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 梅州市中医医院 赖梅. 概念 又名 “ 火罐气 ”“ 吸筒疗法 ” ,古称 “ 角法 ” 。这 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 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 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温经通络、 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拔脓为目的的 一种技术操作。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Advertisements

第 37 、 38 章 尿石症、泌尿系统梗阻病人的护理 三、肾积水. 泌尿系统梗阻:发生自肾至尿道口任何部位的 梗阻都将影响尿液的排出,称为泌尿系统梗阻, 又称尿路梗阻。 概 念.
肩关节周围炎 概述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 “ 肩周炎 ” ,是肩关节周围 软组织退行性、炎症性病变。一般认为肩部 受凉,慢性劳损与本病的形成有关。常见于 中年以后。本病以单侧或双侧肩关节疼痛, 运动受限为主症。 中医文献中称之为:五十肩、漏肩风、肩凝、 肩痹、冻结肩等。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拔罐法 cupping therapy. 拔罐的含义 拔罐法( cupping therapy ) 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 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 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部皮肤充 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 拔罐法,或称吸筒疗法,古称角法 。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appendicitis 护理学院 沈燕. 教学目标 了解阑尾的解剖生理概要、急性阑尾炎的病因、 病理 了解其他类型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熟悉急性阑尾炎的处理原则 掌握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护理要点.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萬靈丹 夏偉利張麗秋桂繪詩陳寓安. 公司歷史 二零零二年建立 二零零二年建立 華西街老店 華西街老店.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桂枝茯苓丸 《金匮要略》 桂枝茯苓丸 组 成 桂枝 桃仁 芍药 茯苓 丹皮 各等分(各 12g )
拔罐疗法. 第一节 拔罐法的概念和特点 一、拔罐法的概念 拔罐法,是指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使罐内的 气压低于大气压,并使其吸着于病痛部、经穴处 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通过罐内负压、温 热等作用产生治疗效果。
月经不调 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按语 概述 定义  广义 ---- 泛指一切月经病  狭义 ---- 指月经的周期、经色、经量、经质出 现异常改变,并伴有其他症状。 本节课主要以月经周期的异常作为本病 的主要特征介绍。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预防猪流感.
艾灸疗法 罗湖区中医院 张焕琨.
第九章 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 第一节 中草药疗法 一、中草药治疗损伤的基本法则 (一)整体观 (二)辨证施治.
针灸的基础知识.
腰 痛 概述 病因病机 辨证 治疗 其他疗法 注意事项 病案分析 现代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基本概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退变或在外因作用下,引起要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压迫神经根、脊髓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第五章 皮外伤科病症 针灸推拿学院 李铁.
拔罐治疗技术 中医康复教研室 甘灏云.
痛 经 概述 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指女性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小腹疼痛等为主要症状一种临床表现;多见于未婚的青年女性 。
感 冒.
预防颈椎病自我按摩操 要减少颈椎病的发生,不但应注意纠正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还应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常做自我保健按摩,可缓解颈部疲劳,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第四节 浅表淋巴结.
痹证.
痹 证 (Bi Syndrome) 概念** 病因病机** 辨证**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46、 痹 证.
肩关节周围炎 针推学院 针灸治疗教研室.
刺法灸法学 第六章 灸法和拔罐法.
视神经萎缩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 东方医院视神经疾病诊疗中心 韦企平.
乳 腺 癌.
肺结核.
十 慢性腰肌劳损 一、概述 慢性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腰背肌筋膜炎”,主要指腰背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疲劳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引起腰背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的一种病症。
常见急诊的针灸技术应用 主讲 熊芳丽.
气血同病辩证.
您的诺和笔用对了吗 —诺和笔使用注意事项 肿瘤内一科 庞建芝.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浅表淋巴结检查.
痹 证 Bi syndrome.
第一节 头面躯体痛症(头痛,漏肩风) 针灸教研室.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痛 经.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LOGO.
教学目标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了解: 骨盆;邻近器官、血管、 淋巴神经;骨盆底的解 剖。 熟悉: 外生殖的解剖。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肩痹(肩周炎).
第九章 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 第一节 中草药疗法 一、中草药治疗损伤的基本法则 (一)整体观 (二)辨证施治.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腰 痛 概述 病因病机 辨证 治疗 其他疗法 注意事项 病案分析 现代研究进展.
甲状腺激素.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第九节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sciatic neuralgia),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腰、臀、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以放射性疼痛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通常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临床上以根性坐骨神经痛多见。本病多见于感染性疾病、脊柱肿瘤、腰椎间盘突出症、骨盆病变、腰骶软组织劳损及部分内科疾病中。坐骨神经痛属中医“坐臀风”、“腿股风”、“腰腿痛”、“痹证”等范畴。本病与感受外邪、跌仆闪挫等有关。病位主要在足太阳、足少阳经。感受风寒湿邪或湿热下注,痹阻经脉;腰部跌仆闪挫,损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先天性眼球运动功能麻痹 曲海瑛,女,患先天性眼球运动功能麻痹,双眼球不能转动,四处求治23年,未见好转,接受导平治疗20天,双眼球能转动了,巩固治疗三个月,眼球运动功能及视力基本正常。
運動穴位按摩 中國經絡學 穴位按摩 手掌按摩 腳底按摩.
临床杂谈 About Clinical Practice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依普比善历次宣传资料 素材由zhw、ycb、chjl提供.
实用网络营销基础 冯英健 2006年8月6日 首页.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拔火罐 梅州市中医医院 赖梅

概念 又名 “ 火罐气 ”“ 吸筒疗法 ” ,古称 “ 角法 ” 。这 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 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 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温经通络、 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拔脓为目的的 一种技术操作。

拔火罐的历史发展 先秦时期 :“ 以小角角之 ” 治疗痔疮 — 《五十二 病方》 晋代:兽角拔脓血治疗疮疡脓肿 — 《肘后 备急方》 唐代:以竹筒代替兽角 清代:用于治疗风寒头痛等多种内科疾病

火罐种类 ◇竹筒火罐 ◇陶瓷火罐 ◇玻璃火罐 ◇紫铜管 ◇抽气罐 ◇砭石火罐

作用机理 负压作用 温热作用 调节作用 行气活血、舒筋活 络、消肿止痛、祛 风除湿 温经散寒、清热 解毒

护理目标 1 、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酸背痛、虚寒性咳喘等 症状。 2 、环节疮疡症状,对蛇毒咬伤进行解救排毒等。 评估患者病情,即往史、意识、活动能力、有无 感觉迟钝、障碍,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 有无破损和伤口、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二便,手脉象。女性问孕、经、带情况。 评估要点

拔 罐 种 类拔 罐 种 类 ◇坐罐:留罐 5—20 分钟,使局部皮肤潮红,甚或皮 下淤血呈紫黑色后再将罐具取下 ◇闪罐:反复吸拔至局部皮肤发红,或罐体底部发 热为度。肌肉松弛,吸拔不紧,留罐困难或局部 皮肤麻木、功能减退的虚证。 ◇走罐法:反复推拉至部位皮肤紫红为度,用于面 积较大,肌肉丰富的部位。 ◇刺血拔罐法:急慢性软组织伤,丹毒,哮喘,坐 骨神经痛。不可再大血管上行本法。 ◇针罐法:施针达到一定刺激量后拔罐。 ◇药罐法:适用于风湿痛等,有煮药罐,贮药罐

操作重点、步骤 1 、拔罐部位、体位:选择肌肉较丰满的部 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根据所拔部位选取卧位或坐位。 2 、初诊、年老体弱、小儿、和有过过敏史, 晕针史的患者,均宜采用卧位。

准备用物: 治疗盘,火罐(在治疗室检查罐口情况), 止血钳, 95 %酒精,棉球,打火机(酒精 灯),纱块,宽口瓶,大毛巾等。

拔罐方法 一手持止止血钳夹 95 %棉球(酒精棉球应 避免过湿,以不滴酒精为宜)点燃,另一 手持火罐,将燃烧的酒精球深入罐内中下 端,绕瓶壁 1—2 周后迅速抽出,迅速将罐 口扣在选定部位(穴位)上,留罐 5—10 分 钟。注意用火安全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 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观察 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询问患者感觉,检查罐 口吸附情况,局部皮肤以紫红色为度,患 者感觉疼痛、过紧,应及时起罐。

起罐时间: 施术部位产生淤血,留罐达到 5—10 分钟即可气罐 起罐方法 : 一手夹持罐体,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皮肤,待空气进 入罐内,即可顺利起罐,起罐时切勿强拉,以免损伤皮肤。 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无菌注射器吸出液体, 覆盖消毒敷料。 拔罐时间间隔: 拔火罐法可隔日或每日一次,有时用于急性病症,如 腹泻、重症风湿等,也可每日 2 次

效果评价 1 、患者 / 家属对所作的解释和操作表示理解 和满意。 2 、取穴准确,操作做到准稳快,以达到拔 罐目的。 3 、操作过程安全,无发生意外情况。 4 、罐内负压有效,能紧吸皮肤。 5 、取罐后皮肤有罐斑但不至烫伤疼痛等。 6 、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寒冷季节拔玻璃或陶瓷罐时,应预先将罐 在火上烘烤,当罐与皮肤温度相近时再拔。 在上次拔罐出现的淤血现象尚未消退之前, 不宜在原处拔罐。 拔罐时不要使患者受风,以免感冒。 拔罐后 4—8 小时内避免沐浴,游泳。

意外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1 、局部不适,晕罐: 拔罐时应注意询问患者的感觉,观察局部和全身的情 况。局部发热,发紧,发酸,痛较明显或灼热,应取下重 拔;有晕罐先兆如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呼吸 急促,脉细数等症状时,应取下罐,使患者平卧,轻者饮 温开水,静卧片刻即可恢复,重者应立即做相应的处理。 2 、烫伤: 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待自行吸收;若水泡 较大,应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无菌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 消毒敷料。 3 、紫色瘀斑: 局部可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色瘀斑,数日后可消失。 4 、疼痛: 由于罐内负压过大造成患者留罐处感觉疼痛、过紧;应 及时气罐或适当放气。

禁 忌禁 忌 出现一下情况不能予以拔罐: 1 、血友症 2 、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 、极度衰弱、销售、皮肤失去弹力者。 4 、高热不退,抽搐,痉挛 5 、心尖区体表大动脉搏动及静脉曲张部 6 、疝气处及活动性肺结核 7 、精神分裂症、抽搐、高度精神质及不合作者。 8 、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操作注意事项 1 、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 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 、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 痕。 3 、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 切勿强拉。 4 、使用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5 、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6 、若水泡较大,应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无菌注射 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拔罐法的临床应用 颈椎病: 颈项,肩臂疼痛麻木,强硬,活动受限,劳累后加重。 取穴:大椎,肩井,天宗,外关,风池,阿是穴 偏头痛: 头部胀痛或者伴眩晕,睡眠欠佳,时而又发心烦易怒, 睡眠不安,口苦。 取穴:大椎,风池,肝俞 ,太阳 腰痛: 腰部隐痛,活动受限,劳动受凉加重。 取穴:肾俞,腰阳关,气海,委中,阳陵泉,阿是穴。

拔罐法的临床应用 大椎穴刺络放血,大椎至命门走罐治疗流感 大椎穴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刺络放血可起 到泻三阳经热毒,解表痛阳之功;走罐由大椎至 命门能增强经络气血运行、兼调五脏六腑之经气, 激发机体卫外之功能而驱邪外出。 神厥穴拔罐养生:神厥穴储存着人体先天与后天 丰富的生命信息,是无可替代的特殊养生大穴, 通过拔罐充分激发了神厥穴调节经络气血运行之 枢纽功能。

案例 1 患者张某,女, 32 岁 主诉: 3 年来小腹部疼痛疼痛(经期和劳累 后更重),白带较多,食欲不佳,睡眠差, 急躁易怒,伴腰骶部酸痛。舌质暗,苔薄 黄,脉弦涩。 中医诊断:少腹痛(气滞淤血型)

主穴:关元,归来,血海,肾俞,足三里。 配穴:子宫,地机,三阴交,太溪,命门, 大肠俞,承山。 方法:除主穴外,再取配穴 4—6 个互相交 替使用,强度以中度偏上、高度偏下为宜, 以留罐法为主,留罐 分钟,以所拔部 位出现深红或者紫红为度, 1 天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