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1.国家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的作用 2.征税与纳税:税收及其种类;依法纳税
一、财政及其作用 1.财政含义:国家的① 和② 就是财政。本质上是 以③ 为主体的社会分配关系。 一、财政及其作用 1.财政含义:国家的① 和② 就是财政。本质上是 以③ 为主体的社会分配关系。 2.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国家财政是④ 、⑤ 的物质保障;具有⑥ 的作用;具有⑦ 的作用,在
经济增长滞缓、经济增长主要受需求不足影响时,政府可以采取⑧ 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 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⑨ 财政政策, 给经济降温。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1.财政收入的形式:根据国家筹集资金的渠道,财政收入可以分为⑩ 收入、 收入、 收入和其他收入四部 分。其中, 是国家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 重要的来源。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 和
。其中,前者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在社会财 富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与企业、劳动者所得呈 向变化关系。 3.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有三种,即财政收支平衡、 和 。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 入 ,或 。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 系,促进 平衡。 三、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
,依法取得 的基本形式。 是税 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2.税收的基本特征: 、 、 。三个基 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3.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 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个生产经营环节 的企业的 行为。 4.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 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 税率。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 要来源,也是 、实现社会公平的有
效手段。 四、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我国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 。 2.公民依法纳税的原因: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 是一致的。税收是国家兴旺发达、繁荣富强、 实现各项职能的 。 3.公民的纳税意识: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 担义务,自觉 (义务意识);同时,还要增强对国家 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 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 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 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权利意识)
【答案】 ①收入 ②支出 ③国家 ④促进社会公平 【答案】 ①收入 ②支出 ③国家 ④促进社会公平 ⑤改善人民生活 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⑦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 行 ⑧扩张性 ⑨紧缩性 ⑩税收 利润 债务 税收 经济发展水平 分配政策 反 财政盈余 财政赤字 大于支出略有盈余 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社会总供求 政治权力 财政收入 税法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增值额 偷漏税 比例 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用之于民 在根本上 物质 基础 诚信纳税 监督 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
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点评: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 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点评: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 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 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财政收入 并不是越多越好。国家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 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典例】 最近20多年来,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我国政府安排专项 扶贫投入不断增加。这说明要想使财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 A.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B.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C.关键是增加税收收入 D.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分配政策 【解析】 充分发挥财政作用的关键是增加财政收入,A最符合题 意;财政收入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B表述错误;C、D是A 的具体要求。 【答案】 A
财政收支平衡是最理想的状态,财政赤字就会引发通货膨胀。 点评: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 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在国家的财政预算和决算中, 收入和支出相等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财政支出大于收入,即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 持,这种状况可能会导致社会总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 在通常情况下,靠扩大财政赤字搞建设,会引发通货膨胀,因为政府 财政赤字的大幅度增加,需要政府举债维持财政支出,可能造成纸币 的流通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使得社会总供给低于 社会总需求,导致商品短缺、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人民生活水平 下降。但是靠扩大财政赤字搞建设不一定会引发通货膨胀,关键是 看能不能用好政府手中的钱。国际公认赤字警戒线为3%。
【典例】 2013年我国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比2012年预算增加 4000亿元,赤字率达2%左右的水平。下列对赤字的正确认识是( )。 A.出现赤字是财政收支平衡的常态 B.赤字是指中央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情况 C.适度赤字有利于经济发展 D.赤字大小以国债的多少衡量 【解析】 财政赤字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它对经济的影响 是复杂的,不能笼统地说财政赤字有害还是无害。一定范围内的财 政赤字能够增加经济建设支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2%左
右的赤字率,属于适度赤字,有利于经济发展,故选C;略有赤字是财政 收支平衡,赤字过大不属于财政收支平衡,A不选;财政收入大于支出 是财政盈余,B不选;发行国债只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措施,D不选。 骗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 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点评: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 纳税款的行为叫作偷税;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 为才是骗税。
【典例】 发票是消费者的购物凭证,也是税务部门进行税务管理 的依据。下边漫画中商家的行为( )。
A.是骗税行为 B.是偷税行为 C.表明商家有经营自主权 D.能够使消费者得到实惠,因而是可以原谅的行为 B.是偷税行为 C.表明商家有经营自主权 D.能够使消费者得到实惠,因而是可以原谅的行为 【解析】 漫画中商家的行为是为了少报应税项目,属于偷税行为, B符合题意;A、C、D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 B
1种意识 纳税人意识 2对关系 财政收支关系;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2个本质 财政、税收的本质 2个构成 财政收入的构成与财政支出的构成 2个作用 财政和税收的作用 3个特征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 4种行为 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
1.财政工作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者进行的。“三财”之 道,生财为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聚财之度在于( )。 1.财政工作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者进行的。“三财”之 道,生财为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聚财之度在于( )。 A.财政收入的增幅与国民收入同步 B.财政收入的增幅应高于国民收入的增幅 C.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企业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 D.避免财政赤字的出现 【解析】 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应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 者之间的量的分配关系,故此题选C。 【答案】 C
2.天津市政府通过落实粮农补贴,设立专项资金,增加农业科技攻关 经费措施,加大对农业财政支持的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 能力。这表明政府通过财政可以( )。 A.改善人民生活 B.促进经济发展 C.实现经济监督 D.巩固国家政权 【解析】 国家通过对财政方向、结构的调整的控制,可以促进经 济结构的优化,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 合题干要求,排除。 【答案】 B
3.在我国,中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原为33%,外资企业一般享受15%或 更低的优惠税率。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将 我国境内的中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这一政策调整将 ( )。 ①有助于改善外商投资结构 ②提高外资企业管理水平 ③提高 中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④促进中外资企业公平竞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此题考生容易误选②和③,而漏选①,关键是没有把握税 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将我国境内的中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 统一为25%,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平等性,有利于促进中外资企业公平 竞争,税率的统一,使外资无优惠政策可言,这有助于改善外商投资结 构,故①④符合题意;企业所得税税率调整不能够提高外资企业管理 水平和中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故②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4.老张月收入88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注:个人所得税起征 点为3500元,税率:不超过1500元的,3%;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15%) 【解析】 应税金额:8800-3500=5300(元) 1500×3%=45(元) 3000×10%=300(元) 800×15%=120(元) 所以,老张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45+300+120=465元。 【答案】 465元
1.国家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的作用(5年8考) 1.国家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的作用(5年8考) 2.征税与纳税:税收及其种类、依法纳税(5年9考)
一、国家收入的分配 财政的收入与支出及财政的作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几乎每年都会 结合我国的财政政策命题,考查形式以选择题出现的次数居多。考 生在复习时要注意区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解在什么经济条 件下采取什么类型的政策,还要注意财政的具体作用的区分。 (1)(201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12)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 段。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
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解析】 财政赤字即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国 家扩大财政支出在市场形成社会总需求,从而促进生产,拉动经济增 长,故A正确;B中的税负的减少不是财政赤字造成的结果,排除;C与 题目无关,排除;财政支出形成的是社会需求增加,D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 A
(2)(2013年北京卷,30)下表是2011年北京市部分经济指标的年度增 长率。 (2)(2013年北京卷,30)下表是2011年北京市部分经济指标的年度增 长率。 财政 收入 支出 社会保障和 就业支出 城镇单位在岗 职工平均工资 个人所得税 14.4% 12.5% 28.6% 15.5% 26.7%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出2011年北京市( )。 A.财政收入高于财政支出,出现财政盈余 B.个人所得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上升 C.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速过快抑制了财政收入增长 D.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抑制了个人所得税增长
【解析】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财政收入高于支出,但这只是年度 增长率,不能说明财政盈余,故排除A;表格信息只有2011年的数据,并 没有与其他年份比较,不能说增速过快,故排除C;职工平均工资增长 不会抑制个人所得税增长,故排除D。 【答案】 B (3)(2013年广东卷,26)在开放型经济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扩 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解析】 做排序题,要正确分析前因后果。本题的起点是扩张性 的财政政策,它直接影响的是财政支出,也就是③,所以排首位;后面 直接影响的是生产扩张,即④;接着是对原材料的进口增加,即①;最 终导致进口成本上升,生产成本增加,即②,故选C。 【答案】 C (4)(2013年山东卷,18)2012年,我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 行调控,实现了预期调控目标。下列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具体措 施三者对应最恰当的是( )。
A.控物价——稳健的货币政策——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 贷款 B.稳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服务业和小微型企业税收 负担 C.调结构——积极的财政政策——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贷款 基准利率 D.惠民生——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 持力度 【解析】 控物价要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故A错误;实施积极的 财政政策,减轻对服务业和小微型企业税收负担,有利于稳增长,故B
正确;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货币政策的内容,而不是财 政政策,C排除;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力度,属于财政政策, 而不是货币政策,排除D。 【答案】 B (5)(2012年广东卷,26)对下图解析正确的是( )。
A.该省财政收入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的 B.该省地区生产总值应与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同步增长 C.该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 D.该省财政收入的比重过大不利于个人购买力的增加 【解析】 解答本题要弄清经济发展(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 收入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四个选项中,A、C表述错误;B对上图的解析 不正确。 【答案】 D
(6)(2011年浙江卷,25)2011年4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 上升5 ( )。 A.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 B.增加国家税收,扩建公用设施 C.减少国家税收,减持外国国债 D.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 【解析】 流通中的货币量大于实际所需货币量导致了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因此,有效控制通货 膨胀,政府应该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故A符合题意。 【答案】 A
(7)(2009年广东文基,3)2009年我国政府工作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强和 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国财政赤字预计达9500 亿元。这表明本年度我国( )。 A.国债支出大于国债收入 B.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 C.税收支出大于税收收入 D.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 【解析】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故 本题选D。 【答案】 D
(8)(2013年山东卷,30)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 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与经济发展情况。 年份 项目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R&D经费 支出(亿元) 4616 5802 7063 8687 10240 国内生产总值 (GDP)(亿元) 314045 340903 401513 473104 519322 R&D经费支出占 GDP的比重(%) 1.47 1.70 1.76 1.84 1.97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 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 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二 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 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 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 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①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②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 依据。
【解析】 第①问概括经济信息,一看标题,明确图表的主旨;二看内 容,注意横向比较、纵向比较;三看小注,补充有效信息。组织答案时 注意由数字到术语、由现象到本质、由理论到实践。第②问从经 济生活角度考查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本题要注意审计材料,从 中获取有效信息,比如“财政”“分配机制”“企业”“市场”等, 根据这些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答案】 ①2008~2012年我国R&D经费支出不断增加,GDP持续 增长,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科 技创新,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可以为科
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科技工作者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以企业为主 体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 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可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优化人财物的配置。 (9)(2013年江苏卷,35)材料一 某课题组就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 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为了说明收入分配发生的变化,首先将样本中 的居民分为五个收入组,每组各占总调查人口的20%,然后将各组198 5和2008两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如图1。
图1 材料二 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 般来说,基尼系数下降意味着收入分配趋于公平。根据国家统计局 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最高点0.491,以后开始逐步
回落,2012年降为0.474。2008年我国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如图2所示。
注: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绝对公平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与绝对不公 平曲线OPQ之间的面积为B,基尼系数= 。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化具有哪些特征?请利用图1 中的数据分别加以说明。 ②根据材料二,从图2中选取三个点连接起来表示我国2012年的实际 收入分配曲线,同时,从下表中选择两项能够使我国基尼系数下降的 政策,并分别说明理由。(作图时请用2B铅笔,并画清楚。)
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②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③推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④对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⑤出台措施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解析】 第①问,要求从材料中找出相关信息并用数据加以 说明。第②问,要求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绘制分配曲线,还要选择两 项能够使我国基尼系数下降的政策并说明理由,题目有一定的难度。 考生在解题时要认真分析提取各种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 行说理。 【答案】 ①收入增长速度快;各组收入增长最低都在10倍以上。 收入增长不平衡;2008年最低、中等、最高收入组的收入分别约为1 985年的14倍、21倍、33倍。收入差距拉大(或收入分配不公);最高 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之间的收入差距从1985年的2.3倍扩大到2008 年的5.6倍。
②作图: 选项:①;理由: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
平的重要举措。选项:③;理由: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 生活的物质保障。(或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二、征税与纳税 近几年,我国修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税收 的有关知识在高考中成为高频考点,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结合 我国“营改增”的试点及推广,全面理解和掌握税收的有关知识,并 理解纳税人意识。 (1)(2013年四川卷,2)S市是我国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试点城市。截 至2012年底,该市共有15.9万户企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其中 九成企业税负减轻。2013年1月,国务院决定选择交通运输业和6个
现代服务业在全国推广“营改增”。“营改增”的积极效应是 ( )。 ①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②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 强企业发展能力 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有益经济结构调整 ④完 善国家财税制度,强化财政支出约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注意本题题干指向是“营改增”的积极效应。“营改 增”的初衷是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解决 重复征税问题。但是,此次改革的效果绝不仅限于减负、降税,其更 深层次的意义是大力推进服务行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故②③符
合题意。 【答案】 C (2)(2013年重庆卷,3)国家在餐饮行业推行刮奖发票,消费者就餐后索 要发票就有中将可能,若餐馆拒绝开具发票,可向税务机关举报。关 于刮奖发票,正确判断是( )。 A.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 B.对无需报账的就餐者可以不开具发票 C.提供刮奖发票可显著增强餐馆竞争力
D.索要和提供餐饮发票利于减少税收流失 【解析】 发票是消费者的购物凭证,也是税务部门进行税务管理 的基础和依据。推行刮奖发票,主要是为了减少税收流失,同时也为 消费者维权提供依据,并不是为了促进消费,故应选D,不选A和B;提 供刮奖发票并不会显著增强餐馆的竞争力,故排除C。 【答案】 D (3)(2012年浙江卷,25)2011年,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 高到3500元后,又大幅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如月销售额和营 业额的最高标准都由原先的5000元提高到20000元。国家提高税收 起征点的直接效果是( )。
A.促进分配公平,达到财政收支平衡 B.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C.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D.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解析】 注意该题的题干指向是国家提高个人所得税、增值税 以及营业税起征点的“直接效果”。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客 观上有利于增加人们的实际收入,而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则 有利于减轻小微企业的负担,故C符合题意。 【答案】 C
(4)(2012年海南卷,5)2011年末,我国开始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 试点,试点行业选择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在税种上,营业 税、增值税分别属于( )。 A.流转税、流转税 B.流转税、行为税 C.流转税、财产税 D.所得税、流转税 【解析】 该题考查我国税收的种类,属于识记层次的基础知识。 营业税和增值税都属于流转税,故A符合题意。 【答案】 A (5)(2011年江苏卷,11)“十一五”期间,全国共计划完成农村公路建 设投资9500亿元。2011年中央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也将进一
步向西部和“少边穷”地区倾斜,其中以车辆购置税安排的投资额 将超过300亿元。这说明( )。 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 普遍形式 ③国家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④公民 自觉纳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材料说的是国家财政投资,即税收的使用问题,②④明显 与题意不符;①③应入选。 【答案】 B
(6)(2011年浙江卷,26)假如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 至3000元,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所有居民应缴个人所得税减少 B.月收入超过3000元的所有居民没有得到实惠 C.居民整体可支配收入增加 D.初次分配更加合理 【解析】 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至3000元,月收 入3000元以下的所有居民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月收入超过3000 元的所有居民应缴个人所得税减少,故A、B说法不正确;国家通过
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属于再分配,故D不符合题意;提高个税起征点,使 纳税人,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税负减轻,相对来说可支配收入增加,故C 正确。 (7)(2011年福建卷,33)“拉弗曲线”(见右图) 描述了税率和税收的关系。它给我们的启示 是( )。
①税收政策必须考虑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②A点是我国政 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税率选择 ③确定税率应充分考虑企业产 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④税率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将导致税收收入的 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 “拉弗曲线”反映的是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 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 资减少,收入减少,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这启示我们,确定税率 必须考虑企业、劳动者的积极性,如果税率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导致 税收收入的下降,必须把税率确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①④符合题
意;A点反映了税收收入达到最高,但不一定就是最佳的,②错误;③观 点正确,但图表没有反映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答案】 C (8)(2010年江苏卷,1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是因为( )。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②税收是国家财政支出的基础 ③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④税收具有无偿性、固定性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 该题考查依法纳税的必要性,①是从公民权利与义务统 一的角度来说的;③是从我国税收的性质来讲的,故①③应选;②④不 符合题意。 【答案】 A
根据考情和考向来看,近几年高考本课重点考查的知识主要有 财政的作用、税收的相关知识等,特别是财政和税收的知识与热点 联系非常密切。备考本课考点除了紧扣教材掌握基本知识外,还要 把握以下重点知识,特别注意领会其中包含的技巧方法,重视与其他 知识点结合考查主观题。
一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 形式: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税收是主要来源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根本原因) 分配政策的影响(合理的分配政策:保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财政支出 种类: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收支关系 收入>支出→财政节余→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收入=支出→财政相等→最理想;收入<支出→财政赤字→利弊要具体分析,要控制在一定限度内;财政收支平衡
(1)财政的主体是国家,因此,财政具有强制性、社会性、历史性的特 点。 (2)财政的目的是为实现国家的内外职能,国家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 和发挥职能,就必须消耗一定的社会产品,但国家本身通常又不直接 从事生产活动,只有凭借政治力量分得一部分社会产品。 (3)财政的本质体现一种分配关系。 (4)要注意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及财政支出的范围。
【应用举例】 某市围绕经济发展培植财源,围绕财源基础强化税 收征管的财税工作思路,不断加强财源建设,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企业, 全市财政收入连续几年保持了较高的发展势头。连续两年实现财 政收支平衡.并消化历年赤字300万元。材料表明( )。 A.财政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增加财政收入 B.分配政策是制约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之一 C.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D.财政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取得的收入
【解析】 该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围绕经济发展培植 财源,围绕财源基础强化税收征管”,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 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C符合题意。 【答案】 C
二 财政的作用 表现 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免费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抗震救灾、帮扶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职工等等) 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的建设、财政投资基础设施行业等等) 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保障 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的监督,打造阳光财政 实质 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1)财政的作用是高考的一个重点,难点在于财政的三个作用是如何 发挥的,什么情况下体现了财政哪一方面的作用。 (2)财政的作用往往是通过财政支出来实现的,因此发挥财政的作用 必须依靠发展经济等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国家通过控制财政收支水 平、方向、结构等充分发挥财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应用举例】 近年来,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我国政府安排专项扶 贫投入不断增加。中央财政的支持,极大地缓解了贫困现象,减少了 农村的贫困人口。这说明( )。
A.财政可以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B.财政可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财政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一切保障 D.财政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财政的作用。A、D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C说法太绝对;B符合题意。 【答案】 B
三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区别 含义 不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工具 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债,保护价收购粮食等都属于财政政策 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都属于货币政策 制定者 财政政策是由国务院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货币政策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制定的
(1)分析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续表)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联系 ①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 ②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 (1)分析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2)结合国内形势,分析当前国家财政政策的运用与收入分配公平的 关系等。 (3)结合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增长、调结构、促 改革”等重大事件,分析财政的巨大作用。
【应用举例】 2013年我国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下属于积极财政政 策的有( )。 ①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 ②增加国有企业上缴财政的利润 ③控 制信贷规模,缓解通胀压力 ④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等领 域的投入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②是紧缩性财政政策,③属于货币政策,与题意不符。 【答案】 B
四 征税与纳税 项目 内容 注意点 税收的 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把握税收与财政、与税 法的关系
(续表) 项目 内容 注意点 税收的基本特征 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是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 把握税与费的区别 我国税收的种类 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 对一些具体的税种进行归类 违反税法的表现 违法税法的表现主要有: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知道对这些行为的处理 树立纳税人意识 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诚信纳税;又要树立权利意识,增强对国家工作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 结合我国税收性质,理 解树立纳税人意识
(1)高考往往以国家新出台的税收政策或相关法律为背景,考查对税 收的基本特征以及税法新政带来的影响。 (2)要重点把握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作用;要学会个税基数调整后 新的计算方法。 (3)关于税收的作用,教材只讲了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对 于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对于国家职能的实现,对于人民利益 的实现有重要意义。复习时应适当补充它的调控和监督作用。 (4)结合目前个税起征点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调整、鼓 励出口增加出口退税等,分析税收政策调整的意义,理解其调节经济 的杠杆作用,特别是对调节收入、实现公平的影响。
【应用举例】 现代税制在规定纳税人依法承担义务的同时,也保 障纳税人享有相应的权利。以下行为体现纳税人权利的是( )。 ①依法按时向税务部门缴纳营业税 ②依法要求政府部门公开财 政支出用途 ③就某个征税行为依法对税务部门提出质疑 ④年 收入超12万元的公民依法主动向税务部门提交申报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此题学生容易误选①和④,究其原因是混淆了纳税人的 权利与义务。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①和④都是公民履行依 法纳税这一基本义务的具体表现,故①④不符合题意;②③是纳税人 的权利。 【答案】 B
(时间:45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收入太少( )。 A.不会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 B.不会影响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调控力度
C.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D.不利于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A、B、D表述 都错误。 【答案】 C
2.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B.财政赤字状况 C.国家预算的合理性 D.税收收入 【解析】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 策,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故选A;税收是财政收 入的主要来源,而不是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该题容易误选D。 【答案】 A
3.2013年我国财政收入保持良好增长趋势。与此同时,国家用于经 济建设及各项事业的支出也同步增长。这说明( )。 A.财政应保持大量节余 B.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目的 C.合理的财政支出能够增加财政收入 D.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证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财政作用概括起来就是国家实 现其职能的物质保证,故选D。 【答案】 D
4.教育事业是我国人才战略的基础。今后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统筹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财政支出必须向教育事业倾斜。 国家财政支出向教育事业倾斜( )。 A.能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B.能保证人民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安居乐业 C.能提高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D.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解析】 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是经济持续快 速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A符合题意。 【答案】 A
5. 2013年9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信息,2013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 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 6%。其中,城市上涨2 5.2013年9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信息,2013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 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6%。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2.9%;食 品价格上涨4.7%,非食品价格上涨1.5%;消费品价格上涨2.5%,服务 价格上涨2.7%。政府控制物价上涨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的传 导效应是( )。 A.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减少财政支出 抑制总需求 B.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 刺激总需求 C.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 降低存贷款利率 刺激总需求 D.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 提高存贷款利率 抑制总需求
【解析】 针对物价上涨这一现象,政府应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减少政府支出,从而抑制总需求,控制物价上涨,故A符合题意。
6.2013年5月29日,中央财政拨付中央水利建设基金5.07亿元,支持有 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做好2013年应急度汛及水毁水 利设施应急修复工作,重点支持江河堤坝、涵闸、泵站、险工险段、 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设施水毁应急修复项目。这一措施( )。 ①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有利于促进农业 生产发展 ③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 保障 ④说明中央财政拨付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中央财政拨付建设基金,重点支持防洪工程设施水毁应 急修复项目,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①入选;水利 建设搞好了,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②入选;③与材料无直接关 系;④观点错误。 【答案】 A
7. 根据国家国债发行的有关规定,财政部决定发行2013年记账式贴 现(四期)国债,本期国债计划发行150亿元,折合年收益率3 7.根据国家国债发行的有关规定,财政部决定发行2013年记账式贴 现(四期)国债,本期国债计划发行150亿元,折合年收益率3.76%,2013 年6月17日开始计息,6月17日至6月19日进行分销,6月21日起上市交 易。国债的发行有利于( )。 ①增加我国的财政收入,从而实现我国财政收支平衡 ②筹集建设 资金,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 ③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缩小收入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 ④我国居民投资,增加财产性收入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 国债的发行增加了财政赤字,并非财政收支平衡,①错误; 国债的发行与缩小收入差距无关,③排除;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 B
8.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这样的情景:购买商品 的时候,当消费者向商家索要发票时,消费者就要多付钱;如果不需要 发票,则可以享受到一定的打折优惠。商家的行为( )。 A.是一种偷税行为 B.是一种抗税行为 C.最终有利于消费者 D.是骗税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 【解析】 本题考查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 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题中 通过不开发票来达到少缴应纳税款的目的,属于偷税的行为。 【答案】 A
9.“取于民,用于民,福祉同谋,千溪活水盈沧海;征以法,纳以法,和谐 共建,一片冰心在玉壶。”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副对联体现了 ( )。 ①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 ②税收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③税收具有无偿性 ④我国税收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上联体现了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下联体现了 税收是有法律支持的,故选①④。 【答案】 C
10.造成漫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中的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我国税收的性质需要改变 B.我国税收制度的不完善
C.公民依法纳税的意识不高 D.政府部门存在着大量腐败现象 【解析】 出现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税收制度的不完 善,与我国税收的性质无关,故选B,不选A;C、D不是主要原因。 【答案】 B
11.不论在任何国家,税收作为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都是国家为 实现其职能服务的,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共同的基本特征 是( )。 A.税收都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分配关系 B.分配的主体都是纳税人 C.税收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D.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解析】 根据税收的含义,税收都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分 配关系,A符合题意;B、C、D说法不准确,不是它们的共性。 【答案】 A
12.网络发票是指纳税人通过互联网、使用税务机关提供(或认可) 的网络发票开具系统开具的普通发票。国家税务总局已于近期正 式公布并实施《网络发票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实施将有望打破 网购不开发票不纳税的“潜规则”。这有利于( )。 ①从源头治理偷税、骗税等违法现象 ②克服市场调节自发性的 弊端 ③增强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④加强对税收的监管,防止税收 流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上述规定有利于克服市场调节自发性的弊端,也有利于 加强对税收的监管,防止税收流失,②④正确;网购不开发票不纳税不 是骗税行为,①排除;上述规定与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的增强并无直接 关系,③应排除。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2013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 年国内生产总值248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1~6 月累计,全国公共财政收入68591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加4795亿元, 增长7.5%。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14913元。其中,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13649元,同比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 长6.5%。 (1)请分析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7分) (2)有人认为,只要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就说明经济发展良好,因此应千 方百计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以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请结合所学 知识,谈谈你的看法。(15分)
【答案】 (1)上述材料反映了2013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财政收入及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都有所增长,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实 际增长幅度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4分)这说 明我国收入分配不合理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势 在必行。(3分) (2)①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4分)②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 与流的关系。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的持续增长。因此,认为“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就说明经济发展良好” 的说法是有道理的。(4分)③分配政策也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 因素。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过 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 买能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从长远来 看,也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4分)因此,上述观点没有认识 到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把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简单地等同 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是错误的。(3分)
14.近年来,A省一些市、县政府给予纳税大户不同形式的物质奖励, 奖励起点大都在几万、几十万元以上,有现金奖励,也有实物奖励。 重奖纳税大户的现象并非只有A省一省存在,在全国也是非常流行。 这种地方政府“重奖”纳税大户的做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 (1)政府重奖纳税大户的行为恰当吗?为什么?(8分) (2)你认为政府应该如何对纳税人进行表彰?(10分) 【答案】 (1)不恰当。(2分)①税收具有无偿性的特征,国家取得税 收收入,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重奖纳税大户的行为违背了税收的上述要求。(3分)②纳税大户虽
然为财政收入做出的贡献大,但未必是依法纳税的典范。纳税小户 虽然缴纳的税款少,但只要能够自觉履行依法诚信纳税义务,就应受 到国家表彰。以纳税多少作为表彰的依据本身就是错误的。(3分) (2)①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 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5分)②对于自觉诚信 纳税的纳税人,国家应以精神表彰为主,这样既能够在全社会营造 “依法纳税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也能够树立诚信纳税企业 的良好社会形象。(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