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
1. 识记掌握 ⑴掌握精的基本概念、分类、代谢和功能。 ⑵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和分类。 ⑶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 ⑷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代谢和功能。 ⑸掌握人体神的基本概念、生成和作用。 ⑹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 2. 领会理解 ⑴气机的概念,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⑵气化的含义,气化的形式;气的生成与脏腑功能的关系。 3. 一般了解 ⑴精与气概念的形成。 ⑵气机与气化的关系。 【目的要求】
道 气道 气物 道气物 老子 庄子 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万物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万物 易传 列子 宇宙万物生成模式
(一)精的基本概念精
(二)精的生成
(三)精的主要功能
人体之精代谢示意图 先天 之精 后天 之精 精 脏腑 之精 生殖 之精 生殖 繁衍 促进 生长 发育 生髓充脑 养骨 化血 生成贮藏施泄 人体之精的分类 防御 卫外 滋养 濡润
二、气 气的基本概念 气的生成 气的主要功能 气的运动 气的分类
(一)气的基本概念
(二) 气的生成 先天之精气自然界之清气水谷之精气 人体之气
先天 之精 后天 之精 一身 之气 元气 谷气谷气 自然界 清气 宗气 肾为生气之根 肺为生气之主 脾为生 气之源 营气 卫气
1. 气的来源 2. 相关脏腑功能
(三)气的主要功能 1. 推动与调控作用
2. 温煦与凉润作用
3. 防御作用 4. 固摄作用
5. 气化作用 6. 营养作用 谷气 天气 7. 中介作用
(四)气的运动
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在上者降,在下者升,阴阳二气交感。 心肺 脾 胃 肾肝 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
(五)气的分类 先天之精气 自然界之清气水谷之精气 A. 元气 B. 宗气 C. 卫气 D. 营气
1. 元气 2. 宗气 宗气
宗气的分布与功能示意图 宗气 呼吸道 助肺司呼吸 心脉 助心行血气 丹田 资助先天元气 与人的视、听、言、动等相关。
3. 营气 4. 卫气 影响睡眠
营 气 卫 气 概念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 有营养作用的气。 营气属阴,又称营阴。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 有保卫作用的气。 卫气属阳,又称卫阳。 生成 分布 营者,水谷之精气也。 行于脉中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 行于脉外 功能 化生血液 营养全身 防御外邪 温养全身 调控腠理 营气与卫气
三、血 血的基本概念 血的生成 血的主要功能 血的运行
(一)血的基本概念 红色液体 循行于脉中 血 富有营养 是构成人体和维 持人体生命活动 的基本物质之一
化生之源 水谷之精 —— 营气和津液 物质基础 肾精 相关脏腑功能 脾胃: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血液 生成的物质基础 心肺:营气和津液由脾上输于心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结 合,贯注心脉,在心气的作用下化赤而为血。 肝:疏泄气机,影响脾胃运化;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 配合肾精化血(阳生阴长)。 肾: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化生为血,肾精化生元气, 促进脾胃运化,有助于血液化生。 (二)血的生成
脾胃运化 水谷精微 肾所藏之精 z 营气 津液 精髓
血液化生示意图 饮食 水谷 精微 脾胃之气 营气 津液 肾精 肝 心脉 血 清气 肺气 肾气 中焦 受气 取汁 髓 心气
(三)血的主要功能 一、濡养 二、运载 三、化神 面色 肌肉皮肤 神志活动 (血者,神气也) 1. 面色红润 2. 肌肉丰满壮实 3. 肌肤毛发光滑 4. 甚至活动正常 毛发 血的濡养功能
血的功能 失调 面色不华或萎黄,肌肤干燥,肢 体或肢端麻木,运动不灵活。或 惊悸,失眠,多梦或烦躁,恍惚, 甚至昏迷等。 面色萎黄
循行方式: 血液运行于脉道之中,循环不已,流布全身。 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 — 使血液运行不息,并保持一定 的速度 气的固摄作用 — 控摄血液按一定轨道运行 脉道通畅无阻 血液的质量 病邪的影响 (四)血的运行
心主血脉 —— 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 肺朝百脉 —— 肺气宣发肃降,调节气机 肝主疏泄 —— 调节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及流量的平衡 肝 藏 血 —— 防止血溢脉外 脾主统血 —— 控制血在脉中运行,防止血溢脉外 血的运行 相关脏腑功能
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的代谢 津液的主要功能 四、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 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 涕、泪、唾等。 津液 津 液 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 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 并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 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 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 织,起濡养作用。 病理:伤津和脱液
津液的生成 (二)津液的代谢 生成津液 脾胃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游 溢精气 小肠主液:泌别清浊,吸收水 谷精微 大肠主津:吸收食物残渣中的 水液 上输于脾 《素问. 经脉别论》: “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 ”
(二)津液的代谢 津液的输布 脾气散精 肺主宣降、通调水道 肾主津液 全身各脏腑 直接向四周布散 宣发 肃降 身体外周体表和上部 身体下部和内部脏腑 重新吸收 尿液 清者 浊者 肝主疏泄三焦决渎
(二)津液的代谢 津液的排泄
(三)津液的主要功能
(一)精与气的关系 (二)精与血的关系(精血同源)
(三)精与津液的关系 (四)气与血的关系
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 气能生血 气能摄血 气能行血
气与血的关系:血为气之母 血能养气血能载气
(五)气与津液的关系
(六)血与津液的关系 来源相同 相互化生 血 津液 失血过多 血 液 渗入 津 液 (津液亏损) 脉内 脉外 失血 过多 导致 津液 亏损
生理:津血同源 病理:血燥津枯,津枯血燥 临床应用: “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 ; “ 亡血家不可 发汗 ” , “ 衄家不可发汗 ” 皮肤干燥粗糙,颜色变深,呈 褐色,状如鳞甲、松树皮,称 为 “ 肌肤甲错 ” 。多由瘀血、血虚、 血燥、津液不足等原因所致。 本图为中风患者,由风痰瘀血 阻络,肌肤失养而形成肌肤甲 错。 大量外泄 血 液 渗出 津 液 脉外 脉内 津液 大量 耗损 导致 血脉 空虚 营气 (血脉空虚)
气血津液关系示意图 气 津液 血 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 血能化气 血能载气 气能生津 气能行津 气能摄津 津能载气 津能化气 津血同源
第五节 神 神的基本概念 神的生成 神的作用
精气血津液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 精气血津液充足 精气血津液亏耗 神的生成 脏腑功能强健神旺 神衰 脏腑功能衰败 生理意义: 保持了正常的心理活动 状态,并以此主宰和协 调机体内部的生理活动; 机体与外部环境取得协 调统一,体现了神的存 在
意:外界事物的信息通过感觉入心,通过心 的忆念活动形成对事物表象的认识。 志:将忆念保存下来,即通过记忆来累计事 物表象认识的过程。 思:在志的基础上酝酿思索反复分析比较事 物的过程。 虑:在反复思索的基础上,由近而远地估计 未来的思维过程。 智:在虑的基础上,准确处理事务,支配行 为对事物作出适当反应的措施。
神的作用示意图 精 血气 津液 神 驭 生,行,控 生,行,固 生,行,摄 脏腑之气 脏腑功能 推动和调控 分化 主宰生命活动
思 考 试述精、肾精的概念及先后天之精的关系。 简述气的概念、来源、功能。 试述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各自的概念、组成、分布 及功能。 试述血的概念及血的生成和运行与哪几脏有关 ? 各起何 作用 ? 试述津液的概念及津液的异同。简述津液的代谢。 气和血在生理方面的关系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