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的防治及骨盆底肌肉收 縮運動 長庚技術學院 蔡麗紅
尿失禁的定義 是指個體無法隨意控制尿液自身體排出
尿失禁的發生率 1. 在美國每年約有一千七百萬的人口有 尿失禁的現象,並且有一半未曾尋求 醫療協助,且估計因尿失禁所花費的 醫療費用約一百二十億台幣。 2. 在台灣,僅約五分之ㄧ至四分之ㄧ有 尿失禁現象的女性,尋求醫療專業的 協助。 3. 更年期婦女約有一至三成會出現尿失 禁的問題 4. 台灣人口老化的傾向。
尿失禁對身心的影響 身體的影響:壓瘡 ( 褥瘡 ) 、皮膚感染、尿 路感染、日常生活活動受到限制。 心理的影響:可能對其外表和臭味的不安, 而伴隨著抑鬱與焦慮及喪失自信心,與 朋友和家屬的社會交際 ( 社交隔離 ) ,以 及性活動可能會受到限制或中止。
尿失禁的預後 美國健康照護政策及研究之機構 (AHCPR) 的研究結果發現,只要給於尿失禁病人 適當的治療及衛教,大約有 80% 是可以 治癒的。
正常的排尿機轉 1. 持續性和協調性的括約肌放鬆和膀胱 收縮 2. 由中樞神經系統來調節,包括大腦皮 質的隨意控制 。 3. 膀胱容積約 cc→ 膀胱內壓上升 → 骨盆神經 → 薦椎 S2-S4( 排尿反射中樞 ) → 副交感神經 → 膀胱逼尿肌收縮及尿道 內括約肌放鬆 → 尿道外括約肌放鬆 → 排 尿的動作
正常的排尿機轉 4.S2-S4→ 大腦皮質 → 陰部神經控制 → 外括 約肌及會陰肌肉 → 保持收縮狀態 → 交感神 經 → 膀胱逼尿肌及尿道內括約肌 → 逼尿肌 鬆弛、尿道內括約肌收縮 → 尿液則無法 排出。
尿失禁的分類及原因 一、壓力性尿失禁 1. 腹壓增加時即排出少量的尿液。 2. 當咳嗽、打噴嚏、提重物、大笑、跑 步、彎腰時發生漏尿現象 。 3. 原因:骨盆底肌肉收縮力量減弱 → 改變 後側膀胱與尿道之角度 。 (1) 因肥胖、妊娠時的子宮使得腹內壓增 加,壓迫骨盆肌肉膈膜。 (2) 年紀大。
尿失禁的分類及原因 (3) 缺乏女性荷爾蒙。 (4) 生產時骨盆肌肉受傷 。 (5) 當尿道長度過短,或因外傷、手術造成 括約肌及尿道的損傷,都會影響尿道壓 力之形成,如前列腺肥大及尿道狹窄手 術損傷尿道括約肌時,易造成壓力性尿 失禁 。
尿失禁的分類及原因 二、急迫性尿失禁 1. 個體經歷到強烈的尿意後,尿液馬上 不自主地排出。 2. 原因 (1) 長期的膀胱出口阻塞,膀胱為了克服 其排尿的困難,膀胱逼尿肌的收縮力 會不斷的提升,造成逼尿肌的不穩定, 如前列腺肥大以及前列腺肥大手術後 。
尿失禁的分類及原因 ( 2) 當膀胱感染、結石、腫瘤等易增加膀 胱的刺激,進而增加膀胱逼尿肌的不 隨意收縮。 (3) 當大腦皮質受損、脊髓傳導抑制神經 衝動的途徑受損以及副交感神經過度 興奮 ( 如心身症 ) 造成膀胱抑制的能力降 低,導致膀胱不隨意的收縮。如腦血 管意外、多發性硬化症、帕金森氏症 。
尿失禁的分類及原因 三、反射性尿失禁 1. 當膀胱容量達某一定量時,尿液在可 預期的時間間隔內不自主地排出 。 2. 原因: (1) 大腦的排尿控制中樞遭到破壞。如腦 腫瘤、腦損傷、腦血管意外、帕金森 氏症。 (2) 薦椎 (S2-S4) 以上的脊髓傳導受到阻 斷。如脊髓損傷、多發性硬化症。
尿失禁的分類及原因 四、功能性尿失禁 1. 個體經歷到一種不自主的、不可預期 的排尿狀態。 2. 原因: (1) 腦部病變造成有認知障礙,如嚴重的 老年失智症患者。 (2) 身體活動功能障礙,如骨折或截肢患 者,病人無法即時如廁。 (3) 如廁場所過遠、如廁環境缺乏隱蔽性 或光線不足,以及病人因憂鬱或心理 上不願意如廁時。
尿失禁的分類及原因 五、完全性尿失禁 1. 持續且無法預期的尿液排出。 2. 原因: (1) 膀胱或尿道括約肌的神經受到損傷時, 如施行骨盆腔手術而傷害到骨盆神經。 (2) 先天或後天解剖構造上的缺失,如膀 胱陰道廔管、輸尿管異位、骨盆腔放 射線治療形成的廔管 。
壓力性尿失禁之防治 1. 勿從事會使腹內壓增加之動作: (1) 勿提重物、大笑等身體用力性動作。 (2) 多攝取蔬菜水果等高纖維食物以預防 便秘。 (3) 避免長久站立。 2. 肥胖者需控制體重,已減少腹壓 。 3. 加強骨盆底肌肉群張力及括約肌功能, 如操作骨盆底肌肉運動。
壓力性尿失禁之醫療處置 1.Beta 交感神經拮抗劑如 propranolol 。 2. 三環抗憂鬱劑如 imipramine 3. 增加尿道的阻力。 4. 使用女性荷爾蒙。 5. 膀胱頸懸吊術。
急迫性尿失禁之防治 1. 膀胱訓練 (1) 可增加膀胱容量,以抗拒急迫性的感 覺,並延長排尿間隔。 (2 白天每小時攝取水份 cc(7AM- 7PM) ,並記錄攝取量及時間。 (3) 依其解尿間隔,鼓勵在急迫尿意感發 生前 30 分鐘如廁。 (4) 若能自行控制排尿 2 個小時沒有尿失 禁現象,則解尿間隔再延長 30 分鐘。 (5) 將排尿時間逐漸延長 3-4 小時。
急迫性尿失禁之防治 2. 避免攝取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飲料。 3. 執行骨盆底肌肉運動以減緩逼尿肌 收縮及增加括約肌張力。
急迫性尿失禁之醫療處置 1. 平滑肌鬆弛劑,如 ditropan 。 2. 抗膽素劑,如 propantheline 以降低逼尿 肌的收縮。
反射性尿失禁之防治 1. 刺激反射性排尿以達到間隔規律排尿 (1) 每小時喝水 100cc 。 (2) 每 3-4 小時以每 5 秒 7-8 次 ( 共 50 次 ) 的速 度重複輕敲恥骨上。 (3) 需變換不同的位置找出最易成功的部 位。 (4) 等大約 1 分鐘,重複刺激直到膀胱排 空。
反射性尿失禁之防治 (5) 若一次或二次的重複刺激沒有反應, 表示不會有尿液排出 (6) 若上述方法無效,則可撫摸大腿內測、 龜頭、拉陰毛或敲擊鼠蹊韌帶上方的 腹部 (7) 每項嚐試間隔 1 分鐘,每個項目各 2-3 分鐘。
反射性尿失禁之防治 2. 如果可自行控制腹肌,需使用乏氏 (Valsalva) 操作法來輔助觸發排尿。 3. 刺激反射性排尿技巧後 30 分鐘作間歇導 尿一次,隨著餘尿量減少,而減少導尿 次數,當餘尿量少於 100cc 則訓練成功。
功能性尿失禁之防治 1. 協助認知障礙的人,白天每 2-3 小時及 入睡前排空膀胱。 2. 協助活動不便或環境受限的人,安排 適當如廁場所。 3. 找出心理癥結或教導肌肉放鬆技巧以 舒解其心理壓力。 4. 鼓勵並協助在有尿意感之前,即到廁 所排尿或使用便器。
完全性尿失禁之防治 1. 教導勤予更換棉墊或尿套。 2. 教導選擇通氣性質料之衣褲。 3. 協助每次排尿後即以清水拭擦乾淨會 陰部、必要時可用中性肥皂清洗皮膚 4. 鼓勵說出其對尿失禁的感受且給予同 感心勿做批判性言行。 5. 鼓勵參與親友之社會性活動,且對於 期望中的行為給予正向增強效果。
骨盆底肌肉 ( 凱格爾 ) 運動 1. 在 1948 年婦產科醫師阿諾、凱格爾提 出 。 2. 平躺、坐或站姿。 3. 放鬆腿、臀、腹部之肌肉。 4. 想像要忍住解大便而夾緊肛門周圍之 肌肉。 5. 每次排空膀胱解小便時,中間試著忍 住暫停,等數秒再解完。
骨盆底肌肉 ( 凱格爾 ) 運動 6. 緊縮肌肉時須維持 10 秒後再放鬆 10 秒, 且每次要連續做二十遍,每天至少做三 次。 7. 持續約三至六個星期後,才可能出現效 果,因此不要放棄,持續進行一陣子, 才能改善尿失禁的現象。
生物回饋 1. 以生物回饋儀協助骨盆底肌肉訓練。 2. 透過電子或機械的儀器傳達神經肌肉、 膀胱活動,特別是骨盆底肌肉運的的訊 息。
電刺激療法 1. 輔助性的被動訓練法。 2. 以直流電刺激無法自行正確收縮骨盆底 肌肉婦女的陰道及尿道附近肌肉。 3. 增加肌肉的控制能力、強化尿道閉鎖之 機制與抑制膀胱的過度活動。 4. 陰道及肛門電刺激兩種方式 。 5. 電流每刺激 5 秒休息 10 秒持續 15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