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遊戲發展 陳秀才教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人文關懷專業實務 教師介紹 上課內容 9/16 兒童遊戲 ( 一 ) 9/23 兒童遊戲 ( 二 ) 10/21 教學設計原理 ( 一 ) 10/28 教學設計原理 ( 二 )/ 國小教師 : 黃楟惠.
推行新修訂的學前教育課程指引 系列﹕ (1) 課程規畫與施行 第三節 「學前教育課程指引 (2006) 」的實踐 II “ 課程發展方向 – 以遊戲為策略 ”
Specimen Records 樣本描述法. 樣本記錄法的特點 內容力求詳盡 適合個案研究 非參與觀察 採現場記錄 觀察時間不宜過長 留意可能影響目標幼兒行為的因素 配合錄音或攝影的使用,可補強或修正 記錄.
社會發展(一):遊戲在心智 發展中的角色 - 基本理論. 什麼是遊玩、遊戲? 遊戲在發展上有什麼功能? 如何應用遊戲於個體的發展上?
南台科技大學 嬰幼兒行為觀察與紀錄 第十六章­觀察幼兒:二至五歲
20 簡易概率 (增潤) 學習範疇:數據處理 (D) 學習單位:6D-E1 簡易概率.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活動3 用燈泡做燈籠 1. 用燈泡製作的燈籠有什麼構造? 2. 製作燈籠的材料有哪些? 3. 自己動手做一個環保燈籠。 4. 闖關遊戲。
發展心理學期末報告 主題:兒童遊戲發展 組長:邱郁宸 10-1節 組員:蘇純玉 10-2節 王貞云 10-3節 許意喬 10-4節
社會福利署中央心理輔助服務(學前服務) 樂在其中 - 遊戲的應用
08 CSS 基本語法 8-1 CSS 的演進 8-2 CSS 樣式規則與選擇器 8-3 連結HTML 文件與CSS 樣式表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花蓮縣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師 36小時關鍵能力研習 分組實做作業單
幼兒遊戲   遊戲與幼兒社會行為 組員:文家柔.朱川川.應珺.翁嘉柔.
身體 ’ 動作的發展與保育.
優生保健與嬰幼兒發展 兒童遊戲發展與輔導 996I0014 黃齡萱 996I0020 陳羿郿 996I0021 蘇郁鳳
第八組 4990U014李宜芸 4990U047陳靜芳 4990U049黃鈴珊 4990U050葉佩汾 4990U061洪欣怡 4990U059梁玉潔.
遊戲教材教法 張毓幸 幼托專班.
發展心理學期末報告 主題:兒童遊戲發展 組長:邱郁宸 10-1節 組員:蘇純玉 10-2節 王貞云 10-3節 許意喬 10-4節
WEBSITE PROPOSAL.
我所知道的知性話題 請發表已知的知性話題.
勇敢作數碼父母 梁永泰.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創意知覺玩具提案 2012/9/10.
保良局余李慕芬紀念學校.
日常生活教育.
人生經驗分享 - 做一個有用的人進而當一個社會領導- 魏綸武 ILITEK EE 80, TsingHua Oct., 2012.
R教學 安裝RStudio 羅琪老師.
Feeling 教學科目:英語 教學年級:四年級 資料來源:自編 & 康軒英語教材“New Wow English”第3冊
科技輔具—遊戲應用 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凱惠 昶霆 耶!.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複 拍 子 國小音樂科學習加油站 Content.edu.tw/primary/music/tp_ck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初接班級時,可實行之輔導活動 1.畫人測驗 2.家庭動力畫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經濟學 學經濟.
重複圖形.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寡占市場的特徵.
實用數學 長度單位的認識與換算.
數字獨樂樂 --數獨原來這麼簡單.
六年級電腦科 KompoZer w3.dhps.tp.edu.tw.
一、生命週期 二、經濟需求 三、收支狀況 四、人身風險事故 五、人生八大規劃 六、財務規劃
三年級上學期英語科教學報告 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 教學方式 作業設計 評量方式.
健康生活 林思敏 五禮.
把你的換帖的CO進來 一個設計者的心路歷程:聯合報企畫林懷駿.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維高斯基( ) Langford, P. (2005). Vygotsky's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Hove England ;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資訊安全和資訊倫理宣導 永康區復興國小教務處.
聖匠小學 小四 全方位學習與自我概念 自我樂中尋.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好朋友相處之道 10句讓你心有所感的話 mar03280 整 理 Music: Angels Sing.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細胞.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義守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在職專班 網頁色彩學--- 以顏色分析網頁設計 指導老師:吳有龍教授 學生:陳正忠 學號: G.
學習經驗分享 牙三 張仁虎.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參、歌唱的型態與種類 歌唱的藝術.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觀塘官立中學 新高中 物理科 新高中資料套.
聲音的產生.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String類別 在C語言中提供兩種支援字串的方式 可以使用傳統以null結尾的字元陣列 使用string類別
富爸爸著作 富爸爸實踐家 現金流101活動.
營運模式.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三章 遊戲發展 陳秀才教授

一、定義: 2.兒童遊戲則指凡能促進兒童身心發展的一切活動,均稱之。 3.幼兒的生活就是遊戲的生活。 1.杜威認為,遊戲係日常生活中,除工作或直接與個體的生存有關的活動之外的活動,即較能自由、自在、自立、自動展開的活動,活動本身就是目的,就是喜悅的活動。 2.兒童遊戲則指凡能促進兒童身心發展的一切活動,均稱之。 3.幼兒的生活就是遊戲的生活。

二、特質 1.自發性:兒童遊戲是自發性的、隨性而起的。 2.快樂性:遊戲是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且快樂、喜悅的行為。 3.重覆性:兒童遊戲常一再重覆,雖無變化,仍樂此不疲。 4.創造性:兒童常在遊戲中幻想及創造,藉而獲得快樂 5.隨年齡的增長而變化:遊戲內容將隨年齡的增長而有所差異。

二、遊戲的功能(教育價值) 增進兒童身心健康及教育。 啟發創造力和想像力。 助長社會化學習。 可擴充幼兒的生活經驗。 具心理治療的功能。

三、兒童遊戲的類型

(一)依兒童的心理發展分為五種 1.感覺遊戲:運用感覺而獲得快樂的遊戲。 如:聽到鼓聲覺得有趣,看到布娃娃而高興等。 2.運動遊戲:因手、腳的活動而獲得快樂的遊戲,稱之。 如:投球、跑步、騎三輪車及嬰兒期手腳運動。 3.模仿遊戲:藉仿效週遭人生活、動作、語言而快樂者。 如:辦家家酒等角色扮演的遊戲。 4.建構遊戲:有目的的建構或製造物體。 如:堆積木、玩黏土、繪畫及砂場遊戲均屬之。 5.受容遊戲:非幼兒主動遊戲,而是被動承受的,稱之。 如:但圖畫書、聽收音機、聽故事等。

各類遊戲發展的年齡: 1.嬰幼兒最早的遊戲類別為感覺遊戲和運動遊戲。 2.嬰兒期遊戲的特徵可稱為練習遊戲。 3.感覺遊戲至2歲後逐漸減少。 4.運動遊戲至成人期以後仍然存在,只是內容隨年齡而變化。 5.2歲後模仿遊戲大為增加,以3、4歲達到頂峰。 6.建構遊戲萌芽於1歲左右,2歲後更是積極,兒童期後則更發展。 7.受容遊戲在1歲以前即已顯現,3歲後更能接受,5、6歲後則能享受其中的快樂。

(二)皮亞傑的遊戲類型: 皮亞傑依認知的發展,將遊戲型態分為三類,且依功能(實踐)象徵規則遊戲的順序發展。

1.功能性遊戲: (1)又稱為實踐性遊戲、練習遊戲。 (2)不論是否使用物品,從事簡單或重覆性的肌肉動作或以固定方式玩某一物品。 (3)例如,打鬧遊戲、跳、跑、追逐或將玩具小汽車在地上滾動均屬之。 (4)出生後頭兩年間出現此種遊戲

2.象徵性遊戲: (1)又稱想像遊戲、假裝遊戲。 (2)遊戲中有角色分配,不論是真實的或虛構的、假裝的、想像的遊戲,均屬之。 (3)幼兒必須先有舊經驗,轉化為心像,才能玩象徵性遊戲。 (4)此類遊戲出現在2歲前後,5、6歲達到高峰後漸減。 (5)如將掃把當馬騎,或扮演白雪公主等角色扮演遊戲。 (6)學前階段兒童主要成就是學會使用不童的象徵。早期以一物代替另一物。三歲後開始以自己身體某部位代表他人或某物。(Julia, C.)

3.規則性遊戲: (1)此類遊戲訂有規則,遊戲者需共同合作,分擔任務。而此規則可能是幼兒自訂或原本即已訂定的。 (2)通常在6歲左右出現,7歲以後最為普遍,此後一直延續到成人。大約5-10歲間,兒童將規則看做是不可改變的。10歲以後則開始知道,只要大家有共識規則是可以改變的。(Julia, C.) (3)如捉迷藏、打躲避球、跳棋等。

(三)司密蘭斯基的遊戲類型 功能→建構→戲劇→規則

(四)非遊戲型態: 1. 無所事事行為:幼兒東看西看,目光環於四周,無特定目標,或毫無目的的在室內遊蕩。 2. 旁觀行為:在一旁觀看別人遊戲,自己並不參與遊戲。 3. 非遊戲:指轉移性的活動(如結束某一活動過渡到另一活動)及讀書、著色、從事老師指定的工作等均屬非遊戲活動。

四、兒童遊戲的分期 派頓(M. B. Parton)於1932年,在變態與社會心理學雜誌中,發表「學齡前兒童社會發展」之研究報告中,分析兒童之社會交往行為有五類:單獨遊戲、旁觀者行為、平行遊戲、連合遊戲及合作遊戲。然亦有學者認為幼兒先有旁觀者行為,才進入單獨遊戲期。

四、兒童遊戲的分期 (一)無所事事行為:1歲左右。幼兒無任何目的的遊戲,東看西看。 (二)旁觀者行為:1歲左右。幼兒只在一旁看他人遊戲,自己並不參與。 (三)單獨遊戲:2歲以前。此時幼兒因自我中心很強,所以在遊戲中,均以自我為基礎,既無意與其他幼兒玩耍,也不想接納其他友伴。此期的幼兒遊戲均為感官為主的感覺動作遊戲,可以一個人玩得很愉快。

四、兒童遊戲的分期 (四)平行遊戲:2~3歲。 1.平行遊戲為兒童表現之最初的社會行為方式。 2.此時幼兒以進入群體時期,然而雖在群體中,其遊戲仍多為各玩各的,彼此間少有溝通,不喜歡與人合作,且遊戲的目的,往往僅為遊戲,並無競爭的意義存在。 (五)連合遊戲:4~5歲。幼兒逐漸社會化,開始與周圍的玩伴談話、共同遊戲,唯人數僅以二人或少數人為主,他們並無特殊組織,只是在一起作相同或類似的活動而已。

四、兒童遊戲的分期 (六)團體遊戲:5~6歲。 1.團體遊戲為5歲以上的幼兒常見的遊戲。 2.此時幼兒已開始玩較為複雜的遊戲,且由無組織變為有組織的群體,如騎馬打仗,已能分成二組展開活動;遊戲的結構,亦隨年齡的增加,漸漸分化。 (七)合作遊戲:7~8歲。 1.此時開始有分工合作的遊戲,而且每個參加分子都有一定的任務。 2.10歲兒童的遊戲規則嚴明,大多屬於競爭性質,自此後兒童便產生合作與競爭等社會化行為。

五、兒童喜歡遊戲的原因

(一)理論上的因素: 1.精力過剩論(surplus energy):1878年由史賓賽(H. Spencer)所提出。此論認為兒童的遊戲是無目的的,是用來發洩過剩精力的方式。 2.充電論:1916年帕特里克(G. Patrick)提出。遊戲可以消除疲勞,提供保養的機會。遊戲在為兒童完成新任務或不熟悉任務而消耗能量下為兒童補充新的能量。(Julia, C.) 3.行為複演論: (1)人類自幼稚到成熟的成長歷程,就好像人類自原始到現代進化過程的重演。 (2)如:8、9歲女童玩洋娃娃是母性本能的複演;6~9歲男童玩騎馬打仗則是狩獵本能的複演。 (3)惟此論缺乏科學根據。

4.生活準備論或預演論:1901年由格羅斯(K. Groos)所提出。 (1)遊戲是為未來生活無意識地做準備。對兒童發展有顯著作用。 (2)如:女童玩洋娃娃是為日後生兒育女做準備;男孩玩冒險遊戲是為日後謀生做準備。 (3)該理論未提出前早就獲得人們的響應,尤其對福祿貝爾(F. Froebel)、 蒙特梭利(M. Montessori)艾薩克斯(S. Isaacs)等人教育思想中產生重要影響。認為遊戲對兒童發展有著重要功能。 5.自我表現論:遊戲是人類求生存的方法,並可表現其人格、個性與自身能力的手段。

6.生活活動論: 杜威說:「幼兒的生活就是遊戲的生活」。 7.補償論:由符洛依德(S. Freud)所提出。將遊戲看做一種釋放緊張的管道,就像父母去逛街一樣,是一種宣洩。這種觀點正是遊戲治療的觀點。

(二)一般因素: 1.基於生理需要: (1)幫助肌肉發育:遊戲活動可幫助大小肌肉發 育。 (2)助長骨骼發育:在遊戲中活動筋骨,有助骨骼發育。 (3)調節體力:體力充沛時,可藉遊戲發洩,休息後,體力又恢復。 (4)促進體內器官作用的進行:遊戲中、對消化、循環、心臟等各器官均有實質的幫助。

(二)一般因素: 2.基於心理需要 (1)模仿:兒童模仿力強,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而產生。 (2)好奇:兒童對許多陌生與新鮮的事都感到好奇,而想一窺究竟。 (3)愛與被愛:在遊戲中,可以滿足愛與被愛。 (4)情緒的疏導:遊戲可以疏導、調適幼兒情緒。 (5)興趣:幼兒的生活即遊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做的事。 (6)成就感:透過遊戲,兒童可充分發揮,滿足其成就感。

(二)一般因素: 3.基於社會需要: (1)修正行為:藉遊戲活動,可修正兒童行為,以符合社會規範。 (2)培養群性行為:遊戲中可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及培養合作、仁愛、互助、謙讓等優美情操。

六、選擇玩具的原則

(一)配合身心的發展:玩具應適合兒童的身心需求,任何玩具應與兒童年齡相稱。 (二)安全性: 1.注意玩具的大小及形狀:玩具的任何一部份長度都不應少於1.5吋(約3公分),以防幼兒將它塞進嘴巴、耳朵或鼻子裡。銳邊尖角的玩具亦應避免,會刮傷幼兒。 2.注意玩具的材料:避免玩具材料有危險性(如玻璃)、有毒(漆、銅),以易清洗者為佳。

(三)經久耐用:選擇玩具盡量構造簡單,經久耐用。 (四)經濟實用:昂貴的玩具不一定好,應選擇經濟而實用者。 (五)多利用家用物品製作玩具:利用家用物品製作玩具,既節省經費,又能配合現實生活需求,發揮教育功能。 (六)顧及兒童的個別差異:應依個別兒童的興趣來選擇,而非以父母的期望或刻板印象為選擇標準。

七、選擇玩具的方法 摸一摸:1.材質是否易碎。 2.玩具表面是否有木刺未處理。 3.邊緣是否圓滑,或有尖角會割傷。 4.玩具本身或配件組合銜接鬆緊是否恰當。 5.間隙寬度是否會讓孩子小指頭卡住。 看一看:1.是否有安全標誌(ST:Safe Toys,台灣玩具公會訂安全玩具之標 誌為綠色ST)。 2.影像、印刷是否清晰。 3.內容是否有趣味性。 聽一聽:1.聲音是否太尖銳而傷及聽覺。 2.音階準不準。 拉一拉:1.配件及縫線是否縫牢。 2.玩具上的絨毛是否容易脫落。 壓一壓:大型玩具的構造監硬度會不會凸限或太脆弱。 坐一坐:1.重心穩定性夠不構。 2.搖晃的幅度會不會容易翻倒。 量一量:1.繩子是否超過30~35公分,易造成纏頸。 2.會讓兒童放進嘴裡的玩具,是否大於3公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