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8 心理健康與健康促進 徐畢卿 編著
前 言 心理健康是每個人的權利,而維護心理健康不單是個人的義務,也是社會國家的責任。 社會環境與制度建立應該要能使人免於恐懼,社會才有安定感覺,人民才能擁有心理健康。
第一節 心理健康 全世界估計約有15億人,在某一段時間曾被某一種神經方面或精神疾患所困擾,包括心理疾病、行為問題和物質濫用等。 第一節 心理健康 全世界估計約有15億人,在某一段時間曾被某一種神經方面或精神疾患所困擾,包括心理疾病、行為問題和物質濫用等。 全球人類一生中,平均約28%的時間會因某種精神或神經方面的問題而造成無法維持正常功能,而有3/4困擾者是生活在開發中的國家。
被精神疾患困擾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包括:心靈的烙印與標籤化、直接或間接的經濟負擔,以及生活品質明顯降低。 精神疾病目前所造成的負擔約占10.6%。 全球人口增加,老年人口比例亦增長,且老年人罹病的危險性較高,天然災害和人為暴力所致之社會問題加遽,預見未來的負擔仍會繼續成長。
心理健康是構成整體健康的一部分。 當個人感到自己心理不適時,可以選擇逃避不處理,但後來可能衍生成疾病而影響個人之生活功能表現;亦可賴於個人對自己問題的自覺,以及獲得適當的資源,學會處理問題的方法而自我成長。
心理健康的定義 心理健康是一個複雜的現象,由社會、環境、生物和心理等多重因素決定。 特多綜合文獻整理後,認為心理健康應被視為:
‧正在進行的狀態 ‧潛在的 ‧一種資源 ‧是一種與自己、他人或環境的關係或過程 ‧健康的標的 ‧一種價值
‧一種信念 ‧特定的行為和行動 ‧視為沒有疾病的健康、沒有心理疾病、沒有心理障礙 ‧一種狀態,一種指標 ‧一種哲理與照護系統,如社區式照護 ‧微觀與鉅觀政策,如:透過全國心理衛生立法、全國性或地區性政策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心理健康就是對社會所有民眾心理的健康促進與維護,以及精神疾病與殘障的預防。 沒有精神疾病或預防心理不健康或復健僅為狹義消極的意義,而廣義積極的意義為強調心理健康的保持與促進,因此心理健康之定義可由個人層面拓至社區,由消極至積極。
心理健康者具備的人格特徵 │能自我悅納│ 他們不會被自己的種種情緒──如:恐懼、憤怒、喜愛、罪惡感、憂慮……所壓倒,能輕鬆地跨過生活中的挫折,不論對自己或別人,都持寬宏大量、悠哉從容的態度,也會自我解嘲。
不低估也不高估自己的能力,能接受自己的缺點,亦能尊重自己。 覺得有能力處理生活中大部分的情況,並能從日常生活簡單平淡的事物裡,找到樂趣。
│和人相處感到愉快│ 能關愛他人,考慮他人的利益,能和他人發展出滿足持久的關係;能喜歡並且信任別人,同時察覺別人也喜歡、信任自己。尊重在別人身上所發現的眾多差異,不去利用別人,亦不容許被別人利用。 感到自己屬團體中的一份子,並對人類懷著一份責任感。
│能應付生活的各種要求│ 遇到問題時會採取行動解決,並接受自己該負的責任。盡可能創造或改變適合自己的環境,必要時,也能適應環境。 能未雨綢繆,對未來卻不恐懼,能接納新的經驗和想法、能善用自己的才能、能為自己做決定,為自己訂下實際可行的目標,滿足於所做的事,盡力而為並且時常自我反省。
心理健康的工作 吳武典與洪有義以工作目標將心理健康工作分成三個層次: 1. 發展性目標:增進心理健康,發揮個人 潛能,達到自我實現。
2. 預防性目標:針對可能的不利因素或徵候及早預防。包括初級與次級預防兩層面。初級預防強調增進個人的心理抵抗能力,及早發現不利的環境,以及設計良好的環境;次級預防在於早期發現適應不良的徵候,及早處理,使其恢復正常。 3. 治療性目標:對適應困難與已診斷為心理疾病者,工作目標在於如何減輕痛苦,包括社區治療與住院治療兩個層次。
第二節 心理健康促進 一.心理健康促進的定義 潘得定義心理健康促進為:提供健康服務,盡增加個案達到高程度的安寧狀態。
心理健康促進包括: 1.教育民眾維持並促進心理健康,避免或減少 精神疾病的發生,早期發現徵兆與及時適當 處置,減少歧視精神病患。 2.教育民眾減少對心理障礙者的烙印、刻板印 象與偏見,才能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 3.增加大眾對心理健康議題的認知,社會較能 提供支持性的環境予病患,排除病患與家屬 之被歧視與烙印,加速他們對社會的融合。
│預防措施│ 包括:支持家庭面對生活壓力事件、促進人際關係的互動、認知人們對壓力或危機的反應、提供重要的健康資訊與加強個案或家庭對不健康行為調整的能力。
│心理健康促進的目的│ 促進生理健康,增加情緒的耐受度,使人們有能力享受人生,並能在困境與壓力中求生存。 提升人與人之間的歸屬感,賦予人技能與信心,於社會中執行有意義與有效的角色,增加生產力。 減少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或惡化及降低個人、家庭、健康服務體系與國家的心理健康成本。
二.心理健康促進的三級預防 │初級預防│ 1. 舉辦各式活動,如心理健康教育週、街頭表演、展覽、海報展,舉辦座談會及研討會或提供手冊、文章、書籍等。 2. 培養健康的心理特質,自我認識、人際適當互動與檢視自我等。
3. 加強生活教育,紓解升學壓力;父母對子女關愛,質量並重。 4. 各級學校應提供心理衛生課程,自幼即培養基本的心理健康觀念與知識,並對精神疾病有所認識。 5. 建立健康的工作態度、職業功能與消費型態。 6. 制訂國家政策,失業、貧窮、高壓力工作環境、性別歧視、暴力、藥物濫用等環境因素,皆是精神衛生問題之成因。
│次級預防│ 1. 各級學校教育應提供心理衛生課程,自幼即培養基本的心理健康觀念與知識,並對精神疾病有所認識。 2. 加強民眾認識精神疾病的社會教育。 │三級預防│ 消除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患者與家屬之烙印。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對心理健康促進提 出三項重要的工作重點: 1. 促進嬰幼兒心理社會發展。 2. 學校心理健康促進則強調生活技能教育。 3. 發展評估成人心理健康與提升的方案。
第三節 以年齡發展階段看心 理健康促進工作重點 第三節 以年齡發展階段看心 理健康促進工作重點 一.兒童期 (一)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 心理健康促進在兒童階段需注意的是:避免忽視兒童心理社會發展,或任其在非健康的環境下成長。
兒童若處於不利的環境,將易發展為具心理問題的高危險群,對父母患有精神疾病之兒童亦應特別關懷注意。 兒童時期未解決的情緒挫折是導致成人時期情緒挫折的重要原因之一,亦是成人期較差心理健康的預測因子。 可能發生身體方面的健康問題,包括氣喘、語言遲緩、感染性疾病、兒童賣淫及青少年懷孕……等。
‧ 兒童期的高危險群如下: 1. 居住在貧窮地區。 2. 有行為困擾。 3. 經驗到父母分離或離婚。 4. 經驗到失去親人。
兒童在促進心理健康的措施中與成人最大不同,在於成人都是針對個人;但在兒童方面,則是針對其所處的情境。 兒童心理健康促進之焦點在於父母、老師和機構(如學校)等。 學校是促進生活教育、調適技巧和促進學校兒童心理社會發展的理想地方,不但可完整評估兒童,對兒童亦提供全面性的預防和促進之機會。
許多文獻資料顯示嬰兒期是大腦和心理社會發展的重要關鍵期,因此照顧者對兒童身體發展的刺激應與心理發展的刺激同樣重視。 任何提供服務的專業健康人員必須對兒童病理學和動力學有基本的了解,且對照護的目的與措施成效之評價是亟需要的。 專業人員和照顧者對兒童正常發展的基本概念,以及兒童對衝突和壓力可能的反應方式應有所認識,對兒童之技巧訓練和支持性的照護,亦需具備管理挫折的能力。
(二)親子關係與健康促進 父母的教養技巧、家庭的和諧關係和母親的心理健康是兒童心理健康的主要關鍵。良好的親子關係是相當重要的,良好的同儕人際關係亦是如此。 父母婚姻的挫折是一個危險因素,因此對於父母分居或單親的兒童應提供支持和認知技巧的訓練,可緩釋其哀傷和失落的情緒,並有效的減輕心理挫折。
心理健康促進和預防的活動包括對父母的指導,如教導解決衝突的辦法,教導合適的壓力管理技巧、人際溝通技巧與家庭使用認知行為技巧,及尊重文化差異,監測兒童是否被虐,和成為家屬健康照護利益的代言人。
‧ 兒童心理健康促進之工作內容大致可分為以下四點: 1. 在社區中提供兒童高品質的學齡前和幼兒教育。 2. 對有行為問題的兒童,提供以學校為基礎的社交技巧訓練。
3. 對父母死亡或父母分離的兒童,提供認知技巧訓練和情緒支持,並長期追蹤。 4. 對新當父母者給予支持性的訪視,及提供幼兒照顧技巧的訓練。
二.青少年期 (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 心理健康問題在青少年時期呈現戲劇化的增加,許多報告指出年輕人在此階段大有負向情緒。 馬斯特生發現12~18歲的正常青少年,約65%呈現焦慮的症狀;瑞特發現近一半的14~15歲青少年呈現情緒困擾情形。
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包括情緒問題(導致自殺行為)、性問題(青少女懷孕)及暴力、物質濫用等行為問題。 呈現心理健康相關問題的常見壓力可能為: 1. 生活中一般的壓力,如轉學。 2. 嚴重的急性壓力,如父母死亡或分離。 3. 嚴重的慢性壓力,如貧窮、父母為酒癮者 或家庭有疾病史。
青少年憂鬱發生原因: 1. 前置發展因素。 2. 生物因素。 3. 人際因素。 4. 心理因素。 美國近年研究中發現,青少女憂鬱約為青少男的兩倍。
彼得森、薩爾傑尼及肯尼迪的研究發現青少女比起青少男經驗到較多的挑戰和壓力事件,呈現較多的社會、家庭、同儕和性行為親密的壓力。 研究中指出1/4的18歲大學女學生有憂鬱現象,輟學的青少女可能經驗較多的憂鬱情緒,可見青少女比青少男有更多的情緒問題。
長期的情緒困擾易增強青少年自殺的危險性,自殺是青少年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國內受到西方國家影響,年輕人的性態度越來越開放,致青少年婚前性行為越來越普遍。根據1998年調查發現,15~17歲之青少年與異性發生性行為(31.2%)有越來越普遍之趨勢,近十年來青少女婚前性行為比率更由1988年之6.9%遽增至1998年的26.7%,增加近4倍。
青少年的行為問題大致可分為: 1.偏差行為:指社會準繩不能接受而尚未達 犯法的行為,如:蹺課、離家等。 2.犯罪行為:指違反法律的行為,近5年內發 生比率的多寡依序為:偷竊(約55%)、 藥物濫用、傷害與強盜等。
(二)中輟生問題 中輟生亦是青少年期嚴重之問題。近來,報章媒體對青少年輟學生之犯罪案件多有報導,如多年前(2000年)發生中輟生共同謀害同學,灌水泥將屍體棄置;另外還有輟學少年瘋狂砍殺、劫掠路人案等;或與不良幫派少年拼鬥血濺西子灣。
研究調查發現學生中途輟學的因素相當複雜,以家庭及學校的因素最受重視。家庭因素包括: 1. 單親家庭。 2. 雙親的教育程度較低及職業屬較低階。 3. 缺乏促進學習材料與機會的家庭。 4. 缺乏雙親的督導與身教。 5. 學業以外的學習機會不足。 6. 雙親對子女期望低落。
學校因素方面,由於學生在校經歷適應困難所產生的種種壓力之後,極易以蹺課、逃學、輟學、校園暴力等不良行為當作紓發心理壓力之另類適應學校環境之管道。
國外的研究發現青少年具暴力行為的危險因子,包括社會及家庭方面:如偏激的信念、易激動、較差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受到早期破壞性行為模式的影響;至於家庭方面的主要危險因素是父母的特質,如無效的父母教養、缺乏適當的管教及在家庭的暴力行為。
英國FAST Track計畫提供良好預防措施的示範 ,特別是短期改變和長期預防: 1.措施包含:父母的訓練、家庭訪視與個案管理 、社交技巧訓練、輔導老師和班級的措施。 2.因應壓力技巧對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具重要性 ,可增進青少年的生活品質。因此,我們可協 助青少年發展健康和正向的自我覺察。
三.成人期 (一)成人的心理健康問題 失業除了造成當事人負向的身體和心理影響,同時亦會波及家庭成員的健康。 婚姻破裂是危險因素,可能造成身體疾病、自殺、殺人、酒癮和車禍意外。
一個中年男性調查中發現,喪偶和離婚的男性相較於結婚的男性有較高比率的輕型精神疾病。 賀士斯等人的研究確認婦女具較差心理健康的預測因子包括:分居或離婚、來自大家庭或較差的社會網絡連結、獨自居住、較少的社會責任(如工作或母親的角色)和較差的身體狀況。
丈夫遭解僱的妻子,將面臨經濟的窘困,若欠缺親友支持,則增加了婦女的脆弱性,會造成長期心理健康問題。 女性處在非兩性平等的社會,承受更多之壓力,婦女之心理健康實不容忽視,在1996年世界心理健康日即提出重視「婦女與心理健康」之呼籲。
(二)婚姻與家庭適應與健康促進 發展良好的婚姻與家庭關係即為一種人際支持資源,對心理健康促進非常重要。 婚姻與建立家庭是成人期重要的發展任務。 阿克夫認為良好的婚姻適應包括兩項特質,一是婚姻的永久性,一是幸福感。 婚姻的幸福感來自於婚姻生理、心理、社會各方面功能的滿足,這種滿足感是經由付出與不斷學習才能獲致,是一動態的過程。
張思嘉針對大台北地區20對結婚3年內的新婚夫妻所做的研究顯示,多數新婚夫妻婚姻適應的壓力來源在於: 1. 夫妻與原生家庭成員間的適應。 2. 夫妻之間的互相適應。 3. 家庭與工作間的協調。
中國傳統婚姻重視的是家族的結合與子系的傳承,這種傳統對夫妻關係的看法,似乎並沒有因為社會的變遷、婦女地位的提升而有太多的改變。 夫妻處理婚姻適應問題所採取的方式不同,久之則形成固定之互動模式。若能採開放正向的溝通,互相折衷彼此之間的歧見,會較滿意適應的結果。若堅持己見各不相讓,易造成衝突而破壞關係。
家庭的社會責任之一就是使家庭成員在其角色學習中,了解到如何分工合作,如何解決問題。 婚姻除了性的滿足,夫妻亦需經常溝通交流彼此的思想、信仰、價值觀,隨著婚齡的增加,夫妻彼此將呈現相似,這種知己知彼、相互信賴的感覺,從馬斯洛(的觀點來看,是一種歸屬感的滿足。
婚姻關係的社會功能在於使男女雙方獲得適當的夫妻地位,彼此都能了解權利、義務及角色的扮演,同時對於家庭人際關係及親子關係都需負責任。
(三)成人心理健康促進之工作 成人心理健康促進的工作內容包括: 1. 教導民眾重視婚姻與家庭生活。 1. 教導民眾重視婚姻與家庭生活。 2. 對處在不利環境的懷孕婦女,給予以家庭 為基礎的社會支持。 3. 針對失業者提供認知行為治療和問題解決 的技巧,與求職機會。
4. 對長期照顧者提供喘息服務,及心理社會的支持。 5. 教導採取適當的因應,包括移除或減輕壓力(如問題解決策略),降低情緒的反應(如放鬆技巧),和改變對壓力的意義(如正向思考)。
四.老年人 老年人為具心理問題的高危險群。 協助組織社區老年人健康促進委員會或自助團體,老年人經由這些團體可獲得共同的支持、增加社會互動的機會,及擁有獨立感。 教導老年人其所經歷發展階段而未達成任務的預防措施,包括:因應的技巧、良好家庭和社會人際關係的維持、促進健康的環境和有意義的活動。
第四節 壓力處理 一.壓力反應的機轉 壓力源指能引起壓力反應的任何刺激,可以是內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 第四節 壓力處理 一.壓力反應的機轉 壓力源指能引起壓力反應的任何刺激,可以是內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 壓力源可分為心理社會性壓力源和生理性壓力源;前者是指經由人的認知判讀而造成個人壓力,後者是指壓力本身是直接經由生理作用而來,直接對人體引發壓力反應,而無需經由認知判讀過程。
壓力反應是心身合一的系列與整體性反應。 壓力反應主要影響機轉如下:個體認知判讀某一外在刺激為壓力源之後,會產生神經訊息,傳導到邊緣系統,而引發不同之情緒反應,進一步會影響下視丘而使各器官系統處於生理活化狀態;另一訊息同時傳導至管制運動肌肉的大腦皮質區,透過錐體和外錐體系統,增加肌肉強度,隨時準備行動,以面對外在壓力。
主司身體壓力反應的神經系統主要有三:交感神經系統、副交感神經系統、神經肌肉系統。三大系統在情緒反應下會被活化,透過此一神經系統而作用到各器官,影響各器官功能。 和壓力反應有關之內分泌系統包含:腎上腺皮質系統、甲狀腺激素系統、腦垂體後葉、生長素系統。
內分泌腺體的主要作用包括增加腦部血液供應、促進心跳加速、加速體內新陳代謝、增加可用能量、血壓上升、抑制免疫系統等作用。圖8-1可說明壓力與健康之關係。 圖8-1 壓力與健康間之作用途徑
圖8-1 壓力與健康間之作用途徑
二.壓力對身體的影響 │急性影響│ 1.生理方面:出現血壓增高、心跳加快,因而引發高血壓或心律不整疾病。 2. 心理方面:出現疲勞、焦慮、缺乏信心等現象。 3. 行為方面:夜裡睡眠差、白天精神不振,常需求助藥物或利用酒精麻醉自己,最後導致藥物成癮或酒精中毒。
│慢性影響│ 可能造成下列疾病: 1. 腸胃道疾病:胃酸分泌增加而引發胃潰瘍,腸胃蠕動改變而引起腹瀉或便祕。 2. 免疫功能失調:容易感冒等。 3. 精神症狀:若未適當調整或處理壓力,將導致恐懼症、焦慮症、畏懼症和強迫症等精神官能症。
4. 腦或心血管疾病。 5. 肌肉骨骼疾病:近年來常見個體出現肩頸臂痠痛、肌腱炎、腕道症候群、下背痛等,尤以從事電腦操作者常出現。
三.導致壓力的因素 (一)環境 環境中的壓力來源並非侷限於都市生活而已,而是指與噪音、汙染、擁擠、治安欠佳和人際疏離等因素相關。 壓力來源可能單獨出現,也可能同時存在。
擁擠 擁擠和高密度的確會影響人的行為,但對健康的影響還不清楚。 桑得瑞回顧擁擠和密度的實驗室研究與田野調查,發現密度高和擁擠與攻擊性、犯罪率增加、工作表現差及人際關係極度退縮等有關。
伊凡、帕森尼、利波爾和馬汀等人研究印度的住宅密度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發現人口密度高會造成過多或不必要的社會接觸及隱私權不足,亦會導致社會退縮,高人口密度與壓力似乎呈現正相關。 有些研究者認為個人無法控制的因素,可能與高人口密度產生交互作用而造成多種負向結果,包括疾病和死亡。
汙染 現代化的科技帶給人類許多的汙染源,並且快速地散播,但科技的進步卻沒有增長人們面對空氣、水和土壤中有害物質的因應方式。
現代化科技不僅造成汙染量的增加,而且也增多了儲存或處理危險的核能或化學汙染物意外的可能性。汙染對心理的影響包含壓力增加與健康受損。 學者研究人們對空氣品質的挫折忍受度,發現對控制汙染能力的高低較汙染本身其實帶給人們更多的壓力。
噪音 長期暴露於噪音之下會產生壓力。 研究證明噪音對健康的影響,較多是噪音本身刺激的直接影響,而非因壓力增加的間接結果。
克杭等學者調查居住在洛杉磯機場附近的居民,發現生活在高噪音地區的孩子比在低噪音地區孩子,血壓明顯增高。 生活在高噪音地區的孩子,在學校中的課業表現較差,容易分心,挫折忍受度低和具容易放棄嘗試解答困難的傾向。
(二)職業 職場中的壓力來源包括:工作環境、工作本身、公司組織以及人際關係。 工作環境的壓力源包含不安全的工作狀況、噪音、特殊味道或過度擁擠。 工作本身的壓力源來自負荷過重、工作時間過長、夜勤工作;另外角色模糊及角色衝突亦是壓力來源。
缺乏參與感、未獲尊重、溝通不良以及缺乏安全感,則是來自公司組織的壓力源。 與上司、同事、部屬或其他單位互動不良,或工作與家庭生活無法兼顧則是來自人際關係之壓力源。 許多研究證明工作性質中屬高要求和低控制易產生壓力。
維特力爾等人發現醫師的工作要求程度非常高,但也具高的控制度,比起高要求和低控制力的醫學院學生,承受較少的壓力。 艾特曼等學者發現工作決策較自由的人,較少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而在高要求和低決策工作情境下的白領階級,比藍領階級罹患心臟病死亡率相對危險性較高。
工作中的負向溝通和不良關係是職業壓力的來源,工作要求和家庭責任之間的衝突亦是壓力來源,女性的衝突更突顯。 許多研究探討女性的工作壓力來源,發現負有照顧孩子責任的職業婦女比沒有工作的女性經驗到更多的壓力。
(三)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是一項潛在的壓力來源,但也具緩衝壓力的效果。 人際關係若有問題會引起壓力,但具支持性的人際關係卻可對抗壓力。 派特克等學者調查大學生的壓力事件報告中指出,人際關係為排名第三的壓力源。
男女在家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面臨不同的角色期待,是故所承受的壓力不同。 女性常因為工作負荷多及必須扮演多重角色,如員工、妻子和母親的角色常常並存。 雖然擁有多重角色不必然一定是壓力,但在履行每一種角色任務時,若彼此發生衝突或連結困難就會導致壓力。例如:先生若不支持妻子謀職工作,妻子就易處在家務和照顧孩子未能公平分擔的生活中產生壓力,而易造成夫妻間衝突。
許多先生不能完全支持妻子在外工作,是因對妻子在工作中所獲得的權力備感壓力,或感覺疏於被照顧。 先生們認為妻子應該滿足他們的需求,這種態度會導致他們不易支持妻子的努力成果。 夫妻努力投注精力於各自生涯事業,但彼此常感到欠缺來自配偶的支持,壓力感油然而生。因此,能否兼顧工作和家庭,對夫妻雙方都會產生壓力,並因缺乏配偶的支持,倍覺辛苦。
(四)睡眠問題 睡眠剝奪會導致降低人們的工作表現、注意力,甚而還會產生幻覺。造成睡眠剝奪之原因很多,包括焦慮、憂鬱,以及其他心理疾患等。 睡眠剝奪會影響心理和生理的功能,可能成為一種壓力,也可能是其他壓力所造成的結果。 睡眠剝奪造成健康的影響可能為意外事件發生的機率增加和免疫系統功能的改變。
每個人對環境中的人事物常有自己持續一套的看法和感受,這些看法感受結合了個人的態度、價值觀和行為型態,亦構成其所謂性格架構。 如神經質性格較容易對事件產生壓力,是因這些性格受到扭曲,對自己或他人有不合理的期待,及受到自我脆弱度及各種應付壓力的行為模式等影響。
每種人格特質均有其弱點,個人和環境的互動下,若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或受到挫折,均可能對個體造成壓力,進而產生壓力反應影響心理健康,其重要因子有個人覺察到內外在壓力的總合、個人自我強度與個人所擁有之社會支持等三項。
當個人感受到的壓力愈大,對其心理健康愈不利,若擁有足夠的自我力量或充分的社會資源可運用時,可減緩心理不健康的可能性,因此學會壓力處理的方法對增進個人心理健康極為重要。
四.壓力的因應與處理 個人面對壓力的反應是複雜且具個別性的,個人因應的能力會影響其壓力反應的表現。 因應是一種技巧,利用環境或個人認知的轉化以削弱壓力反應強度,重新建立本身系統的恆定。 因應是一種過程,可經由學習得來的對壓力情境的一種反應型態,因應需要投注心力努力地處理情境。
因應策略可分為適應型和適應不良型,前者如積極面對、紓解情緒、尋求支援、運動、放鬆等,能減少壓力,同時又能促進健康;後者如過度飲酒或藥物濫用、社交孤立,自我傷害或傷害他人等,只是暫時性的降低壓力,但造成長期健康的耗損。 有效的因應包括:移除壓力源及控制我們的認知與反應。
移除壓力源 將壓力源從生活中移除,是處理壓力的一個有效方法。 假如工作壓力太大,那就需要減少工作量。 如果壓力是來自於不快樂的婚姻,那麼,可以向婚姻諮商尋求協助,改善婚姻狀態。
認知因應 我們的認知與我們對壓力事件的反應,有緊密的連結。 一個有效的因應方式是改變我們如何思考(或解釋)事件。 將壓力視為一種挑戰,認為自己有能力勝任時,這樣的壓力就自然減輕了。
管理壓力反應 如果在現實生活中,壓力源無法被移除或改變,那麼,另外一個有效的選擇,就是管理我們的心理及生理的壓力反應。 舉例來說,安排一些放鬆的時間,如有氧運動、嗜好或與朋友一起消磨的時間。 於高壓力的21世紀,快速的生活步調、不穩定的經濟生活、脆弱的人際關係、高汙染的生活環境等等,造成生活壓力的來源。
可以從生理、心理與人際三個層面來探討如何增加抗壓性: 1.在生理上:你是否有好好照顧你的身體呢?每 閉氣一次,內在壓力也就多一點了。你有沒有 發現,你的頸肩經常酸痛呢?這些都是壓力累 積的現象。當有這些發現時,站起來運動一下 ,讓自己輕鬆些。多點運動、多點放鬆、多多 深呼吸,都是可以增加你的抗壓性。
2.在心理上:你如何看待自己,腦中經常浮現的是正面的想法還是負面的想法呢?你經常讚美自己嗎?還是經常批評自己?當你發現一些批評自我的語言時,多多讚美自己一些,可以讓你產生正向的力量。 3.在人際上:你是否有一些可以談心的朋友?友誼關係是可以調適壓力的,過去的研究中也發現社會支持會緩衝壓力對個體的影響。建立良好的友誼關係,可以協助你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壓力。
在這個高壓力時代,產生了一群低抗壓性的「草莓族」──美麗易碎,這些E世代的年輕人成長在富裕物質環境、享受高科技的發展,與快速便利的生活。雖然他們成長在溫室中,相對地卻沒有辦法培養出良好的抗壓性,造成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放棄自我,而導致很多身心與行為上的困擾。為了躲避這些壓力,就採用其他不適切的舒壓方法,如泡夜店、使用搖頭丸、一夜情等。
能夠因應壓力有賴於許多資源: 1. 強壯的個體比脆弱的、生病的、疲勞的人,有更好因應外在與內在需求的能力。 2. 解決問題的技巧。 3. 正向想法,當個體相信他們能成功地達成冀求的結果,就能提升因應壓力的能力,這種能力與問題解決技巧有關。 4. 社會技巧。
一個良好的壓力因應者通常具有以下幾個 特徵: 1 .具備良好的自我控制力及操縱環境的能力。 2. 對事情或工作很投入,可以忍受暫時的不快樂,而從長遠的宏觀來看事情。 3. 均衡的飲食和規律的運動。 4. 善用周遭的社會資源與網絡。
抗壓性 壓力處理的一般原則可分為下列幾個步驟來進行:
│原則一:避免、減少或調整壓力源│ 個人先認清壓力和壓力的各種反應,才能辨認自己的情緒和生理反應,以及該如何去因應。因應的策略包括改變個人的認知和環境的安排,或發展問題解決能力和自我肯定等。 有些壓力是可預期的,可以先預做準備工作或訂好因應計畫,或將各項可能發生的事件安排在適當時機,以分散壓力所造成的衝擊。
應的技能│ │原則二:發展個人適用的降低壓力反 冥想、肌肉放鬆訓練、呼吸控制、催眠治療、生理回饋治療等均是可行的方法。 應的技能│ 冥想、肌肉放鬆訓練、呼吸控制、催眠治療、生理回饋治療等均是可行的方法。 練瑜珈、打坐、學氣功、朝陽氣與打太極拳等都是坊間民眾常用的方法,透過以上這些技能,得以控制處於壓力作用下而致的生理功能異常。
│原則三:以健康的方式來處理壓力的反應│ 許多人運用適應不良型的因應行為和不成熟的心理防衛機轉來面對壓力,情緒無法發洩壓抑在心中;或是藉酒、藥物暫時逃避,獲取短暫的壓力紓解;或孤立自己,拒絕別人的幫助。 這些都是不健康的處理方式,較佳之方式為找人宣洩、傾訴和運動。
律合宜之運動│ │原則四:安排創意性的休閒並配合規 │原則四:安排創意性的休閒並配合規 律合宜之運動│ 運動會增強心肺功能,降低血壓、焦慮、自律神經系統反應、肌肉緊張度與體脂肪等,亦可提升自我概念和改善自我控制力。 運動可紓解壓力的原因如下:
1. 適當的運動可直接改善因壓力帶來的不良代謝產物,譬如高血糖、高脂肪酸等。 2. 適當的運動可以改善體質,同時誘導腦部分泌腦啡而使情緒穩定。 3. 規律的運動可維持健康的體能,這是應付壓力與危機最基本的裝備。
根據研究,運動需符合下列條件方能達到效果: 1. 強度:強度需達到每個人最大心跳速率 的60%。 2.持續度:必須維持15分鐘,使其心跳不低 於最大心跳速率的60%。 3. 頻率:每週至少3天。
耐心、可近性的運動設施和他人的支持是運動能否持續的重要因素。除考慮興趣因素外,應將運動計畫納入個人的生活型態中,將其變為「終生習慣」。
五.危機處理 凱普藍(1961)對危機所下的定義是「當個人的生活目標遇到困難,以過去解決問題的技能處理而不能解決此困難,此時個人會出現一段期間的混亂,甚而瓦解」。 危機是一種系統性動態的失衡,這種改變是由於系統間內在需求與外在需求失調的結果。
個體使用過去慣有的能量(內在資源)來解決問題,同時尋求情境的支援(外在資源)以維持平衡。如果內在資源及外在資源都無法解決問題時,則會出現無助感,最後導致行為或功能的失調。
危機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發展性的危機,這種多半是可預知的,如準備生產;另一類是情境性的危機,通常是不可預知的,如親人突然死亡。 危機具有正負向兩種影響。它是一種催化劑,可以打破原來的習慣,喚起新的反應,強化個人的適應能力,達到新的境界,常言危機就是轉機。
可能因個人無法處理危機而造成個體行為偏差或功能失調。 個人對壓力事件的感受,可資利用的支持系統與個人的因應能力等,為幫助個體回復到原來的平衡狀態因子,又稱為平衡因子。
第五節 另類療法 一.閱讀治療 定義 閱讀能讓讀者對自己、人生方向還有相關議題產生新的見解,所以早在1802年美國班傑明即建議病患閱讀小說,以改善心理問題,爾後此方式蓬勃發展。
閱讀治療可應用在預防階段,即藉閱讀者的經驗與其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而產生交互作用,進而促進閱讀者的態度和行為改變,終而形成良好的生活適應。 閱讀治療目的在治療及預防心理及行為適應困擾,協助當事人解決問題,發展不同階段的能力,促進文學作品與人格之間的互動。
閱讀治療的定義如下: 1.透過書或閱讀來解決問題。 2.經由閱讀文學,協助個人發展進取的態度,進 而衍生滿意的個人適應與社會適應。 3.可在讀者的人格與讀物之間產生交互作用的過 程。 4.閱讀之後,個人的態度和行為受到影響而深具 分享、塑造與價值增進的歷程。
5. 讀者藉著閱讀材料,與治療工作者的閱讀指導方式,跟作品中的角色人物、情境、問題認同,獲得情緒的淨化、發抒與洞察,以解決問題。 6. 運用書籍與閱讀指導,獲得理解或解決個人問題的方法。
應用 1. 個人方面:可應用在身體殘障、肥胖、語言障礙、慢性疾病、癌症、口吃、心理困擾、智能不足、低自尊、孤獨與畏縮者,協助其解決問題、改變態度及改變行為等。 2. 家庭方面:可應用在親人死亡、離婚、夫妻關係與人際關係不良及受虐等問題者。 3. 社會方面:可應用在酗酒、吸毒、貧窮、暴力及遷移等社會問題者。
功能 1. 充分地了解人類的行為和動機。 2. 協助人們更自由地討論問題。 3. 對個人作正確的自我覺察、自我評價,及發展自我概念。 1. 充分地了解人類的行為和動機。 2. 協助人們更自由地討論問題。 3. 對個人作正確的自我覺察、自我評價,及發展自我概念。 4. 釋放情緒壓力、減輕孤獨感。 5. 勇敢地面對問題,計畫及執行有建設性的問題解決方案。
6. 促進人際關係的覺察和良好互動,提高生活適應能力。 7. 有機會注意自身以外的事物和觀念。 8. 認識個人的態度和行為模式,發展自我和社會之間的良好互動關係。
二.芳香療法 「芳香療法」泛指運用芳香植物所萃取出來的精油(單方或複方),依照不同的使用方式(按摩、泡澡、蒸氣吸入、薰香等)及劑量,經由呼吸道、皮膚或口服吸收進入體內,來達到舒緩精神壓力、調理身體健康或養生保健的自然療法。
法國化學家雷內‧摩莉斯‧蓋特佛塞在1928年首度在科學刊物上發表有關「芳香療法」的研究成果。 芳香療法的使用方式可分為三種:
1. 經呼吸道吸收:其原理是精油的氣味分子經鼻子吸入而刺激嗅覺器官,再傳到腦中控制情緒的邊緣系統;另外也會經由血液(鼻子→氣管→肺→微血管→肺靜脈→心臟……→循環全身)傳遞到全身各個器官發揮作用,達到改善或調理情緒、心理、身體的效果。
2. 經皮膚吸收:其原理是精油的分子極小,能穿透皮膚迅速吸收,並深入皮膚組織到達血液、淋巴等循環系統,繼而傳到身體其他部位產生作用。 3. 經口服吸收:必須使用品質良好的純精油,且需經專業芳療師或醫師評估使用劑量和用法,否則不能口服。
精油如同藥物一般,雖有效用,但也有其毒性,因此在使用時需注意使用的劑量、途徑以及禁忌症。 應用上可分為: 1.家居芳香療法:主要是作為日常保健用途。 2.臨床芳香療法:透過臨床實證及藥理分析, 使用芳香療法協助病患復原。
三.音樂治療 音樂治療是運用不同的音樂活動(例如:被動傾聽治療者所提供的音樂、聆聽偏好的音樂、參加音樂課程或活動)來刺激感官,撫慰心靈,進而改善、維持及促進身心靈的安適狀態。
音樂治療最早可追朔到西元前,巫師唱經文、唸咒語來驅魔治病。 南丁格爾發現音樂對病患生理與心理的影響,並實際運用音樂在傷兵照護上。 音樂治療的原理是運用音樂引發聆聽者身心反應,音樂具有調節視丘、邊緣系統及神經衝動的傳導;活化的邊緣系統可降低神經內分泌及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動,進而降低因壓力引發的可體松及降低腎上腺皮質激素,引發愉悅及放鬆情緒之正向反應。
許多研究探討音樂治療的成效,其結果顯示音樂治療的效果包括:改變血壓、心跳與呼吸速率、減經壓力、增加免疫力、降低可體松數值、減輕急慢性疼痛症狀、改善精神症狀以及增加安適狀態等。 低頻率音樂令人放鬆,高頻率音樂則令人感受壓力;用以治療失眠的音樂應選擇節拍速度約略低於人類心跳,令人感覺鎮靜進而達到放鬆效果。
臨床運用的範圍很廣,包括:手術病患或產科、兒科、精神科、安寧療護與長期照護機構的病患等,分別可以個別和團體方式進行,活動內容有聆聽音樂(個人偏好音樂、緩和音樂或古典音樂)、歌唱、伴隨音樂的身體活動與樂器演奏等。
每個個案對音樂的身心反應有其獨特性,某些音樂對某些人有療效,並不意味著對其他人也有療效。 進行音樂治療前,除對選擇的音樂有適度的了解,確實評估個案對不同種類音樂的合適性,亦需考量個案對音樂的喜好和關聯性與審慎評估個案的需要及其社會文化背景,以便產生療效,避免因為音樂而引發個案不愉快的情緒或回憶。
四.穴位按壓 穴位按壓是中國傳統醫學中獨特的治療方法之一,是依據經絡、針灸原理,在身體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以手指按壓代替針刺,使身體產生酸、麻、重、脹的得氣感覺,以發揮保健或治療的目的。
穴位按壓具有非侵入性、安全的特點,可由護理人員或照顧者自行操作,不需要醫囑,可獨立執行以促進健康及解決個案健康問題。 根據馬惠文、張曼玲及林綽娟(2007)以系統性文獻回顧檢視穴位按壓在護理實務的應用,結果顯示穴位按壓照護成效成正向結果。常運用在下列八項狀況:
1. 癌症化療、手術麻醉、妊娠、暈車等引發之噁心嘔吐症狀,以及牙科治療有強烈作噁反應的病患。 2. 青春期女性之原發性經痛。 3. 待產婦的產痛。 4. 末期腎病患的疲憊與憂鬱。
5. 末期腎病患及老人之睡眠障礙。 6. 預行手術病患之焦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患與呼吸器依賴病患之呼吸困難。 8. 促進腹部術後病患腸胃道蠕動。
‧穴位按壓操作方面要考量: 1. 選穴範圍:在中醫治療多依個案診斷及證型來選擇主、配穴。 2. 按壓手法:多以大拇指做環型按揉、垂直按壓或兩者交替進行。 3. 按壓頻率:差異性頗大,按揉法多為每秒鐘按揉1~2圈,持續5~10圈後休息1秒;按壓法多為持續按壓5~10秒後,休息2秒。
4. 按壓力道:強調以溫和堅定,均勻柔和的力量,由輕手法開始逐漸加重,但仍有個別差異性,必須依個案的年齡、性別、皮膚的厚薄來決定。在執行穴位按壓過程,為了確定按壓穴位的正確性,以及修正按壓力道大小的依據,應主動評估個案是否有酸、麻、脹、重、溫、電傳等「得氣」的感覺。
5. 按壓時間:各作者所言不一,每個穴位點按壓時間從1~10分鐘不等,但以3~5分鐘最常見。若配合按壓前的放鬆處置(深呼吸或按壓四肢放鬆),單次穴位按壓療程訂於10~15分鐘左右完成。
五.寵物治療 寵物治療泛指以動物為媒介,有計畫、有系統的將合乎條件的動物適當的納入健康照護中,透過個案與動物之間的互動,以提升或改善個案身心靈層面的治療效果。 寵物治療最早起源於9世紀,居家照護者運用寵物來協助殘障者的日常生活功能。
17世紀,治療者結合騎馬與醫療照護方式來治療神經系統障礙及痛風的病患,改善其肢體活動功能。 18世紀後期治療者將寵物運用在輔助治療智力發展障礙病患及社區殘障人士。 之後漸漸擴展到不同疾病的治療上,例如:骨科矯正、開心手術、一般外科、復健、癌症以及安寧療護。
研究證實人與寵物所建立的情感,不僅可以減緩身體苦楚、安撫憂傷情緒,亦能改善當事人與人的關係。 在寵物治療中可以運用各種不同的動物,最常使用的是養小狗,有時養魚、兔子與小鳥亦達效果,因此,必須依據治療需求來選擇最適合的動物。 寵物治療計畫是一多元專業整合的健康促進方式,可應用於個人及團體。
在執行運用時需評估個案的基本資料、特性,以及個案對寵物的認知感受與過去經驗;所運用的寵物需經過特別的篩選與訓練,健康(如沒有皮膚病),溫馴無攻擊性及可以聽從指示是必要的。 許多民眾在日常生活中,藉由豢養寵物的日常照護例行活動中達到自我沉澱,亦藉由與寵物之間情誼的建立減少孤獨與疏離感。
第六節 靈性成長 靈性的內涵 歐畢利將靈性定義為超越物質,思考人的終極目的與價值;史培卡則將其定義為在某一生活經驗中思考存在的意義。 第六節 靈性成長 靈性的內涵 歐畢利將靈性定義為超越物質,思考人的終極目的與價值;史培卡則將其定義為在某一生活經驗中思考存在的意義。 靈性實則包含三個元素: 1. 生命與死亡的意義及人生目的之追尋。 2. 希望的追求。 3. 對自己、他人及宗教的信念與信仰。
貝克則發現「靈性」蘊含四項特徵: 1. 靈性是人類生理、心理及社會各層面的整合。 2. 靈性是人類尋求人生意義的激發力。 3. 靈性是人與人彼此分享與溝通的聯結力。 4. 靈性是人類行為思想的導引。
靈性是個人的內在資源,指引個人的思想、言語與行為,深遠影響著個人所有層面。 靈性包含了個人的生活經驗、成功與失敗、快樂與悲傷、優點與缺點等所有的生活範疇。 靈性並非宗教,它包含了個人的生命哲學理念,亦即願對宇宙臣服,信賴宇宙的慈善,相信天無絕人之路,在寧靜中危機就是轉機,善意激發另一個善意,直到無窮。
宗教是個人透過各種宗教活動來表達靈性的內在,是人類滿足靈性需求的方式之一。 個人的內在資源能量越匱乏,即表示靈性的貧瘠;靈性豐富的人,內在有源頭。 個人越在意識層面體驗到「意義」,並且排列出意義輕重的價值體系,就越能體驗靈性的內涵。
靈性危機與靈性追求 ‧現代人的靈性危機包括: 1. 過分關心文化、社會表層的問題,而忽略人類深層不易看見的問題,如價值觀、信念……等。不願探究也不再注意人的終極關懷及生存信念。
2. 「整全」的人被割裂、化約與減縮。 3. 世界功利主義化,為了錢財、名利,可以忽略生命和諧的關係,而無法在生命和諧的關係上得到真正的「平安」。
詹姆士建議人們應常思考以下的問題: 1. 何為真實的? 2. 宇宙的本質是什麼? 3. 歷史的意義為何? 4. 人是什麼? 5. 人死的時候會如何? 6. 我們如何分辨善惡? 7. 我們如何知道各樣事物?
台灣目前充斥「速食文化」,求快、求新,講究速成,只求眼前看得見的成果,只問收穫,不問耕耘。 靈性成長有助於發展人類的潛在力量,使個人能夠更正向積極的解釋環境,進而去改變外在環境,如此,不但使個人活得更豐盈更存有,進而能使社區、社會更健康。
第七節 護理人員在心理健康 促進之角色與功能 第七節 護理人員在心理健康 促進之角色與功能 護理人員在促進個人、家庭和社區心理健康時,必須是敏感和有能力的,因為文化背景與價值觀點會影響民眾的健康信念與對健康有關的決定。
護理人員了解民眾對健康、家庭或社區的信念後,提供合宜文化的照護是必要的。 若民眾的信念與健康衝突時,護理人員應利用這些資訊和民眾一起討論與計畫,建立伙伴關係,指導他們從事促進心理健康的活動。
護理人員亦被期待能改變及整合部分的環境資源,對不同類型的病人提供整體性及便利性的照顧,包括心理健康服務。例如:學校護理人員在辨認兒童的情緒和行為問題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喪親的兒童可能為高危險群,護理人員即應察覺這些學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