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撰寫與分析 國際及兩岸事務暨研究發展處 時 間:2015年11月4日 報 告 人:曾俊堯 博士 報 告 人:曾俊堯 博士 現 職: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系專任教授 主辦單位:台中教育大學 國際及兩岸事務暨研究發展處 時 間:2015年11月4日
個人簡介 學 歷 畢 業 學 校 主 修 學 門 系 所 學 位 起 訖 年 月 國立台北大 學 企業管理學系 博 士 學 位 起 訖 年 月 國立台北大 學 企業管理學系 主修財務管理 副修一般管理 博 士 1999.9 ~ 2004.1 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副修行銷管理 碩 士 1989.9 ~ 1991.6 東 海 大 學 學 士 1985.9-1989.6
Visiting Scholar (New Zealand) 經歷 服 務 機 關 服 務 單位 職 稱 起 訖 年 月 現 職 東 海 大 學 企業管理學系 專任教授 2010.8 ~ 迄今 經 歷 Massey University School of Management Visiting Scholar (New Zealand) 2011.10 ~ 2012.1 專任副教授、教授 (兼系主任3年) 2005.8 ~2010.7 靜宜大學 國際企業學系 專任副教授 2004.8 ~ 2005.7 中州技術學院 企業管理系 2004.1 ~ 2004.7 專任講師 (兼科主任4年) 1994.8 ~2003.12
註: TFSC, RTM, IJTM名列為科技管理類國際期刊排名 前十名(JPIM, 2004) 代表作 1 Tseng, Chun-Yao , 2009,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Network in Asia: Evidence from Comparis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mong Six Countries,”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TFSC), Vol. 76, No. 5, 22 Pages. (SSCI) 2 Tseng, Chun-Yao , 2009,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BRIC Economies: a Comparative Study Based on Patent Citation Data,” 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 (RTM), Vol.53, No.1, 22 Pages. (SSCI) 3 Tseng, Chun-Yao , 2009,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knowledge spillover in Africa: evidence using patent and citation dat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IJTM), Vol. 45, No. 1/2, pp.50-61. (SSCI) 註: TFSC, RTM, IJTM名列為科技管理類國際期刊排名 前十名(JPIM, 2004)
科技部專題計畫 2006年:從專利來源地區不同與專利品質差異,探討專利權經濟效益 <管理一學門> 2007-2009年: 創新能力與知識擴散-專利引用分析之應用 (三年期計畫) 2010 年: 產業群聚效應之研究-以竹、中、南科學工業園區為例 2011-2013年:創新網絡之研究-:結構與動態性(三年期計畫) <管理二學門> 2014-2016年:綠色科技創新之研究(三年期計畫)
學術審查與編輯工作 期刊審查 期刊編輯 其他學術工作 1.擔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Business Management (EI )的 Section Editor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ection)(2010.3至今)。 2.擔任「東海管理評論」總編輯(Editor-in-Chief)(2008.10至2010.9)。 其他學術工作 1. 99,100學年度教育部評鑑技術學院企管組之評鑑委員 2. 95-103年科技部專題計畫審查委員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Technovation, R&D Management,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 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Service Industrial Journal, etc.all,
大綱 Why -為什麼要申請科技部專題計畫 What-科技部專題計畫的遊戲規則 How -科技部專題計畫之構思與撰寫 What else- 其他可以申請的計畫 Q&A
Why? 為什麼要申請科技部專題計畫
申請科技部專題計畫的好處 無形方面: 有形方面: 1.從事自己喜歡的研究領域 2.成就感(學術地位) 3.將研究成果運用於教學上 1.有預算補助可以進行研究(或出席國際會議研討會) 2.通過教師評鑑 3.有助於教師升等(學術本薪與研究費用均提高) 4.報酬 (科技部:研究計畫主持費、獎勵特殊優秀人才費用) (學校:彈性薪資獎勵、管理費獎勵、減免鐘點獎勵)
What? 科技部專題計畫的遊戲規則
科技部專題計畫的類型 專題研究計畫類別 (一)一般研究計畫: 符合計畫主持人資格者,得依研究專長或參考本部學門規劃項目申請 本項計畫。 (二)新進人員研究計畫: 於國內外擔任教學、研究專任職務在五年以內或獲博士學位後五年以 內之專任教學、研究人員,且具有計畫主持人資格者,得申請本項計 畫。其申請時擔任教學、研究專任職務資歷併計已超過五年之人員, 不視為新進人員。 計畫審查評分: 一般型計畫:五年內著作(50%)、計畫書(50%) 新進型計畫:五年內著作(30%)、計畫書(70%) 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增列優秀年輕學者究計畫:為培育具有研究潛力之年輕優秀學者,給予充分之經費補助,進行基礎及應用性之研究,使其研究能力及成果加速提昇,特增列本計畫。 1.成績必須在該學門申請案之前20%; 2.五年內論文發表須包含第一級或第二級期刊論文至少三篇。
科技部專題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審查方式: 審查重點: 「評分參考原則」的適用 (一)初審:採匿名書面審查(以不少於二人為原則)。 (二)複審:召集學門審查會(以下簡稱複審會)審查;必要時,得以書面通訊方式為之。 審查重點: 「評分參考原則」的適用 申覆:研究計畫未獲核定補助者,得依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評審申覆作業要點規定提出申覆。
科技部人文司專題計畫審查作業流程 遴選複審委員 推薦初審委員 初審 複審 提業務會報 複審會委員,由學術司司長徵詢學門領域專家學者意見後推薦,並由督導次長核定。 推薦初審委員 初審委員,由複審委員就計畫研究議題(依本部辦理獎勵及補助案件審查之利益迴避暨保密作業要點須迴避之申請案除外)推薦可能之審查人選,由複審會議決議選出最適當初審委員。 學門召集人與複審委員之申請案,另組小組處理初、複審查事宜 初審 初審委員依學術專業,就計畫內容及研究成果進行實質審查,並提出初審意見。 初審分數差距過大之處理:原則上每一申請案送兩位初審委員審查,若兩位初審委員所評分數差距過大,則可送第三位初審委員,或由複審委員擔任第三審。 複審 1.複審會前置作業: 複審委員就其主審案件進行複審,除對初審意見及成績是否客觀、公正、審慎等表示意見外,並得建議補助經費。 2.複審會: (1)辦理研究計畫之複審。 (2)綜整初審委員審查意見,經綜合討論及研判,建議研究計畫核定結果。 3.二件以上計畫之核定原則: 專題研究計畫以補助一件為原則,申請一件以上計畫,其計畫之成績排序均在通過案件前20%者,始考慮核定一件以上之計畫。 提業務會報 推薦補助之案件提本部業務會報核定,未獲推薦之案件由綜合規劃司通知申請機構。
科技部專題計畫申請書內容 一、基本資料: 二、申請補助經費: 三、主要研究人力: 四、研究人力費: 五、耗材、物品及雜項費用: 六、研究設備費: 七、赴國外或大陸地區移地研究差旅費: 八、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差旅費: 九、貴重儀器使用中心之使用額度: 十、整合型研究計畫項目及重點說明: (一)整合型研究計畫項目: (二)整合型研究計畫重點說明: 十一、研究計畫中英文摘要:請就本計畫要點作一概述,並依本計畫性質自訂關鍵詞。 (一)計畫中文摘要。(五百字以內) (二)計畫英文摘要。(五百字以內) (三)請概述執行本計畫可能產生對社會、經濟、學術發展等面向的預期影響性(一百五十字內)。 1.業務費 研究人力費 耗材、物品及雜項費用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學者來臺費用 2.研究設備費 3.國外差旅費 赴國外或大陸地區移地研究差旅費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差旅費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出國差旅費 4.管理費 合 計
十二、研究計畫內容: 十三、近三年內執行之研究計畫 十四、海洋研究船使用申請表: (一)近五年之研究計畫內容與主要研究成果說明。(連續性計畫應同時檢附上年度研究進度報告) (二)研究計畫之背景。請詳述本研究計畫所要探討或解決的問題、重要性、預期影響性及國內外有關本計畫之研究情況、重要參考文獻之評述等。如為連續性計畫應說明上年度研究進度。 (三)研究方法、進行步驟及執行進度。請分年列述:1.本計畫採用之研究方法與原因。2.預計可能遭遇之困難及解決途徑。3.重要儀器之配合使用情形。4.如為須赴國外或大陸地區研究,請詳述其必要性以及預期效益等。 (四)預期完成之工作項目及成果。請分年列述:1.預期完成之工作項目。2.對於參與之工作人員,預期可獲之訓練。3.預期完成之研究成果(如期刊論文、研討會論文、專書、技術報告、專利或技術移轉等質與量之預期成果)。4.學術研究、國家發展及其他應用方面預期之貢獻。 (五)整合型研究計畫說明。如為整合型研究計畫請就以上各點分別說明與其他子計畫之相關性。 十三、近三年內執行之研究計畫 十四、海洋研究船使用申請表:
人文處專題計畫申請書內容頁數限制 一、頁數限制:(含參考文獻、圖、表、附件;表CM03合計) (1) 個別型及整合型子計畫,一年期計畫至多30 頁,多年期計 畫至多45 頁。 (2) 整合型總計畫及總計畫主持人之子計畫合併提出者,一年期 計畫至多45頁,多年期計畫至多60頁。 二、頁面範圍:以Word 編輯器為準,字體與頁面設計如下:字體 大小12;字元間距為標準間距;行距為單行間距;邊界範圍上下左右各為2cm。 三、若計畫內容頁數超過所定範圍,超出部分不予審查。
人文處專題計畫五年以上且 具深遠學術影響力之代表作 主持人: 服務機關: 代表著作論文題目:(104.12.31以前發表之著作一件) 代表著作發表出處:(請填寫期刊名稱、卷號、頁數、年份或專書(含會議論文集)名稱、頁數、年份、出版社) 一、敘述此代表著作之重要研究成就、引用情況及對學術研究發展之具體貢獻。 二、論文全文。(須檢附論文全文於後,以利審查)
科技部人文司近五年(98.8.1至103.7.31)專題計畫成果出版情形表 主持人: 服務機關: □ 近五年未曾執行本部專題研究計畫,請打勾。 說明:1.102年度計畫如仍在執行中請註明。 2.「會議論文集」其定義為會後編輯出版之論文集,此外之會議論文請勿列入。 3.出版情形將列為104年度專題計畫審查之重要參考資料,敬請詳實填寫。 (如擔任共同主持人、協同研究人員之計畫請勿列入) 計畫名稱 計 畫 編 號NSC - - - - - □已出版(請填寫論文題目、期刊名稱、卷號、頁數、年份或專書(含會議論文集)名稱、頁數、年份、出版社) □已投稿(請填寫論文題目及期刊名稱或專書(含會議論文集)名稱) □未出版
科技部人文處 (一般)專題研究計畫初審審查意見表(1) 審查人請注意: 1.審查意見之撰寫請力求具體、詳細,必要時,所有審查意見將抄送給申請人參考。 2.審查總分未達75分者,不予補助;75分以上者,始考慮補助。 3.一般型計畫與新進人員計畫原則上將分開評比。 4.研究表現部分以計畫主持人為主,無需考慮共同主持人、協同研究人員。 ※申請人於申請截止日前5年內曾生產、請育嬰假者,學術著作期限得延伸至申請截止日前7年內,曾服國民義務役者,得依實際服役時間予以延長,但應檢附相關證明文件。 一、請分項評分: 審 查 成 績 審 查 重 點 最高分數 評定分數 ×100% 計畫書內容 1.研究主題之重要性或創新性、在學術或應用上之價值或影響 2.對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之掌握及評述 3.計畫之合理性、研究方法與執行步驟之可行性 50 主持人研究表現 ※近五年著作 (含本會近五年專題計畫成果出版情形) 著作之質與量、創見、學術貢獻程度或應用價值等 五年以上代表著作 (特殊項目,必要時才加分,請嚴格審查) 依該著作對學術之深遠影響程度酌予加分,最多10分,但研究表現總分之最高分數仍為50分 總 分 100 --
科技部人文處 (一般)專題研究計畫初審審查意見表(2) 二、審查意見及計畫內容修正之建議:(請依下列項目分別評述,審查意見將提供申請人 參考) (一)計畫書內容評述及修正建議 (二)研究表現 1.近五年著作 2.五年以上著作(若有加分,務請敍明具體理由) 三、最近一期專題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之品質?(請務必填寫) □極優 □優 □良 □可 □差 請說明: 四、本案如為多年期計畫,請審慎判斷其執行期限之必要性及合理性,並請務必說明理由 本案之合理執行期限為:□不推薦 □一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五、本案如有共同主持人,請審慎判斷其必要性並請務必說明理由。 □全數必要 □部分必要(請勾選必要之共同主持人) □不必要 六、本案如申請博士後研究人力,已有人選者,請審慎評估其參與計畫之重要性,如僅申 請員額者,請判斷其必要性並請務必說明理由。 □必要 □不必要 □其他 七、本案如為連續性計畫,截至 103 年 12 月 31 日止,該計畫是否已完成預定進度?請詳 述之。本案如非連續性計畫,請於審查意見欄內填寫「無」。 八、本案經費編列是否合理?請詳述建議補助金額及項目。(如為多年期計畫,請建議各 年補助金額及項目)
科技部人文處 (一般)專題研究計畫初審審查意見表(3) 八、本計畫經費編列是否合理?請詳述建議補助金額及項目。(如為多年期計畫,請建議各年補助金額及項目) 項目 建議金額 說 明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業 務 費 研究人力費(如申請專任助理,請判斷其必要性) 耗材、物品、圖書及雜 項費用 國外學者來臺費用 研究設備費 國 外 差 旅 赴國外或大陸地區移地研究差旅費(請判斷其必要性)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差旅費 本會政策支持「出席國際會議差旅費以在專題研究計畫下核定為原則」, 對於核定通過之計畫將依本處經費核定原則核定出席國際會議差旅費。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費用(請判斷其必要性) 貴重儀器使用額度
科技部人文處 (一般)專題研究計畫複審審查意見表(1) ※本計畫若初審意見不一致,或複審與初審意見不同者,敬請勾選複審成績欄2或3,並請務必填寫複審意見。 一、複審成績:1.□ 維持原分數及初審意見 2.□ 維持原分數並補充審查意見 3.□ 調整原分數 審查重點 最高分數 評定分數 ×100% 計畫書內容 50 主持人 研究表現 近五年著作 五年以上(最多10分) 總 分 100
科技部人文處 (一般)專題研究計畫複審審查意見表(2) 二、本案如為多年期計畫,請審慎判斷其執行期限之必要性及合理性。本會鼓勵多年期計畫,對於研究表現良好的主持人及計畫品質良好之多年期計畫申請案,請多支持。 建議補助年限: □一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其他 □不推薦 請說明: 三、本案如有共同主持人,請審慎判斷其必要性。 □必要 □不必要 四、本案如申請赴國外或大陸地區移地研究,請審慎判斷其必要性。□必要 □不必要 五、本案如申請國際合作研究,請審慎判斷其必要性。 □必要 □不必要 六、複審意見:(本計畫研發成果若涉及國家安全、國防機密、或高科技保護,建議應由科技部管理者,請述明其理由。)
財務會計學門評分參考原則標準(1) 一、管理一學門為使審查人對於申請人近五年內(自2006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止)之研究表現以及專題計畫之內容能有較一致及客觀之評分標準,特訂定本評分參考原則。 二、申請人近五年內之研究表現,敬請參考下列原則評分: (一)申請人近五年內,若有學術性著作發表(含被接受)於管理一學門相關領域之第一級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至少須獲得科技部期刊評比A+以上)者,其研究表現之評分,請以90%為基準。 (二)申請人近五年內,有二篇(含)以上學術性著作發表(含被接受)於管理一學門相關領域之國際學術期刊,論文水準在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Markets,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Abacus等期刊論文以上者,其研究表現之評分,請以80%為基準。(備註) (三)申請人近五年內,有五篇(含)以上學術性著作發表(含被接受)於與《證券市場發展季刊》、《會計評論》、《中華會計學刊》、《管理學報》、《財務金融學刊》相當水準之國內學術期刊者,其研究表現之評分,請以80%為基準。(備註) (四)申請人近五年內,無任何一篇學術性著作,其水準相當於《證券市場發展季刊》、《會計評論》、《中華會計學刊》、《管理學報》、《財務金融學刊》等國內外學術期刊論文者,其研究表現之評分不得超過50%。 (五)請審查委員在審查申請人五年內著作表現時,應作實質審查,實際讀過其主要著作; 判別其嚴謹度及學術價值,請避免僅是點數其有幾篇論文在各等級期刊發表。如審閱申請人研討會、進入審查程序、網路期刊等未正式發表論文時,發現申請人有水準相當於科技部期刊評比結果B+級以上期刊論文,請於明確標示該論文約當等級後、調整分數。(備註)
財務會計學門評分參考原則標準(2) (六)獲博士學位三年內(2008年1月1日以後)之學者,其研究表現之主要審查重點在於期刊論文、博士論文、研討會論文以及已投稿於學術期刊之複審中論文(請將證明文件附於該篇著作全文之第一頁)等學術性著作之品質與數量。獲博士學位三年內之計算:曾生產或請育嬰假者,得予延長二年,曾服國民義務役者,得依實際服役時間予以延長,但應檢附相關證明文件。 (七)專書論文以經由審查所出版者為限,敬請參考出版社之學術聲望(例如Oxfo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等國際知名出版社)以及主編之學術地位等進行專業審查。 (八)申請人若有其他不同領域之學術性著作發表者,敬請參考各該領域之期刊排序以及評分參考原則進行專業審查,並具體說明評分理由。 (九)對於非英文或中文語系之學術性著作,敬請秉持上述原則進行專業審查,並具體說明評分理由。 (十)敬請依據上述原則審查,並綜合考量:(1)著作之內容、品質與影響力、(2)期刊水準、(3)著作之通訊作者、合著人數與排序、(4)著作之數量與系統性、(5)申請人近五年內科技部計畫研究績效及期末成果報告等五項因素酌予調整分數。 三、審查意見表中,「五年以上代表著作」之評分,請針對申請人所上傳一篇五年以上(即94 (2005) 年12月31日以前發表)之著作,若該著作具有重要學術影響力者(例如可考量:論文所發表之期刊或專書的學術品質、論文被引用的次數、論文被重要專書及期刊論文所引用的狀況),得酌予加分,最高可加5分。此評分項目若有加分,敬請務必於「綜合意見及計畫內容修正之建議」欄內具體說明加分的理由。若申請人未上傳上述論文或所上傳論文並無顯著學術影響力者,則不予加分。此項之評分與前述「近五年研究表現」之評分相加若超過研究表現之上限分數,則以上限分數計。 四、計畫書之內容,敬請針對:(1)研究主題之重要性及創新性,在學術或應用上之價值、(2)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之掌握及評述、(3)計畫內容之合理性,研究方法與執行步驟之可行性等三項因素綜合評分。
財務會計學門評分參考原則標準(3) 五、若有違反學術倫理情事,請審查委員註明,經查屬實者,將從嚴處分。 六、審查意見敬請務必具體、詳實、公正、客觀,明確列舉其在那一部份有缺漏錯誤,避免籠統空泛,綜合評論之字數請勿少於500字。 備註: 國內外學術期刊之水準,請參考管理一學門歷年所進行之期刊排序專案計畫成果報告以及相關文獻: 一、國內學術期刊排序專案計畫成果報告:(依時間先後排序) (一)陳世哲等,「管理一及管理二學門專業期刊評比排序專案計畫」,計畫編號NSC91-2416-H-110-043,執行期限910801至920630。其網址為:http://www.nsc.gov.tw/hum/ct.asp?xItem=7460&ctNode=1143 (二)林修葳等,「國內會計領域專業學術期刊評比排序專案計畫」,計畫編號NSC92-2416-H-002-052,執行期限921201至931231。其網址為: http://www.nsc.gov.tw/hum/ct.asp?xItem=7460&ctNode=1143 二、國際學術期刊排序專案計畫成果報告:(依時間先後排序) (一)梁定澎等,「管理一及管理二學門國際學術期刊分級及排序專案計畫」,計畫編號NSC92-2416-H-110-005,執行期限920601至930331。其網址為: http://www.nsc.gov.tw/hum/ct.asp?xItem=7460&ctNode=1143 (二)陳聖賢等,「管理一學門財務領域國際期刊分級排序專案計畫」,計畫編號NSC93-2416-H-002-057,執行期限930801至940930。其網址為: http://www.nsc.gov.tw/hum/ct.asp?xItem=7460&ctNode=1143 (三)林修葳等,「管理一學門會計領域國際期刊分級排序專案計畫」,計畫編號NSC93-2416-H-002-054,執行期限930801至940731。其網址為: http://www.nsc.gov.tw/hum/ct.asp?xItem=7460&ctNode=1143
管理一學門評分參考原則標準 一、申請人近五年內,若有學術性著作發表(含被接受)於組織與管理領域、醫務管理領域推薦之第一級學術期刊者,其研究表現之評分請以88%為基準。(組織與管理領域推薦期刊清單請參考附件表一;醫務管理領域推薦期刊清單請參考附件表二) 二、申請人近五年內,有三篇(含)以上學術性著作發表(含被接受)於組織與管理領域、醫務管理領域推薦之中英文學術期刊者,其研究表現之評分請以78%為基準。(組織與管理領域推薦期刊清單請參考附件表一;醫務管理領域推薦期刊清單請參考附件表二) 三、獲博士學位三年內之學者,其研究表現之主要審查重點在於期刊論文、博士論文、研討會論文以及已投稿於學術期刊之複審中論文(請將證明文件附於該篇著作全文之第一頁)等學術性著作之品質與數量。 四、如申請人提出五年以上之期刊論文,則該期刊論文應係發表於組織與管理領域、醫務管理領域之第一級學術期刊,或對學術有深遠影響者,其研究表現之評分得酌予加分,最多五分,如該期刊論文未達前述標準者,應不予加分,惟研究表現之最高總分一般型研究計畫仍為50分、新進人員研究計畫為30分。(組織與管理領域推薦期刊清單請參考附件表一;醫務管理領域推薦期刊清單請參考附件表二) 五、敬請依據上述原則審查,並綜合考量:(1)期刊水準、(2)著作之內容、品質與影響力、(3)著作之通訊作者、合著人數與排序、(4)著作之數量與系統性、(5)申請人近五年內獲科技部補助專題計畫成果之出版情形等五項因素酌予調整分數。
管理一學門組織與管理領域推薦之學術期刊(1) (*表示第一級學術期刊觀察期刊) 1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and Education 2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3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4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 5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 6 Advances in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7 Advance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8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9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10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11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12 Business Horizon 13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4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5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16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7 European Management Review 18 Group and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19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 Human Performance 21 Human Relations * 22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23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4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25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6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 27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 28 Industrial Relations * 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3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lection and Assessment 32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33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34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 35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6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37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38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39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40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 41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42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43 Journal of Management * 44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
管理一學門組織與管理領域推薦之學術期刊(2) 45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 46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 47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48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49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50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 51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52 Leadership Quarterly 53 Long Range Planning 54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55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56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57 Organization 58 Organization Science * 59 Organization Studies * 60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61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62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63 Personnel Psychology * 64 R&D Management 65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66 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67 Research Policy * 68 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 69 Small Group Research 70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 71 Strategic Organization 72 Technovation 73 中山管理評論(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術研究中心) 74 交大管理學報(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學系) 75 科技管理學刊(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 76 產業與管理論壇(工業技術研究院產經中心) 77 組織與管理(台灣組織與管理學會) 78 管理評論(光華管理策進基金會) 79 管理與系統(中華民國企業管理學會) 80 管理學報(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 81 臺大管理論叢(台灣大學管理學院)
管理二學門評分參考原則標準 1. 近五年有五篇(含)以上知名管理學門相關之優質學術期刊發表(含被接受),其研究成果表現之評分以 80%以上為原則;惟須考慮以下因素: 1.1 SSCI/SCI 並非唯一之標準,應以各領域同儕之認知為準; 1.2 雖是 SSCI/SCI 收錄,但論文品質與審查程序備受爭議之期刊,不能視為優質期刊; 1.3 會議論文集收錄於專書(例如 Lecture Notes 等)之論文,不能視為期刊論文。 2. 請考慮管理二學門次領域(作業/數量、資管、行銷)間之差異性。由於研究特性與期刊審稿時間差異不同,五年論文發表的平均量也有所不同(例如,發表屬於質性研究、行為理論分析、或領域與方法需較長時間發展之研究,一般而言,發表量會比較少),請評審斟酌調整五年有五篇(含)以上論文的平均要求。 3. 對於研究著作之實際評價,請參考以下因素:論文作者人數(有無相互掛名?)、作者排名順序(是否為主要作者?)、論文的貢獻度(同一系列論文之延伸貢獻是否充足?)、被引用次數(是否 Hot paper 或 Highly-cited paper?)及期刊學術聲望(是否為頂級期刊?)等。 4. 評分超過 85%,務請給予具體說明;若五年內無任何期刊論文發表,最多 50%。取得博士學位未滿五年之計畫主持人,不受前述評分標準之限制。其主要的審查重點包含期刊論文、博士論文或學術會議論文等研究著作之品質,並應考量計畫主持人之實際年資。 5. 對於具審查制度之學術專書或中、英以外語系之學術論文,請初審委員秉持上述原則進行專業審查,並於評述欄中加以說明 6. 敬請依據上述原則審查,並參考申請人五年以上代表作、近五年專題計畫成果出版情形酌予增減分數。
How ? 科技部專題計畫之構思與撰寫
管理二學門的 撰寫計畫內容原則與學術研究的陳現(1) 主持人近五年研究表現 1. 著作品質、創見、學術貢獻程度或應用價值 申請人最近五年的研究表現,雖然在數量方面還不錯,但是發表論文的期刊在各個領域的排名偏後1,因此研究在品質方面大約在平均或平均以下的水準,研究品質仍有提昇空間。發表論文的主題和本研究計劃的關係薄弱,無法充分支持申請人具有主持本計畫的能力。 2. 著作數量、系統性等 申請人這幾年的論文發表數量雖然不少,但是研究的主題涵蓋管理各次領域2,在議題的系統性上較為不足,難以看出申請人在那個領域或議題上有較為顯著或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研究應朝特定領域或議題深耕,或能產生較為顯著的成果。 註:1 請勿流於篇數計算,或以SCI、SSCI、TSSCI、或EI 等指數為期刊等級單一標準, 並請例舉申請人所發表的期刊名稱以協助說明。 2 請例舉申請人的研究主題以協助說明。
管理二學門的 撰寫計畫內容原則與學術研究的陳現(2) 計畫書內容 1. 研究主題之重要性或創新性、在學術或應用上之價值或影響 基本上,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議題,但既有文獻已有相當多的相關研究,從所本計畫題目和內容看,創新性並不高。申請人將研究內容區分為三年三個階段的研究,卻沒有提出一個統整的研究主題,不容易看出本計畫的研究目的與貢獻所在。 2. 對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之掌握及評述 文獻內容相當廣泛,研究的重點並不清楚,特別是相關文獻內容的關聯性並不高,例如文獻對研究架構中各變數的相關性和關聯性的形成缺乏適當的評述。研究架構中變數的意義,何以需包含在內,關係由何而來,似乎均不是很清楚3。 計畫書中所評述的文獻太舊,申請人幾乎完全沒有針對國內外新文獻進行詳細評述(近三年的新文獻只有國外兩三篇),使得本計畫缺乏創新的理論貢獻。此外,文獻評述中多處為引用曾由中文研究論文整理過的二次引用資料,並不恰當。建議申請人應直接從該領域最早期的理論與文獻閱讀起,如此才能真正掌握一個領域的發展脈絡,有更深入的見解。 註:3 請舉計畫書中實例以協助說明
管理二學門的 撰寫計畫內容原則與學術研究的陳現(3) 3. 計畫之合理性、研究方法與執行步驟之可行性 研究方法方面,所提出的研究架構和假設無法反應出研究動機和文獻評述的重點,假設和研究方法也無法具體達成本研究的目的。比如說,研究方法中表示本計畫有兩個自變數,然而研究架構中只有一個。所提出的假設不完整且無方向性,建議應清楚說明假設效果或影響方向4。 研究架構牽涉相當多變數,而且都是概念性的變數,但是對研究細節的敘述並不清楚,例如變數要如何進行操作性定義、跨年度資料要如何比較、自變數如何影響依變數等均未做說明。申請人建議要花三年的時間來執行本計畫,對於研究方法和執行步驟的說明卻過於簡略,無法看出本計畫的可行性。計畫的預期成果和貢獻一共只寫數行。因此本計畫在研究方法及執行步驟之合理性方面必須再加強。 註:4 請舉計畫書中實例以協助說明
管理一學門的 撰寫計畫內容原則與學術研究的陳現(1) 研究主題:研究問題清楚嗎?您可以用簡單幾句話說明這個計畫要做什麼?填補哪些research gap? 摘要是否清楚表達研究問題、方法以及預期成果? 文獻回顧:最新的文獻是否已經回顧?重要文獻是否已經完全列入?研究主題過去是否已經有很多研究? 假設推論:變數間的關係是否釐清?是否有理論依據? 研究方法:CMV問題?樣本來源?變數定義?研究層次? 多年期計畫是否逐年說明所要進行的研究?
管理一學門的 撰寫計畫內容原則與學術研究的陳現(2) C012表格,敘述過去五年研究表現,請不要只是把C302表格著作目錄內容直接複製。 計畫經費編列是否恰當? 計畫格式是否混淆?(標楷體混雜細明體;12號字體混雜14號字體;有些段落單行間距,有些段落雙行間距) 計畫本文(C012表格)頁數是否過多或過少?(單年期本文計畫不超過30頁;多年期或整合型計畫不超過45頁) 是否有不適當引註、抄襲或涉及學術倫理? 資料來源:管一學門召集人陳世哲教授「科技部計畫撰寫與研究分享」專題演講 2011年6月
研究成果的撰寫 讓審查委員知道過去研究(成果、一致性) 讓別人聽到你名字,就想到特定的研究主題。 學術著作的排列:期刊論文、研討會論文、其他 已投稿的文章或在修改文章應否列入學術著作? TSSCI, SSCI, SCI的標示
管一學門 註:吳學良等,一般管理領域議題分類初探,人文社會科學簡訊
2000-2009年台灣學者在國際知名科技管理類期刊,以作者加權計算 Tseng, Chun-Yao 排名全國第三名(科技管理學刊,2010)
計畫撰寫案例說明 計畫名稱:「創新網絡之研究-:結構與動態性」 三年期科技部專題計畫 主持人:曾俊堯 核定經費:2,291,000元 研究期間:99.8.1-102.7.31
近五年之研究計畫內容說明 科技部計畫二:「創新能力與知識擴散 - 專利引用分析之應用」(NSC95-2416-H-029-004-MY3),三年期計畫,計畫主持人。 摘要: Drucker(1993)認為知識(knowledge)已經取代傳統土地、資本等資產,成為知識經濟體系中,真正具有決定性與支配性的資源。雖然知識是無形的,而且很難以正確的去測量它的價值,但是可以透過彼此交流分享而產生知識擴散(knowledge spillover)效果(有些學者稱為知識外溢效果),因而創造出價值。如何將企業現有或新取得的知識經由知識的交流與分享,將知識蓄積與活用,將是台灣企業提高創新能力的主要議題。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創新能力與知識擴散之間的關係,分為國家層級、產業層級、公司層級三部份分析。最後並加以整合以提供國家政策、產業發展、公司創新之參考。 相關文獻多認為知識擴散效果會使知識存量增加,因而引發創新,而創新能力則直接反應在專利上,所以本研究利用專利權做為創新能力的代理變,本研究利用專利數、專利被引用數、引用基礎專利數三個項目加以衡量;而有關知識擴散,則採取國外目前使用較多的專利引用(citations)代表組織間的知識流動。本研究進一步將知識擴散效果分為國際間知識擴散效果、不同產業知識擴散、同產業不同技術類型知識擴散、同產業同技術類型不同公司知識擴散、公司內部知識擴散等五種知識擴散效果。此三年期計畫,說明如下: 1.瞭解台灣與其他新興工業國家創新能力的比較,以及台灣技術創新的知識主要來源是那些國家,並且分析台灣與大陸之間知識擴散之情形,而且進一步探討國際間知識擴散與國內知識擴散對於本國創新能力有無正向的影響力,以及兩者的影響程度有無顯著性差異。(第一年計畫) 2.瞭解台灣各產業目前的創新能力之差異為何,並且探討產業之間的知識擴散情形,傳統產業與策略性產業之間的知識流動為何,以作為政府產業創新政策之參考。除此之外,探討知識擴散效果,會不會因為該產業技術的專業性、多樣性、競爭性不同,而影響知識擴散效果的型態也不一樣。(第二年計畫) 3.瞭解半導體產業不同技術類別(IC設計、IC製造、IC測試封裝)創新能力、各公司創新能力有無差異,以及探討它們之間的知識擴散情形。最後探討半導體產業外的知識擴散、半導體產業內不同技術類型知識擴散、半導體產業內同技術類型不同公司知識擴散、公司內部知識擴散等四種知識擴散,對於半導體公司創新能力的影響為何。(第三年計畫)
■ 研究成果已出版: ■ 研究成果已投稿: ■ 研究成果未出版: 1.Tseng, Chun-Yao , 2009,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knowledge spillover in Africa:evidence using patent and citation dat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Vol. 45, No. 1/2, pp.50-61. (SSCI) 2.Tseng, Chun-Yao , 2009,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BRIC Economies: a Comparative Study Based on Patent Citation Data,” 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 Vol. 52, No,2, pp.29-35. (SSCI) 3.Tseng, Chun-Yao , 2009,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Network in Asia: Evidence from Comparis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mong Six Countries,”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Vol. 76, No. 5, pp.654-663. (SSCI) ■ 研究成果已投稿: Tseng, Chun-Yao and Pai, Da Chang and Hung, Chi-Hsia (2011),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KIBS,”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18 Pages. (SSCI) ■ 研究成果未出版:
近五年主要研究成果說明 1.本人投稿發表著作之主要刊登於國際科技管理相關領域的主要期刊,計有18篇。其中收錄於SSCI有11篇,EI有4篇。SSCI期刊論文中有1篇發表於R&D Management,1篇發表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2篇發表於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篇發表於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以上6篇皆發表於科技管理領域的國際期刊排名前10名期刊,其中有3篇為獨立作者、2篇為第一作者。其他5篇SSCI期刊論文分別被Service Industrial Journal, Applied Economics, Management Decision,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期刊所接受,論文主題亦與創新管理與創新評價相關。 2.本人亦積極參與國際研討會的活動,平均每年於國際研討會上發表二篇研究論文,並且每年都會得國科會專題計畫補助,以及每年都獲得國科會獎勵特殊優秀人才之獎勵。 3.具體研究成果,根據楊燕枝(2010)的研究統計2000-2009十年間國內學者在國際知名科技管理類期刊中個人研究表現,在加權平均發表量上,排名全國第三名(科技管理期刊,第15卷,第4期,第70頁)。
有關最近五年的研究重點,主要是利用R&D、專利權、專利引用等資料,集中於探討創新管理與知識管理之相關課題,共可以細分為四大次研究領域,如圖一所示,所分別說明如下: 創新的評價 (EVA, Real Option) (A1, A3, A4, A7, A18) Patent Citation R&D 創新構型與 知識策略構型 (A9, A13, A16) 創新能力的比較 (國家、產業、公司) (A4, A6, A17) 知識網絡與知識外溢 (知識流動與知識擴散) (A5, A12, A14) 圖一 最近五年研究重點領域
研究領域ㄧ : 創新的評價 有關創新評價的議題,主要緣由為本人在探討智慧資本對於公司價值的影響(A1)研究結果中發現創新資本為提高台灣製造業的公司價值的最重要因素,於是後續研究以探討創新的經濟效益為何?以及如何針對創新進行評價?在探討創新的經濟效益,利用經濟附加價值方法(EVA),建立知識生產函數,探討內部研發、外部技術引進的經濟效益為何(A7)。除此之外,利用專利與引用資料,建構衡量汽車產業的創新品質指標(A4)。利用實質選擇權方法(Real Option),對於專利權進行評價(A3),以及探討影響R&D價值的因素為何(A18)。有關此五篇文章的研究結果說明如下: 2. Innovation Quality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Measurement Indicators and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A4) 本文章主要探討汽車產業創新品質的不同衡量指標,找出具有影響公司績效的指標,並且進一步探討世界主要汽車廠商在創新品質表現的差異。本研究主要利用專利權與專利引用資料,建構五種衡量創新品質的指標,分別為專利數、相對引用率(Relative Citation Ratio)、引用基礎專利數(Citation-Weighted Patents)、科學連結性(Science Linkage)與創新範疇(Scope of Innovation)。研究對象為全世界主要17家汽車廠商,資料型態為1983-2002年的平衡式追蹤型資料(balanced Panel Data),利用隨機效果模式估計參數。研究結果為五項創新品質指標中,只有專利數、引用基礎專利數與創新範疇三項對於公司經營績效有正向顯著性影響。
(重要性及國內外有關本計畫之研究情況、重要參考文獻之評述)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部份: 研究計畫之背景及目的 (重要性及國內外有關本計畫之研究情況、重要參考文獻之評述)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部份: 從社會網絡觀點探討半導體與液晶顯示器產業的創新網絡,藉由各組織在創新網絡中的連結程度,以瞭解各組織在創新網絡中的相對位置為何,以及是否因時間點不同而有所改變。 探討半導體與液晶顯示器產業的創新網絡中發明人之間關連性緊密度與成員的相對距離,以檢驗是否符合小世界現象,以瞭解專利知識的傳遞還是否有可能藉著某些具有捷徑效果的專利傳播出去。 建立在組織之間相互依賴的社會結構理論,了解促使一個組織投注資源於創新的社會結構因素是什麼?主要探討技術密集度及組織地位對組織的創新速率是否有所影響,以及上述關係是否受到組織的專業技術化程度不同所影響。
創新網絡 圖1 研究構想 結構性 技術密度(crowding) 地位(Status) 1.分析產業: LCD vs semiconductor 2.分析單位: 發明人vs公司別vs國家別 3.分析方法: 專利引用 社會網絡 觀點 小世界 現象 動態性 evolution Time1 Time2 圖1 研究構想
研究方法、進行步驟及執行進度 第一年計畫-發明人層級分析 「以社會網絡觀點與小世界現象探討台灣顯示器與半導體產業的創新網絡」 第二年計畫-國家層級分析 「從社會網絡觀點探討世界各國在動態環境下的創新網絡關係-以半導體與顯示器為例」 第三年計畫-公司層級分析 「從動態創新網絡觀點探討技術密集度、與地位對創新速率之影響-以半導體與顯示器為例」 A.研究目的 從社會網絡觀點探討全世界半導體與液晶顯示器產業的創新網絡,藉由世界各國在創新網絡中的連結程度,以瞭解各國在創新網絡中的相對位置為何,以及是否因時間點不同而有所改變。 探討世界半導體與顯示器的創新網絡密度及凝聚性,是否會隨時間而變化,以瞭解世界各國在兩個創新網絡中的相互的緊密與聯繫程度,也就是希望瞭解在一個大的創新網絡中發現若干較小的創新群集,比較不同創新群集的緊密程度與互動程度為何。 發現台灣在此兩個創新網絡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與那些國家互動依賴性較高或競爭性較高。
B.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以台灣的半導體與顯示器產業為比較對象,以國家別為分析單位。本文主要資料來源為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所收集之專利資料庫,根據國際專利分類標準,以專利權人為國家之專利搜尋標準,利用專利搜尋軟體,找尋各國在兩個產業技術的專利,以及專利之間引用情形。 本研究方法以社會網絡分析為主,包括以下衡量指標: 程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中介中心性、凝聚性(Cohesive)、網絡密度(Density)等。 網路密度(Density)是用網絡圖中的所擁有的連線數與最多可能存在的連線總數之比來表示。公式為: 其中,L為連線數;n為專利數。
C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說 本年度計畫的研究架構如圖4所示,相關研究假說如下說明:
D.進行步驟與執行進度 每年預定完成以下列工作項目: 1.蒐集並研讀國內外重要有關研究文獻 針對創新網絡、社會網絡、小世界現象、社會結構理論、以及專利引用分析的實證研究,進行文獻蒐集,以及整理重要觀念。。 2.確認研究目的 根據文獻探討後,針對研究目的予以修改以及做最後確認。 3.確定研究對象、研究範圍 第一年計畫為發明人層級、第二年計畫為國家層級、第三年為公司層級。 4.建立研究模式,找尋合適的統計方法 根據研究目的,建立合適的研究方法,以及統分析。 5.訓練研究助理如何執行專利檢索,進行專利檢索工作 讓研究助理熟悉美國專利權資料庫,訓練研究助理如何執行正確的專利檢索分析(Patentguilder Patentpilot)。執行各項專利引用的檢索,並且找尋各分析單位之間專利引用的情形,以建立創新網絡。
6.利用社會網絡分析軟體,計算創新網絡的各種指標 將專利引用資料,利用NetMiner分析軟體,計算以中心性(程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及中介中心性)、凝聚性與網路密度等衡量指標數值。 7. 整理實證分析結果,驗證假設 根據實證結果,進行資料的分析,運用統計方法,整理相關研究結果,驗證相關假設是否成立。 8. 撰寫初步研究報告 根據文獻探討、研究設計、實證分析等研究結果,加以撰寫研究報告。 9. 參加國際研討會,獲得修改意見 根據初步研究報告,投稿並在國際研討會發表,已找出研究報告的可能缺陷。第一年預定參加2011 The DRUID Society Summer Conference、第二年預定參加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IAMOT)、第三年預定參加2013 年Academy of Management (AOM) Annual Meeting in TIM & Entrepreneurship divisions. 10.撰寫研究報告與正式編印 根據參加國際研討會所獲得的修正意見,將初步研究報告加以修改,並將最後研究報告正式編印。
圖3 每年研究計畫的進度管制圖-甘特圖
E.預期可能遭遇的困難及解決途徑 本研究主要遭遇的困難,以及其解決途徑共三項,如下所示: 1.專利檢索部份 需要研究助理投入於專利檢索工作上,負責專利檢索人員需熟悉專利檢索與分析以外,對於相關產業專業知識需有初步的認識,所以本研究會花費很多時間於訓練研究助理的專業能力,以確定所獲得的專利資訊是正確的。 2.社會網絡分析軟體的使用 有關社會網絡分析或者是否有小世界現象,皆需專業軟體協助計算,所以本計畫預計購買NetMiner分析軟體才可以讓計畫順利完成。 3.執行進度的掌握 本計畫所遭遇的困難為可能會使用很多時間於專利檢索上,而且每年計畫都包括在國際研討會上發表論文,因此研究計畫的進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除了利用甘特圖管制各項工作的進度外,利用每週固定時間討論計畫的進度,以確定計畫可以順利完成。
預期研究成果與績效 1.對學術研究上的預期貢獻 (1)過去國內探討創新網絡之議題,大都使用問卷調查加以分析,較缺乏客觀的資料分析 。本研究利用專利引用資料建構創新網絡,提供學術界衡量創新網絡的較客觀的指標。 (2)過去國內對於創新網絡的研究,較缺乏分析創新網絡的結構性與動態性議題,本研究藉由發明人、國家以及公司三個層級分析之間的關係,對於創新網絡的研究,提供另一個思考方向。 (3) 本研究試圖整合社會網絡觀點、社會結構理論、小世界、創新網絡之間的理論,運用於研究創新網絡上,國內外較少有此方面的研究。 預期在三個重要國際研討會(DRUID, IAMOT, AOM)發表論文,並且修改後,將文章投稿至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Technovation, Research Policy.
2.對於企業實務界上的預期貢獻 3.對於國家發展上的預期貢獻 (1).在知識經濟時代,除企業本身創新的投入外,藉由創新網絡中吸收其他企業的知識,對於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應該是有明顯助益的。 (2)瞭解企業所在的創新網絡中,那些是知識的主要傳播者,以及那些是知識的接受者,更進一步找出各企業在網絡中的競爭地位以及與其他企業的聯結關係。 (3)比較半導體與顯示器網絡結構之不同,探討兩者創新網絡密度及凝聚性,是否會隨時間而改變。 3.對於國家發展上的預期貢獻 讓政府部門瞭解我國目前在半導體與顯示器全球的創新網絡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以及了解台灣與那些國家互動依賴性較高或競爭性較高,以作為制定未來產業政策方向之參考。
95-98年科技部三年期計畫 創新能力與知識擴散 -專利引用分析之應用
2014-2016年:綠色科技創新之研究
What else? 其他可以申請的計畫
科技部: 學術交流基金會-傅爾布萊特獎學金 科學與技術人員國外短期研究 補助國內專家學者出席國際學術會議 赴國外從事博士後研究 產學合作計畫 延攬科技人才計畫 補助博士生出國計畫 獎勵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 大專生專題計畫 學術交流基金會-傅爾布萊特獎學金 資深學者傅爾布萊特研究獎助金 博士後傅爾布萊特研究獎助金 攻讀博士學位傅爾布萊特獎助金
Q&A 歡迎提出任何問題 會後有問題,請隨時與我討論(cytseng@th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