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宁波、金华、丽水三市历史高考复习 会 热点 · 重点分析 —— 关注民生与和谐社会 浙江省丽水中学 管丽珍
背景材料一: ……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是教育是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就业是民生之本,收 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这四大问题实际上都是民生的基 本问题,解决好这四大问题,民生问题就基本能够得到解决。所以,在构建和谐 社会的进程中,需要始终将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放在首位,并且始终以民生问题 为核心。关注民生,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背景材料二: 2010 年 3 月 5 日政府工作报告改善民生新举措: 举措一: “ 三农 ” 方面:加大对 “ 三农 ” 的投入, 2010 年中央财政拟安排 8183 亿元, 比上年增加 930 亿元。 举措二:就业方面:拟投入 433 亿元用于促进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 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退武专业军人的就业安置工作。 举措三:教育抓紧启动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抓好五个方面; 一、推进教育改革;二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继续加强职业教育 ; 四是 推进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招生制度改革;五是加强教育队伍建设。 举措四:社会保障方面,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将全国 130 万 “ 老工伤 ” 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提高 10% ,中 央财政拟安排 3185 亿元。 ……
关注民生关注民生 ( 一 ) 民本思想 ( 二 ) 民生问题 的改善和建设 1 、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 2 、中国古代社会不同统治者对其态度 3 、西方的民本思想 1 、近现代中国民生问题的建设 2 、近现代西方社会民生问题的建设 热点知识结构 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 “ 和谐 ” 的内涵 (二)古代社会中的和谐理念 (三)二战后国际社会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 (四)历史上曾有的不和谐声音
1 、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 内容: 一方面表现在对 “ 民 ” 的关注、 “ 重视 ” 上,主张 “ 重民 ” 、 “ 爱民 ” 、 “ 以民为本 ” ;另一方面表现在他们对统治者的 “ 德 ” 和 “ 贤 ” 的要求上, 主张实行 “ 德治 ” 、 “ 仁政 ” 。 代表人物及主张: 孔子的 “ 仁者爱人 ” 思想;孟子的 “ 仁政 ” 、 “ 民贵君轻 ” 思想;董 仲舒的 “ 尊君重民 ” 思想 ; 黄宗羲将民本思想其发展到从未有过的高度,从四个方面 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的民本思想:君害论、公天下论、 “ 工商皆本 ” 论、 “ 公其是非于学校 ” 说。 一、关注民生 —— 民本思想
1 )、春秋战国时期:不为统治者所接受 2 )、唐朝(太宗):接受民本思想,强调 “ 存百姓 ” 3 )、明清时期:统治者采取压制政策。 2 、中国古代社会不同统治者对其态度 3 、西方的民本思想 1 )、智者学派: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2 )、从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3 )、启蒙运动:认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成立国家的目 的就是为了保障个人的权利
1 、近现代中国民生问题的建设 1 )、太平天国: 2 )、中华民国: 3 )、建国初期: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教育方面 4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解决民生问题的失误与成功 失误: 成功: A 、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 (建设总体小康、建设全面小 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党和政府高度改善民生问题的实践 (经济、政治、教育) 一、关注民生 —— 民生问题的建设
1 )、美国罗斯福新政: 2 )、苏联(战时共产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3 )、从中国西方社会的民生政策和措施中得出的共同结论 2 、近现代西方社会民生问题的建设 二、构建和谐社会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 “ 和谐 ” 的内涵 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求同存异、和睦相处;人与自 然之间,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与自然的和平共处,走可 持续发展的道路;国与国之间,应该友好和平相处,共同发展。
1 、中外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和谐理念: 1 )孔子:提出 “ 仁 ”“ 德 ”“ 礼 ”“ 教 ” 的主张,主张以爱人之心 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墨子:兼爱、非攻。 2 )唐太宗:完善科举制,体现了任人唯贤( “ 尚贤 ” )的思 想;推行开明的治国政策(如 “ 爱之如一 ” 的民族政策和开 放的外交政策),体现了 “ 德政 ““ 兼爱 ” 的思想,以此建立 安定统一的国家。 3 )苏格拉底提出 “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的观点,认 为美德和教育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 (二)古代社会中的和谐理念
2 、儒家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A 、政治方面: B 、经济方面: C 、道德修养方面: D 、积极的入世态度, 批判和继承 (三)二战后国际社会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 1 、新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时期的努力; 2 、国际社会:联合国、反战和平运动; 3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四)、历史上曾有的不和谐声音 1 ) 17 - 19 世纪列强的殖民扩张; 2 )第一次世界大战 3 )第二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