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实践能力 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何兴明
一、《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的要求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 。
课程结构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高中课程方案》的对实践能力的细化
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此外,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
增设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通用技术等课程; 各学科都较大幅度增加了实验操作、动手实践、社会调查等内容,如,化学实验增加了100%,物理实验增加了68%;
三、《教育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对实践能力的新要求
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 教育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同时指出“课程改革”的问题: 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
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以统筹改革为主线。 以学生发展为主题。 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以统筹改革为主线。 立足长远,着眼全局,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协同推进各项改革,形成育人合力。 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重点。 聚焦人才培养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针对制约人才成长的瓶颈,重点突破,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推进改革的总体思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探索招考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多元化录取,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谈高考改革 考试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高考改革是考试改革中的重点、难点。 不会走旧路;不走错路;尽量不走弯路。 试点先行。这一次方案出台之后,各省会出试点方案,试点方案不是全都试点,有两个条件,第一,有意愿,那些不愿意改、还犹豫的,暂时不动;第二,想改、但不具备条件的,也不改。对有意愿、有条件的省份会选择试点。试点办法出台之后,对试点省的进校高中生开始实施。”
让我们同舟共济,迎接新的挑战,共同创造我省生物教育灿烂的明天!
谢谢大家!
何兴明联系方式: 电话:85876172 13880897848 邮箱:scjkssw@126.com QQ:912867216