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平顶山市卫校药理教研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出血性疾病 Disorders of Hemostasis 2 3 第一节 概述 l 出血性疾病是指由于人体的止血、 凝血功能发生障碍而导致临床上 皮肤、粘膜、内脏的自发性出血 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组疾 病。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五章 血液与造血系统药物. Ⅹ Ⅹ a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 纤溶酶原激活物 ( + ) 凝 血凝 血凝 血凝 血 纤 溶,抗凝 纤溶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纤溶酶原 激活物 血栓形成 ( Ca 2+ ) 血栓溶解.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第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贫血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复习回顾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人体的营养需要 ---- 维生素 B 维生素 B2 维生素 B3 维生素 B5 维生素 B6 维生素 B12.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Drugs Affecting Blood  Thrombosis  Platelet inhibitor  Anticoagulants  Thrombolytic agents  Treatment of Bleeding  Treatment of Anemia.
正确使用药物.
第二十四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机能学教研室.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抗贫血药.
第二十九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Drugs acting on the blood and
第三章 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t anemia 学时:2学时 西医二附院 郭亚菊.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LILIMIN.
上课了 请安静.
第二十四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
生命期与营养.
作用于血液及 造血器官的药物 药学院 陈百泉.
红细胞平均指数 P32 临床检验基础教研室 程杨艳.
第九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Coagulation-anticoagulation disturbances) 内容纲要: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第十一章:血液 (blood-system).
第三章 出血与血栓的检测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实验诊断学教研室.
肺结核.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第三章 血 液 Blood.
第二节 抗贫血药.
Coagulation-anticoagulation disturbances
(Coagulation and Anti-coagulation Disturbance)
实验诊断 血栓与止血检验.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出血性疾病.
Coagulation and anticoagulation imbalance
药 理 学 Pharmacology 药理教研室.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月经血量的临床计量方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金哲
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
第十一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第九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因子.
第二节、血友病 甲型血友病 乙型血友病 丙型血友病.
凝血機轉 a指的是酵素的active type(活化態) 12 (表面因子) 7 (促凝血酶原激酶原) (3,因子 III) 11
形态与功能 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白 霞.
MA (Megaloblastic Anemia )
消化功能调节药.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Drugs acting on the blood and the Hematopoietic System
Drugs Acting on the Blood Systems
第二十八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甲状腺激素.
造血系统总论 及营养性贫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袁晓军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疲劳 苍白 贫血 贫 缺乏 软弱无力 心悸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低于正常标准 头晕. 疲劳 苍白 贫血 贫 缺乏 软弱无力 心悸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低于正常标准 头晕.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第三十四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贫血概述 长沙医学院 内科教研室.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二章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平顶山市卫校药理教研室

第一节 促凝血药、抗凝血药及溶栓药 一、促凝血药 维生素K(VitaminK) K1 主要来源于植物(苜蓿草、波菜等) K2 肠道细菌合成(鱼粉中提取) K3,K4 人工合成,水溶性。 1. 作用:作为羟化酶的辅酶参与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促进凝血。缺乏维生素K,只能形成前体物质,无抗凝活性。 Ⅰ 纤维蛋白原 Ⅱ 凝血酶原 Ⅲ 组织凝血激素 Ⅳ Ca2+ Ⅴ 前加速素 Ⅶ 前转变素 Ⅷ 抗血友病因子 Ⅸ 血浆凝血激酶 Ⅹ Stuart-Prower因子 Ⅺ 血浆凝血激酶前质 Ⅻ 接触因子 ⅩⅢ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1.阻塞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 2.长期用广谱抗生素 长期使用香豆素、水杨酸类药物 缺乏原因: 1)吸收障碍:阻塞性黄疸、胆瘘、长期腹泻); 2)合成不足: 新生儿、早产儿、广谱抗生素; 3)Vk拮抗药:香豆素类、水杨酸类。 2. 应用: 缺乏维生素K的出血 凝血酶原过低引起的出血 解痉止痛作用 1.阻塞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 2.长期用广谱抗生素 长期使用香豆素、水杨酸类药物

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 1.口服恶心、呕吐 2.较大剂量可治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黄疸、高胆红素血症。 3.注射速度过快可致面部潮红、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虚脱。 先天性肝病、外伤、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无效。

二、促血小板生成药 酚磺乙胺(止血敏) 能促进血小板生成、凝聚。 主要用于手术前后预防出血及 消化道、肺、脑、眼底出血等。 血小板 和凝血 因子关 系:? 酚磺乙胺(止血敏) 能促进血小板生成、凝聚。 主要用于手术前后预防出血及 消化道、肺、脑、眼底出血等。

三、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氨甲环酸(止血环酸) 四、收缩血管药 垂体后叶素(缩宫素+加压素) 以后补充!

二、抗凝及溶栓药 肝素 最早肝脏中发现,猪小肠粘膜、牛肺中提取。 化学结构为粘多糖硫酸酯,分子量大(5000-30000),有大量硫酸根,大量阴电荷,呈强酸性。 口服无效(分子量大,不易跨膜转运) 不肌注(血肿) 静脉、皮下给药

【作用】抗凝血(体内、外) 特点:迅速(静脉立即作用); 强大(灭活多种凝血因子)。 【机理】血浆中凝血酶抑制物—抗凝血酶Ⅲ(ATⅢ), 与凝血酶等形成复合物,灭活凝血酶 (Ⅱa) 及Ⅸa、Ⅹa、Ⅺa、Ⅻa等凝血因子。 肝素+ATⅢ→复合物,加速(千倍)灭活作用。

[临床应用] 1. 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防止血栓的形成、扩大,无溶血栓作用。用于 防治脑血栓、肺血栓、静脉血栓、心肌梗死(范围 大,高凝状态) 2.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早期使用抗凝,可避免消耗凝血因子,致继发出血。 后期 (低凝)不用。 3.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心导管操作等。

[不良反应] 1. 自发性出血 预防: 监测“部分凝血活素时间”,是正常值1. 5-2. 5倍 [不良反应] 1. 自发性出血 预防: 监测“部分凝血活素时间”,是正常值1.5-2.5倍. 对抗: 鱼精蛋白(低分子、强碱性)与酸性 肝素形成复合物,1mg中和肝素100u. 2. 变态反应(偶见):药热、哮喘、寻麻疹。 3.骨骼、皮肤反应:长期使用可逆性脱发、骨质疏松。 4.血液系统反应:血小板减少 禁忌:严重高血压、溃疡病、出血性疾病、孕妇(死胎),肝、肾功能不全

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 常用药物:双香豆素(coumarins)、 华法林(warfarin) 华法林 【作用】药理作用相同,强弱不一。 口服有效,体外无效。 特点:作用慢而持久。8-12h作用,1-3天高峰,持续2-5天 【机理】为维生素K(VK)拮抗药。 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需Vit K反复利用, 药物对抗Vit K,不能合成有活性的凝血因子。 对已合成的无效,故起效慢;停药后合成足够的 凝血因子需时间,故作用持久。

【应用】 相似肝素。 用于心肌梗死、风心病、心瓣膜手术等,防止血栓形成、扩大。 急症合用肝素,1-3天后停肝素,口服维持。 【不良反应】自发性出血(5%) 预防: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是正常2倍。 对抗:大量Vit K,必要时输血。 禁忌症同肝素 不可贸然停药,少数人可能引起血栓。

枸橼酸钠 体外抗凝 输血、血液储存时抗凝 大量输血出现低血压时,静脉滴注钙盐解救 其酸根与Ca2+形成一种难以解离的可溶性络合物,降低血中Ca2+ ,使凝血过程受阻。 输血时作为抗凝剂,2.5%枸橼酸钠10ml 放 入100ml血中。

溶栓药 促进纤溶酶原→纤溶酶,溶解血栓。 对陈旧性血栓无效,作用无特异性易致出血。 尿激酶 4.不良反应: 1. 诱发出血。 1. 来源:β-溶血性链球菌培养液中蛋白质。 抗体:链球菌感染,产生溶栓酶抗体(先导量—中 和抗体;治疗量)。 2. 作用:SK+纤溶酶原→复合物 ↓ 纤溶酶原——纤溶酶→溶解血栓, 对陈旧血栓无效(血栓 < 6h). 3. 应用:急性血栓病(肺栓塞、静脉血栓、心肌梗死) 4.不良反应: 1. 诱发出血。 对抗:抗纤溶酶药(氨甲环酸),严重者输血。 2. 少数过敏(高热、休克),抗过敏药对抗。

第二节┃抗贫血药 定义:贫血是指循环血液中RBc和HB量低于正常值的一种病理现象。 RBC(万/mm3) HB(g%) 男 450-550 12.5-16 女 380-460 11.5-15

2. 贫血的类型: (1)缺铁性贫血 (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 (3)再生障碍性贫血: 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所致。 缺铁性贫血可用铁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用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后者是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所致,治疗比较困难。

铁剂 常用药物: 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右旋糖酐铁 铁是合成HB的重要原料,体内的铁约95%用于合成HB。 也是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系统、过氧化物酶等不可缺少的成分。铁缺乏,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即缺铁性贫血。 体内含铁量:成年男性为46mg/kg.w,女性 30mg/kg.w。 生理情况下机体排铁量很少,约1-2mg/日, 铁代谢的最大特点是其体内保留度。 每天从食物中摄入20-30mg的铁可基本满足 机体的需要。

[体内过程] 1. 吸收形式与部位:口服铁剂以无机Fe2+形式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吸收。(食物中的铁均为Fe3+ ) 2. 转运:吸收直接进入骨髓供造血使用,或与肠粘膜转铁蛋白结合以铁蛋白形式储存其中。 3. 消除:从肠粘膜细胞脱落,经胆汁、尿液、汗液排出。 造成缺铁的原因: 1. 营养不良、需要量>摄入量 (生理需要量:1-1.5mg/d) 2. 铁吸收障碍(如胃肠疾病胃Ca,胃酸缺乏,慢性腹泻等); 3. 长期病理性失血如寄生虫、痔疮、月经过多等。

[临床应用] 1. 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较佳。P.O铁剂一周,血液中的红细胞即可上升,10-14天达高峰,2-3W后HB明显上升。但达正常值需1-3个月。为使体内铁贮恢复正常,待HB正常后尚需减半量继续服用2-3m。 2. 对慢性病理性失血,必须病因同治。 [制剂类型及选用] 1. 硫酸亚铁:片剂,吸收率高,适用于一般人的轻、中度缺铁性贫血。 2. 枸檬酸铁胺糖浆:吸收率低但刺激小,用于不能吞服片剂的小儿。 3. 右旋糖酐铁:针剂,适用重症患者或口服不能耐受者。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l. 胃肠道反应多见,饭后服可减轻; 2. 引起便秘,铁与肠腔中硫化氢结合,硫化氢对肠壁的刺激减少而致便秘; 3. 肌注可致局部刺激疼痛; 4. 急性铁中毒。 5.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① 促进吸收:胃酸、维生素C、食物中果糖、半胱氨酸促进Fe3+ → Fe2+ 。 ②妨碍吸收:胃酸缺乏,抗酸药,食物中高磷、高钙、鞣酸等使铁沉淀,四环素等与铁络合。 小儿服用1g以上铁剂可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坏死性胃肠炎,呕吐、腹痛、血性腹泻、休克、呼吸困难、死亡。急救措施为以磷酸盐或碳酸盐洗胃,并以特殊解毒剂去铁胺注入胃内以结合残存的铁。

叶酸:由蝶啶核、对氨苯甲酸及谷氨酸组成,属于水溶性B族维生素,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品中,少量可由结肠细菌合成,故人体必须从食物中获得叶酸。 广泛存在动、植物中,肝、绿色蔬菜含量高。 需要量:50-200µg/日;孕妇300-400µg/日 吸收: 小肠上段 1. 作用:叶酸→5甲基四氢叶酸(转运甲基给VB12) →四氢叶酸,转运一碳基团→参与DNA合成。 缺乏:DNA↓,Rbc分裂增殖障碍,Rbc巨大畸形→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甲氨蝶呤 乙胺嘧啶 甲氧苄啶 [临床应用] 1)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合用VB12效果好) 如营养不良、吸收障碍、叶酸对抗物(氨甲蝶呤、 甲氧苄啶、乙胺嘧啶) 叶酸对抗物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需用 四氢叶酸。 2) 恶性贫血 只纠正血象,神经症状无效。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1.偶见变态反应。 2.对长期使用叶酸拮抗药造成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无效。此种情况需用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 3.大剂量可对抗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米酮的抗癫痫作用。 甲氨蝶呤 乙胺嘧啶 甲氧苄啶

[临床用途] 主要治疗恶性贫血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也可作为神经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的辅助治疗。 维生素B12(vitamin B12) 动物内脏(肝)、牛奶、蛋黄含量高, 植物不含B12; 肠道均丛少量合成,难吸收。 需要量:1-2µg/日;孕妇、哺乳期3µg/日。 吸收:需胃粘膜分泌糖蛋白(内因子)保护,免遭 破坏。 外因子:肝脏中B12(占总量90%) 为含钴复合物,富含于动物的肝、肾、心脏 以及蛋、乳类食品。药用的维生素B12为氰 钴胺和羟钴胺。人体维生素B12必须从外界 摄取。为细胞分裂和维持神经组织髓 鞘完整所必需。 [临床用途] 主要治疗恶性贫血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也可作为神经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的辅助治疗。

恶性贫血 和巨幼红 细胞贫血 区别 [药理作用]:作为辅酶,参与多种生化反应。 1. 促进四氢叶酸循环利用 1. 促进四氢叶酸循环利用 缺乏B12四氢叶酸利用↓,进而DNA合成↓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参与神经髓鞘脂质合成,维护神经功能 5’脱氧腺苷B12 ↓ 甲基丙二酰辅酶A→琥珀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 缺乏B12影响神经(中枢、外周)正常发育。 [应用]: 1. 恶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炎、萎缩)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偶见变态反应 需“内因子”协助吸收,胃癌及萎缩性胃炎患者需静注给药。 恶性贫血 和巨幼红 细胞贫血 区别

第三节 血容量扩张药 为高分子化合物,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保持血容 量,为血浆代替品, 由于低血容量休克无毒、无抗原性、 代谢慢。 右旋糖酐(dextran) 为脱水葡萄糖聚合物,聚合的数目不同,分为中、 低、小分子右旋糖酐。 中分子量(7.5万) 右旋糖酐70 低分子量(2~4万) 右旋糖酐20,40 小分子量(1万) 右旋糖酐10

右旋糖酐70(分子量70000) 分子量大,不易渗出和排泄,维持扩容12h, 主要用于低血容量休克。 右旋糖酐40(分子量40000) 分子量较小,相对较易排泄,维持扩容短, 用于 ① 扩容 ② 疏通微循环(稀释血液,血粘滞度↓)用 于血栓栓塞性疾病、DIC辅助治疗。 右旋糖酐10(分子量10000) 分子量小,容易渗出和排泄,维持扩容3h,主要: ①改善微循环(脑血栓、心肌梗死、闭塞性脉管炎) ② 渗透性利尿(防止肾衰、休克少尿)。

注意事项: 1. 偶见过敏(药热、皮肤反应、休克) 首次使用需严密观察5-10min,遇过敏需停 药抢救。 2. 禁忌;充血性心衰、有凝血障碍慎用、心肝肾不全者、活动性肺结核、过敏史、少尿或无尿患者

第四节 盐类和调节酸碱平衡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