 天。 2

现病史  患者 10 年前无诱因下出现咳嗽,呈阵发性,不剧,咳 黄色粘痰,量不多,偶为咖啡色,伴咯血,色鲜红,量 不多,无发热及午后潮热、盗汗,无胸痛及胸闷,至本 市某院急诊就诊,查胸部 CT 提示 “ 肺部感染 ” ,予 “ 抗感 染等治疗 ” 后咯血止,咳嗽咳痰未见明显好转,未进一 步诊治。 此后咳嗽咳痰反复,间有黄色粘痰,多次就诊于 本市多家医院(具体不详),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2010 年 3 月在上海肺科医院体检时发现 “ 肺部阴影 ” 拟诊为 “ 肺结核 ” ,予正规抗结核治疗 9 个月,自诉治疗 效果佳。 3

现病史 入院前 4 天无明显诱因下再次出现咯血,约 10 余 口,色鲜红,有凝血块,量约 30-50ml ,无发热,无 头晕乏力及呼吸困难,又至本市某院急诊,经 “ 头孢 地嗪针、巴曲亭针、止血敏针 ” 抗感染、止血治疗, 仍反复咯血,为进一步诊治,拟 “ 咯血待查,支气管 扩张伴感染 ” 收住我科。 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软,胃纳可,睡眠浅, 大便黄软,小便清长,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4

现病史  查体: P66 次 / 分 R20 次 / 分 BP123/78mmHg  T37.2 ℃ ,神清,精神可,营养中等,步入病房。呼 吸平顺,唇无发绀,浅表淋巴结( - ) ,气管居中,胸 廓无畸形,两肺叩呈清音,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率 66 次 / 分,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 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 - )。 5

入院后辅助检查 血常规 ( ) :白细胞计数: 7.2*10^9/L ;中性粒细 胞百分率: 74.1↑% ;红细胞计数: 4.24*10^12/L ;血红 蛋白: 124g/L ;血小板计数: 123*10^9/L ; 血气分析 ( ) :酸碱度: 7.43 ;二氧化碳分压: 39mmHg ;氧分压: 71↓mmHg ;总二氧化碳: 22↓mmol/L ;氧饱和度: 95% ; 血沉: 5mm/h ; 肿标全 + 特定蛋白全:补体 C3 : 0.81↓g/L ; C- 反应蛋白: 1.9mg/L ; AFP : 1.8ng/ml ; CEA : 0.6ng/ml ; CA12-5 : 35.9↑U/ml ; ANCA( ) :抗 PR3 抗体:阴性;抗 MPO 抗体:阴 性;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阴性; ANCA( 胞浆型 ) :阴性; ANCA( 核周型 ) :阴性; 6

入院后辅助检查 输血前三项 ( ) :抗 HCV 抗体:阴性;抗 HIV 抗体 ( 初筛 ) :阴性;抗 TP 抗体:阴性; ANA 系列 ( ) :抗 nRNP 抗体:阴性;抗核抗 体:核仁型 1:80 ; 痰细菌培养 + 药敏 正常菌群生长 ( ) ; 结核抗体 ( ) :抗结核抗体: * 阳性 * ; PPD 试验 +++ 7

入院后辅助检查 心超: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 腹部 B 超:右肾结石; 心电图属正常范围;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偶发多源房性早搏, 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偶发室性早搏(仅见单发 1 次)。 8

辅助检查  胸部 CT (外院 )报告:  两侧支扩伴感染;右肺下叶多发结节影,建议 随访。 9

入院前 CT  入院前 CT 入院前 CT  相册 1 相册 1    

 :右中、下叶,左上叶舌段、下叶  :  

入院诊断  咯血待查  1. 支气管扩张伴感染;  2. 肺结核复发? 12

入院后辅助检查  肺 CT ( ) 报告:两肺感染伴局部支 气管扩张。右肺下叶小结节,建议随访。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二、诊疗经过 入院后予以 “ 美士林针 2.0ivgttq12h” 抗感染 及止血、化痰治疗。 咯血停止; 连续多次痰找 TB 菌( -- )。 44

二、诊疗经过  重新询问病史;  上海体检 PET-CT 提示 “ 双侧肺内多发 结节及斑片状影,局部 FDG 代谢增高,结合病 史考虑结核复发可能性大 ” 。  回温后就诊于鹿城疾控中心查痰 2 次: TB 菌阳性,考虑复治。  予 RFP 等联合多药治疗,后出现高热、恶心呕 吐、胸背部不适,面部皮疹等,停用抗痨。  再次就诊于上海肺科医院,予支扩合剂等治疗。 45

二、诊疗经过 复查胸部 CT 与 8.3 对比,右肺中叶与左肺上 叶病灶有吸收,但两下肺病灶有增多,且密度不均匀, 边界不清,呈树芽征。 患者既往有肺结核病史,多次抗结核治疗,结合病史 考虑结核复发可能; 8.23 予停美士林针,改力克菲蒺片 0.3tidpo 、利福平 胶囊 0.45qm 和 “ 安灭菌针 2.4ivgttq12h 、拜复乐针 0.4ivgttqd” 抗痨及抗感染,未见皮疹、皮肤瘙痒等不 良反应。 46

二、诊疗经过 8.25 考虑可能为多重耐药 TB , 先后加用乙胺丁醇片 0.75qm 、吡嗪酰胺片 0.5tid 和丁 胺卡那霉素针 0.4ivgttqd (链霉素皮试阳性)联合抗 结核治疗。 找抗酸杆菌 ( 痰液 ) :抗酸杆菌阳性( 2+ ) ; 予出院转定点医院治疗。 47

出院诊断  1. 肺结核 ( 涂阳 )  (两肺继发型肺结核,痰涂( + ),复治) ;  2. 支气管扩张伴感染  3. 心律失常(偶发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 房性心动过速) 。 48

出院后随访  瓯海医院痰药敏 瓯海医院痰药敏 49

出院后随访  上海痰培养 上海痰培养 50

出院后随访  上海痰药敏 上海痰药敏 51

目前诊断  1. 两肺非典型分枝杆菌病( NTM 病) ( 涂阳 )  2. 支气管扩张。 52

出院后随访  出院后 CT 出院后 CT  相册 2 相册 2    

出院后随访  与 4.5 孙某 CT 与 4.5 孙某 CT  相册 3 相册 3 54

出院后随访  目前用药: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片;  克拉霉素片;  丁胺卡那霉素胶囊;  利福喷丁;  乙胺丁醇等。 55

非典型分枝杆菌病( NTM 病)  NTM 病由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一般通过 呼吸道或接触传染,多为肺部感染,儿童常引起淋巴结 炎,也有发生皮肤溃疡者。  临床表现与结核相似,但中毒症状轻,血源播散少见。 胸片可显示异常阴影,痰中可找到抗酸杆菌,故与肺结 核十分相似,易误诊。抗酸杆菌  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查。可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但需多 种药物联合应用并增大剂量延长疗程。 56

非典型分枝杆菌病( NTM 病)  可为原发感染,也可继发于慢性肺部疾病,如矽肺、慢 阻肺、重症肺结核。矽肺  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者  如贫血、糖尿病、年老体弱、酗酒和长期肾上腺皮质激 素使用者)易于罹患本病。贫血糖尿病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患者亦易罹患本病, 故又有条件致病性分枝杆菌病之称。 57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NTM 病)  近年来 NTM 病呈上升趋势。日本患病率由 1971 年的 182/ 10 万到 1997 年的 3152/ 10 万, 是 25 年前 318 倍。  AIDS 的出现加剧了 NTM 病流行。  1990 年对 27 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第三次全国结核病 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NTM 总感染率为 1514 / 10 万。其中感染率最高的省份为浙江省 (4419 / 10 万 ), 海南省次之 (4318 / 10 万 ) 。西藏自治区的 NTM 感染率最 低, 为 119 / 10 万。  总的趋势是, 南方高于北方, 沿海高于内地, 气候温和地区 高于寒冷地区。 58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NTM 病)  病理变化与结核病十分相似。有浸润、渗出、 增殖、干酪化空洞形成等多种改变。  临床表现亦与结核病相似。起病缓慢隐匿,有 发热、咳嗽、咯痰、咯血、消瘦等症状,有时 还可侵犯淋巴结、皮肤,引起淋巴结肿大、溃 破,皮肤肉芽肿及溃疡。咳嗽淋巴结皮肤  如向全身播散,病情危重,预后不良。 59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NTM 病)  痰及分泌物的细菌学检查(包括涂片、培养及 菌型鉴定)是确诊的主要依据。  在被诊断为肺结核、淋巴结核的病人中:  1. 对抗结核药物呈原发耐药者;  2. 病程迁延、虽经合理积极抗结核药物治疗而 疗效不显著者;  3. 痰菌持续阳性者;  应疑及本病。 60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NTM 病)  主要应与结核病鉴别,要点为:  ①病情迁延,对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差。  因其对常用抗结核药如链毒素、异烟肼等多不敏感,而 对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环丝氨酸、乙硫异烟 胺的敏感性则因菌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治疗失败率明显 高于结核病。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环丝氨酸  ②皮肤试验。 NTM 病患对 O.T. (旧结核菌素)或 PPD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的皮肤试验常呈弱阳性反应 ,而对本型的 PPD 反应较强。因常有交叉反应,故对其 诊断价值评论不一。 61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NTM 病)  ③确诊的主要手段是菌型鉴定。  ④选择性培养基。在含有对硝基苯甲酸的 PNB 培养基和含有氯化羟胺的 HA 培养基上,人型、 牛型结核菌不能生长,而非典型分枝杆菌可以 生长。 62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NTM 病)  治疗方法  经培养及菌型鉴定确定致病菌,并进行药敏测定,以便 选择敏感或比较敏感的药物。  几种有效药物可联合治疗。  疗程宜长,持续 2 年以上,大部分病例可以取得较好的 疗效。  对长期排菌、病变进展、化学治疗难以控制者,若病变 较局限,宜手术治疗;淋巴结病变久治不愈者也宜手术 切除。 63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NTM 病)  治疗方法  多数 NTM 对抗结核药物耐药, 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疗效不 佳。  NTM 细胞表面的高疏水性及细胞壁通透屏障是其广谱耐 药的生理基础, 是有效化疗的障碍。  主张应用破坏细胞壁的药物如乙胺丁醇 ( EMB) 与作用 机制不同的其他药物如链霉素 (SM) 、利福平 (RFP) 等 联用。  NTM 的获得性耐药, 多由使用单一药物预防和治疗引起 。 64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NTM 病)  近年发现一些抗生素对 NTM 病有效:  如利福类的利福布丁 、利福喷丁;  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莫西沙星;  新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 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  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 / 西司他丁等。 65

 除上述抗生素外, 最近也发现了对 NTM 有活性的 老一代抗生素:  如磺胺类中的 SMZco ;  四环素类的多西环素 ( 又称强力霉素 ) 和米诺环 素;  氨基糖苷类的妥布霉素 (TOB) 和阿米卡星 (AMK) 等。 66

心胸外科 — 疑难病例讨论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