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七章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识记 复述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 简述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纤维腺瘤和乳管内 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处理原则和护理措施 复述乳腺癌的病因、病理生理特点、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
Advertisements

中医外科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 瘿 瘿 涵义 《说文解字》: “ 瘿,颈瘤也,从病音婴。 ” 刘照释名: “ 瘿,婴也,在颈婴喉也。 ” 广义 —— 颈部的肿块 狭义 —— 颈前结喉两侧的肿块 现代涵义 —— 甲状腺疾病的总称 概论 气瘿 肉瘿 瘿痈 石瘿.
乳房保健与疾病防治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乳腺疾病研究室 杨宝和. 杨宝和简介 杨宝和,副主任医师、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腺疾 病研究室主任,从事肿瘤临床治疗工作 40 余年。 专业特长:乳腺癌、腮腺、甲状腺良恶性肿瘤 的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尤其乳腺癌手术治疗达到 省内先进水平,州内率先开展乳腺癌的保乳手术及.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DUB)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 马庆良 教授 马庆良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仁济医院 妇产科 仁济医院 妇产科.
第十四章 月经失调病人的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一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第十四章 月经失调病人的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 【概念】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 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 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 身及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存在。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 (Carcinoma of endometrium)  发病率为一或二位  >95% 为腺癌  多发生在老年妇女.
第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病理教研室 张玉华. 正常解剖结构图 子宫壁的组织结构:  外膜 子宫底、体:浆膜 其余:纤维膜  肌层:平滑肌  内膜 : 单层柱状上皮+固有层(子宫腺) 功能层:受激素调节有周期性变化 基底层:增生、修复功能层 分层.
胃 痛 针灸学内科病证 针灸学内科病证. 一、概 念 针灸学内科病证 — 胃痛 3 胃 痛 胃痛, 又称胃脘痛, 是指上腹胃脘反复发作性疼 痛为主的症状。因其疼痛部位近心窝部, 又称 作 “ 心痛 ” 、 “ 胃心痛 ” 等。本病与 “ 真心痛 ” 有本质 不同,临床上应加以区别。多见于急慢性胃炎,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Amenorrhea 闭 经 马庆良 教授 马庆良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仁济医院 妇产科 仁济医院 妇产科.
乳 腺 增 生 症 乳腺炎性疾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刘小蕉. 乳腺增生症  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因 a) 乳房疾病中最常见 b) 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 c) 卵巢功能失调, 雌孕激素比例失调有关 d) 疾病具有自限性.
月经不调 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按语 概述 定义  广义 ---- 泛指一切月经病  狭义 ---- 指月经的周期、经色、经量、经质出 现异常改变,并伴有其他症状。 本节课主要以月经周期的异常作为本病 的主要特征介绍。
乳房疾病 武正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乳腺疾病简介 谭顺莲.
了解乳腺增生发病原因,我们从根源开始! 乳腺增生为何久治不愈? 引言: 据调查约有70%~85%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据调查显示乳腺增生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乳腺问题,不仅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发病人群越来越低龄化。多见于20~45岁的女性,或占育龄妇女的30%~45%调查显示,70%~85%的女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
针灸学内科病证 胃 痛.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乳核.
孕激素类.
乳腺囊性增生症 赤峰市医院 肿瘤外二科.
乳腺纤维瘤 (一)、疾病介绍 (二)、发病原因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鉴别 (五)、疾病治疗 (六)、疾病预防.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乳房疾病 PRODUCE BY: 陈伟国 乳房的解剖和生理 乳房的正确检查方法 乳腺良性疾病 乳房肿瘤的鉴别诊断要点 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淋巴结转移癌 制作:刘重次 钱丽娟.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急性乳房炎病人的护理 二、乳房囊性增生病病人的护理 三、乳房纤维腺瘤病人的护理 四、乳房癌病人的护理.
健康热线
乳房疾病 解剖.
乳腺癌的 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Changzheng Medical Oncol. Changzheng Med. Oncol.
乳房疾病.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乳腺超声诊断(1) 袁 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超声科.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二、腺垂体的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TS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促卵泡 FSH 黄体生成素 LH 生长素 GH 催乳素 PRL
月经不调.
常见急诊的针灸技术应用 主讲 熊芳丽.
气血同病辩证.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痛 经.
乳衄.
教学目标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了解: 骨盆;邻近器官、血管、 淋巴神经;骨盆底的解 剖。 熟悉: 外生殖的解剖。
WHO(2003)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 的特点、问题与对策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糖尿病流行病学.
女性生殖生理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朱瑾.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乳 腺 疾 病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外科 汤绍涛.
参赛内容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西安医学院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张永爱.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乳腺囊性增生病.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节日快乐!.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第一节 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乳腺X线报告的步骤与策略 江西医学院一附院放射科 曾献军.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乳癖

一、概述 中医范畴---乳癖、乳痰、乳核。 西医范畴---乳腺增生病:是以乳房疼痛、肿块为主要特点的内分泌障碍性疾病。 《疡科心得集》 “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 不变,其核随喜怒为消长,此为乳癖。” 《疡科大全》 “陈实功曰: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卵丸,或坠重作 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 肝,郁结而成。” 《疡医大全》“冯鲁瞻曰:奶栗即乳栗,文名乳癖,破者少有重。” 西医范畴---乳腺增生病:是以乳房疼痛、肿块为主要特点的内分泌障碍性疾病。

分类情况---尚不统一, WHO分类定名为乳腺结构不良/纤维囊性病,分为导管增生(乳头状瘤病)、小叶增生及局灶性纤维化(纤维硬化病、纤维性病),囊性病变未单独分类而作为上述病变的伴发病变。 发病情况---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而占全部乳房病的75%。发病年龄为青春期到绝经期的任何年龄,但以25~50岁多见,以35~45岁为发病高峰。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二、西医病因病理

(一)乳房的主要结构 乳腺 脂肪 结缔组织

(二)乳腺的生理 乳腺组织是性激素的靶器官,主要影响激素:雌激素(E)、孕激素(P)和催乳激素(PRL)。 雌激素促进乳管及管周纤维组织生长 孕酮促进乳腺小叶及腺泡组织发育

在月经周期中,受卵巢激素周期性分泌变化的影响,乳腺的形态及组织结构 也随着子宫内膜增殖、分泌、脱落的变化,相应发生周期性增生和复旧的改变。

(三)乳腺增生病的病因 1、内分泌失衡 主要由于女性激素代谢障碍,尤其是雌、孕激素比例失调,使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或部分乳腺实质成分中女性激素受体的质和量异常,使乳房各部分增生程度参差不齐所致,部分患者的病情与月经周期有关。

2、与妊娠和哺乳的关系 有学者认为本病与不合理的孕、哺史有关,依据为多数患者乳腺增生病发生在未哺乳或未哺乳侧;未孕或曾怀孕过而未哺乳的乳腺增生病患者,在经过怀孕、分娩、哺乳的生理过程后,病症多可自愈。

3、精神因素 乳腺增生病患者以性格忧郁内向或偏激者为多。

(四)乳腺增生病的病理分型 由于本病组织形态改变较为复杂,病理分类意见纷纭,迄今尚未统一,但公认其本质是相似的,即:①各型的病因均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②各型都存在着管泡及间质的不同程度的增生。③各型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移行性病理改变。 部分学者趋向于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腺病、乳腺囊性增生3个病理阶段。

(五)乳腺增生病与乳癌的关系 乳腺增生病的病变不同,发展成癌的危险性也不一。 腺病、大汗腺化生、导管扩张及上皮轻度单纯性增生通常无危险性; 上皮中度单纯性增生、多形性上皮病变、硬化型腺病和乳头状瘤有轻度危险性(为正常人群的1.5~2倍); 导管、小叶上皮的不典型增生或交界性病变有中度危险性(为正常人群的4~5倍); 小叶、导管原位癌属高危组,最终发展成浸润性癌的危险性为对照人群的8~10倍。 (清《外科真诠》:“乳癖……患经数载者不治,宜节饮食,息恼怒,庶免乳岩之变”)

三、中医病因病机

(一)中医对乳房生理的认识 1、脏腑与乳房 乳房的发育、生长、衰萎受五脏六腑之精气支配。其中以肾的先天精气,脾胃的后天水谷精气,肝的藏血与疏调气机,对乳房的生理病理影响最大。故有“乳房属胃”,“乳房属胃、属肾”,“乳头属肝” 之说。

2、经络与乳房 ②冲任二脉与乳房。 ①肾、胃、肝三经属乳房。 薛已《外科发挥·乳痈》“大抵乳房属阳明胃经,乳头属厥阴肝经。若忿怒伤肝,或厚味积热,以致气不行,窍不通,乳不出。则结而为肿为痛。” ②冲任二脉与乳房。 薛已《外科发挥·乳痈》“夫乳汁乃气血所化,在上为乳,在下为经,若冲任之脉盛,脾胃之气壮,则乳汁多而浓,衰则少而淡。”

(二)乳癖病因病机 1、情志内伤,肝郁气滞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初如豆大,渐若棋子;半年一年,二载三载,不疼不痒,渐渐而大,始生疼痛。” 2、肝肾不足,冲任失调 宋《圣济总录》 “妇人以冲任为本,若失于将理,冲任不和,阳明经热,或为风邪所客,则气壅不散,结聚乳间,或硬或肿,疼痛有核”。 《外科医案汇编》:“乳中结核,虽云肝肾,其病在肾”。 3、饮食失节, 痰瘀凝结

基本病因病机 肝肾不足,冲任失调为本 气滞、痰凝、血瘀为标

四、临床表现 二大主症: 乳房肿块 乳房疼痛 二大特点: 周期性变化:与月经周期有关 与情绪有关

诊断参考标准 根据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 诊断参考标准 根据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 1、症状与体征: ① 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相关性,连续3个月或间断疼痛3~6个月不缓解; ② 一侧或两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的肿块,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或深部组织不粘连,推之可动,可有触痛,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部分病人乳头可有溢液或瘙痒。

2、排除标准: 排除初潮前小儿乳房发育症、男性乳房发育症以及乳房良恶性肿瘤。 3、辅助检查: 钼靶X线摄片(可见密度增高的模糊阴影,数目不定,如病变范围小,则可见边缘不规则的小梁,病变广泛则乳腺密度均匀增高,失去正常结构。囊性增生为圆形或不规则的弧形的边缘整齐的阴影,周围有一透亮区 )、B超、乳腺纤维导管镜、穿刺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近红外线扫描。

中医辨证分型 肝郁气滞:乳房肿块和疼痛随喜怒消长。伴急躁易怒,胸闷胁胀、心烦、口苦、喜叹息、经行不畅。苔薄黄,脉弦滑。 痰湿阻络:乳房肿块坚实,胸闷不舒,恶心欲呕,头重身重,苔腻,脉滑。 冲任失调:多见于中年妇女,乳房肿块和疼痛在月经前加重,经后缓解。伴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经失调、色淡量少。舌淡,脉沉细。

五、针灸治疗

(一)基本治疗 【治则治法】 肝郁气滞、痰湿阻络型 冲任失调型 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以针刺为 主,泻法 调理冲任、软坚散结 以针刺为主,平补平泻

【主穴及方义】 取足阳明经穴、足厥阴肝经为主。 膻中-气之会,宽胸理气 乳根-局部穴,宣畅乳部经气,通络散结 屋翳-局部穴,宣畅乳部经气,通络散结 (《循经考穴编》主气逆噎塞,乳中痛) 期门-肝之募,疏肝理气解郁 天宗-经验穴,前直对乳中 肩井-经验穴,前下直对乳中

【配穴】 肝郁气滞-太冲、肝俞 痰湿阻络-丰隆、中脘 冲任失调-关元、三阴交、肝俞、肾俞

【操作】 膻中向患侧乳房横刺; 乳根向上刺入乳房底部; 屋翳、期门沿肋间隙向外斜刺或刺向乳房。 后三穴均不宜直刺、深刺,以免伤及内脏。

【经验穴】 梁丘 少泽 内庭 足临泣

胸组 背组 屋翳(气户、库房、膺窗) 乳根(期门、日月) 膻中(玉堂、中庭、中脘) 肩井、天宗 心俞(T5)、膈俞(T7)、厥阴俞(T4)、肝俞(T9)、脾俞(T11)、肾俞(L2)

1、皮内针 2、穴位注射 (二)其他治疗 取屋翳、期门、背腧穴、后背肿痛对应点。 取背腧穴、后背肿痛对应点,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维生素B12等注射。

3、耳针 内分泌 交感 皮质下 乳腺 垂体 卵巢 肝

4、穴位敷贴法 (1)药物 活血化瘀:穿山甲、三棱、莪术、 五灵脂、桃仁、三七粉、赤芍、益母草、当归等; 消痰软坚:皂角刺、夏枯草、海藻、昆布、白芥子、芒硝、瓜篓、贝母等; 行气止痛:延胡索、香附、麝香等。 (2)敷贴部位 多为乳房病变局部、上述针刺穴位、脐。 (3)注意事项 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皮疹等时应停用;月经过多及功能性出血者慎用。

5、彭静山截根疗法 找穴:以乳头为标志。用卷尺一端放在患者右乳头,将卷尺向右肩上伸,过颈部而从左肩再向前胸下垂至左乳头为止。将两乳头的卷尺比齐,把卷尺由颈前向背后下垂,卷尺尽头是穴。因病人肥瘦而异,其穴约当肝俞附近。乳房下垂者,从气户穴直下以第五肋间为准。 操作:找准穴位,消毒后,左手拇、食二指把穴位的皮肉捏起,右手持2寸毫针微斜15 度向脊椎方向刺入肌肉中间。

【举例】 女 ,25 岁。发病已数月,两乳各有硬块如鸽卵大两块,按之有压痛。饮食减少,形体消瘦,面色黄白,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睡眠不安,心情忧郁,六脉无力,两关脉尤甚。经服药不效。用截根法8 次,增生硬块已消失,食欲增进,睡眠良好,精神焕发,由此痊愈。

六、调摄 1. 针刺对本病由较好的疗效,乳房的肿块可 有缩小或消失。 2. 应及时治疗月经失调及子宫、附件的慢性 炎症。 3. 少数患者有癌变的可能,必要时应手术治 疗。 4. 保持心情舒畅。

七、小结与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